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康复推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938发布日期:2019-11-29 17:0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瘫康复推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偏瘫康复推伸箱。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会出现肌肉松弛神经失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偏瘫,轻者行走时步态畸形,严重者瘫痪在床,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需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其中的人体躯干部位包含了众多肌肉群,能灵活的带动身体进行多种运动,如连接上肢的肩部肌肉群,对上肢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偏瘫人群,由于患臂长时间下垂,容易造成肩关节半脱位,给患者造成不适或痛感,在偏瘫患者中发生率到达60%~80%,使得躯干肌肉群及上肢肌肉的康复变得极为重要,但现行的情况下,躯干肌肉群的康复治疗主要采用治疗师单对单手动治疗,患者的双手手臂绕后放置于后颈处,由治疗师稳定手臂交叉关节,下肢抵于患者后背部进行推顶,使得躯干肌肉群与上肢肌肉得到被动拉伸舒展效果,但因此整体康复效率低,治疗成本也较为高昂,且现有的偏瘫康复设备中,也多为针对上肢、下肢的肢体运动进行训练为主,主要目的为求使得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机能得到恢复,极少有针对于躯干肌肉群及上肢整体康复的设备,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许多可有供于患者人群手臂固定的运动康复器材,因此只需一种可推顶患者背部完成躯干肌肉群及上肢肌肉拉伸的装置也可实现治疗师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偏瘫康复推伸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瘫康复推伸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凸轮连杆推进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凸轮连杆推进机构包括传动凸轮、调位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两两相连形成三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一侧端头抵于传动凸轮轮廓端边,另一侧端头连接第二连杆一端,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相连,所述箱体前端设有开口孔,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头伸出开口孔并可沿开口孔来回伸缩位移,所述调位顶杆一侧杆头设置于第二连杆后端,另一侧设置于箱体外端,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凸轮上所设的中心连接孔连接固定,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由简单机械机构及驱动电机配合即可实现来回推伸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凸轮一端设置有以中心连接孔为圆心的大圆弧钝角弧边,另一端设置有以中心连接孔为圆心的小圆弧锐角弧边,所述大圆弧钝角弧边与小圆弧锐角弧边设有两端连接边连接,该结构设计的传动凸轮在转动时,大圆弧钝角弧边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一连杆可保持稳定不运动,使得第三连杆推出时可保持一定时间,以贴近治疗师一对一拉伸的效果,符合舒展拉伸过程中躯干肌肉群保持一定时间进行拉伸的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与传动凸轮配合端头上设有滚轮与传动凸轮表面贴合,所述滚轮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传动凸轮外沿轮廓卡入环形凹槽内,所述传动凸轮外沿轮廓卡入环形凹槽内,贴合稳定,传动良好,避免了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部设有回缩弹簧,所述第三连杆中部设有回拉弹簧,能有效帮助连杆部位收回便于来回拉伸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推伸箱由凸轮与三连杆相配合的传动机构,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转换成第三连杆的来回伸缩,在使用者手臂整体提升到肩部位置姿势到位后,实现上肢肌肉与躯干肩部肌肉处于张紧状态,再将本产品设置于身后即可周期性地推顶患者背部完成躯干肌肉群及上肢肌肉拉伸,整体原理结构简单便于配合其他器械实施偏瘫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3中:箱体1、驱动电机2、传动凸轮3、调位顶杆7、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滚轮8、回缩弹簧9、回拉弹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偏瘫康复推伸箱,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内的凸轮连杆推进机构和驱动电机2,所述凸轮连杆推进机构包括传动凸轮3、调位顶杆7、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6两两相连形成三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4一侧端头抵于传动凸轮轮廓端边,另一侧端头连接第二连杆5一端,所述第二连杆5另一端与第三连杆6相连,所述箱体1前端设有开口孔,所述第三连杆6另一端头伸出开口孔并可沿开口孔来回伸缩位移,所述调位顶杆7一侧杆头设置于第二连杆后端,另一侧设置于箱体外端,所述驱动电机2与传动凸轮3上所设的中心连接孔连接固定,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由简单机械机构及驱动电机配合即可实现来回推伸的目的,所述传动凸轮3一端设置有以中心连接孔为圆心的大圆弧钝角弧边,另一端设置有以中心连接孔为圆心的小圆弧锐角弧边,所述大圆弧钝角弧边与小圆弧锐角弧边设有两端连接边连接,该结构设计的传动凸轮在转动时,大圆弧钝角弧边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一连杆可保持稳定不运动,使得第三连杆6推出时可保持一定时间,以贴近治疗师一对一拉伸的效果,符合舒展拉伸过程中躯干肌肉群保持一定时间进行拉伸的需求,所述第一连杆4与传动凸轮3配合端头上设有滚轮8与传动凸轮表面贴合,所述滚轮8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传动凸轮外沿轮廓卡入环形凹槽内,所述传动凸轮外沿轮廓卡入环形凹槽内,贴合稳定,传动良好,避免了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部设有回缩弹簧9,所述第三连杆中部设有回拉弹簧10,能有效帮助连杆部位收回便于来回拉伸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产品推伸箱由传动凸轮3与三连杆相配合的传动机构,将驱动电机2的转动转换成第三连杆6的来回伸缩,在使用者手臂整体提升到肩部位置姿势到位后,实现上肢肌肉与躯干肩部肌肉处于张紧状态,再将本产品设置于身后即可周期性地推顶患者背部完成躯干肌肉群及上肢肌肉拉伸,整体原理结构简单便于配合其他器械实施偏瘫康复。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