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枕颌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205发布日期:2018-12-25 20:26阅读:2916来源:国知局
颈椎牵引枕颌吊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带器械,尤其是一种颈椎牵引枕颌吊带,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质量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是颈椎牵引治疗,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器械有配重牵引和气囊颈椎围领牵引两种。配重牵引,是用特制颚带将牵引治疗患者的头从下颚、面颊、枕骨、乳突围裹捆扎起来,用绳索经滑轮改向向下挂砝码重坨牵引,充气颈椎围领牵引是用塑料或胶质材料特制的项圈套在待牵引治疗患者的脖子上,围领下端顶卡在牵引治疗患者的肩颈上。围领充气后径向膨胀增长,以实现牵引。

由于牵引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虽然用上述方式均能实现牵引治疗颈椎病达到牵引治疗的目的,但牵引过程中的作用力始终作用在牵拉部位,容易造成牵拉部位血液流通不畅等问题,可能导致颈部或枕部的褥疮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枕颌吊带,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颈椎牵引,能避免对牵拉部位的长期压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椎牵引枕颌吊带,包括牵引带体,所述牵引带体包括用于对下颌接触牵拉的下颌牵拉部以及用于与颈椎接触牵拉的颈椎牵拉部;所述下颌牵拉部、颈椎牵拉部均采用双层牵拉结构,所述双层牵拉结构包括外牵拉层以及位于所述外牵拉层内侧的内牵拉层;

所述外牵拉层的两端均设置外牵拉连接环,内牵拉层的两端内牵拉连接环,外牵拉层上盖设置外牵拉接触体,通过外牵拉连接环牵拉外牵拉层时,与下颌牵拉部、颈椎牵拉部对应的外牵拉接触体能分别与下颌部、颈椎进行接触。

所述外牵拉接触体包括凸设于外牵拉层内侧的牵拉接触块,所述牵拉接触块穿过内牵拉层后能凸出于内牵拉层的内侧。

所述牵拉接触块呈柱状。

还包括用于对牵拉计时、定时的定时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下颌牵拉部、颈椎牵拉部采用包括内牵拉层、外牵拉层的双层结构,当外牵拉层通过外牵拉连接环与重物牵拉装置连接配合时,能使得外牵拉层的外牵拉接触体与下颌部、颈椎接触后牵拉,当内牵拉层通过内牵拉连接环与重物连接装置连接配合时,能使得内牵拉层直接对下颌部、颈椎及颈椎直接接触牵拉,即能有效实现颈椎牵引,通过更换外牵拉层或内牵拉层与重物牵拉装置的连接配合,能避免对牵拉部位的长期压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层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颌牵拉部、2-颈椎牵拉部、3-外牵拉连接环、4-内牵拉连接环、5-外牵拉层、6-内牵拉连接层以及7-牵拉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有效实现颈椎牵引,且能避免对牵拉部位的长期压迫,本实用新型包括牵引带体,所述牵引带体包括用于对下颌接触牵拉的下颌牵拉部1以及用于与颈椎接触牵拉的颈椎牵拉部2;所述下颌牵拉部1、颈椎牵拉部2均采用双层牵拉结构,所述双层牵拉结构包括外牵拉层5以及位于所述外牵拉层5内侧的内牵拉层6;

所述外牵拉层5的两端均设置外牵拉连接环3,内牵拉层6的两端内牵拉连接环4,外牵拉层5上盖设置外牵拉接触体,通过外牵拉连接环3牵拉外牵拉层5时,与下颌牵拉部1、颈椎牵拉部2对应的外牵拉接触体能分别与下颌部、颈椎进行接触。

具体地,牵引带体的形状可以采用与现有颈椎牵拉相似的形状,即牵引带体同时包括下颌牵拉部1以及颈椎牵拉部2,一般地,在下颌牵拉部1与颈椎牵拉部2间具有套置孔,通过套置孔能将整个牵拉带体套置在待颈椎牵引患者的头部,通过下颌牵拉部1能将整个牵引带体连接在待颈椎牵引患者的下颌部,从而通过颈椎牵拉部2能实现对待颈椎牵拉患者颈椎的有效牵引,即满足牵引带体与待颈椎牵引患者的有效连接与牵拉。

为了避免对下颌部、颈椎的同一部位进行长时间牵拉,牵引带体的下颌牵拉部1以及颈椎牵拉部2均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内牵拉层6位于外牵拉层5的内侧,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均采用带状形式,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均需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具体实施时,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拉伸范围的材料制成,通过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拉伸后,能方便将整个吊带套置在待颈椎牵引患者的头部。

外牵拉层5的端部设置外牵拉连接环3,内牵拉层6的两端设置内牵拉连接环4,外牵拉层5通过外牵拉连接环3能与重物牵拉装置连接,内牵拉层5通过外牵拉连接环4能与重物牵拉装置连接,外牵拉层5与内牵拉层6间相互独立,具体使用时,重物牵拉装置与外牵拉层5的外牵拉连接环3连接,或与内牵拉层6的内牵拉连接环4连接。

内牵拉层6通过内牵拉连接环4与重物牵拉装置连接时,内牵拉层6在重物牵拉装置的作用下直接与待颈椎牵拉患者的下颌、颈椎直接接触而形成牵拉连接,此时,外牵拉层5处于非牵拉状态,即外牵拉层5与下颌牵拉部1、颈椎牵拉部2相对应的区域位置不会对下颌、颈椎产生额外的牵拉作用力。外牵拉层5通过外牵拉连接环3与重物牵拉装置连接时,内牵拉层6处于非牵拉状态,即内牵拉层6不会对下颌、颈椎产生牵拉作用;外牵拉层5在重物牵拉装置的作用下,外牵拉层5上与下颌牵拉部1、颈椎牵拉部2对应的外牵拉接触体能分别与下颌部、颈椎进行接触,从而实现颈椎牵引。

具体使用时,重物牵拉装置包括现有常用的绳索、滑轮和砝码等重物,通过绳索与内牵拉连接环4或外牵拉连接环3连接。在对颈椎牵引患者进行牵拉时,可以先将内牵拉层6与重物牵拉装置配合,在经过设定的时间后,在将重物牵拉装置与外牵拉层5配合,由于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对颈椎牵引患者的下颌部、颈椎牵拉的方式以及位置等均不同,经过牵拉方式的更换后,能避免对颈椎牵引患者同一部位长时间的牵拉,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牵拉造成血液流通不畅等问题。具体实施时,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整个颈椎牵引的时间,经过设定时间后,手动进行重物牵拉装置与内牵拉层6或外牵拉层5的更换。一般地,更换的时间可以为30分钟或其他任意所设定的时间范围,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外牵拉接触体包括凸设于外牵拉层5内侧的牵拉接触块7,所述牵拉接触块7穿过内牵拉层6后能凸出于内牵拉层6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牵拉接触块7呈柱状,牵拉接触块7可以采用医用胶制成。牵拉接触块7在外牵拉层5的内层采用均匀分布或其他情况的分布,只要能在外牵拉层5上形成有效的接触牵拉即可,牵拉接触块7之间的区域形成凹槽,形成的凹槽在牵拉时,不会与颈椎牵引患者的下颌部、颈椎接触。在具体实施时,只有重物牵拉装置与外牵拉层5连接配合时,牵拉接触块7才会与颈椎牵引患者的下颌、颈椎接触,并在接触后与重物牵拉装置配合实现所需的颈椎牵引。而在重物牵拉装置与内牵拉层6连接配合时,牵拉接触块7的端部不会对颈椎牵引患者的下颌、颈椎产生压迫作用力。

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外牵拉层5上设置牵拉接触块7,且通过牵拉接触块7与下颌部、颈椎接触时,能实现与内牵拉层6不同的接触牵拉形式。此外,在内牵拉层6上设置允许牵拉接触块7穿过的内牵拉定位孔,牵拉接触块7的头端穿过内牵拉定位孔后,能位于内牵拉层6的内侧。

由于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间相互独立,为了保证整个牵引吊带运输、使用者的稳定性,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间可以用丝线等进行连接,保证外牵拉层5与内牵拉层6之间位置状态的稳定性,且又不会影响与重物牵拉装置的连接配合,当然,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还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其他常用的方式连接,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满足两者之间的连接以及使用的稳定性即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用于对牵拉计时、定时的定时器,通过定时器能对外牵拉层5、内牵拉层6牵拉的时间进行定时,在定时报警后,便于更换不同的牵拉状态。定时器可以才有现有常用的结构,定时器可以安装于外牵拉层5等位置,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