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腹压颈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0945发布日期:2018-10-12 22:0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压腹压颈检测是临床神经内科判断颅脑内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在给病人行腰椎穿刺后,双手或拳头按压住病人腹部20-30秒钟,查看压力表有无增高,然后放开查看压力表下降情况,再逐侧按压颈部静脉,查看压力表升降情况,以判有无蛛网膜腔阻塞、脑积水、颅内高压、侧窦栓塞、颈静脉血栓、椎管阻塞或肿瘤等,现有技术还没有专门的压腹压颈检测装置,腹部和颈部静脉的按压并不完善,从而导致每人或每次的检查结果均不一致,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结果,延误病情,给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带来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时能够精确按压病人腹部和颈部颈静脉,且能够检测按压力度,规范诊疗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压腹压颈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冲气囊、进气阀、排放气阀和导气管,其特征是在导气管末端设有五通分流管,所述五通分流管其中一端连有压力表,所述五通分流管剩余三端均设有开关阀,开关阀上设有支流管,其中一条支流管末端设有压腹气囊,另外两条支流管末端设有颈静脉按压气囊,所述压腹气囊上设有腹部约束带,腹部约束带左段设有定位孔,腹部约束带右侧设有定位挂钩,所述颈静脉按压气囊中央设有滑行穿孔,滑行穿孔内设有颈部约束带,颈部约束带左侧设有呢绒毛垫,颈部约束带右侧设有呢绒微钩,所述颈静脉按压气囊下端设有指套,颈静脉按压气囊和支流管衔接处设有捏柄,所述排放气阀上设有定时闹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给病人进行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时能够精确按压病人腹部和颈部颈静脉,且能够检测按压力度,规范诊疗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气囊,2、进气阀,3、排放气阀,4、导气管,5、五通分流管,6、压力表,7、开关阀,8、支流管,9、压腹气囊,10、颈静脉按压气囊,11、腹部约束带,12、定位孔,13、定位挂钩,14、滑行穿孔,15、颈部约束带,16、呢绒毛垫,17、呢绒微钩,18、指套,19、捏柄,20、定时闹钟。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冲气囊1、进气阀2、排放气阀3和导气管4,其特征是在导气管4末端设有五通分流管5,所述五通分流管5其中一端连有压力表6,所述五通分流管5剩余三端均设有开关阀7,开关阀7上设有支流管8,其中一条支流管8末端设有压腹气囊9,另外两条支流8管末端设有颈静脉按压气囊10,所述压腹气囊9上设有腹部约束带11,腹部约束带11左段设有定位孔12,腹部约束带11右侧设有定位挂钩13,所述颈静脉按压气囊10中央设有滑行穿孔14,滑行穿孔14内设有颈部约束带15,颈部约束带15左侧设有呢绒毛垫16,颈部约束带15右侧设有呢绒微钩17,所述颈静脉按压气囊10下端设有指套18,颈静脉按压气囊10和支流管8衔接处设有捏柄19,所述排放气阀3上设有定时闹钟20。在给病人进行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时,行腰椎穿刺后将压腹气囊9置于病人腹部,腹部约束带11绕腹一周后定位挂钩13挂在定位孔12上,颈部约束带15绕颈一周后呢绒微钩17和呢绒毛垫16粘合,手指探入指套18滑动颈静脉按压气囊10同时触摸寻找颈静脉后取出手指,打开与压腹气囊9相通的开关阀7,调节冲气囊1充气,观察压力表6同时定时闹钟20定时并查看腰椎穿刺的压力情况,然后排放气体关闭与压腹气囊9相通的开关阀7,打开与颈静脉按压气囊10相通的开关阀7,调节冲气囊1并观察压力表6充气,定时并查看腰椎穿刺的压力情况,再手捏捏柄19提起一侧颈静脉按压气囊10,观察定时并查看腰椎穿刺的压力情况有无改变等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