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轮椅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799发布日期:2019-03-02 04: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轮椅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轮椅导板。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普遍采用轮椅导板,其底板和封边型材铆接,底板伸出封边型材,先将轮椅导板底板边固定在上下车踏步骨架上,然后竹地板(PVC板等)压住底板,竹地板(PVC板等)上铺地板革,整车的地板革和轮椅导板上的地板革焊条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这种轮椅导板安装后,地板革和导板型材上焊条焊在一起,整体效果较好;但是整车地板革经常更换和型材上地板革焊条焊接不融合,容易开裂;轮椅导板上地板革焊条太小,焊接难度大;先装轮椅导板,再安装竹地板,之后焊接地板革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轮椅导板和整车地板革焊接难度大、焊接不融合、安装工序复杂等问题的隐藏式轮椅导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轮椅导板,包括置于客车上下车踏步骨架上的导板舱,以及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导板舱内的导板和底板;

所述导板和所述底板靠近客车车门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且在所述导板舱周边设置封边型材,同时在所述封边型材与客车地板革之间设置密封垫,且在所述封边型材内侧倾斜面上设有橡胶盖板,当隐藏式轮椅导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橡胶盖板可以用于隐藏封边型材上的固定点,保证外形美观;当导板和底板折叠收纳于所述导板舱内时,其中密封垫用于保证封边型材和客车地板革对接位置密封,防止客车结构内部进水或进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导板上设有一弹簧复位拉手,便于使用者翻转导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封边型材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并通过与所述固定孔配合设置的螺钉将封边型材固定在所述上下车踏步骨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导板周边设有包边型材,当导板和底板上下叠加设置时,所述包边型材的倾斜面与所述封边型材的倾斜面相互平行,完美隐藏轮椅导板,不影响日常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位于左、右侧边的封边型材和包边型材的倾斜面设有红白相间警示条,用于警示作用,防止轮椅在移动过程中脱离导板界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位于外侧边的封边型材和包边型材的倾斜面上设有黄色防滑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板的上表面均设有一层黑色防滑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封边型材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客车地板和地板革安装完毕后,可以直接在预留的导板舱周边安装封边型材,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轮椅导板和整车地板革焊接难度大、焊接不融合、安装工序复杂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当处于打开状态时,橡胶盖板可以用于隐藏封边型材上的固定点,保证外形美观;当导板和底板折叠收纳于导板舱内时,其中密封垫用于保证封边型材和客车地板革对接位置密封,防止客车结构内部进水或进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上下车踏步骨架,2导板,3底板,4铰链,5封边型材,6客车地板革,7橡胶盖板,8弹簧复位拉手,9螺钉,10包边型材,11红白相间条,12黄色防滑贴,13黑色防滑贴,1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一种隐藏式轮椅导板,包括置于客车上下车踏步骨架1上的导板舱,以及可折叠收纳于导板舱内的导板2和底板3;其中导板2和底板3靠近客车车门的一侧通过铰链4铰接,且在导板舱周边设置封边型材5,同时在封边型材5与客车地板革6之间设置密封垫14,且在封边型材5内侧倾斜面上设有橡胶盖板7,当隐藏式轮椅导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橡胶盖板7可以用于隐藏封边型材5上的固定点,保证外形美观;当导板2和底板3折叠收纳于导板舱内时,其中密封垫14用于保证封边型材5和客车地板革6对接位置密封,防止客车结构内部进水或进灰。

本实用新型在导板2上设有一弹簧复位拉手8,便于使用者翻转导板2,在封边型材5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并通过与固定孔配合设置的螺钉9将封边型材5固定在上下车踏步骨架1上。

本实用新型在导板2周边设有包边型材10,当导板2和底板3上下叠加设置时,该包边型材10的倾斜面与封边型材5的倾斜面相互平行,完美隐藏轮椅导板,不影响日常正常使用,在位于左、右侧边的封边型材5和包边型材10的倾斜面设有红白相间警示条11,用于警示作用,防止轮椅在移动过程中脱离导板2界面,在位于外侧边的封边型材5和包边型材10的倾斜面上设有黄色防滑贴12,增加倾斜面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底板3和导板2的上表面均设有一层黑色防滑贴13,同时在封边型材5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增加表面摩擦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