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T管浸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575发布日期:2019-03-15 19:5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防T管浸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T管浸湿保护套。



背景技术:

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治疗肝胆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排出剩余的结石、降低胆总管压力、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而T管拔管时间为术后4~6周窦道形成,有的甚至长达3~6个月。临床上为了节约患者住院费,减轻心理压力,对术后6~10天可允许带管出院,在此期间如需要沐浴则容易存在影响伤口的顾虑,现有采用造口袋的方法不仅需要患者保证造口袋的密闭及完整性同时价格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T管洗澡过程中伤口容易受到影响而造成生存质量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防T管浸湿保护套,包括带状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内侧下端设置有用于存放护套引流袋的收纳袋,所述护套本体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扣条,护套本体另一端具有用于使扣条插入的扣孔,所述护套本体具有扣条的一端外侧面具有粘扣母面,扣条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粘扣母面配合的粘扣公面,所述带状护套本体的上端面向外侧延伸有裙状的导流罩,所述护套本体上部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系带。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呈波浪状以在凹陷部形成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本体内侧面上部具有内凹的弧形部且收纳袋位于弧形部下方,所述护套本体的内侧面上部还固定有用于贴附在皮肤表面的防水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易于操作且可重复使用,消除了带T管出院患者洗澡的顾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防T管浸湿保护套,包括带状护套本体10,所述护套本体10内侧下端设置有用于存放护套引流袋的收纳袋20,收纳袋20设计位于护套本体10内侧的最低位以保证引流袋高度不超过创口高度发生倒流,收纳袋20的上沿具有封闭收纳袋袋口的拉链,设计时收纳袋采用具有高弹性的塑胶材料,使收纳袋20具有防水性和伸缩性,随着装入引流袋的自动延长长度,保证洗澡过程引流通畅。

所述护套本体10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扣条110,护套本体另一端具有用于使扣条插入的扣孔120,所述护套本体具有扣条的一端外侧面具有粘扣母面130,扣条110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粘扣母面配合的粘扣公面111,使用时中部的扣条110穿过扣孔120后反向通过扣条110外侧面的粘扣公面111实现粘扣固定,使护套本体10环绕在使用者的腰腹部。

所述带状护套本体10的上端面向外侧延伸有裙状的导流罩30,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0呈波浪状以在凹陷部形成导流槽310,所述护套本体10上部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系带140。利用弹性系带140对腰腹部的扎紧能够方便实现导流罩30部位与患者皮肤的紧贴水溅射至导流罩30后会沿着导流槽310向外侧流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皮肤的紧贴,所述护套本体内侧面上部具有内凹的弧形部150以在中部受力的情况下形成负压空间,所述护套本体的内侧面上部还固定有用于贴附在皮肤表面的防水膜160,防水膜160为较薄的塑料薄膜,使用时能够贴附在皮肤表面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