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909发布日期:2019-01-18 19:2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内口闭合夹,尤其涉及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完全切开或者挂线治疗的方式来进行肛瘘的治疗。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大,且会对病人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导致术后的各类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其利用了钛镍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在低于设定温度或在外力作用下打开,在高于设定温度或外力卸载后自动闭合,对病灶进行持续自动加压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包括由闭合的带材构成的闭合夹主体;所述闭合的带材由交错排列的至少三个外弧段和相同数量的内弧段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闭合的带材形成平面状布局、碟状布局或碗状布局,每个内弧段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外弧段内的至少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所述尖齿或齿状凸起的固定端与外弧段固连,其非固定端位于该外弧段所围成的区域内。

可选地,每个外弧段上的尖齿或齿状凸起为一个,该尖齿或齿状凸起设置在外弧段的顶部并且均指向闭合夹的中心。

可选地,每个外弧段上设置三个尖齿或齿状凸起,其中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分布在外弧段的顶部并且均指向闭合夹的中心,另外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对称分布在外弧段上。

可选地,当每个外弧段上对称设置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时,所述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非固定端正对;或者所述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非固定端相对且相互错开;

当每个外弧段上设置四个尖齿或齿状凸起时,其两两相对分布在外弧段上,并且相互错开。

上述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两两相对的非固定端之间的间隙为0.8-1.5mm。

为了克服组织张力,所述外弧段上的尖齿或齿状凸起的非固定端伸出闭合带材所在的平面或曲面。

上述所有外弧段的顶部所在圆的直径为10-20mm,所有内弧段的顶部或顶部齿状凸起所在圆的直径为1-4mm;所述闭合的带材的圆锥角为120-180°。

进一步地,所述外弧段的数量为3或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闭合夹为封闭带状,由交错排列多个外弧段和内弧段首尾相连而成,结构十分简单。

2、本实用新型闭合夹用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板材或管材切割成封闭带材,经记忆处理即可使用,加工工艺简单。

3、为了增强闭合效果,本实用新型闭合夹采用了四级防脱落装置:

第一级是闭合夹本体,内口闭合夹本体采用高于记忆温度时具有超弹性的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设定材料的记忆温度低于体温,当闭合夹进入人体内时,材料表现出超弹性,向内收缩,持续对组织进行加压。

第二级是设置在每个内弧段顶部的齿状凸起,其可刺入组织内部,防止闭合夹脱落。

第三级是设置外弧段内的尖齿或齿状凸起,内口闭合夹夹在肛瘘内口外周组织上,闭合夹的外环内弧段或内弧段上的齿状凸起在体温作用下对待吻合组织内口外周组织进行自动加压,组织内口外周组织不形成新的创伤,在克服组织张力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促使了组织穿孔内口的闭合。

第四级是设在在每个外弧段内的齿状凸起顶端均设置尖刺,可以刺入组织内部,进一步固定多余组织。

4、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夹在组织上后,被夹住的组织向内收缩,封闭穿孔口,同时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使得组织穿孔口愈合,达到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治疗目的。手术过程简单,为无创伤性手术器械。

5、内口闭合夹可定形为140-160度,利用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将内口闭合夹处理为的超弹性性能,使其满足完成临床上使用的需求。

6、闭合夹在特殊情况下组织闭合夹也可用工具拆除,也可长期植入体内,采用向心型闭合模式,可实现全方位闭合。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2是包括三个外弧段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其中:

图1和图2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

图1是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2是记忆形变后的立体效果图;

图3至图6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其中:

图3是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4是记忆形变后的立体效果图;

图5是图3中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图6是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的立体效果图;

图7和图8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三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其中:

图7是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8是记忆形变后的立体效果图;

图9至图12是每个外弧段上设四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其中:

图9是每个内弧段顶部设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10是每个内弧段顶部设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后的立体效果图;

图11是每个内弧段顶部设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12是图9中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图13至图18是包括4个外弧段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其中:

图13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一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

图14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两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中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图16是每个外弧段上设三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痔瘘内口闭合夹的示意图;

图17是每个外弧段上设四个尖齿或齿状凸起的记忆形变前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中外弧段与相应的尖齿或齿状凸起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图中:1、外弧段,2、齿状凸起,3、齿状凸起,4、内弧段,5、延伸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8,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包括由闭合的带材构成的闭合夹主体;所述闭合的带材由交错排列的至少三个外弧段1和相同数量的内弧段4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闭合的带材形成平面状布局、碟状布局或碗状布局。为了防止闭合夹脱落,每个内弧段4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齿状凸起3。

带材为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其记忆温度下为具有超弹性,外力作用下可改变其形状,外力消失后恢复其记忆形状。

在克服组织张力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促使了组织穿孔内口的闭合,每个外弧段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齿状凸起2,所述齿状凸起2的固定端与外弧段1固连,其非固定端位于该外弧段1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外弧段1内的齿状凸起2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主要的四种结构是:

1、每个外弧段1内的齿状凸起2为一个,设置在外弧段1的顶部并且均指向闭合夹的中心。

2、每个外弧段1上对称设置两个齿状凸起2,所述两个齿状凸起2的非固定端正对,或者所述两个齿状凸起2的非固定端相对且相互错开;所述齿状凸起2通过一个延伸弧5与相应的外弧段1连接在一起。

3、每个外弧段1上对称设置三个齿状凸起2,其中一个齿状凸起2分布在外弧段1的顶部并且均指向闭合夹的中心,另外两个齿状凸起2对称分布在外弧段1上。

4、每个外弧段1上设置四个齿状凸起2,其两两对称分布在外弧段1上,并且相互错开;所述外弧段1与相应的齿状凸起2通过延伸弧连接在一起。

为了克服组织张力,所述外弧段1内的齿状凸起2的非固定端伸出闭合带材所在的平面或曲面。

上述四种结构中两两相对的非固定端之间的间隙为0.8-1.5mm。

为了进一步固定多余组织,在每个外弧段内的齿状凸起2顶端均设置尖刺,可以刺入组织内部。

上述所有外弧段1的顶部所在圆的直径为10-20mm,所有内弧段4的顶部或顶部齿状凸起2所在圆的直径为1-4mm;所述闭合的带材的圆锥角为120-180°。所述外弧段1的数量为3或4个,特殊需求时,也可以采用5个、6个或8个。

由于临床的不同要求,内口闭合夹在撑开时包括正向安装和反向安装,其特性为:使用专用的装夹装置将内口闭合夹从中心撑开,带材内侧包括啮合齿向释放方向,带材外侧向底座方向。如撑开时将定形为120-160度的凹面面向释放方向,则为反向安装,此时释放,则内口闭合夹回弹角度超过90度;如撑开时将定形为120-160度的凹面背向释放方向,则为正向安装,此时释放,则内口闭合夹回弹角度小于90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