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舒适的通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106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舒适的通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舒适的通便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较多有害物质,被大肠吸收后,增加肝脏解毒的负担,还会造成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这样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长期住院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或是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加之某些药物的影响,易导致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医疗护理的重点。目前,由医务人员用手引导出大便,操作难度比较高,容易将大便溅到床上,而且这种做法很不卫生;采取灌肠的做法时,病人会感到非常痛苦,且灌肠过程很麻烦,长期以来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的一种使用舒适的通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于消化的通便装置,包括有可移动的储便车体和插入肛门内部肛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便车体上连通有抽便泵,该抽便泵的抽入口连通有排便管,排便管另一端与所述肛肠管向连通,排便管上设有向储便车体流通的单向阀;肛肠管外表面分布有若干可滚动的滚珠,并且肛肠管的末端的中间设有通孔,肛肠管的外周设有圆弧形倒角;肛肠管的上还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上设有向肛肠管流通的单向阀,储便车体上固定有储水箱,该储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并且储水箱上连通有抽水泵,抽水泵的抽入口与引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

上述肛肠管上设有弧形罩。

上述滚珠为橡胶材质。

上述储便车体底部设有车轮,储便车体上设有扶手。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抽水泵将储水箱内加热的温水通过引水管注入患者肛门内,可使病患的直肠部位随着温水注入的刺激,而开始加速蠕动,从而刺激人体直肠内积存的排泄物,使排泄物顺着温水的流动激荡。之后可利用抽便泵通过排便管将肛肠管内的大便抽入储便车体内,即可完成排便的工作。整个过程均使用电动控制,相比现有的手动的方式,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肛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2所示,便于消化的通便装置,包括有可移动的储便车体1和插入肛门内部肛肠管4。其中,所述储便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储便车体1上设有扶手,便于医务人员移动搬运。储便车体1的内部为储存排泄物的腔体,储便车上固定有抽便泵2,该抽便泵2的排放口连通至储便车体1内,抽便泵2的的抽入口连通有排便管3,排便管上设有向储便车体1流通的单向阀11,该单向阀11可防止下述引水管5排出的温水流入排便管3内。排便管3另一端与所述肛肠管4向连通。肛肠管4外表面分布有若干可滚动的滚珠10,滚珠10为橡胶材质,当将肛肠管4插入患者肛门内的过程中,滚动的滚珠可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以减小患者的疼痛感。肛肠管4的末端的中间设有用于输入温水以及排放排泄物的通孔12,肛肠管4的外周设有圆弧形倒角,该圆弧形倒角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样可减小肛肠管4插入时病人的疼痛感。此外,肛肠管上设有弧形罩,医务人员手持肛肠管4操作时,该弧形罩9可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手,防止被污物弄脏。

继续参照附图1和2所示,肛肠管4的上还连接有引水管5,引水管5上设有向肛肠管4流通的单向阀11,该单向阀11可防止抽便泵2抽取排泄物时,排泄物流入饮水管5内。储便车体1上固定有储水箱7,该储水箱7内设有加热装置8,该加热装置8优选为电加热管,用以对储水箱7内的水进行加热,免去了医务人员从外部接温水再倒入储水箱7的麻烦。储水箱7上还连通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抽入口与引水管5相连通。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控装置,用以控制抽便泵2、抽水泵6和加热装置8的启闭,该电控装置可以是PLC控制器。

本实施方式的具体使用方式为:首先,将肛肠管4插入患者肛门内;然后,开启抽水泵6将储水箱7内加热的温水通过引水管5注入患者肛门内,使病患的直肠部位随着温水注入的刺激,而开始加速蠕动,在直肠蠕动的过程中,人体直肠内积存的排泄物就会在温水的刺激下,顺着温水的流动激荡;最后,关闭抽水泵6并开启抽便泵2,使抽便泵2通过排便管3将肛肠管4内的大便抽入储便车体1内,即可完成排便的工作。整个过程均使用电动控制,相比现有的手动的方式,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