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用胸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338发布日期:2018-12-25 20:26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胸外科用胸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用胸带。



背景技术:

胸带是胸外科手术后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通过对手术部位加压,促进手术部位愈合。现有的胸带本身材质较轻,为棉质或者化纤材料,其本身透气性比较好,有利于透气,而这种胸带的固定大都采用普通系合的方式或者魔术贴的方式,对应普通系合来说,其固定效果比较差,在系合的过程中容易松动,压紧效果差,而且在松开时也比较麻烦;对于魔术贴来说,魔术贴的使用加大了胸带本身的厚度,降低了胸带的透气性,并且魔术贴的材质也相对较硬,容易产生不适。此外不同患者的胸围大小也不一样,同一个患者胸部的尺寸也不是均匀的,现有的胸带很难保证胸部压力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胸外科用胸带,该胸带固定方式多样,固定稳固,多个紧固带的设置保证了胸部自上而下每个部位的尺寸变化,保证了压紧力的均匀性,同时压紧单元的设置方便了紧固带的固定,其操作方便,固定牢靠,避免了传统的固定方式容易松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胸外科用胸带,包括胸带主体、对称设置在所述胸带主体两侧的若干个紧固带以及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紧固带上的压紧单元,这些所述紧固带均匀分布在所述胸带主体的两侧,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缓冲隔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压紧区和第二压紧区,所述第二压紧区为对称设置的第一压紧区,所述第一压紧区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压板、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限位柱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滚轴,所述第一压紧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限位柱,所述压板呈L型,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与所述第一压板相垂直设置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压板的端部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滚轴上缠绕有所述紧固带;所述压板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压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板同时抵紧在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上,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底座之内,所述第二压板抵紧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紧固带处于压紧状态;当所述压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板抵紧在所述第二限位柱上,所述第一压板部分位于所述底座之外,所述紧固带处于松弛状态。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滑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压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制柱均为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滚轴与所述底座内部的底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紧固带厚度的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胸带主体上设置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紧固带,这些紧固带的设置使得该胸带能够适应胸部尺寸的变化,对胸部自上而下的每个部位都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保证了该胸带压紧力的均匀性,同时这些紧固带的设置增加了该胸带的固定方式,紧固带的固定可以根据病人需求去选择水平固定或者交叉固定,大大方便的病人的使用;此外在紧固带上的压紧单元保证了紧固带的稳固性,通过压紧单元两侧的压紧区,能够方便快捷的拉动紧固带的松紧,在拉紧的同时按压第一压板即可完成紧固带的固定,避免了传统的固定时紧固带容易松动,压紧力不到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外科用胸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紧单元压紧时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剖视);

图4为压紧单元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胸带主体、11-紧固带、2-底座、21-缓冲隔层、30-第一压板、31-第二压板、32-第一限位柱、33-第二限位柱、34-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胸外科用胸带,包括胸带主体1、对称设置在胸带主体1两侧的若干个紧固带11以及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紧固带11上的压紧单元,这些紧固带11均匀分布在胸带主体1的两侧,多个紧固带11的设置保证了胸部自上而下每个部位的尺寸变化,保证了压紧力的均匀性,压紧单元包括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缓冲隔层21,缓冲隔层21为硅胶垫,能够有效的防止底座1对人体的压迫,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压紧区和第二压紧区,第二压紧区为对称设置的第一压紧区,对称式的设置方便了操作者双手的操作,使得紧固带11的拉动方式为双手对拉的形式,方便了操作者对紧固带11的拉动,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紧固带11的稳定性,避免了单边拉动紧固带11而造成紧固不便以及紧固压力不均匀的问题,第一压紧区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压板、能够移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限位柱32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滚轴34,第一压紧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二限位柱33,压板呈L型,压板包括第一压板30和与第一压板30相垂直设置的第二压板31,第二压板31的远离第一压板30的端部设置有防滑胶垫,其中第二压板31处于与底座1垂直的状态时,防滑胶垫处于压缩状态,防滑胶垫的设置加强了紧固带11的锁紧,防止拉力过大时紧固带11脱离的问题,滚轴34上缠绕有紧固带11,滚轴34的设置使得紧固带11更加容易被拉紧和放松,方便了紧固带11的操作;压板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压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压板30同时抵紧在第一限位柱32和第二限位柱33上,第一压板30位于底座1之内,第二压板31抵紧在底座1上,紧固带11处于压紧状态,此时的第一限位柱32防止了压板在拉力的作用下反弹回去而造成紧固带11松动,此时的第二限位柱31使得压板无法继续下压,防止了防滑胶垫在继续下压时产生反向的脱离;当压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压板31抵紧在第二限位柱33上,第一压板30部分位于底座1之外,紧固带11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第二限位柱33防止压板过度的远离底座1,避免了对下一次的压紧带来的不便。

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限位柱32滑动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限位柱32伸缩式的设置,使得压板在下压时能够碰触到第一限位柱32,随着压板的进一步下压,压板推开第一限位柱32,随后压板脱离第一限位柱32,第一限位柱32自动回位并对压板进行限位,保证了紧固带11的稳定性,同时在松开紧固带11时,也只需拨动第一限位柱32即可;该种设置大大方便了紧固带11的压紧和收放。

第一压板30呈圆弧状,第一压板30的远离第二压板31的端部设置有圆角,第一限位柱32和第二限制柱33均为圆柱状,第一压板30圆弧状的设置,使得操作者按压时更加方便,同时第一限位柱32和第二限位柱33采用圆柱状也大大方便了压板的贴合与脱离。

滚轴34与底座1内部的底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紧固带11厚度的2倍,该间隙的设置使得紧固带11能够轻松的缠绕在滚轴34上,避免间隙过小,紧固带11很难缠绕在滚轴31上的问题。

使用时,操作者根据病人需求选择紧固带11的水平布置和交叉布置的方式以及使用压紧单元的数量,将缓冲隔层21朝向病人的身体,将紧固带11的一端缠绕在滚轴34上并拉出,随后双手同时用力拉动紧固带11,当紧固带11的拉力达到要求时,此时双手保持拉紧状态,张开双手大拇指,按下压板,即可完紧固带11的固定,其他紧固带11的固定方式同此;当需要松开时,拨动第一限位柱32,即可使得紧固带11松开。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装置在胸带主体上设置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紧固带,这些紧固带的设置使得该胸带能够适应胸部尺寸的变化,对胸部自上而下的每个部位都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保证了该胸带压紧力的均匀性,同时这些紧固带的设置增加了该胸带的固定方式,紧固带的固定可以根据病人需求去选择水平固定或者交叉固定,大大方便的病人的使用;此外在紧固带上的压紧单元保证了紧固带的稳固性,通过压紧单元两侧的压紧区,能够方便快捷的拉动紧固带的松紧,在拉紧的同时按压第一压板即可完成紧固带的固定,避免了传统的固定时紧固带容易松动,压紧力不到位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