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307发布日期:2019-06-11 23:4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膏,尤其涉及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



背景技术: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症状之一,是指牙龈自发性的或由于轻微刺激引起的少量流血。防止牙周炎和牙龈炎的有效办法是,经常对口腔进行杀菌、消炎。目前对口腔进行杀菌、消炎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漱口水,然而漱口水有一定的味道,消费者不太容易接受。还有一种就是在牙膏中添加食盐,然而由于食盐粒径本身很小,添加在牙膏中,食盐本身被牙膏膏体所包覆并溶解于所述牙膏膏体中,难以发挥其杀菌、消炎的作用。

又由于食盐本身是颗粒形态不同牙膏膏体的流体形态,在与牙膏膏体一起使用较为麻烦且控制难度较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刷牙时,方便且实时添加食盐颗粒的牙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包括:第一腔体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一体成型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容置有牙膏膏体,所述第二腔体容置有食盐;

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具有共同的开口通道,所述开口通道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隔板隔开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隔板距离所述开口通道的开口0.3厘米~1.5厘米;从而使所述牙膏膏体和所述食盐分别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挤出时,所述食盐会粘附于牙膏膏体上形成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高度分别为H和h,其中,1/5H≤h≤1/4H,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总高度为0.6厘米~1.2厘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沿所述开口通道轴向方向的横截面呈弧形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距离所述开口通道的开口0.3厘米~0.4厘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呈倾斜状,所述倾斜状的倾斜方向朝所述开口偏所述第一通道方向。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腔体的腔体内设有半球型弹性气囊,定义所述腔体的直径为R,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的半径为r,其中,0.7R<r<0.9R。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第一腔体的轴向长度为L,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设置于距所述开口通道的1/4L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处设有防倒流板,所述防倒流板上设有多个漏斗状通孔,所述漏斗状通孔的颈部通道设置于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状通孔朝下倾斜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用于容置干燥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牙膏内设置两个腔体,腔体内分别放置有牙膏膏体和食盐,两个腔体拥有共同的出口且在使用时所述牙膏膏体与所述食盐分别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挤出时形成双层结构,所述食盐不会被包覆或溶解于所述牙膏膏体中,可以与口腔组织形成良好的接触,因此可以有效发挥其杀菌及消炎的所用。

2、利用所述隔板进行延伸分割形成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高度,可以有效控制所述食盐的厚度;所述食盐和所述牙膏膏体从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挤出后,在开口通道中被挤压到一块,从而避免分离和散落。

3、通过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靠近所述开口位置处设置大小合适的半球型弹性气囊,当所述牙膏开口朝下时,食盐随重力流向所述开口方向,通过按压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进行辅助将所述食盐超开口方向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隔板30、开口通道40、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半球型弹性气囊21、容置槽22、挤压柱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覆盖盐层的牙膏,包括:第一腔体10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10一体成型的第二腔体20;所述第一腔体10容置有牙膏膏体,所述第二腔体20容置有食盐;

所述第一腔体10与所述第二腔体20具有共同的开口通道40,所述开口通道40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一腔体10和所述第二腔体20之间的隔板30隔开形成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隔板30距离所述开口通道40的开口0.3厘米~1.5厘米;从而使所述牙膏膏体和所述食盐分别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挤出时,所述食盐会粘附于牙膏膏体上形成双层结构。

由于所述食盐和所述牙膏膏体分腔体设置,因此,食盐本身不会被牙膏膏体所包覆或溶解于所述牙膏膏体中,可以与口腔组织形成良好的接触,可以有效发挥其杀菌、消炎的作用。另外,食盐本身不会溶解于所述牙膏膏体中,因此其可以作为摩擦剂使用,提高牙膏的清洁效果。

利用所述隔板30进行延伸分割形成第一通道41以及第二通道42,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通道41和所述第二通道42的高度,可以有效控制所述食盐的厚度;所述食盐和所述牙膏膏体从第一通道41与所述第二通道42挤出后,在开口通道40中被挤压到一块,从而避免分离和散落。

所述隔板30距离所述开口通道40的开口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其中较为优选的为0.3厘米~1.5厘米,在此距离内的开口通道40中,其食盐以及牙膏膏体可以被挤压到一块,从而避免分离和散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0距离所述开口通道40的开口的距离为0.4厘米,其0.4厘米的食盐与牙膏膏体混合的开口通道40足够将食盐与牙膏膏体可以被挤压到一块,防止掉落。同时避免过多的食盐与牙膏膏体混合放置。一般,使用者刷牙时会挤出2~2.5厘米的牙膏体,其中在所述牙膏放置时,其中0.4厘米段的混合,并不影响使用者的摩擦感,以及其食盐的消毒杀菌作用。

为了控制所述食盐的厚度,需要对第二通道42的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实验证明,所述食盐的厚度控制在0.1厘米~0.2厘米左右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是因为,如果厚度太薄容易溶解在水中,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厚度太厚会造成食盐的浪费。另外,所述食盐和所述牙膏膏体的用量也需要进行控制,定义所述第一通道41和所述第二通道42的高度分别为H和h,其中,1/5H≤h≤1/4H,且所述第一通道41和所述第二通道42的总高度为0.6厘米~1.2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30靠近所述开口的侧面呈倾斜状,所述倾斜状的倾斜方向朝所述开口偏所述第一通道41方向。通过倾斜状的隔板30侧面可以加强对食盐和牙膏膏体结合处的引导,利用这些结构,使食盐沿倾斜状的侧面下滑与所述牙膏膏体结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0沿所述开口通道轴向方向的横截面呈弧形状。利用圆弧状的隔板30,增加食盐与所述牙膏膏体的接触面积,即增加食盐依附在牙膏膏体上的面积,进而增加刷牙时,食盐与使用者牙齿的直接接触量。

由于食盐本身不如牙膏膏体一般具有流水胶质,较难直接按压牙膏本体,将其与牙膏膏体一起挤压出来。为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挤压结构进行辅助挤压。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采用挤压柱50的形式,将挤压柱50滑动连接与所述第二腔体20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通过所述挤压柱50的形式,将所述食盐沿所述开口的方向挤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20的腔体内设有半球型弹性气囊21。定义所述腔体的直径为R,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21的半径为r,其中,0.7R<r<0.9R。定义所述第一腔体10的轴向长度为L,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21设置于距所述开口通道40的1/4L处。

通过在所述第二腔体20的靠近所述开口位置处设置大小合适的半球型弹性气囊21,当所述牙膏开口朝下时,食盐随重力流向所述开口方向,通过按压所述半球型弹性气囊21,进行辅助将所述食盐超开口方向挤出。

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20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牙膏进一步包括挤压柱50,所述挤压柱50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挤压柱50用于将所述食盐沿所述开口的方向挤压。

牙膏膏体具有一定的流体性质,为防止所述牙膏膏体倒流回容置有食盐的所述第二通道42以及第二空腔,可以在所述第二通道42的出口处设有防倒流板(图中未示出),所述防倒流板上设有多个漏斗状通孔,所述漏斗状通孔的颈部通道设置于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漏斗状通孔朝下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由于牙膏长期放置在浴室中,容易发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20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22,用于容置干燥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