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熬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880发布日期:2019-06-26 01:2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熬制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熬制中药用的罐。



背景技术:

中药熬制过程中常常需要换水多次,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熬制中药用的器具,换水过程中中药药材容易随水流出,从而造成药材的浪费和药液浓度不准确;另外中药药材容易在熬制器具内残留,现有技术中的熬制中药用的器具难以对上述药材残留进行有效清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防止药材随水流出且易清洗的中药加工设备,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中药熬制罐,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熬制罐,包括罐盖和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分立设置的外罐和内罐;外罐为封闭且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外罐上顶中心部位内陷成与外罐同轴的圆柱形的凹坑,所述凹坑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各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外罐上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内罐为上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内罐活动内嵌于所述凹坑中,内罐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凹坑相匹配,内罐的侧壁和底壁上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形状、尺寸均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罐盖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凹坑的上部开口相匹配,內罐的高度与罐盖的厚度之和与凹坑的深度相等,罐盖的顶部设置有突出的与罐盖一体成型的捏取部。

使用时,通过外罐凹坑壁上的通孔向外罐内注入熬制所需的水量;将药材放入内罐并嵌置于外罐中间的凹坑中,转动内罐,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重合,从而使内外罐贯通,熬制过程中水分可以经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直达内罐浸泡药材,浸取有药材成分的药液也可以经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直达外罐,在此过程中,内罐中的药材静止不容易随水运动;需要换水或者倒出药液时,转动内罐,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开,即割断了内外罐之间的通道,此时即使倾斜晃动罐体,药材被隔离在封闭的内罐中,也不会随水流运动。使用完毕时,只需将与药材直接接触的內罐取出清洗即可,清洗非常高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

优选的,所述内罐上沿内卷成突出的钩取部,以便于钩取内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罐钩取部下方同一水平位置设置有相邻的相同的第一卡扣母扣和第二卡扣母扣,第一卡扣母扣和第二卡扣母扣的间距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小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的间距;所述凹坑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卡扣母扣对应的水平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卡扣母扣相匹配的卡扣公扣。通过第一卡扣母扣和第二卡扣母扣限定卡扣公扣的位置来定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区分熬制工序和倒水工序内罐位置的不同,一目了然,便于精确操作。

优选的,所述罐盖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凹坑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设置内外螺纹,一方面能够固定罐盖和罐体,同时也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外围设置有与外罐一体成型的罐嘴。

优选的,外罐内出液口上方设置有药液浓度传感器,外罐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响应并输出所述药液浓度传感器检测结果的显示器。熬制过程中,药液浓度的变化一目了然,便于控制火候,从而便于精确把握中药熬制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调节两组通孔的相对位置即可灵活选择内罐的开放与封闭,在保证熬制过程水分与药材充分接触的前提下,又能防止倒水时药材随水流流出,简单实用;

2、整个过程药材被限定在可以方便取放的内罐中,药材残留位置集中,清洗过程方便高效;

3、设置药液传感器和显示器,药液浓度变化一目了然,熬制时长更精准更容易把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熬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熬制罐中内罐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罐盖;2、外罐;3、内罐;4、凹坑;5、第二通孔;6、钩取部;7、第一卡扣母扣;8、捏取部;9、罐嘴;10、出液口;11、药液浓度传感器;12、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中药熬制罐包括罐盖1和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分立设置的外罐2和内罐3;外罐2为封闭且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外罐上顶中心部位内陷成与外罐同轴的圆柱形的凹坑4,所述凹坑4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各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外罐2上部设置有出液口10,所述出液口10的外围设置有与外罐2一体成型的罐嘴9;所述内罐3为上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内罐3活动内嵌于所述凹坑4中,内罐3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凹坑4相匹配,内罐3的侧壁和底壁上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形状、尺寸均相同的第二通孔5;所述罐盖1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凹坑4的上部开口相匹配,內罐3的高度与罐盖1的厚度之和与凹坑4的深度相等,罐盖1的顶部设置有突出的与罐盖一体成型的捏取部8。

所述内罐3上沿内卷成突出的钩取部6。所述内罐3钩取部6下方同一水平位置设置有相邻的相同的第一卡扣母扣7和第二卡扣母扣,第一卡扣母扣7和第二卡扣母扣的间距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小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的间距;所述凹坑4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卡扣母7扣对应的水平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卡扣母扣7相匹配的卡扣公扣。

外罐2内出液口10上方设置有药液浓度传感器11,外罐2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响应并输出所述药液浓度传感器11检测结果的显示器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