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0959发布日期:2018-09-18 20:11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目前,椎间孔镜手术是解决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手术具备如下优点:可在局麻清醒下进行,安全;创伤小,切口小于7毫米,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无内固定耗材,费用低。因此,该技术被誉为椎间盘突出症的 “ 绿色生态”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借助于椎间孔这一生理结构经皮穿刺到椎间盘附近,很多椎间盘突出患者合并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为清晰暴露突出的椎间盘,往往需对椎间孔附近的重要骨性成分—上关节突进行削磨成形,扩大椎间孔,才能将工作套管置入椎管,方便镜下工具处理病变组织。椎间孔镜手术时,在内窥镜辅助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髓核、受压的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此时,利用环锯、镜下各类抓钳、动力磨钻、咬骨钳可清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钙化物)、肥厚的黄韧带等,射频电极可对椎间盘破损的纤维环成形修复。

在椎间孔扩大、上关节突成形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合并椎管/椎间孔狭窄的病例,由于椎间孔空间狭小,直接强行置入工作套管,存在挤压神经,导致神经损伤的风险,这样就需要做椎间孔成形(扩大),其核心在于上关节突腹外侧成形,常用的方法有:1、镜下动力磨钻,其优势是各个角度都可以磨到且较为精准,缺点是价格昂贵,难以向基层推广;且由于只能一点一点的磨,成型效率低;此外,磨头直径小,钻杆长,防抖要求高,高速运转存在断裂的风险;2、镜下环锯:优点是由于通过镜子通道进去,较为精准,缺点为看到的范围小,镜下看到的位置有限,部分病变位置可能磨不到;用力旋转磨钻时容易发生打滑,存在误伤神经硬膜囊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椎间孔狭窄的病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定位精确,锯除病变位置相对固定,不易打滑,能够降低神经、硬膜囊损伤风险的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包括穿刺针、定位导丝、软组织扩张套筒、具有工作端及非工作端的环锯以及工作套管;所述穿刺针插入至椎间孔内靠近上关节突的腹外侧处形成工作点,定位导丝插于穿刺针内并延伸至工作点处,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为一中空的锥形套筒,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自软组织插入到工作点处,所述环锯的中心开设贯通孔,环锯工作端的端部设有可隔开神经、硬膜囊的防护挡板,所述环锯及工作套管均沿软组织扩张套筒插于工作点处,所述环锯套设于软组织扩张套筒外侧,工作套管套设于环锯外侧,所述工作套管的末端设有用于隔离工作点周围软组织的舌状结构。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的插入端为锥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防护挡板设置成弧形,防护挡板与工作点相接触。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环锯工作端的端部除防护挡板区域外均设有锯齿。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环锯的长度大于工作套管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环锯的非工作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环锯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把手设置为T字形、人字形、球形或十字形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所述防护挡板与环锯的连接端为2.5-3.5mm,所述连接端的对边为1.0-2.5mm,所述防护挡板的长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穿刺针对关节病变位置进行穿刺定位工作点,并通过定位导丝插入穿刺针进行定位,穿刺针抽离病变位置时,定位导丝仍保留在工作点处且不会发生偏移,定位准确,将软组织扩张套筒沿定位导丝插入到工作点位置,在插入过程中对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扩张,使其抽离后形成一扩张孔,便于下一步工作套管的插入,锥形设置便于对肌肉进行穿透,更有助于成孔;带舌状结构的工作套管沿扩张孔插入后直达工作点位置,用于隔离软组织与环锯,控制方向,方便快捷,环锯插入到工作套管内直达病变位置,环锯上的防护挡板可紧贴关节突腹外侧,隔离神经、硬膜囊,防止锯伤;防护挡板靠紧关节突,在环锯进行工作时可以防止其产生滑动,通过调整环锯贴靠倾斜幅度,可对上关节突腹外侧锯骨量进行个体化控制,拔出软组织扩张套筒后,可将椎间孔镜放入环锯内,关节突成形时,镜下可视、精准、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环锯与工作套管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环锯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软组织扩张套筒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软组织扩张套筒与定位导丝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穿刺针与定位导丝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环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工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软组织扩张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8所示,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视化成形环锯,包括穿刺针1、定位导丝2、软组织扩张套筒3、具有工作端4及非工作端5的环锯6以及工作套管7;所述穿刺针1插入至椎间孔内靠近上关节突的腹外侧处形成工作点8,定位导丝2插于穿刺针1内并延伸至工作点8处,当穿刺针1取出后保留定位导丝2,定位导丝2定位于工作点8处;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3为一中空的锥形套筒,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3的插入端9为锥形结构,所述软组织扩张套筒3自软组织插入到工作点8处,具体为软组织扩张套筒3沿定位导丝2逐级进行软组织扩张直至椎间孔内,紧贴工作点8处;所述环锯6的中心开设贯通孔,环锯6工作端4的端部设有可隔开神经、硬膜囊的防护挡板10,关节突成形操作时,防护挡板10可紧靠工作点8,起到稳定环锯6、限制环锯6移动范围,防止误伤神经硬膜囊的作用,所述环锯6工作端4的端部除防护挡板10区域外均设有锯齿,所述防护挡板10与环锯6的连接端为2.5-3.5mm,所述连接端的对边为1.0-2.5mm,所述防护挡板10的长为3-5mm,所述防护挡板10设置成弧形,弧形具体为舌状或椭圆形,防护挡板10与工作点8相接触,所述环锯6及工作套管7均沿软组织扩张套筒3插于工作点8处,所述环锯套6设于软组织扩张套筒3外侧,工作套管7套设于环锯6外侧,所述环锯6的长度大于工作套管7以及软组织扩张套3筒的长度,拔出软组织扩张套筒3后,可将椎间孔镜放入环锯6内,所述工作套管7的末端设有用于隔离工作点8周围软组织的舌状结构11,所述环锯6的非工作端5设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与环锯6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插接方式,所述把手12设置为T字形、人字形、球形或十字形四者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