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镜双臂钳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779发布日期:2019-04-05 20:00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肠镜双臂钳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胃肠镜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胃肠镜下抓取、固定并处理组织的双臂钳取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升级,胃肠镜治疗手术适用范围也随之扩大,新的术式不断产生,如内镜下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等,此类操作往往会形成较深的医源性组织缺损甚至穿孔,此时首先选择内镜下直接创口闭合。溃疡、肿瘤、异物损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等部位穿孔和消化道瘘亦是内镜下闭合术的治疗指征。如食管支架、经活检钳道金属组织夹(TTSC)、外置耙状金属夹(OTSC)、尼龙绳、胶圈等现有闭合设备已能满足用于封闭大部分不同状况的穿孔或瘘。但内镜下实现快速便捷、完整地闭合破损面积大、破损深、角度不佳、形状不规整等复杂创口,在临床中仍有较大难度。

OTSC为一种外附于胃肠镜的用于消化道缺损修补及止血的新型金属夹,其翼展大、咬合力强,能有效闭合10~30mm的缺损。授权公告号301439535S设计为专门配合OTSC使用的辅助器械,主要用于抓取创口组织,之后再释放OTSC完成缺损修补,但其两个钳臂同时张开相互之间的角度最大仅为90°,限制其抓取组织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针对复杂创口的适用性较差;其不同侧的滑动手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便利性差、使用较复杂、不容易上手的缺陷,助手往往难以协调操作其食指和中指来控制两侧对称的滑动手柄,常出现一侧手柄拉紧后再控制另一侧手柄时又松开或滑动已拉紧手柄等误操作情况,对于不熟练器械的助手更是如此,给内镜下快速顺利闭合复杂创口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双臂抓取器钳臂同时张开角度小、抓取组织广度和深度受限、滑动手柄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钳臂同时张开角度更大、操作相对简易的双臂型钳取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方便地抓取、提起和固定胃肠道组织,尤其是破损面积大、破损深、角度不佳、形状不规整等复杂创口组织,之后配合联用相应的器械即可完成创口的完整闭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胃肠镜下使用的双臂型组织钳取器,包括手枪式手柄、两个分开的滑动推送装置、软性轴、前固定杆和可分开的两个活动钳臂。手枪式手柄为塑料或橡胶材质,包括单手握持部、推送部管体、分开的两个滑动推送装置和内部的传动系统,传送系统的金属线向外延伸接入软性轴,软性轴包括外皮和内部金属线,外皮为塑料或弯曲性能好的弹簧螺圈形状金属材质,软性轴长度为长于胃肠镜镜身长度的合适长度,软性轴前端接入前固定杆,前固定杆外皮为弯曲性能好的弹簧螺圈形状金属,内部为金属传动线,金属线通过推送拉动装置与两个钳臂相传动,前固定杆先端部分为带突起齿纹的硬质金属杆及其两侧的可开闭活动钳臂,钳臂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手枪式手柄上的两个分开的滑动推送装置依靠传动系统分别控制两个钳臂的开闭,两个滑动推送装置上下前后位置错开,位于不同的水平面。

进一步,单个钳臂张开形成的角度范围为0°~90°,两个钳臂同时张开形成的角度范围为0°~180°。

进一步,两个钳臂体部上有突起齿纹,钳头为分齿状。

采用上述方案后,此实用新型的钳臂展开角度大,且两钳臂及先端硬质金属杆上有增加夹持摩擦力的突起齿纹,适用性好,能够在破损面积大、破损深、角度不佳等复杂创口的情景下,利用两个活动钳臂分别有力地抓取更多两侧的创口组织,快速有效固定组织,为顺利实现消化道缺损的完整闭合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手枪式手柄,方便助手单手握持操作,两个滑动推送装置位置错开,一个滑动推送装置对应已设定的相应侧钳臂,两者间不会相互干扰影响操作,控制方法简单易上手,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有效性、精准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双臂钳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双臂钳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胃肠双臂型钳取器,包括手枪式手柄1、推送部管体2、单手握持部3、上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4、下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5、上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6、下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7、上缓冲垫片8、中缓冲垫片9、下缓冲垫片10、传动连接关节11、上金属传动线12、下金属传动线13、保护鞘套14、软性轴15、前固定杆16、钳臂传动轴部17、上钳臂18、下钳臂19、先端硬质金属杆20、钳头21。手枪式手柄1包括推送部管体2、单手握持部3,上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4、下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5、上缓冲垫片8、中缓冲垫片9、下缓冲垫片10位于单手握持部3外部同侧,上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6与上金属传动线12、下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7与下金属传动线13、传动连接关节11相互连接在手枪式手柄1内部,上金属传动线12、下金属传动线13、保护鞘套14向外延伸接入软性轴15,软性轴15前端接入前固定杆16,前固定杆16与钳臂传动轴部17相连,上金属传动线12、下金属传动线13通过软性轴15及前固定杆16的内部与钳臂传动轴部17相接,再通过钳臂传动轴部17分别与上钳臂18及下钳臂19相接,前固定杆16向前延伸为先端硬质金属杆20。

上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4和下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5分别带动的两套传动系统的部件位置错开,不相互干扰各自活动。医护人员通过勾推上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4和下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5令上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6、下滑动推送装置连接条7、上金属传动线12、下金属传动线13进行各自相对应距离的滑动,再通过钳臂传动轴部17分别控制上钳臂18和下钳臂19的开合活动。上钳臂18和下钳臂19可分别进行自由的开闭活动,单个钳臂开闭时与先端硬质金属杆20形成的角度范围为0°~90°,上钳臂18和下钳臂19同时开闭时相互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0°~180°。

单手握持部3的大小依据钳臂完全开闭所需的推送装置滑动距离及医护人员握持舒适程度进行设计调节。上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4和下滑动推送装置指扣环5的内径分别略大于一般人食指、中指的直径。软性轴15及前固定杆16的长度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如与不同镜身长度的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等配套使用而设计不同长度规格的产品。上钳臂18、下钳臂19及先端硬质金属杆20上的齿纹数量及大小依据临床需求进行设计调整。上钳臂18、下钳臂19的长度一致,一般来说,钳臂闭合时分齿状的钳头21需与先端硬质金属杆20的前头嵌合。

具体使用方法

医护人员单手握持及操作手枪式手柄1和两个分开的滑动推送装置4、5,经胃肠镜活检孔道将前固定杆16及活动钳臂18、19送入消化道腔内,到达穿孔、瘘或内镜治疗后形成的组织缺损部位,由医护人员控制手柄上的滑动推送装置4、5开闭活动钳臂18、19,配合伸入创口的先端硬质金属杆20,分别抓取两侧组织合拢后进行提起、固定组织等处理。钳臂18、19可同时开闭,即两钳臂直接同时抓取组织,此方法适用于破损面积较小、角度较好、线形的一般创面;钳臂18、19也可先后各自开闭,即一钳臂抓取夹持一侧组织后先依靠于先端硬质金属杆20,再控制另一钳臂抓取夹持另一侧组织后使两侧组织合拢并固定,此方法适用于复杂创面。本实用新型固定消化道组织后,当使用单钳道内镜时,可联用胶圈或OTSC等外附于胃肠镜上的闭合器械完成创口的快速、完整封闭;而当使用双钳道内镜时,则可通过另一钳道送入、联用TTSC或尼龙绳等闭合器械实现创口的快速、完整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