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358发布日期:2019-01-15 22:5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朵背部由于创伤或者内耳手术常常需要切开,一般在临床上术后只用线缝合后随即予以加压包扎。由于耳后位置特殊,没有很好的着力点,一般都是用纱布顺着头顶和下巴层层包裹,但包扎压力不好控制,各个医师之间随意性较大。故常引起血肿或包扎过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包扎方便、对耳背切口的压力不会过小或过大的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其中:包括横向绷带条和纵向绷带条,横向绷带条呈环形,能套在患者头顶,纵向绷带条为U形结构,纵向绷带条的一端与横向绷带条的左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经患者左耳耳背、下巴、右耳耳背后,与横向绷带条的右侧固定连接,纵向绷带条与左耳耳背或/和右耳耳背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硬质部和气囊,硬质部与纵向绷带条固定连接,气囊与硬质部固定连接,气囊位于患者耳背和硬质部之间,硬质部用于压迫气囊,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还包括伤口敷料,伤口敷料能贴在患者耳背的伤口上,气囊充气后,气囊压在伤口敷料上为伤口敷料加压。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气囊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开口于硬质部上。

上述的气囊包括位于上部的主囊部和位于下部的分囊部,分囊部有数个,各分囊部均与主囊部连通,主囊部上侧面与硬质部连接,分囊部下侧面与伤口敷料贴合配合。

上述的分囊部为乳头状结构,分囊部能通过自身弹性相对于主囊部转动。

上述的分囊部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层。

上述的伤口敷料与分囊部相接的一侧面为摩擦面。

上述的硬质部为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采用横向绷带条和纵向绷带条作为固定架,为气囊提供定位支持,气囊背面的硬质部固定在绷带条上,因此气囊充气后,只能向耳背方向膨胀,从而压紧贴在耳背伤口上的伤口敷料,通过调节充入气囊的气量大小,可以调节气囊对伤口敷料的压力,而气囊的柔性导致了气囊充入不多的气体也能对伤口敷料产生压力,而充入过多的气体也不会对患者伤口产生过大的压力,因此能有效防止耳背切口加压过小或过大导致的血肿或局部缺血。考虑到患者说话或吃饭时,面部会有较大的运动,导致绷带条也会随动,带动气囊一起运动,这有可能使伤口敷料产生横移,摩擦伤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了气囊,将气囊下侧设计若干个乳头状的分囊部,由分囊部对伤口敷料加压,当绷带条运动时,气囊的主囊部会随着运动,但是分囊部由于下端与伤口敷料的静摩擦力较大,因此下端不会移动,仅分囊部上端随着主囊部移动,从而完美的解决了患者面部运动有可能导致伤口敷料摩擦伤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伤口敷料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横向绷带条1、纵向绷带条2、加压装置3、硬质部31、气囊32、主囊部32a、分囊部32b、摩擦层32c、充气口33、伤口敷料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其中:包括横向绷带条1和纵向绷带条2,横向绷带条1呈环形,能套在患者头顶,纵向绷带条2为U形结构,纵向绷带条2的一端与横向绷带条1的左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经患者左耳耳背、下巴、右耳耳背后,与横向绷带条1的右侧固定连接,纵向绷带条2与左耳耳背或/和右耳耳背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加压装置3,加压装置3包括硬质部31和气囊32,硬质部31与纵向绷带条2固定连接,气囊32与硬质部31固定连接,气囊32位于患者耳背和硬质部31之间,硬质部31用于压迫气囊32,气囊耳背切口加压包扎装置还包括伤口敷料4,伤口敷料4能贴在患者耳背的伤口上,气囊32充气后,气囊32压在伤口敷料4上为伤口敷料4加压。

实施例中,气囊32设置有充气口33,充气口33开口于硬质部31上。

实施例中,气囊32包括位于上部的主囊部32a和位于下部的分囊部32b,分囊部32b有数个,各分囊部32b均与主囊部32a连通,主囊部32a上侧面与硬质部31连接,分囊部32b下侧面与伤口敷料4贴合配合。

实施例中,分囊部32b为乳头状结构,分囊部32b能通过自身弹性相对于主囊部32a转动。

实施例中,分囊部32b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层32c。

实施例中,伤口敷料4与分囊部32b相接的一侧面为摩擦面。

实施例中,硬质部31为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患者耳朵背部创伤或者内耳手术后,需要对耳背加压止血。在伤口处贴上伤口敷料4,然后根据伤口敷料4的位置调节加压装置3在纵向绷带条2上的位置,调节好后,将横向绷带条1戴在头顶,绕在额头上固定,然后将纵向绷带条2从横向绷带条1左侧绕下巴到横向绷带条1右侧,如图5所示。此时气囊32正好位于伤口敷料4上,收紧纵向绷带条2并固定,使气囊32压在伤口敷料4上,然后向气囊32内充气,使主囊部32a、分囊部32b均膨胀起来,根据膨胀情况可以观测出气囊32对伤口敷料4的大致压力,充入合适体积的气体后停止。此时气囊对伤口敷料4具有合适的压力,而且患者张口时,分囊部32b也不会搓动伤口敷料4。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