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209发布日期:2019-03-22 20:0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引流管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夹。



背景技术:

引流管常用于医疗引流中,引流管一端插入人体,另一端连接引流瓶/袋,人体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入引流瓶/袋。

在更换引流瓶/袋时,需要先使引流管闭合,避免空气从引流管进入人体。可以采用输液管上常用的输液管夹来夹闭引流管。输液管夹如图1所示,包括管夹主体以及位于管夹主体内侧的第一压紧凸起和第二压紧凸起;管夹主体包括依次设置并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二端板端部设置有扣合结构,第一侧板端部能够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连接;第一压紧凸起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二压紧凸起与第二侧板连接;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还设置有输液管孔。输液管通过输液管孔穿过输液管夹,第一侧板端部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连接即可夹闭输液管,第一侧板端部与扣合结构分开即可不夹闭输液管。

由于引流管一端插入人体,另一端连接引流瓶/袋,引流管无法直接从输液管夹的输液管孔穿过,因此需要将引流管折叠后伸入输液管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夹闭引流管的引流管夹。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流管夹包括管夹主体以及位于管夹主体内侧的第一压紧凸起和第二压紧凸起;管夹主体包括依次设置并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二端板端部设置有扣合结构,第一侧板端部能够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连接;第一压紧凸起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二压紧凸起与第二侧板连接;管夹主体包括活动板,管夹主体上设置有侧向进入槽,侧向进入槽贯穿第二侧板并延伸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内,侧向进入槽将第二侧板分为两个第二侧板半体,第二侧板半体内设置有T形槽;活动板两侧设置有T形滑块,两个T形滑块分别插入两个第二侧板半体的T形槽;第二压紧凸起与活动板连接。

进一步的是:一个第二侧板半体内设置有由第二侧板半体侧面延伸至T形槽的U形槽,U形槽内的部分第二侧板半体为限位块,限位块上连接有伸入T形槽的半球形的限位凸起;一个T形滑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嵌入限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活动板,可将活动板抽出,此时由于具有侧向进入槽,管夹主体侧面是完全开放的,引流管可以从侧面放入管夹主体。引流管放入管夹主体后,装回活动板,将管夹主体捏合,使第一侧板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连接,第一压紧凸起和第二压紧凸起即可将引流管压闭。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可以从侧面放入管夹主体,而不需要通过引流管端部穿过管夹主体的方式放入,适用于引流管这样两端均不可穿过管夹主体的管子,简化了引流管夹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输液管夹结构图;

图2是引流管夹主视图;

图3是引流管夹剖视图;

图4是引流管夹俯视图;

图5是活动板抽出状态的引流管夹俯视图;

图6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管夹主体1、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侧板半体121、U形槽122、限位块123、T形槽124、限位凸起125、第一端板13、第二端板14、输液管孔15、侧向进入槽16、活动板17、T形滑块171、限位凹槽172、第一压紧凸起2、和第二压紧凸起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提供一种适用于夹闭引流管的引流管夹,如图2至图6所示:引流管夹包括管夹主体1以及位于管夹主体1内侧的第一压紧凸起2和第二压紧凸起3;管夹主体1包括依次设置并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第二端板14端部设置有扣合结构,第一侧板11端部能够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14连接;第一压紧凸起2与第一侧板11连接,第二压紧凸起3与第二侧板12连接;管夹主体1包括活动板17,管夹主体1上设置有侧向进入槽16,侧向进入槽16贯穿第二侧板12并延伸到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内,侧向进入槽16将第二侧板12分为两个第二侧板半体121,第二侧板半体121内设置有T形槽124;活动板17两侧设置有T形滑块171,两个T形滑块171分别插入两个第二侧板半体121的T形槽124;第二压紧凸起3与活动板17连接。

移动活动板17,可将活动板17抽出,此时如图5所示,由于具有侧向进入槽16,管夹主体1侧面是完全开放的,引流管可以从侧面放入管夹主体1。引流管放入管夹主体1后,装回活动板17,将管夹主体1捏合,使第一侧板11通过扣合结构与第二端板14连接,第一压紧凸起2和第二压紧凸起3即可将引流管压闭。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可以从侧面放入管夹主体1,而不需要通过引流管端部穿过管夹主体1的方式放入,适用于引流管这样两端均不可穿过管夹主体1的管子,简化了引流管夹闭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是用侧向进入槽16替代将图1所示的输液管夹两端的输液管孔15,再用可拆卸的活动板17封闭部分侧向进入槽16。

T形滑块171插入T形槽124,可避免两个第二侧板半体121分开。T形槽124可以是贯通第二侧板半体121的,这样活动板17从第二侧板半体121两端均可抽出;T形槽124也可以是不贯通第二侧板半体121的,这样活动板17从第二侧板半体121一端抽出。

为了对活动板17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避免其意外移动,可以做如下设置:如图2和图6所示:一个第二侧板半体121内设置有由第二侧板半体121侧面延伸至T形槽124的U形槽122,U形槽122内的部分第二侧板半体121为限位块123,限位块123上连接有伸入T形槽124的半球形的限位凸起125;一个T形滑块171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凹槽172,限位凸起125嵌入限位凹槽172。限位凸起125嵌入限位凹槽172可以对活动板17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避免其意外移动。由于材料的弹性,限位块123可以一定程度向外摆动,施加一定的力即可使限位凸起125嵌入限位凹槽172或退出限位凹槽1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