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345发布日期:2019-01-18 19:3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调节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治疗时有超过5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需要联合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为避免给予患者重新置管,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经常采用ECMO和CRRT串联方式,从ECMO氧合器前后接头处连接CRRT管路的引血端和回血端。

用于CRRT的血滤机,为了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需持续监测动脉压(即引血端动脉管路的压力),正常范围在-50mmHg~100mmHg之间,正压超过150mmHg时,CRRT机器将报警并停止运行。ECMO联合CRRT治疗时,动脉引血端常常连接在氧合器后接头处,此处压力一般在200~300mmHg,远远超过血滤机动脉压监测范围,导致机器无法运行。目前临床上采用在动脉端增加延长管增加压力衰减,或者调节三通接头的位置减少CRRT动脉管路的流量,但由于不同患者ECMO的血流量不同,氧合器膜后压力也不同,无法实现精确调节和快速调节,血滤机停转时间长,增加滤器及管路凝血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动脉压快速精确调节的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能够减少血滤机停转时间、降低滤器及管路凝血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和滚轮;所述壳体为顶部和两端敞口的槽型结构,所述壳体的底部在纵向上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壁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滑槽的上边缘间隔设有圆弧形定位槽;所述滚轮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滚轮轴,且所述滚轮轴与所述滚轮同轴设置;所述滚轮上的两所述滚轮轴分别对应滚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两所述滑槽上,使所述滚轮能够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沿所述壳体纵向滚动。

所述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圆弧形定位槽的半径与所述滚轮轴的半径相同。

所述壳体上标注有流速档位线,分成0-10共11个档位,在所述壳体上标记能够指示流速高低走向的带箭头的线条,所述带箭头的线条由高流速区指向低流速区,且所述带箭头的线条的宽度从高流速区到低流速区逐渐减小。

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壳体上高流速区的一端。

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其长度为10cm,厚度为5mm。

所述滚轮的轴向宽度与常规CRRT动脉管路管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为顶部和两端敞口的槽型结构,在壳体的两相对侧壁的内侧设置沿纵向延伸的滑槽,在滑槽上边缘上间隔设置圆弧形定位槽,滚轮两侧壁分别设有滚轮轴,滚轮轴与滚轮同轴设置,滚轮通过滚轮轴滚动连接在壳体的内腔,CRRT动脉管路纵向穿过壳体的内腔,滚轮在壳体内腔沿纵向滚动能够实现CRRT动脉管路的液体流速的快速精确调节,保证CRRT机器安全运行。2、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标有流速档位线和指示流速高低走向的带箭头的线条,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在档位切换和流速调节时误操作,以保证CRRT机器安全运行。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顶部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固定带,能够方便整个流量调节器的拆装,且能够防止流速调节器使用时滚轮从壳体内滑出。4、本实用新型的滑槽上边缘上的圆弧形定位槽的半径与滚轮上的滚轮轴的半径相同,滚轮上的滚轮轴滑入圆弧形定位槽内时两者能够紧密配合,避免滚轮的壳体内在非人为作用下发生滚动,保证整个流量调节器的调节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开放式CRRT管路分档流量调节器,它包括壳体1和滚轮2;壳体1为顶部和两端敞口的槽型结构,壳体1的底部在纵向上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设置;壳体1的两相对侧壁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槽11,在滑槽11的上边缘间隔设有圆弧形定位槽12;滚轮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滚轮轴21,且滚轮轴21与滚轮2同轴设置;滚轮2上的两滚轮轴21分别对应滚动连接在壳体1的两滑槽11上,使滚轮2能够在壳体1的腔体内沿壳体1纵向滚动。

进一步地,圆弧形定位槽12的半径与滚轮轴21的半径相同,这样,使滚轮轴21与圆弧形定位槽12在弧度上相互吻合,能够防止在调速后滚轮2发生非人为的移动,实现动脉压的安全精确调速。

进一步地,壳体1上标注有流速档位线,分成0-10共11个档位;流速档位线可在壳体1上标明,流速档位线也可与壳体1一体成型,在壳体1上标记带有箭头的红色线条,带箭头的红色线条由高流速区指向低流速区,且带箭头的红色线条的宽度从高流速区到低流速区逐渐减小,与流速高低对应,避免误操作。

进一步地,滑槽11延伸至壳体1上高流速区的一端,能够使滚轮2沿滑槽11滑出壳体1,实现壳体1和滚轮2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带13,且固定带13与壳体1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可先将CRRT管路放入壳体1的内腔,再将滚轮2的两滚轮轴21对应滑入壳体1的两滑槽11内,之后再固定壳体1两端的固定带13,防止滚轮2从滑槽11内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为塑料材质,壳体长度为10cm,厚度为5mm。

进一步地,滚轮2的轴向宽度与常规CRRT动脉管路管径一致,常规CRRT动脉管路的管径约8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CRRT管路预充(即对CRRT管路排除空气,用无菌肝素生理盐水充满管路)完成时,将壳体1上的固定带13打开,将CRRT管路中的动脉管路沿壳体1的纵向放入壳体1的内腔,且壳体1距动脉压力传感器为5cm,将滚轮2的两滚轮轴21对应滑入壳体1的两滑槽11内,再固定壳体1两端的固定带13;根据ECMO血流量,预先将滚轮档位调至5档以下;将CRRT管路与ECMO管路连接,设置CRRT治疗参数,引血初始CRRT血泵速度为70-80ml/min,启动血滤机,使血滤机运转相对稳定后,医护人员可推动滚轮2使滚轮2上的滚轮轴21在滑槽11内滚动实现管路内血液流速调节,从而精确调节CRRT的动脉压,使之在50-100mmHg之间。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