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送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505发布日期:2018-09-04 21:5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呼吸道送药器。



背景技术:

在呼吸科的临床治疗中,上呼吸道疾病治疗占有相当多的比例,例如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鼻炎等等,治疗上述疾病采用口服药剂起效慢,目前普遍采用送药器将药剂直接作用于患处进行治疗,传统的送药器结构简单,包括一个球囊、一个输送管和喷头组成,使用时先挤压球囊,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然后将液体或粉末状的药物从喷头吸入,然后再挤压球囊,将药物喷出。上述结构的送药器存在诸多缺陷:1)粉末状药物很难从喷头吸入;2)吸入的药物很容易会沿着输送管进入球囊内部,吸入的药物会附着在球囊、输送管内部,形成一定的残余,由于球囊的特殊结构,上述残余很难清洗干净,这就意味着整套送药器仅可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3)从吸入药物到患处喷出过程中,药物会通过喷头洒出或滴落,进一步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送药器存在结构简单、使用不方便、药物浪费严重的缺陷,提供一种上呼吸道送药器,其装药简单,便于控制剂量,药物不会进入球囊内部,药物浪费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上呼吸道送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药筒和气囊,所述气囊的前端设有气囊连接管,连接管外壁设有外螺纹,前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内侧设有插入连接管内部的圆柱状导向杆,导向杆的前侧设有多个等分圆周分布的前气孔,导向杆的后端设有匹配的后气孔,前气孔和后气孔通过气道相通,密封盖的内侧设有密封圈,导向杆的里端与拉紧弹簧连接,拉紧弹簧的里端与弹簧固定杆连接,弹簧固定杆固定在连接管后端内侧,所述气囊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药筒的两端开口,其前、后端均设有内螺纹,喷头的后端设有喷头连接管,喷头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完全改变了传统送药器的工作模式,使用时,先将药筒和气囊螺纹连接,然后通过药筒前端装入药物,最后再将喷头与药筒螺纹连接,气囊前端设置弹簧拉紧的密封塞,只有气囊内压力较大时,才可以将导向杆连同密封盖向前顶出,当导向杆的前气孔露出时,气囊内的高压气体进入药筒,将药物通过喷头喷出,当气囊内压力减小(仍然是处于正压状态),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导向杆和密封盖回位,将气囊前端重新密封,药物不会进入气囊内部,气囊在自动回弹吸气时,通过进气口重新吸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药物不会进入气囊内部,不会造成浪费,还保证了气囊内的卫生,气囊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送药器需要利用喷头吸药的原理,改成向药筒装药,药筒采用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设置刻度,装药时便于控制剂量,喷药时可以方便的观察内部药物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装药后,可以使药筒倾斜向上,这样在对患处进行喷药之前,药物不会滴落或洒出,不会造成浪费(传统送药器如倾斜向上,药物会进入气囊内)。

气囊前端通过设置拉紧状态的密封塞,可以有效防止药物进入气囊内部,保证气囊内部的清洁、卫生,使其可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喷头为现有技术产品,目前已知的送药器的喷头均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装药方便、剂量可控,气囊可以重复使用,无需担心吸入药物导致的药物浪费、交叉感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如图中所示:1.喷头;2.喷头连接管;3.药筒;4.气囊连接管;5.气囊; 6.单向阀;7.进气口;8.密封盖;9.密封圈;10.前气孔;11.气道;12.导向杆; 13.后气孔;14.拉紧弹簧;15.弹簧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喷头1、药筒3和气囊5为分体式结构,喷头1 通过其后端的喷头连接管2与药筒3前端螺纹连接,气囊5通过其前端的气囊连接管4与药筒3后端螺纹连接,药筒3透明,其侧面设置有刻度(图中未画出),气囊连接管4的前端设有密封盖8,密封盖的内侧设有插入气囊连接管4 的圆柱形导向杆12,密封盖8的内侧设有密封圈9,导向杆12的前侧设有等分圆周分布的多个前气孔10,后端面设有匹配的多个后气孔13,前气孔10和后气孔13之间通过气道11连通,导向杆12的后端与拉紧弹簧14连接,拉紧弹簧14的后端与弹簧固定杆15连接,弹簧固定杆15为十字形,安装在气囊进气管4的后端内部。气囊5的后端设有进气口7,进气口7内部设有单向阀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药筒3与气囊5连接,然后将药物按照剂量装入药筒3,然后将喷头1安装到药筒3上,挤压气囊5,当气囊5内压力较大时,才可以将导向杆12连同密封盖8向前顶出,当导向杆12的前气孔10露出时,气囊5内的高压气体进入药筒3,将药物通过喷头1喷出,当气囊5内压力减小 (仍然是处于正压状态),在拉紧弹簧14的作用下,导向杆12和密封盖10回位,将气囊5前端重新密封,药物不会进入气囊5内部,气囊5在自动回弹吸气时,通过进气口7重新吸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