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1718发布日期:2018-12-28 19:1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乳外科领域,涉及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甲乳外科是诊断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的一门科室,在颈部搭桥手术后,在若干天内应当避免低头、耸肩操作,避免外力引起缝线或伤口撕裂,目前对于该种方式一般是采用呈圆筒形的颈罩,将颈罩套设在脖子外部,颈罩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透孔,颈罩的上端抵靠在下巴处,下端抵靠在颈部与肩部连接处,该种结构的颈罩虽然能够较好的实现颈部的限位,但是在进食时,由于颈罩上端的作用导致进食十分困难,只能够将颈罩拆除,每次进食均需要将颈罩进行拆除,完毕后再安装上,十分的麻烦。另外,面对不同的病人还需要选择不同的颈罩,往往选择后的匹配性也很差,因此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该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拆卸方便,有利于匹配不同颈部粗细的病人,解决了目前的颈罩由于拆卸不便不利于进食,面对不同病人匹配性能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肩部限位组件,所述肩部限位组件为一对且对应病人的左肩和右肩,所述肩部限位组件包括万向管、基撑柱、活动筒、抵靠部一和压簧,所述万向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基撑柱的一端上,所述基撑柱呈柱状,所述活动筒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所述活动筒套设在所述基撑柱的下端,所述活动筒与所述基撑柱之间具有所述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基撑柱,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活动筒,当所述活动筒做靠近所述基撑柱的运动时,所述压簧具有弹出的趋势,所述抵靠部一连于所述活动筒的下端上;

下巴限位组件,所述下巴限位组件为一个,所述下巴限位组件与每个肩部限位组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巴限位组件包括万向管、基撑柱、活动筒、抵靠部二和压簧,所述抵靠部二连于所述活动筒的上端上;

其中,所述下巴限位组件位于两肩部限位组件之间且所述下巴限位组件位于两肩部限位组件的上方,所述肩部限位组件中的活动筒向下弹出,所述下巴限位组件中的活动筒向上弹出。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活动筒与所述基撑柱同轴设置。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肩部限位组件中的基撑柱下端端部和下巴限位组件中的基撑柱上端端部均开设有呈圆形的安装孔,所述压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安装孔顶壁和底壁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活动筒内顶壁或底壁上。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基撑柱呈L形且一端端部开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万向管的两端均具有螺纹。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万向管为不锈钢万向管。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抵靠部一呈圆台形且缩口端端面固连在所述活动筒上。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抵靠部一的底面开设有上凹弧形槽。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抵靠部二呈长方形条状且一端具有向上呈圆弧形的钩弧部,所述钩弧部的截面呈长方形。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钩弧部的弧度为四分之一圆。

上述的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所述基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且内壁具有螺纹的旋环,所述旋环与所述活动筒相抵靠时,所述活动筒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

现有技术相比,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拆卸方便,有利于匹配不同颈部粗细的病人。

2、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采用点(面)固定,固定效果好,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肩部限位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下巴限位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中抵靠部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万向管;2、基撑柱;2a、安装孔;2b、螺纹固定孔;2c、螺纹段;3、活动筒;3a、抵靠部一;3a1、上凹弧形槽;3b、抵靠部二;3b1、钩弧部;4、压簧;5、旋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甲乳外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肩部限位组件,肩部限位组件为一对且对应病人的左肩和右肩,肩部限位组件包括万向管1、基撑柱2、活动筒3、抵靠部一3a和压簧4,万向管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基撑柱2的一端上,基撑柱2呈柱状,活动筒3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活动筒3套设在基撑柱2的下端,活动筒3与基撑柱2之间具有压簧4,压簧4的一端固连于基撑柱2,压簧4的另一端固连于活动筒3,当活动筒3做靠近基撑柱2的运动时,压簧4具有弹出的趋势,抵靠部一3a连于活动筒3的下端上;下巴限位组件,下巴限位组件为一个,下巴限位组件与每个肩部限位组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巴限位组件包括万向管1、基撑柱2、活动筒3、抵靠部二3b和压簧4,抵靠部二3b连于活动筒3的上端上;其中,下巴限位组件位于两肩部限位组件之间且下巴限位组件位于两肩部限位组件的上方,肩部限位组件中的活动筒3向下弹出,下巴限位组件中的活动筒3向上弹出。本固定装置具体如下:本固定装置为三点(面)型固定,两肩部限位组件和下巴限位组件均连于病床侧部(一般连与床侧栏杆上),在床侧栏杆上具有三个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类似螺帽的部件,用于螺纹连接在万向管1的一端上,而该螺帽又是转动连接在其余部件上,或者是一根连接杆上开设螺孔,连接器的结构具有多种,不作赘述。固定后通过万向管1调节组件下端或上端的位置,在压簧4的弹出作用下使抵靠部一3a顶在肩部处,使抵靠部二3b顶在下巴处,抵靠处的旋转应当旋转面积足够的部位,避免选择狭小,受力面积小的部位,通过对双肩的限制,以及对低头的限制,能够极大程度上保护颈部手术部位,避免了耸肩、低头等操作。在进食时,只需将下巴限位组件上的活动筒3向下拉动即可使下巴脱落组件,从而能够进行及时,拆卸和后续安装均较为方便。针对不同颈部粗细的病人,本组件没有采取围护型的方式实现颈部固定,通过点(面)状实现固定,无需考虑颈部的粗细,结构设计巧妙。活动筒3与基撑柱2同轴设置。肩部限位组件中的基撑柱2下端端部和下巴限位组件中的基撑柱2上端端部均开设有呈圆形的安装孔2a,压簧4的一端固连在安装孔2a顶壁和底壁上,压簧4的另一端固连在活动筒3内顶壁或底壁上。压簧4的弹性系数具有至少两种规格,根据病人的耐受力可进行选择,但该种情况较为少见,一般均是采用标准系数进行使用。基撑柱2呈L形且一端端部开设有螺纹固定孔2b,万向管1的两端均具有螺纹。基撑柱2的弯折部用于与万向管1实现安装。万向管1为不锈钢万向管1。

抵靠部一3a呈圆台形且缩口端端面固连在活动筒3上。抵靠部一3a的底面开设有上凹弧形槽3a1。抵靠部一3a的抵靠处优选在锁骨端部(既肩膀处凸出的小块骨头处),上凹弧形槽3a1与该端部形状匹配,能够较好的贴合和作用。抵靠部二3b呈长方形条状且一端具有向上呈圆弧形的钩弧部3b1,钩弧部3b1的截面呈长方形。钩弧部3b1的弧度为四分之一圆。抵靠部二3b抵靠在下巴上,钩弧部3b1勾在嘴唇到下巴之间的区域,增加抵靠部二3b的稳定性。基撑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段2c,螺纹段2c上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且内壁具有螺纹的旋环5,旋环5与活动筒3相抵靠时,活动筒3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旋环5的设置能够防止病人大力进行低头或耸肩运动导致压簧4的压缩量发生变化,起到保护作用。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