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412发布日期:2019-05-15 22:5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可加热外敷药物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肩颈部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敷药物在治疗肩颈部疾病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外敷药物的吸收大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存在外敷药物吸收慢、吸收效率低等不足。研究发现增加药物温度可有效加快外敷药物吸收的速度,提高外敷药物吸收的效率,然而目前临床上缺少可穿戴、方便、安全、有效地加热外敷药物用于理疗或治疗的肩颈部疾病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并可加热不同外敷药物,以加快药物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的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包括内层、药袋层、加热层、隔热层、电池层和外层;所述药袋层能够填充药物;所述电池层具有石墨烯蓄电池及控制模块;所述石墨烯蓄电池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与加热层相连。

其中,所述外层上设有一个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由可穿戴的布料制成。

其中,所述内层由单层的纯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加热层由碳纤维构成。

其中,所述加热层的工作电压为24V,电流为3A,功率为30W。

其中,所述隔热层是隔热薄膜。

其中,还包括充电接口和恒压恒流模块;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外层,所述恒压恒流模块设于所述电池层;所述充电接口与恒压恒流模块相连,恒压恒流模块与石墨烯蓄电池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益是:1.装置本身具有热疗功能,药袋层内加入药物后,具有保健理疗或治疗疾病功能。2.可充电式蓄电池可以将220V交流电变为24V直流电,克服了穿戴过程中使用交流电加热药物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扩大了使用者自由活动的范围。3.与其它种类加热丝相比,由碳纤维构成的加热层抗折叠能力更强。4.恒压恒流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被加热药物的温度和加热时间。5.服装具有可穿戴性,可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制成不同形状的装置,如短衣、短裤、护腰、护膝、护颈等,使用的布料亦可进行个性化设计。6.药袋层内可加入中药颗粒、中药粉末、中药膏、西药颗粒、西药粉末、西药膏等外敷药物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0-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1-内层;2-药袋层;3-加热层;4-隔热层;5-电池层;6-外层;a-石墨烯蓄电池;b-控制面板;c-控制模块;d-恒压恒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肩颈部理疗或治疗的可穿戴加热装置0,具有可穿戴性,可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制成不同形状,如短衣、短裤、护腰、护膝、护颈等;其由内而外包括内层1、药袋层2、加热层3、隔热层4、电池层5和外层6。

药袋层2能够填充药物,可加入中药颗粒、中药粉末、中药膏、西药颗粒、西药粉末、西药膏等外敷药物成分;电池层5设有石墨烯蓄电池a及控制模块c;石墨烯蓄电池a与控制模块c相连,控制模块c与加热层3相连;石墨烯蓄电池a的工作电压为24V,电流为10A。

外层6上设有一个控制面板b,控制面板b与控制模块c连接。

内层1和外层6均由可穿戴的布料制成。

内层1由单层的纯棉材料制成。

加热层3由碳纤维构成。

加热层3的工作电压为24V,电流为3A,功率为30W。

隔热层4是隔热薄膜。

还包括充电接口d和恒压恒流模块e;充电接口d设于外层6,恒压恒流模块e设于电池层5;充电接口d与恒压恒流模块e相连,恒压恒流模块e与石墨烯蓄电池a相连。

通过控制面板b可以调节对药物加热的温度和时间。理疗或治疗温度和时间应遵医嘱,时间一般为45-60min/次,2次/天,饭前或饭后至少1小时方可进行。但孕妇、儿童、严重药物过敏者、使用电加热装置禁忌的患者(如身体安装起搏器等)禁用。

例:利用本发明制成的可穿戴、可加热T恤,加入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颗粒,7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范围增加,颈背疼痛减轻,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减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