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底座及导尿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导尿是临床抢救病人、休克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主要方法是经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将导尿管留置在病人体内,在病情许可时才拔除。通过导尿管可以正确测量病人尿液,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在治疗与抢救危重病人中起着积极而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导尿管作为引流物本身是一种异物,在体内留置时间过长伴随的并发症也将不断增加,例如: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导尿管周围皮肤损伤等。临床上必将导尿管相关感染纳入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监测管理。
目前,临床上对留置导尿病人的导尿管处置没有一个正确的固定方法和装置,一般多将导尿管用胶布固定在病人的大腿内侧皮肤上,然后导尿管穿过大腿下面,直接将接尿袋挂与病床下的挂钩上。这种方法,尤其是重病人,病人大腿很容易压迫导尿管,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排出,以致不能及时观察病人的尿液情况,有时将影响危重、抢救病人的治疗方案;另外临床上为了防止患者大腿压迫导尿管,常将留置导尿管用胶布固定在患者大腿内侧皮肤上,然后接导尿管横跨大腿上面,然后将接尿袋挂与病床下的挂钩上。
这样的话,导尿管的高度就超过膀胱的高度,导尿管里的尿液容易引起逆流到膀胱,造成尿路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固定底座及导尿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病人导尿管经常被自己挤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下端设置有用于导尿管通过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外包裹有透气棉布或者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为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条;
且所述第四固定条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吻合弧形管,所述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弧形管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尿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主体和上述所述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带主体下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与人体接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条;且所述第一固定条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一端。
所述固定带主体远离第一固定条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条,且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条;所述固定带主体中间设置有用于与第四固定条连接的第三固定条,且所述第三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条设置在固定带主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上设置有粘贴板;所述粘贴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粘贴板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底座及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能够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固定底座在固定带主体下端,导尿管从凹槽中穿过;这样患者的大腿压在固定底座上,导尿管在固定底座下端的凹槽中通过,从而避免了患者无意中挤压导尿管,导致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排出,造成严重的后果的问题。
在使用的时候,将导尿管插入到患者的体内以后,导尿管从固定底座内的凹槽中穿过,凹槽内的固定卡扣将导尿管固凹槽内,这样导尿管能够跟随固定底座的移动而移动;由于患者会进行翻身等运动,固定底座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是导尿管能够跟随固定底座的移动而移动。
将固定带主体固定在患者的腿上,第三固定条朝向外侧,通过第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的连接,将固定带主体固定在患者的腿上,将规定底座的第四固定条与第三固定条连接,这样固定底座安装在固定带主体上,固定底座能够随着患者腿的移动而移动。
将多余的导尿管通过塑料胶布固定在固定带主体的粘贴板上,留置导尿管有效固定,防止导尿管受压,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也不影响病人翻身、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尿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固定带主体;200-第二固定条;300-粘贴板;400-固定底座;500-凹槽;600-固定卡扣;700-第三固定条;800-第一固定条;900-第四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400下端设置有用于导尿管通过的凹槽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底座400放置在患者的大腿下侧,患者大腿压在固定底座400上,患者使用的导尿管从固定底座400的下端的凹槽500中穿过;这样保证了患者的导尿管受固定底座400的保护,不会受到患者的压迫,保证导流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病人的尿液情况能够及时的观察,有利于病人治疗方案的准确制定,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0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卡扣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500内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600;由于患者的腿会移动,固定带主体100固定在大腿上,这样固定底座400能够跟随患者腿的移动而移动,在固定底座400凹槽500内的导尿管,需要也能跟随固定底座400移动而移动;这样在凹槽500内设置与多个固定卡扣600;导尿管被固定在凹槽500内;这样当患者的腿移动的时候,在凹槽500内的导尿管也跟随着固定底座400移动;这样防止在患者移动大腿以后,导尿管从凹槽500掉出,而受到压迫而导致导尿管不通畅,造成尿液逆流的问题。
在固定底座400下端也设置魔术贴,用于辅助固定导尿管,保证导尿管在凹槽500内,且能够跟随固定底座400的移动而移动。
在凹槽500内可以设置半圆形的塑料管才增加凹槽500的硬度,在塑料管上设置固定卡扣600;这样导尿管被规定在塑料管内;当固定底座400受到压迫的时候,由于塑料管安装在凹槽500内,增加了凹槽500的强度,固定底座400受到压迫的时候,在塑料管内的导尿管也不会受挤压。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400外包裹有透气棉布或者无纺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底座400在使用的时候,垫在患者的大腿下面,为了改善患者的使用体验,固定底座400外包裹透气棉布或者无纺布;在使用后也方便对透气棉布或者无纺布进行消毒处理,有利于整个导尿管固定装置的重复利用,在固定底座400使用以后,更换包裹在固定底座400外的无纺布后,就可以用于下一个患者使用,大大增加了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400为海绵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底座400为海绵垫,海绵垫放在患者大腿下面,能够有效的起到支撑作用,但又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固定底座400的厚度一般为3cm;在海绵垫下的凹槽500根据导尿管设计,现在的凹槽500为半径为0.8cm的半圆形凹槽500,这样规格能够满足现在使用的导尿管的固定。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400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条900;
且所述第四固定条900与所述凹槽500位于所述固定底座400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底座400上有第四固定条900;第四固定条900能够与第三固定条700连接;第三固定条700为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第四固定条900为细软的纤维;或者第三固定条700为细软的纤维,第四固定条900为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即第三固定条700和第四固定条900形成魔术贴。
当单独使用固定底座400的时候,第四固定条900为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固定底座400也能够与患者腿上的衣服进行连接,从而固定底座400跟随患者的移动而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00内设置有与凹槽500吻合弧形管,所述固定卡扣600设置在所述弧形管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底座400采用海绵制成,固定底座400在患者大腿下面,受到患者的压迫,为了保证在固定底座400上的凹槽500的强度,保证凹槽500在固定底座400被患者压迫的情况下,不会对导尿管造成压迫;在凹槽500内有弧形管,弧形管为半圆形,弧形管安装在凹槽500内,有效支撑凹槽500的强度。
固定卡扣600设置在弧形管内,一般弧形管和固定卡扣600可以一体成型;导尿管通过固定卡扣600固定在凹槽500内,使导尿管跟随固定底座400移动而移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尿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尿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主体100和上述所述固定底座400;
所述固定带主体100下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底座400,在所述固定底座400下端设置有用于导尿管通过的凹槽500。
固定带主体100可以采用网状材料制成,这样最大限度的增加固定带主体100的透气性,保证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主体100能够固定在患者的腿上,固定底座400固定在固定带主体100上,当患者腿部移动的时候,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100与人体接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条800;
且所述第一固定条800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100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主体100与人体接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条800,一般在固定带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均匀设置三个第一固定条800。
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100远离第一固定条800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条200,
且所述第一固定条800与所述第二固定条20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100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定带主体100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条200,第二固定条200和第一固定条800分别位于固定带主体100的两端,且位于固定带主体100的两侧。
当需要将固定带主体100固定在患者的腿上的时候,固定带主体100绕患者的大腿一周,第一固定条800与第二固定条200接触,实现将固定带主体100固定在大腿上。第一固定条800和第二固定条200形成魔术贴;第一固定条800为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第二固定条200为细软的纤维;或者第一固定条800为细软的纤维,第二固定条200为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100上设置有粘贴板300;所述粘贴板300为两个,两个所述粘贴板300位于所述固定底座400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主体100上有粘贴板300,将固定带主体100捆绑在患者大腿上的时候,粘贴板300露在外面,医护人员调节导尿管的长度;将多余的导尿管用塑料胶布粘在粘贴板300上,防止患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压迫导尿管,将多余导尿管固定,防止误碰导尿管,发生意外。
粘贴板300为两个,粘贴板300位于固定底座400的两侧;粘贴板300可以为塑料布,将塑料布固定在固定带主体100上,方便了塑料胶布在粘贴板300上反复的粘贴。
固定带主体100一般长度为65cm,宽度为12cm,带弹性的透气的棉布或者无纺布制成;第一固定条800、第二固定条200的一般设置长度为10cm,宽度2cm;这样规格的导尿管固定装置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患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带主体100能够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固定底座400在固定带主体100下端,导尿管从凹槽500中穿过;这样患者的大腿压在固定底座400上,导尿管在固定底座400下端的凹槽500中通过,从而避免了患者无意中挤压导尿管,导致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排出,造成严重的后果的问题。
在使用的时候,将导尿管插入到患者的体内以后,导尿管从固定底座400内的凹槽500中穿过,凹槽500内的固定卡扣600将导尿管固凹槽500内,这样导尿管能够跟随固定底座400的移动而移动;由于患者会进行翻身等运动,固定底座400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是导尿管能够跟随固定底座400的移动而移动。
将固定带主体100固定在患者的腿上,第三固定条700朝向外侧,通过第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200的连接,将固定带主体100固定在患者的腿上,将规定底座的第四固定条900与第三固定条700连接,这样固定底座400安装在固定带主体100上,固定底座400能够随着患者腿的移动而移动。
将多余的导尿管通过塑料胶布固定在固定带主体100的粘贴板300上,留置导尿管有效固定,防止导尿管受压,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也不影响病人翻身、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