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682发布日期:2018-09-28 18: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中医艾灸,具体涉及到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盒内通常采用艾灸艾柱插入到盒体上的孔洞、盒体内的插针、金属夹上。艾灸盒体同燃烧的艾绒制品如艾柱不直接接触,以防止艾灸燃烧时将盒体温度加热到人体无法接受的温度,因此艾灸盒体的厚度大于放置在其中的艾柱尺寸。由于艾柱的直径通常在1厘米至2厘米间,艾灸盒的厚度通常达到3厘米以上,较为厚重。艾饼常用于艾灸仪中,艾饼的厚度通常小于1厘米,有的艾饼中间有孔用于与艾灸仪中的定位柱定位固定使用。艾饼的一面贴合电加热板或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艾饼加热,以使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受热挥发。电加热的方式多控制在200度以内,而艾灸燃烧时,燃烧点温度可超过600度。艾灸燃烧时,如果与不燃物接触,接触面不易燃烧,当接触面过大时,易造成局部艾灸不能燃烧。而以蚊香盘绕方式制作的艾饼,在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可控。但是由于整体间为非连续性连接,整体强度有限,在现有的艾灸盒支架或夹具中容易出现断裂或无法固定的情况。不同的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隔热保温、红外发射和红外反射等不同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如何使用燃烧式艾灸盒时,满足艾柱、艾饼尤其是盘绕结构艾饼的稳定固定需求,减少热量损失增加效率,并可适度减小艾灸盒的厚度,增加使用便利和携带方便性,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艾灸盒盒体内腔为扁形,所述盒体内腔固定艾绒制品的夹具为内腔顶部面向内腔方向的凸起与内腔底部或是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面向内腔方向的凸起构成,所述的内腔底部采用格栅、网或多孔方式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的凸起顶端平面形状为点、直线线段、圆弧或圆环。当凸起为点状时,内腔顶部至少有3个凸起点用于固定,当凸起为线段时,至少有2条线段位于内腔顶部将艾绒制品固定。从兼顾艾柱和艾饼使用通用性和稳定性,凸起可采用点状与线段结合的方式,圆弧、圆环形凸起则在盒体内腔边缘分布或是仅用在艾饼类型的盒体上。

凸起的顶端为球形、平面、三角形、针尖,通过凸起的顶端或侧面与艾灸用的艾柱、艾饼或盘绕式艾灸相接触并固定。凸起顶端为点状时,艾绒制品与盒体内腔接触面积最小,艾绒制品燃烧不受阻碍,但存在接触点压力过大,易刺入的情况,尤其是采用针尖方式时,针尖易穿透艾绒制品,艾绒制品可能出现上下移动接触到盒体内腔,导致艾绒制品与盒体内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热量通过传导散失。采用直线线段、圆弧或圆环时,接触面积增大,热传导的热量增加,但稳定性增加。为减少热量的损失兼顾稳定性,可采用凸起顶端为针尖与其它形状结合的方式。针尖式顶端可以突出其它凸起顶端稍许刺入艾绒制品以增加对艾绒制品固定的稳定性。

所述的艾绒制品包括艾柱、艾饼、盘绕结构的艾饼。由于艾柱的粗细各不相同,如果使用同一凸起顶端高度的艾灸盒,不能固定多种直径的艾柱。为适用多种直径,可采用内腔顶部一侧的凸起顶端为平行线段或多个点状的凸起顶端连接成平行的线段,所形成凸起顶端的线段高度递增或递减或凸起顶端彼此间距变化的方式中至少一种方式来固定不同直径的艾柱,此时仅凸起顶端或凸起顶端的侧边缘与艾柱接触。采用内腔顶部凸起为多个平行线段高度变化的方式也可用来固定盘绕式艾饼,但由于盘绕式艾饼燃烧的先后顺序不同,因此要更好的固定盘绕式艾饼,需要至少有一处凸起顶端位于盘绕式艾饼的燃烧终点附近以保证对盘绕式艾饼的固定。因此凸起顶端的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位于同一平面或曲面上,根据艾绒制品类别采用均匀或非均匀方式分布,以适用不同粗细的艾柱、不同盘绕结构的艾饼。

凸起的材料采用耐火的材料,例如陶瓷或耐火金属。采用耐火金属时,可以是金属浇铸或冲压的凸起、弯曲的簧片或金属弹簧环。采用簧片或弹簧环时,可以贴合并适应不同厚度的艾绒制品,从而增加艾灸盒对不同的艾绒制品的适用性。

当凸起采用多条平行线段组合时,可组成格栅形式,此时空气仍可以自由流通。当进一步演变为多条线段交错成网状形式时,当网的孔为盲孔时,空气不能自由流通,导致与之接触的艾绒制品无法正常燃烧,因此只有网孔变为通孔并可以空气流通,才能使艾绒制品正常燃烧,因此凸起可以是与内腔表面脱离并架空或是内部有气流通道使网孔成为通气孔。由于金属网易高温变形不耐用不能稳定固定燃烧的艾绒制品,可采用金属蜂窝板或陶瓷网孔板架空或叠加格栅的方式。此时凸起可以采用多层交错格栅、单层架空的格栅、单层架空的网板、网叠加在格栅上、网板侧壁底部有通气孔的方式。当内腔顶部凸起或内腔底部凸起采用格栅、网状结构位于盒体内腔时,有改变红外线发射方向的特点,同时也比盒体内腔表面与艾绒制品直接接触时减少了接触面积,但格栅或网状方式的接触面积仍然大于凸起顶端为点的方式,可采用接触艾绒制品一侧的边缘为圆形或尖角形、接触艾绒制品一侧的边缘有多个点状的凸起以阵列方式分布在格栅或网孔上进一步减少与艾绒制品接触的面积。尤其是接触艾绒制品一侧的边缘有多个点状的凸起不仅仅减少热量传导,还能增加空气流通,减少凸起对艾绒制品燃烧的影响。格栅采用多层叠加的方式时也能减少热传导,但由于格栅层数增加导致生产工艺难度增加,厚度增加,即使每层格栅厚度1 毫米,10层格栅也会达到1厘米,因此采用格栅结构时,格栅层数不多于10层。

盒体内腔周边可采用耐火保温的陶瓷、空心陶瓷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玻璃泡沫、硅气凝胶、空心夹层等方式中至少1种的隔热层用于防止盒体外表面过热,减少热量损失,提升盒内温度,当盒体内有红外发射材料时,可提升红外发射材料的发射效果。

盒体内腔底部或盒体内腔顶部与艾绒制品接触一侧可至少有一处有红外发射或红外反射层,可采用盒体内腔涂覆或烧结红外反射的氧化铟、钛酸钾晶须等红外线反射材料,以及红外发射材料如电气石粉、堇青石、碳化硅等红外线发射材料。盒体内腔底部或盒体内腔顶部与艾绒制品接触一侧可有导热层,从而将位于局部燃烧的艾绒制品所散发的热量经内腔顶部的凸起、内腔底部的凸起、内腔顶部或内腔底部传导到其它位置,减少局部高温现象,同时传导的热量传递到红外发射材料时,例如凸起及其相连的内腔壁材质均为相同的导热材料时,位于凸起根部的内腔表面的导热材料上涂覆有红外发射材料,可将热量传递到红外发射材料,增加红外线发射,提升红外治疗效果,尤其是内腔底部没有凸起时,内腔底部设有导热层时将分散温度,此时结合隔热保温结构位于导热层与皮肤之间时,可允许艾绒制品可更加靠近皮肤,使艾灸盒的总体高度降低。导热材料可以是导热陶瓷、易形成稳定的金属氧化膜的铜、铝、银、铁。

艾灸盒的内腔开启可采用螺旋、套合、转轴、抽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活动开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艾灸盒内的扁形内腔通过凸起与艾绒制品接触,以点或线的较小接触面积在保证艾绒制品燃烧充分的情况下,使艾绒制品尤其是结构分散的盘绕式艾饼得以稳定固定,结合保温隔热、导热、红外等功能层结构,实现艾灸盒适用性强、厚度薄,热量的损失少,提升红外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1的正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2的剖视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2的盒底俯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3的剖视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3的侧向剖视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4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保温空心夹层,12、保温层,13、红外发射层,14、红外反射层,15、导热层,16、盒盖,17、转轴,171、卡口,18、固定用环, 19、拉手,2、内腔,21、内腔顶部凸起,211、针形内腔顶部凸起,212、簧片形内腔顶部凸起,213、弹簧形内腔顶部凸起,22、内腔底部凸起,23、弹簧片, 24、波浪板,3、盒底,31、盒底格栅,32、通气孔,33、网,34、姜片槽, 35、定位销,36、定位钉,41、艾饼,42、盘绕式艾饼,43、艾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盒的具体结构。

具体实施案例1,参见图1,盒体1为长方形由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制成。盒体1一侧有盒盖16通过转轴17与盒体1顶部相连。盒盖16上有通气孔32。盒体1的两侧壁和盒体顶部均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内部有保温空心夹层11,位于保温层12内部,靠近艾灸盒1底部有内放置艾饼41的内腔2。内腔顶部表面上有截面是梯形的内腔顶部凸起21,内腔顶部凸起21为7个平行的直线段与内腔底部凸起22相平行并垂直与盒盖16。内腔顶部凸起21的顶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腔底部凸起22的顶部均位于另一平面上,两平面相平行。位于靠近盒盖16处的内腔顶部凸起21和内腔底部凸起22均有便于艾饼41插入到艾灸盒内腔的倒角。内腔底部凸起22由导热材料的氮化铝陶瓷制成,位于盒底格栅 31上方。盒底格栅31由3层相互交错垂直的长方形组成,其中与内腔顶部凸起 31相邻的盒底格栅32的第一层为红外发射功能的电气石陶瓷材料,其它两层同盒体1使用相同材料。

具体实施案例2,参见图2和图3,圆形的艾灸盒厚度16毫米,采用上下旋转套接的方式,其中盒顶16外壳由电木制成。盒顶16由上至下分别是电木外壳层、空心夹层11、导热氧化铝陶瓷的导热层15、氧化铁涂层处理的红外发射层13,以及顶部为球形的内腔顶部凸起21,其中位于盒体圆心处的内腔顶部凸起为针形内腔顶部凸起211,均采用导热氧化铝陶瓷材质。盒底3底部采用图 3所示的B区的同心圆环和十字交叉结构,也可以采用A区格栅式结构或C区的多孔阵列组成的盒底结构。阻隔艾灰掉落的钢丝网33位于盒底格栅31与厚度为6毫米的盘绕式艾饼42之间。通气孔32位于盒顶16的外壳侧壁和盒底3的侧壁上,通过旋转盒顶16和盒底3壳体之间角度调节各自位于盒顶16和盒底3 侧壁上的通气孔32重叠面积大小调节进气量。

具体实施案例3,参见图4和图5,横截面为拱形的长方形抽拉式艾灸盒,盒体侧面有固定用环18,盒体外周包围有泡沫陶瓷材质的保温层12,在盒体顶部的保温层12下方有具有一定红外发射能量的砭石制作的导热层15,导热层 15与保温层12之间涂覆有无机胶黏剂混合氧化锡的红外反射层14,导热层15 底部形成被6个圆形或椭圆形相切并形成5个位于一个弯曲平面上的平行的棱线,构成内腔顶部凸起21。盒体底部在泡沫陶瓷构成的保温层12上有密布的通孔32。盒体沿拱形轴线一侧面有开口与L形的抽拉的盒盖16配合。盒盖16外侧有拉手19。与L形抽拉盒盖相连接有具有红外发射功能的远红外线陶瓷制成的盒底格栅31。盒底格栅31为11条直线段成平行分布,盒底格栅31靠近内腔一侧边缘截面采用半圆形,盒底格栅31与盒体底部3之间有放置姜片的姜片槽 34。

具体实施案例4,参见图6,盒盖16与盒底3通过转轴17相连接。与转轴相对的一侧有卡口171与转轴17将盒盖16和盒底3固定在一起。在盒盖16靠近转轴17和卡口171附近分别有两个固定用环18。盒盖16顶端有通气孔32。在盒盖16的内部有不锈钢波浪板24,波浪板24部分插入盒盖16的壳体内。波浪板24下表面涂覆有红外发射层14,波浪板24下方连接有圆弧形的金属弹簧片形内腔顶部凸起212和弹簧形内腔顶部凸起213。带有定位孔的艾饼41放置在盒底上的网33上方。盒底3上有定位销35和定位钉36穿过网33与金属弹簧片形内腔顶部凸起212和弹簧形内腔顶部凸起213共同将艾饼41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