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649发布日期:2019-02-15 20:4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递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传递窗。



背景技术:

在医院手术室、生化研究所,等医药、生化领域,无菌室墙上通槽需要设置传递窗,方便室内与室外之间传递小型物品或者工具,以减少开门的次数,避免外界空气携带细菌进入无菌室中,起到较好的细菌隔离效果;

但现有的无菌传递窗,只是简单的在墙体上,镶嵌一个箱体,墙体两侧的箱体相对的设置内、外窗门;空气依然容易随着外窗门的打开进入箱体内,再随着内窗门的打开进入无菌室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菌传递窗,结构新颖,可以进一步的减少细菌被空气带入传递窗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菌传递窗,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灭菌灯,所述箱体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箱体的一端设有用于隔断内室的内窗门,箱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隔断外室的外窗门,箱体内部的底端设有从外窗门端传送至内窗门端的传送带;所述箱体与外窗门相对的箱体壁上设有与内室连通的第一排风开口,所述第一排风开口处设有用于向外窗门排风的第一排风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传递窗的箱体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一端设置内窗门,另一端设置外窗门,使内窗门与外窗门间具有了一个Z型的传递通道;且在外穿门相对的箱体壁上设有第一排风开口和第一排风扇,在打开外窗门放物品到传送带上的这个过程中,第一排风扇可以将内室的无菌空气排向外窗门,从而避免外室的有细菌的空气流入传递窗中,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流入,同时在传送带传送物品的过程中,设置于箱体内的灭菌灯可以进一步的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灭菌;使得无菌传递窗无菌化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箱体设有内窗门的一端,与传送带相对的侧壁设有第二排风开口,所述第二排风开口具有引风通道,所述引风通道远离第二排风开口的一端连通内室,所述第二排风开口处设有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二排风扇向传送带方向吹风。第二排风扇进一步进行排风,使得位于外窗门端的空气难以向内窗门端传播,提高无菌化传递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灭菌灯设置于传送带上方的箱体壁上。使得物品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灭菌光照消毒。

优选的,所述引风通道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进一步提高灭菌效果,第二排风可以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排入传递通道内。

所述引风通道靠近内室一端的通道口,设有用于阻止臭氧回流的高效过滤器。阻止臭氧进入内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菌传递窗,传递窗的箱体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一端设置内窗门,另一端设置外窗门,使内窗门与外窗门间具有了一个Z型的传递通道;且在外穿门相对的箱体壁上设有第一排风开口和第一排风扇,在打开外窗门放物品到传送带上的这个过程中,第一排风扇可以将内室的无菌空气排向外窗门,从而避免外室的有细菌的空气流入传递窗中,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流入,同时在传送带传送物品的过程中,设置于箱体内的灭菌灯可以进一步的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灭菌;使得无菌传递窗无菌化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菌传递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菌传递窗,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灭菌灯(图未示),所述箱体1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箱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隔断内室的内窗门2,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隔断外室的外窗门3,箱体1内部的底端设有从外窗门3端传送至内窗门2端的传送带4;所述箱体1与外窗门3相对的箱体壁上设有与内室连通的第一排风开口5,所述第一排风开口5处设有用于向外窗门3排风的第一排风扇5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传递窗的箱体1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一端设置内窗门2,另一端设置外窗门3,使内窗门2与外窗门3间具有了一个Z型的传递通道;且在外穿门3相对的箱体1壁上设有第一排风开口5和第一排风扇51,在打开外窗门3放物品到传送带上的这个过程中,第一排风扇51可以将内室的无菌空气排向外窗门3,从而避免外室的有细菌的空气流入传递窗中,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流入,同时在传送带4传送物品的过程中,设置于箱体1内的灭菌灯可以进一步的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灭菌;使得无菌传递窗无菌化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设有内窗门2的一端,与传送带4相对的侧壁设有第二排风开口6,所述第二排风开口6具有引风通道7,所述引风通道7远离第二排风开口6的一端连通内室,所述第二排风开口6处设有第二排风扇61,所述第二排风扇61向传送带4方向吹风。第二排风扇61进一步进行排风,使得在传送带4传送的过程中,位于外窗门3端的空气难以向内窗门2端传播,提高无菌化传递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菌灯设置于传送带4上方的箱体壁上(图未示)。使得物品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灭菌光照消毒。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通道7内设有臭氧发生器71。进一步提高灭菌效果,第二排风扇61可以将臭氧发生器71产生的臭氧排入传递通道内,进一步加强灭菌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通道7靠近内室一端的通道口,设有用于阻止臭氧回流的高效过滤器72。阻止臭氧进入内室。

本实用新型的内室,指代无菌环境的手术室或者实验室;外室指代外界有菌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菌传递窗,传递窗的箱体呈Z型结构横向镶嵌在墙壁内,一端设置内窗门,另一端设置外窗门,使内窗门与外窗门间具有了一个Z型的传递通道;且在外穿门相对的箱体壁上设有第一排风开口和第一排风扇,在打开外窗门放物品到传送带上的这个过程中,第一排风扇可以将内室的无菌空气排向外窗门,从而避免外室的有细菌的空气流入传递窗中,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流入,同时在传送带传送物品的过程中,设置于箱体内的灭菌灯可以进一步的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灭菌;使得无菌传递窗无菌化效果更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