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224发布日期:2019-04-29 12:3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牵伸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踝关节的运动康复训练装置一般由训练足底座、支架和腿部护具等组成。使用时腿部护具固定在患者的小腿上,足底座固定在患者的足上,患者按照训练计划通过调节螺钉来调节两个支架之间的角度,使患者的关节固定在这个角度上,患者便可保持这个训练角度进行康复训练。为了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康复训练装置也进行现有的改进。其中中国专利号ZL201320310151.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关节康复训练系统,虽然该系统能通过对康复训练装置的转动角度进行实时测量,但是该康复训练系统中护具本体无法模拟人体踝关节运动轨迹,导致患者康复训练时出现不舒服、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差,从而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存在无法模拟人体肘关节运动轨迹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模拟人体肘关节运动轨迹的踝关节牵伸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主要由护具本体,设置在护具本体一侧的小腿支架,以及设置在护具本体另一侧的足体支架组成;所述小腿支架包括小腿支架臂,和通过小腿调节块连接在小腿支架臂上的小腿护具;所述足体支架包括足体支架臂,和固定连接在足体支架臂上的足护具装置;所述小腿支架臂上设有与护具本体相连接并能转动的小腿支臂接头,所述足体支架臂上设有与护具本体相连接并能转动的足体支臂接头;所述小腿支臂接头上设有小腿支臂接头齿牙,所述足体支臂接头上设有与小腿支臂接头齿牙相啮合的足体支臂接头齿牙;所述足护具装置包括与足体支架臂相连接的足底座,通过足背调节块连接在足底座前端的足背护具组件,以及通过足跟调节块连接在足底座后端的足跟护具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足底座的前端底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足背调节块的足背调节块滑槽,所述足背调节块与足背调节块滑槽相连接,该足背调节块能沿足背调节块滑槽滑动;所述足底座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足跟调节块的足跟调节块滑槽,所述足跟调节块与足跟调节块滑槽相连接,该足跟调节块能沿足跟调节块滑槽滑动;所述足背调节块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足背调节块的锁紧螺栓。

所述足背护具组件包括通过足背绑带连接在足背调节块上的足背固定板,所述足背绑带连接在锁紧螺栓上;所述足跟护具组件包括设置在足跟调节块上的足跟护板,和通过固定扣连接在足底座上的锁紧带。

更进一步的,所述护具本体包括主体座和主体盖;所述主体座与主体盖相配合后形成一个中空体;所述小腿支臂接头通过转轴连接在主体座上,该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盖上。

所述护具本体上设有与足体支臂接头相连接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连接在主体座上的蜗杆,设置在主体座上并与蜗杆相互捏合的涡轮组,以及与涡轮组相互咬合的直齿;所述直齿的齿轴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足体支臂接头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座上,所述直齿上还设有与足体支臂接头相连接并能拆卸的插拔销;所述蜗杆上设有手轮杆,该手轮杆一端贯穿主体座的上侧壁后固定连接在蜗杆上,其手轮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手柄。

为了能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所述主体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小腿支架臂转动角度的蓝牙测角器;所述蓝牙测角器的测角轴贯穿主体座后与转轴相连接。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牵引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所述足底座侧壁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包括设有开口的中空体,一端设置在足底座侧壁上、另一端设置在中空体内壁上并与下支臂相对应的固定支臂,以及贯穿中空体的侧壁后连接在中空体内壁上的活动支臂;所述固定支臂上设有固定支臂齿牙,该固定支臂一端贯穿空体的开口后通过连接轴连接在空体上,其固定支臂能沿连接轴在转动;所述活动支臂上设有与固定支臂上的固定支臂齿牙相咬合的活动支臂齿牙;所述小腿护具通过辅助调节块连接在活动支臂上。

为能很好的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固定,使患者穿戴更舒服,所述小腿护具包括分别与辅助调节块和小腿调节块相连接的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小腿护板,以及设置在小腿护板上的固定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护具的位置能管脚不同患者的小腿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辅助调节块和小腿调节块均设有通孔,所述小腿支架臂贯穿小腿调节块的通孔,且小腿调节块能延小腿支架臂上下滑动;所述活动支臂贯穿辅助调节块的通孔,且活动支臂能延小腿支架臂上下滑动,所述辅助调节块和小腿调节块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

为了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足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足底座的底面后连接在足跟调节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承载力高、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上支臂接头上设置了小腿支臂接头齿牙,在足体支架臂接头上设置了与上支臂接头的小腿支臂接头齿牙相咬合的足体支臂接头齿牙,使上支臂与下支臂的运动实现了同步而匀速的反向转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支架臂和足体支架臂能很好的模拟人体踝关节的运动轨迹,有效的提高了踝关节牵伸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2)本实用新型在护具本体内设置了蜗杆和涡轮组以及直齿相配合,能对上支臂和下支臂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同时在直齿上设置了用于与足体支臂接头转轴相连接并能拆卸的插拔销,该插拔销能随时解除足体支架臂与直齿件之间的同步转动关系,并通过与足体支架臂同步转动的蓝牙测角器对患者踝关节的实际运动角度进行检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对患者踝关节实际康复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

(3)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测角器的测角轴与小腿支臂接头转轴相连接,使蓝牙测角器的测角轴与小腿支臂接头转轴能保持同向调速转动,使蓝牙测角器能实时、准确的对上支臂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蓝牙测角器并能通过内置的发射电路发送给相关联的APP装置,从而确保了医务人员能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使医务人员能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做出及时的调整,有效的确保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足底座前端两侧上设置的护具滑槽和滑块与通过滑槽设置在足底座后端的足跟固定架相结合,从而有效的确保本实用新型能用于足部长度和大小不同的患者,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护具通过滑块设置在上支臂和辅助支臂上,并在锁紧螺栓的作用下,使小腿护具的位置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小腿长度进行调节,从而确保了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小腿部长度不同的患者,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主体座,2—主体盖,3—小腿支架臂,4—足体支架臂,5—蜗杆,6—足底座,7—固定支臂,8—活动支臂,9—安装支架,10—插拔销,11—手柄, 12—蓝牙测角器,203—蓝牙测角器,301—小腿支臂接头,302—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3—转轴,401—足体支臂接头,402—足体支臂接头齿牙,501—涡轮组,502—手轮杆,503—直齿,504—轴承,601—足背调节块,602—锁紧螺栓, 603—足背固定板,604—足跟护板,605—足背绑带,606—固定扣,607—右固定臂,608—调节螺栓,609—足跟调节块,610—足背调节块滑槽,611—足跟调节块滑槽,701—中空体,901—足跟调节块,902—固定螺栓,903—小腿调节块,904—固定带,905—辅助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主要由护具本体,小腿支架,以及足体支架组成。其中如图1、2所示,所述小腿支架包括小腿支架臂3,小腿护具;所述足体支架包括足体支架臂4,足护具装置;所述小腿支架臂3上设有与护具本体相连接并能转动的小腿支臂接头301,所述足体支架臂4上设有与护具本体相连接并能转动的足体支臂接头401;所述小腿支臂接头301上设有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所述足体支臂接头401上设有与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相啮合的足体支臂接头齿牙402;所述足护具装置包括与足体支架臂4相连接的足底座6,通过足背调节块601连接在足底座6前端的足背护具组件,以及通过足跟调节块609连接在足底座6后端的足跟护具组件。

实施时,护具本体由主体座1和主体盖2构成的中空主体,该护具本体为整个装置的支撑体和载体;小腿支架为小腿的载体,足体支架则为足的载体;小腿护具和足护具装置分别用于对患者的小腿和足的固定,以使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与患者的小腿和足能紧密接触。该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支架安装在护具本体的一侧,而用于承载患者足的足体支架则安装在护具本体的另一侧,为了使小腿支架和足体支架能延其安装点进行运动,本实用新型在护具本体的上下端均设置了开口,所述的小腿支架的一端位于护具本体的上端开口内并连接在护具本体上,而足体支架一端则位于护具本体的下端开口内并连接在护具本体上。如图1、2所示,其小腿支架包括了小腿支架臂3和小腿护具,在小腿支架臂3上本实用新型优先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了小腿支臂接头301,小腿支臂接头301上还设置了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该小腿支臂接头301则通过转轴303连接在护具本体上,且该小腿支臂接头301位于护具本体的上端的开口内,转轴303的一端设置在主体座1预置的安装孔内,其转轴303的另一端则设置在主体盖2上预置的安装孔内,所述小腿支臂接头301能绕转轴303自由转动。所述的小腿护具则通过小腿调节块903连接在小腿支架臂3上。

进一步地,所述足体支架包括足体支架臂4和足护具装置,在足体支架臂4 上本实用新型优先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了足体支臂接头401,该足体支臂接头 401上设有多个孔,足体支臂接头401上还设置了与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相啮合的足体支臂接头齿牙402,足体支臂接头401的一端设置在护具本内,该足体支臂接头401的另一端固定在足底座6的一侧上。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和足体支臂接头齿牙402采用了相同型号的接头齿牙,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与足体支臂接头齿牙402啮合后使小腿支架臂3和足体支架臂4能始终保持同速反向转动,使该训练装置的运动轨迹与人体的踝关节运动轨迹相同,从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人体踝关节运动轨迹完美模拟。

同时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在足底座6的另一侧上设置了辅助支架,该支架如图1、2所示,其包括中空体701,固定支臂7,以及活动支臂8。中空体701做为整个辅助支架的载体,该中空体701的上下两端上均设置有可供固定支臂7和活动支臂8转动的槽口。固定支臂7的一端位于中空体701的下端的槽口内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中空体701上,另一端则固定在足底座6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螺钉将固定支臂7固定在足底座6的侧壁上。活动支臂8的一端位于中空体701下端的槽口内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中空体701 上,所述固定支臂7与活动支臂8相连接。为了使辅助支架的运动轨迹能与小腿支架和足体支架运动轨迹一致,所述固定支臂7与中空体701的连接端上设置了固定支臂齿牙,而在活动支臂8上设有与固定支臂齿牙相咬合的活动支臂齿牙。其固定支臂齿牙、活动支臂齿牙、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和足体支臂接头齿牙402为相同规格的齿牙。所述的小腿护具通过辅助调节块905连接在活动支臂8上,使小腿护具更稳定,从而确保了辅助支架与小腿支架和足体支架运动轨迹很好的保持了一致,使本实用新型的固力更好。

为了能使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小腿长度不同的患者,所述的小腿调节块903 和辅助调节块905均设置了通孔,所述小腿支架臂3则贯穿小腿调节块903的通孔,而小腿调节块903可沿小腿支架臂3滑动。所述活动支臂8贯穿辅助调节块905的通孔,而辅助调节块905可沿活动支臂8滑动。为了能使辅助调节块905固定在活动支臂8上的任一位置,使小腿调节块903能固定在小腿支架臂3上的任一位置,本实用新型在辅助调节块905和小腿调节块903上设置了固定螺栓902。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为了能用于足体长度、大小不同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并且能确保患者佩戴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所述足护具装置包括与足体支架臂4相连接的足底座6,通过足背调节块601连接在足底座6 前端的足背护具组件,以及通过足跟调节块609连接在足底座6后端的足跟护具组件。该足底座6的前端底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足背调节块601的足背调节块滑槽610,该足背调节块滑槽610则通过螺钉固定在足底座6的前端底部设有凹槽上,以便于安装和更换。足背调节块601分别与凹槽底部两侧的足背调节块滑槽610活动连接,且该足背调节块601能沿凹槽底部两侧的足背调节块滑槽610滑动。为了能将足背调节块滑槽610能固定在足底座6的前端的不同位置,本实用新型在足背调节块601上设置了锁紧螺栓602。同时,在足底座6的后端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足跟调节块609的足跟调节块滑槽611,所述足跟调节块609分别与足底座6的后端上表面的两侧的足跟调节块滑槽611相连接,该足跟调节块609能沿足跟调节块滑槽611滑动。

为了能使患者的足底能与足底座6接触更紧密,所述的足背护具组件如图1、 2所示,其包括通过足背绑带605连接在足背调节块601上的足背固定板603,该足背绑带605则贯穿足背固定板603上固定扣后连接在锁紧螺栓602上,该足背绑带605和足背固定板603能跟随足背调节块601一起滑动,拧动锁紧螺栓602便能将足背护具组件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在足跟护具组件如图2、3 所示,其包括设置在足跟调节块609上的足跟护板604,和通过固定扣606连接在足底座6上的锁紧带607,为了能对足跟调节块609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足底座6的底部设置了用于固定足跟调节块609的调节螺栓608,该调节螺栓 608贯穿足底座6后连接在足跟调节块609上。所述的锁紧带607和足背绑带 605本实用新型均优先采用魔术粘带来实现,以便于患者穿戴和调节足背护具的大小。在使用时拧动锁紧螺栓602或调节螺栓608,便能对足背护具组件或足跟护具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足背护具组件和足跟护具组件能适用于足体长度不同的患者,从而确保了患者在穿戴训练装置时更舒服,以便于能用于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使踝关节牵伸训练装置能符合人体生物学运动原理。

为了能更好的确保患者在穿戴训练装置时更舒适度,更能符合人体生物学运动原理,所述小腿护具如图1、2所示,其包括分别与辅助调节块905和小腿调节块903相连接的安装支架9,设置在安装支架9上的小腿护板901,以及设置在小腿护板901上的固定带904。该小腿护板90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9 上,以便于安装和更换,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小腿结构将小腿护板901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并且该小腿护板901在固定带904的配合下,使小腿护板901与人体小腿的接触更紧密,其固定带904采用魔术粘带来实现,以便于患者穿戴和调节足背护具的大小,使患者在穿戴训练装置时更舒适度,更能符合人体生物学运动原理。

再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的康复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护具本体上设置了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与足体支臂接头401相连接,该角度调节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蜗杆5,涡轮组501,以及直齿503。所述蜗杆5通过轴承504连接在主体座1上,且轴承504安装在主体座1预置的安装槽内,为了确保蜗杆5的转动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蜗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了轴承504。涡轮组501则通过安装轴安装在主体座1和主体盖2上,安装轴能在主体座1和主体盖2的安装孔上自由转动,该涡轮组501与蜗杆5相互捏合,其涡轮组501采用子母齿来实现,其涡轮组501的母齿与蜗杆5相互捏合。所述的直齿503的齿轴一端活动连接在足体支臂接头转轴402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座1上,该直齿503与涡轮组501的子齿相咬合。为了能将直齿503 与足体支臂接头401连接在一起,所述直齿503上还设有与足体支臂接头401 相连接并能拆卸的插拔销10,插拔销10贯穿直齿503后插入足体支臂接头401 上预置的孔内。当插拔销10插入足体支臂接头401上预置的孔内时,直齿503 便能与足体支臂接头401保持同向同速转动,转动蜗杆5便能调节足体支臂4 的角度,而足底座6与足体支臂4为固定连接,因此足底座6的角度也会随着足体支臂4的改变而改变;当插拔销10脱离足体支臂接头401上预置的孔时,直齿503与足体支臂接头401的同向同速转动便被解除,从而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对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的训练角度的调节,有效的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康复效果,很好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为了能便于操作者转动蜗杆5,本实用新型在蜗杆5上设置了手轮杆502,该手轮杆502的一端贯穿主体座1后连接在蜗杆5上,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手轮杆502固定在蜗杆5上。并同时在手轮杆502的顶端上设置了手柄11,使操作者转动手轮杆502更方便。使用时,操作在只需拧动手柄11便能使蜗杆5转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超控性。

最后,为了能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医务人员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对训练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使患者能早日康复,本实用新型在主体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小腿支架臂3转动角度的蓝牙测角器12。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测角器12为现有的HG4-CJQ-1蓝牙测角器,该蓝牙测角器12的前端设置有定位销,其能很好的确保蓝牙测角器12的测量精确度,该定位销安装在主体座1上预置的安装孔内,同时蓝牙测角器12 的测角轴贯穿主体座1后与小腿支臂接头301上的转轴303相连接,且该蓝牙测角器12的测角轴与转轴303保持同速转动。为了使蓝牙测角器12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优先将蓝牙测角器12的测角轴的顶端和转轴303的连接端设置为凹槽或凸头,即采用了凹槽与凸头相配合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别的连接方式。当插拔销10插入足体支臂接头401上预置的孔时,由于足体支臂接头 401上的足体支臂接头齿牙与小腿支臂接头齿牙302相互咬合,使患者的运动轨迹与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的运动角度一致,因此蓝牙测角器12的测角轴便能与小腿支臂3一起运动,蓝牙测角器12便能准确的监测到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的运动角度。该蓝牙测角器12将检测到的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的运动角度信息通过内置的电路转换为电波信号,蓝牙测角器12并将该电波信号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信号发送给对应的蓝牙APP设备,以便于医务人员能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使医务人员能根据掌握的信息通过测角调节装置对患者康复训练装置的牵引角度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具体的使用时,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小腿和足的长度和大小,通过调节调节螺栓608、锁紧螺栓602和固定螺栓902便能实现对小腿护具和足体护具的为位置和大小的调节,使小腿护具和足体护具能与患者的小腿和足体的接触更紧密,使患者的穿戴更舒适。穿戴好踝关节双轴牵伸训练装置后,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插拔销10插入足体支臂接头401的情况下,拧动手柄 11便能实现对训练装置的牵引角度进行调节,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是通过齿牙咬在一起,因此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的运动角度和患者的踝关节运动角度是一致的,使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能分别与各自的穿戴体很好的融为一体。并且,通过蓝牙测角器12的测角轴与小腿支臂3一起运动,蓝牙测角器 12便能准确的监测到足体支臂4和小腿支臂3的运动角度。该蓝牙测角器12将信息发送给对应的蓝牙APP设备,以便于医务人员能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使医务人员能根据掌握的信息通过测角调节装置对患者康复训练装置的牵引角度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