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无线缝合拉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069发布日期:2018-12-14 22:1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创口无线缝合拉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口无线缝合拉扣。



背景技术:

前述的创口主要指外科手术后的创口,但并非绝对限于外科手术后的创口,例如因不慎而被锋利的锐器划伤形成的伤口。已有技术在患者接受手术后通常由医生采用缝合线缝合,由缝合线缝合的创口在愈合后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并且在拆线过程中存在二次创伤之虞。使用缝合钉缝合同样存在前述问题。

无线缝合拉扣能避免上述问题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相关技术信息,如CN204839617U推荐的“一种手术皮肤缝合拉扣装置”、CN105596050A提供的“一种医用缝合拉扣”和CN106361392A介绍的“医用缝合拉扣”,等等。

典型的如CN105286935A公开的“一种伤口缝合拉扣”,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6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大体上呈T字形的一对基片需各自与医用无纺布胶片粘固连接,因而医用无纺布胶片会遭到基片与医用无纺布胶片连接面积程度的遮蔽,尽管在基片上开设有圆孔作为透气孔,但医用无纺布胶片的整体透气面积显著减少,对创口周围皮肤的透气性产生影响;其二,由于一对基片呈T字形,各自的一端分别结合拉扣子件和拉扣母件,而各自的另一端如前述与医用无纺布胶片粘固,因而构成一对基片的材料消耗大,不利于节省资源;其三,由于拉扣母件和拉扣子件在结构设计上的局限性,因而采用了两根第一扣带(专利称“第一扎带”)和一根第二扣带(专利称“第二扎带”),而之所以采用两根第一扣带,显然是为了避免第一、第二扣带在拉扣子、母件上的相互干涉,于是因使用两根第一扣带而同样造成资源浪费并且致使操作麻烦,因为手术医生在同时对两根第一扣带施加拉力时,难以甚至根本无法使两根第一扣带获得相同的拉力,从而影响对创口的缝合效果。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医用无纺布胶片遮蔽而藉以保障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简化基片结构而藉以减少材料消耗并且节省资源、有益于使第一扣带与第二扣带处于同一直线上而藉以方便操作的创口无线缝合拉扣。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创口无线缝合拉扣,包括一第一扣带座基片和一第二扣带座基片,在第一扣带座基片的左侧延伸有一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在该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朝向下的一侧粘固有一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在第一扣带座基片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扣带座,该第一扣带座具有一第一扣带座槽,该第一扣带座槽自第一扣带座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在第一扣带座朝向第二扣带座基片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一扣带,在第二扣带座基片的右侧延伸有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在该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朝向下的一侧粘固有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在第二扣带座基片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扣带座,该第二扣带座具有一第二扣带座槽,该第二扣带座槽自第二扣带座的右侧贯通至左侧,并且在第二扣带座朝向第一扣带座基片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二扣带,所述的第一扣带穿过第二扣带座槽,而所述的第二扣带穿过所述的第一扣带座槽,所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以及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均粘贴于一离型纸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在所述的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第二通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带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第一扣带槽的右槽口的顶壁,所述第二扣带的右端对应于所述第二扣带槽的右槽口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扣带座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扣带座槽的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一膨胀槽,该第一膨胀槽与第一扣带座槽相通,在所述第二扣带座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扣带座槽的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二膨胀槽,该第二膨胀槽与第二扣带座槽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扣带座基片与所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之间构成有一第一承载片颈部,所述的第二扣带座基片与所述的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之间构成有一第二承载片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带座的左侧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扣带座的右侧面同样为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扣带的左端和中部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构成有第一齿扣,而右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一拽引操作防滑齿,在所述第二扣带的右端和中部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构成有第二齿扣,而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二拽引操作防滑齿,在所述第一扣带座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扣带座槽的左槽口上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扣脚,在所述第二扣带座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扣带座槽的右槽口上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扣脚,所述的第一齿扣与第二扣脚相配合,所述的第二齿扣与第一扣脚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扣带座基片和第二扣带座基片由塑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塑料为医用无毒级PVC。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第一、第二扣带座基片分别与第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保持有距离,因而不会对第一、第二无纺布胶片遮蔽,有助于确保良好的透气性;之二,由于仅采用了各一根第一、第二扣带,因而不仅减少了材料消耗并节约资源,而且更加体现经济性;之三,由于第一扣带穿过第二扣带座槽并且第二扣带穿过第一扣带座槽,因而能使第一、第二扣带彼此处于同一直线上,十分有利于牵引拉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第一扣带座基片1和一第二扣带座基片2,在第一扣带座基片1的左侧延伸有一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11,在该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11朝向下的一侧粘固有一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111,在第一扣带座基片1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扣带座12,该第一扣带座12具有一第一扣带座槽121,该第一扣带座槽121自第一扣带座12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在第一扣带座12朝向第二扣带座基片2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一扣带122,在第二扣带座基片2的右侧延伸有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21,在该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21朝向下的一侧粘固有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211,在第二扣带座基片2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扣带座22,该第二扣带座22具有一第二扣带座槽221,该第二扣带座槽221自第二扣带座22的右侧贯通至左侧,并且在第二扣带座22朝向第一扣带座基片1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二扣带222,前述的第一扣带122穿过第二扣带座槽221,而前述的第二扣带222穿过前述的第一扣带座槽121,前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111以及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211均粘贴于一离型纸3上。

在前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11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112;在前述的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21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第二通气孔212。前述第一扣带122的左端对应于前述第一扣带槽121的右槽口的顶壁,前述第二扣带222的右端对应于前述第二扣带槽221的右槽口的底壁。

在前述第一扣带座1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扣带座槽121的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一膨胀槽123,该第一膨胀槽123与第一扣带座槽121相通,在前述第二扣带座2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二扣带座槽221的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二膨胀槽223,该第二膨胀槽223与第二扣带座槽221相通。

由图1所示,前述的第一扣带座基片1与前述的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11之间构成有一第一承载片颈部13,前述的第二扣带座基片2与前述的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21之间构成有一第二承载片颈部23。由于第一、第二颈部13、23的存在,因而能使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11连同第一医用无纺布胶片111相对于第一扣带座基片1方便弯曲,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承载片21同例。

前述第一扣带座12的左侧面为斜面,前述第二扣带座22的右侧面同样为斜面。第一扣带座12的左侧面的斜面具有对第二扣带222导向的作用,第二扣带座22的右侧面的斜面具有对第一扣带122的导向作用。

继续见图1,在前述第一扣带122的左端和中部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构成有第一齿扣1221,而右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一拽引操作防滑齿1222,在前述第二扣带222的右端和中部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构成有第二齿扣2221,而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二拽引操作防滑齿2222,在前述第一扣带座1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扣带座槽121的左槽口上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扣脚124,在前述第二扣带座2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二扣带座槽221的右槽口上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扣脚224,前述的第一齿扣1221与第二扣脚224相配合,前述的第二齿扣2221与第一扣脚124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扣带座基片1和第二扣带座基片2由塑料制成,更具体地讲由医用无毒级PVC制成。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创口4,使用时撕去离型纸3或者说将本实用新型从离型纸3上取下,将第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111、211分别对应于创口4的两侧的皮肤上,用手指在第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111、211上沿着创口4的相反方向轻轻按抚,以保障第一、第二医用无纺布胶片111、211与皮肤充分粘结。由于第一扣带122穿过第二扣带座槽221并且第二扣带222穿过第一扣带座槽121,因而手术医生或称医务人员只要将第一、第二扣带122、22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施力(拉拽),此时第一、第二扣带座基片1、2锁紧,第一扣带122由第二扣脚224在对应于第一齿扣1221的位置锁定,第二扣带222由第一扣脚124对应于第二齿扣22221的位置锁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