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697发布日期:2019-04-09 22:1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胸腹部手术后,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及导尿管,刀口处覆盖纱布敷料,这样在覆盖被服时容易压迫刀口引起疼痛,且容易污染被服,而且目前医用器械没有专用护理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器械,往往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多个医护人员协助工作,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由于胸腔引流的创口一般位于腋下至腰间的侧肋部位,在术后引流的较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使患者的胳膊保持对创口附近区域的避让,但是现有的医用床均为单人床,故患者只能采用抱臂或抬臂的姿势,这两种姿势均非自然的舒适姿势,不但长期坚持容易酸麻,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难以在睡眠等无意识状态下保持,一旦胳膊垂下则很容易破坏创口,而胸腔引流一般为重力引流,需要足够的落差高度,故引流管通畅较长,垂落于床侧很容易被来往的医护人员、探病家属、护理人员挂带,而且引流瓶一般放置于地面上,病房的环境复杂,医生、护士、家属、护工、保洁等人员往来频繁,踢碰引流瓶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通过设有孔槽,可以保护和引导引流管,防止被来往的医护人员、探病家属、护理人员挂带,避免给病人带来伤害,通过设有置瓶箱及隔板,可以将引流瓶分开放置,避免被过往人员踢碰,通过设有支撑板,可以支撑患者手臂,使患者的胳膊保持对创口附近区域的避让,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设有伸缩柱、支撑杆一、弧形柱一、弧形柱二,可以挡在患者胸前支撑被子,避免被子压迫刀口引起疼痛,且不会污染被子,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收起时不占用空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顶部对称设有挡板一,其中一个所述挡板一一侧设有输液架孔,且所述输液架孔贯穿板体,另一个所述挡板一一侧对称设有孔槽,且所述孔槽贯穿板体一侧,所述孔槽下方设有置瓶箱,所述置瓶箱内腔对称设有隔板,所述置瓶箱一侧对称设有卡片槽,所述板体一侧设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板体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挡板二,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设于板体底部,所述支撑柱底部连接有支撑杆二,且所述支撑杆二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伸缩柱,且所述伸缩柱设于板体一侧,所述伸缩柱顶部设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一端设有弧形柱一,所述弧形柱一内腔套装有弧形柱二,所述板体底部设有U型卡头,所述U型卡头底部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贯穿U型卡头底部及内腔壁一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弧形柱一一侧设有限位孔,所述弧形柱二一侧设有弹簧按钮,且弹簧按钮与限位孔相匹配。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卡槽,且卡槽与所述支撑杆二相对应。

进一步而言,所述置瓶箱内腔被所述隔板分隔成三个置瓶槽,且置瓶槽与卡片槽、孔槽相对应。

进一步而言,所述板体、支撑板顶部均设有海绵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伸缩柱固定端一侧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孔槽,可以保护和引导引流管,防止被来往的医护人员、探病家属、护理人员挂带,避免给病人带来伤害,通过设有置瓶箱及隔板,可以将引流瓶分开放置,避免被过往人员踢碰,通过设有支撑板,可以支撑患者手臂,使患者的胳膊保持对创口附近区域的避让,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设有伸缩柱、支撑杆一、弧形柱一、弧形柱二,可以挡在患者胸前支撑被子,避免被子压迫刀口引起疼痛,且不会污染被子,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收起时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板体剖面结构图。

图中标号:1、板体;2、挡板一;3、支撑板;4、置瓶箱;5、卡片槽;6、伸缩柱;7、挡板二;8、弧形柱一;9、弧形柱二;10、输液架孔;11、孔槽;12、支撑柱;13、支撑杆二;14、U型卡头;15、螺栓;16、支撑杆一;1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顶部对称设有挡板一2,可以防止病人或被子滑落,其中一个所述挡板一2一侧设有输液架孔10,可以在需要输液的时候插入输液架,且所述输液架孔10贯穿板体1,另一个所述挡板一2一侧对称设有孔槽11,将引流管卡入孔槽11,可以保护和引导引流管,防止被来往的医护人员、探病家属、护理人员挂带,避免给病人带来伤害,且所述孔槽11贯穿板体1一侧,所述孔槽11下方设有置瓶箱4,所述置瓶箱4内腔对称设有隔板17,可以将引流瓶分开放置,避免被过往人员踢碰,所述置瓶箱4一侧对称设有卡片槽5,可以标记引流瓶,方便护理人员记录,所述板体1一侧设有支撑板3,可以支撑患者手臂,使患者的胳膊保持对创口附近区域的避让,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所述支撑板3与板体1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3顶部设有挡板二7,可以防止患者在睡眠等无意识状态下胳膊垂下,避免对创口造成破坏,所述支撑板3下方设有支撑柱12,且所述支撑柱12设于板体1底部,所述支撑柱12底部连接有支撑杆二13,且所述支撑杆二13与支撑柱1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可以支撑支撑板,收起时使支撑板不占用空间,所述支撑板3一侧设有伸缩柱6,且所述伸缩柱6设于板体1一侧,所述伸缩柱6顶部设有支撑杆一16,所述支撑杆一16一端设有弧形柱一8,所述弧形柱一8内腔套装有弧形柱二9,可以挡在患者胸前支撑被子,避免被子压迫刀口引起疼痛,且不会污染被子,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板体1底部对称设有U型卡头14,所述U型卡头14底部连接有螺栓15,且所述螺栓15贯穿U型卡头14底部及内腔壁一侧,可以将护理板固定在病床上,安装简单方便。

更具体而言,所述弧形柱一8一侧设有限位孔,所述弧形柱二一侧设有弹簧按钮,且弹簧按钮与限位孔相匹配,拉开时可以支撑被服,收起时不占用空间,且操作简便,所述支撑板3底部设有卡槽,且卡槽与所述支撑杆二13相对应,所述置瓶箱4内腔被所述隔板17分隔成三个置瓶槽,且置瓶槽与卡片槽5、孔槽11相对应,可以方便护理人员记录,避免混乱,所述板体1、支撑板3顶部均设有海绵垫,可以使患者躺着时舒适一些,所述伸缩柱6固定端一侧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高度,从而使弧形柱一、弧形柱二支撑起被服,避免被服压迫刀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安装本护理板时,把护理板放置在病床上,将护理板底部的U型卡头卡在病床床板一侧,旋紧螺栓固定护理板,拉起护理板一侧的支撑板,将支撑杆二卡在支撑板底部的卡槽中,固定支撑板,将患者移到护理板上,把患者左胳膊放在支撑板上,将引流瓶依次放入置瓶箱中,把引流管分别卡人孔槽中,将弧形柱一旋转至患者胸部上方,把伸缩柱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旋紧限位螺丝固定高度,然后将弧形柱二从弧形柱一内腔拉出,盖上被子,最后根据孔槽内引流管顺序把卡片备注好,把卡片对应放入卡片槽中。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