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352发布日期:2019-01-18 19:3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冲洗带无密闭式,且无皮肤及粘膜冲洗专用,尤其针对眼部结膜囊的冲洗,小范围的皮肤伤口冲洗等。以往采用冲洗壶冲洗的方式,因冲洗壶容量受限,冲洗量大时需反复灌入冲洗液,存在二次污染的几率大,又如需在冲洗液中加入其他药液时难以准确配置浓度,存在给药不精准的可能。市面上以往的冲洗袋均为开放式,不利于皮肤、粘膜伤口愈合,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冲洗液不易灌入贮液袋,不利于无菌操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冲洗袋均为开放式,不利于皮肤、粘膜伤口愈合,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冲洗液不易灌入贮液袋,不利于无菌操作。该冲洗袋采用密闭式,冲洗液可无菌灌入,且贮液袋容量大,避免二次污染造成的伤口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所述贮液袋的上端设有悬挂带,下端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通过导管连接截流阀和滴壶;一通孔通过导管与截流阀连接,所述截流阀的下端通过可拆开式连接口连接导管,所述可拆开式连接口的末端通过导管连通瓶塞穿刺器;

另一通孔通过导管与滴壶连接,所述滴壶的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滑轮控制阀,所述滑轮控制阀通过导管末端连接圆锥形出口。

进一步,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所述圆锥形出口的外部套装有防护套。

进一步,所述贮液袋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悬挂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新型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适用于皮肤,粘膜冲洗,尤其适用于眼部的冲洗,术前准备等。采用密闭式,减少外界因素造成的污染,增加进口,便于冲洗液无菌灌入,此装置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感染几率。目前冲洗装置无密闭式,且无针对皮肤黏膜的冲洗装置,易造成患者的二次污染,造成术后感染几率增加。临床工作中有使用静脉输液器代替输液导管,但需弃掉输液器自带的头皮针,往往造成浪费和患者医疗成本的增加,且使得临床工作繁琐,不利于临床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悬挂带;2、贮液袋;3、截流阀;4、可拆开式连接口;5、瓶塞穿刺器;6、保护套;7、滴壶;8、滑轮控制阀;9、圆锥形出口;10、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所述贮液袋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连通截流阀3和滴壶7;所述截流阀3的下端连通可拆开式连接口4,所述可拆开式连接口4的末端通过导管连通瓶塞穿刺器5;

所述滴壶7的下端连通滑轮控制阀8,所述滑轮控制阀8的后端安装有圆锥形出口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瓶塞穿刺器5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6,所述圆锥形出口9的外部套装有防护套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贮液袋2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悬挂带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冲洗液通过瓶塞穿刺器5,经导管由截流阀3以及可拆开式连接口4灌入贮液袋2,夹闭截流阀3,可拆开式连接口4处断开,通过悬挂带1固定所需高度,冲洗液通过导管再经滴壶7以及滑轮控制阀8,由圆锥形出口9流出,进行冲洗,滑轮控制阀8用来调节冲洗液流出速率;如需大量冲洗,贮液袋2的存储量不能满足一次冲洗的最大量,可拆式连接口4可先不断开连接,待继续灌注冲洗液使用,待完成最后贮液后方可断开连接。本新型密闭式多功能冲洗袋适用于皮肤,粘膜冲洗,尤其适用于眼部冲洗,采用密闭式,减少外界因素造成的污染,增加进口,便于冲洗液灌入,此装置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感染几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