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312发布日期:2019-04-30 18:3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髋关节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关节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手术的髋关节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髋关节严重骨关节炎和发育畸形的主要手段,可使患者功能明显改善。然而一个长期生存、功能良好的人工髋关节需要各方面因素协调与平衡,需要做到恢复旋转中心、偏心距、头臼关系(假体位置与角度)、下肢长度等因素,因此,任何因素的调整都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调整,不可以牺牲原则换取术中手术的方便。

如果THA手术术中能够进行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和髋臼假体角度测量,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把手术做到精准。目前电脑导航和机器人手术对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耗费高,操作有学习曲线,而且有研究表明其有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研究髋关节置换术中多功能测量定位器是目前关节外科研究的热点。

目前的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需要对髋臼角度、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进行定位,一般都是根据医生的经验及目测结果来判断髋臼外展角、前倾角的角度、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但这种判断方法误差大,易造成术后假体不匹配,假体松动脱位,假体磨损大,减少假体的使用寿命,术后双下肢的不等长,股骨偏心距偏大或偏小,造成臀中肌无力和步态异常等,从而进行翻修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也易造成人体骨骼处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现有的测量髋臼角度、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都是用分开的工具进行测量,在进行手术时既要准备测量髋臼角度的工具,又要准备测量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的工具,在使用中比较麻烦,且容易造成使用比较混乱。

因此,特别需要设计一种既能测量量髋臼角度、又能测量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的髋关节定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测量量髋臼角度、又能测量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的髋关节定位夹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髋关节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柱、转接管、量角器、游标尺和直尺,所述定位柱通过转接管与量角器连接,所述定位柱、转接管和量角器三者之间构成髋臼假体角度测量装置,所述定位柱与游标卡尺连接,所述游标卡尺与直尺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游标尺、直尺三者之间构成髋臼假体下肢长度测量装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柱分为前部、中部和顶部,所述前部设置有尖端,所述尖端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圆椎体,所述尖端的圆锥体的尖锐部分方便插入骨头中固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柱的总长为15cm,所述前部为长 3cm,直径2mm的圆柱体,所述中部为长9cm,直径6mm的圆柱体,所述顶部为长3cm,直径4mm的圆柱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转接管中部有分支,所述分支开有十字正交的槽位,所述槽位用于插入量角器,为量角器提供相互正交的定位,所述量角器包括定位骨和刻度盘,所述定位骨与与转接管分支的槽位相适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量角器的定位骨横向放置在槽位上用于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度,所述量角器的定位骨纵向放置在转接管的槽位上用于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刻度盘的直径为4cm,量程为180度,以所述刻度盘的中线为0度,两边均有刻度,且在对应刻度上标有字高为2mm的刻度值,所述刻度盘的最小刻度为5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游标尺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头部设置有用于插入定位柱顶部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与定位柱顶部的圆柱体相适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游标尺的滑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固定直尺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还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固定槽相适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块可以跟着游标尺的滑动而滑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直尺为普通不锈钢直尺改造,所述直尺的厚度约为1mm,所述直尺前端做成尖角状。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之一通过设置有髋臼假体角度测量装置和髋臼假体长度测量装置,在手术中可以既可以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度和髋臼假体前倾角度,又可以测量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在手术中能够进行下肢长度、股骨偏心家和髋臼假体角度测量,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把手术做到精准,使其功能多样化,避免术后出现双下肢不等长、偏心距偏大或偏小造成臀中肌无力和步态异常、髋臼假体外展角过大或过小导致脱位或撞击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之一通过将转接管套接于定位柱的顶部处,并调好适当的角度,之后将量角器的定位骨横向固定在转接管的分支的槽位,接着将定位柱的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通过读取量角器的刻度盘的角度,测量髋臼12点方向与髋臼假体置入杆的外展角度,角度刻度精确到5度内,从而控制外展在40度左右,避免髋臼假体外展角过大或过小导致脱位或撞击,测量精准,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之一通过将转接管套接于定位柱的顶部处,并调好适当的角度,之后将量角器的定位骨纵向固定在转接管的分支的槽位,接着将定位柱的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通过读取量角器的刻度盘的角度,测量髋臼12点方向与髋臼假体置入杆的外展角度,精确到5度内,从而控制前倾在15度左右,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避免髋臼假体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导致脱位或撞击,能够在手术中准确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把手术做到精准。

(4)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之一通过将定位柱顶部的圆柱体插入游标尺的固定套的圆柱孔内,将定位柱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然后测量髋臼上缘至大转子顶点的距离,读取游标尺的度数,精确到毫米,术前术中术后测量做到预期的长度控制,避免术后双下肢的不等长,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把手术做到精准。

(5)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之一通过将定位柱顶部的圆柱体插入游标尺的固定套的圆柱孔内,然后将直尺插入游标尺的固定槽处,之后将固定柱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测量游标尺到大转子顶点的距离,读取直尺的度数,精确到毫米,髋关节脱位截骨前测量后固定,术中术后进行对比查看股骨偏心距变化情况,做到预期的偏心距控制,避免臀中肌无力和步态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定位夹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柱;11、前部;12、中部;13、顶部;2、转接管;21、槽位;3、量角器;31、定位骨;32、刻度盘;4、游标尺;41、固定套;42、固定块;421、固定槽;4211、压块;5、直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柱1、转接管2、量角器3、游标尺4和直尺5,定位柱1通过转接管2与量角器3连接,构成髋臼假体角度测量装置,定位柱1与游标尺4、直尺5三者之间构成髋臼假体下肢长度测量装置,其中:

定位柱1用于插入骨头中固定和定位的作用,定位柱1的总长为15cm,其中定位柱1分为前部11、中部12和顶部13,其中前部11为长3cm,直径2mm 的圆柱体,且前部11设置有端,尖端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圆椎体,尖端的圆锥体的尖锐部分方便插入骨头中固定,中部12为长9cm,直径6mm的圆柱体,顶部 13为长3cm,直径4mm的圆柱体,顶部13用于放置转接管2和游标尺4。

转接管2用于连接量角器3和定位柱1,转接管2中部有分支,开有十字正交的槽位21,用于插入量角器3,为量角器3提供相互正交的定位,使得量角器 3可以横向放置在槽位21上,也可以纵向放置在转接管2的槽位21上,测量的角度多样化,转接管2套于定位柱1的顶部13,可以转动转接管2用于调节转接管2相对于定位柱1的角度,再将量角器3插入转接管2的槽位21。

量角器3包括定位骨31和刻度盘32,定位骨31与转接管2分支的槽位21 相适配,将量角器3的定位骨31横向插入转接管2分支的槽位21时,使得量角器3固定在槽位21内,且需要测量另外角度时,也可以将量角器3的定位骨31 纵向插入分支的槽位21,刻度盘32的直径为4cm,量程为180度,以刻度盘32 的中线为0度,两边均有刻度,且在对应刻度上标有字高为2mm的刻度值,刻度盘32的最小刻度为5度。

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度时,将转接管2套接于定位柱1的顶部13处,并调好适当的角度,之后将量角器3的定位骨31横向固定在转接管2的分支的槽位 21,接着将定位柱1的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通过读取量角器3的刻度盘32的角度,测量髋臼12点方向与髋臼假体置入杆的外展角度,角度刻度精确到5度内,从而控制外展在40度左右,避免髋臼假体外展角过大或过小导致脱位或撞击。

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度时,将转接管2套接于定位柱1的顶部13处,并调好适当的角度,之后将量角器3的定位骨31纵向固定在转接管2的分支的槽位 21,接着将定位柱1的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通过读取量角器3的刻度盘32的角度,测量髋臼12点方向与髋臼假体置入杆的外展角度,精确到5度内,从而控制前倾在15度左右,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避免髋臼假体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导致脱位或撞击。

游标尺4由现有的游标卡尺改造而成,游标尺4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套41,游标尺4的滑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2,固定套41固定套于游标尺4的一端,且固定套41头部设置有用于插入定位柱1顶部13的圆柱孔411,圆柱孔411 于定位柱1顶部13的圆柱体相适配,固定块42可以跟着游标尺4的滑动而滑动,固定块42设置有固定直尺5的固定槽421,固定槽421上还设置有压块4211,压块4211与固定槽421相适配,当直尺5插入固定槽421时,用压块4211压住直尺5,并用螺丝固定直尺5的位置。

直尺5为普通不锈钢直尺5改造,直尺5的厚度约为1mm,直尺5前端做成尖角状,方便触及骨头。

测量下肢长度时,将定位柱1顶部13的圆柱体插入游标尺4的固定套41 的圆柱孔411内,将定位柱1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固定定位,然后测量髋臼上缘至大转子顶点的距离,读取游标尺4的度数,精确到毫米,术前术中术后测量做到预期的长度控制,避免术后双下肢的不等长。

测量股骨偏心距时,将定位柱1顶部13的圆柱体插入游标尺4的固定套41 的圆柱孔411内,然后将直尺5插入游标尺4的固定槽421处,之后将定位柱1 前部尖端的圆锥体尖锐部分插入髋臼上缘(12点方位,与卵圆窝和横韧带相对) 固定定位,测量游标尺4到大转子顶点的距离,读取直尺5的度数,精确到毫米,髋关节脱位截骨前测量后固定,术中术后进行对比查看股骨偏心距变化情况,做到预期的偏心距控制,避免臀中肌无力和步态异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