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280发布日期:2019-02-01 20:1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咽通气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的群体越来越多,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越发的增多,严重的危及民众的生命安全。全民掌握心肺复苏技术(CPR)迫在眉睫,该技术的两个核心点分别为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相对简单,通过简单的培训便可很好的掌握,但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受技术本身和抢救者主观上担心疾病的传染不愿意对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影响,严重的制约了心肺复苏技术。

为此,亟需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存在的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包括管道及薄膜套;所述管道为两端开口的结构,管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薄膜套连接于所述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管道内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被配置为允许气流自管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的自由端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与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的端部套设于第一端的外部,且薄膜套与所述第一端通过胶带粘合。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通过热熔形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活瓣设置于所述管道的中部;且单向活瓣与管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道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设置为圆环形,所述管道设置为沿弧线延伸的拉伸体。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的壁厚大于所述薄膜套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其具有如下效果:

1、口咽通气道是目前开放气道的最常用的装置,置入口咽通气道比较简单,可以明显提高气道开放的效果。

2、薄膜:隔绝患者,避免了疾病的传染,解决了抢救者的担忧3、密封圈:密闭人工呼吸气流,提高其人工呼吸的效果。

4、单向活瓣:气流只进不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染。

这种口咽通气道通过口咽通气道解决了抢救者掌握开放气道技术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一层薄膜解决抢救者主观上担心疾病的传染不愿意对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于口对口人工呼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标:100-管道、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10-薄膜套、120-单向活瓣、13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请参阅图1及图2,这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包括管道100及薄膜套110;所述管道100为两端开口的结构,管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及第二端102,所述薄膜套110连接于所述管道100的第一端101;所述管道100内设置有单向活瓣120,所述单向活瓣120被配置为允许气流自管道100的第一端101流向第二端102。

所述薄膜套110的自由端设置有密封圈130。所述薄膜套110与所述密封圈130一体成型。所述薄膜套11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端101通过热熔形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单向活瓣120设置于所述管道100的中部;且单向活瓣120与管道10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13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道100的径向尺寸。所述密封圈130设置为圆环形,所述管道100设置为沿弧线延伸的拉伸体。所述管道100的壁厚大于所述薄膜套110的壁厚。

管道100及薄膜套110均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管道100两端开口式的结构使得气体能够在管道100内部流动;薄膜套110连接在管道100的第一端101,具体而言,薄膜套110的端部与管道100的第一端101是密封连接的,使得二者之间的接缝处不会产生气体的泄漏。

在管道100内部设置单向活瓣120,使管道100内气体只能够单向流动,不能够反向流动。

单向活瓣120设置的使气体只能够自第一端101流向第二端102,也就是说能够使薄膜套110一端的气体流向管道100,并自管道100的第二端102流出。

薄膜套110的端部设置密封圈130,密封圈130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与薄膜套110的端部一体成型、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密封圈130贴合于施救者的嘴部,施救者吹出气流,密封圈130能够使气体不会自密封圈130与施救者之间泄漏。

通过热熔形成一体式结构的薄膜套110与管道100,使得气体能够顺畅且密封地流动。

单向活瓣120设置于管道100中部,起到防止气体回流的作用。单向活瓣120与管道100为一体式结构,使施救者在吹气的过程中,单向活瓣120不会被气流吹动,防止单向活瓣120落入被救者呼吸道内。

密封圈130较大的尺寸使其能够与多数人的嘴部配合,管道100较小的尺寸使得其能够插入被救者口咽通气道处。

将管道100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管道100能够顺应人体的口腔结构,顺利插入口咽通气道位置。

在施救时,将管道100直接对准被救者的声门,解除其舌后坠,开放气道;施救者将密封圈130贴合在嘴外部,即可进行人工呼吸施救。

本方案中,通过在管道100的端部设置一层薄膜套110,解决抢救者主观上担心疾病的传染不愿意对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问题;

薄膜能够隔绝患者,避免接触性疾病的传染。单向活瓣120能够使气流只进不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染。密封圈130能够密闭人工呼吸气流,提高其人工呼吸的效果。

这种结构的口咽通气道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口咽通气道是目前开放气道的最常用的装置,置入口咽通气道比较简单,可以明显提高气道开放的效果。

2、薄膜:隔绝患者,避免了疾病的传染,解决了抢救者的担忧3、密封圈130:密闭人工呼吸气流,提高其人工呼吸的效果。

4、单向活瓣120:气流只进不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其基本结构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请参阅图1及图2,这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包括管道100及薄膜套110;所述管道100为两端开口的结构,管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及第二端102,所述薄膜套110连接于所述管道100的第一端101;所述管道100内设置有单向活瓣120,所述单向活瓣120被配置为允许气流自管道100的第一端101流向第二端102。

所述薄膜套110的自由端设置有密封圈130。所述薄膜套110与所述密封圈130一体成型。

所述单向活瓣120设置于所述管道100的中部;且单向活瓣120与管道10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13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道100的径向尺寸。

所述密封圈130设置为圆环形,所述管道100设置为沿弧线延伸的拉伸体。所述管道100的壁厚大于所述薄膜套110的壁厚。

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口咽通气道一致,其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套11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端101可拆卸连接,所述薄膜套110的端部套设于第一端101的外部,且薄膜套110与所述第一端101通过胶带粘合。

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也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

将薄膜套110套设在第一端101的外部,通过胶带使得二者粘合,能够完成二者之间的连接。

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也能够实现气体不会在薄膜套110与管道100之间泄漏;使气体能够顺畅地流入管道100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口咽通气道也能够实现实施例1中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