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053发布日期:2019-09-20 21:5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纺织面料的快速发展。

目前,人们在外出旅行时通常都会带上创可贴,以防磕碰等创伤。一般的创可贴面料,其结构通常只包括外部的粘贴,粘贴的内表面固定有药物贴。使用时,只需将创可贴贴在伤口处即可,但是对于出血的伤口,后期往下撕创可贴时,容易与伤口粘连在一起,而粘贴层又不能单独取下,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该创可贴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创可贴容易发生粘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其结构包括内侧的药物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层外侧设有塑胶片层,所述的塑胶片层中嵌有横向的海绵块,海绵块通过连接部与外部的粘贴层相连接;

所述的粘贴层上设有若干竖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顶部设有塞堵;

所述的塑胶片层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塑胶片层中嵌有与海绵层相配合的腔体。

优选的,所述的塑胶片层上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塞堵的内表面设有蚕丝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药物层外侧设有塑胶片层,所述的塑胶片层中嵌有横向的海绵块,海绵块通过连接部与外部的粘贴层相连接,因此,使用时,后期需要撕下时,粘贴层会通过连接部将海绵块从塑胶片层中拉出,仅将药物层留在伤口上,等伤口愈合后药物层自行脱落,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2、由于所述的粘贴层上设有若干竖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顶部设有塞堵,因此,使用时,后期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注入治疗伤口的药物。

3、由于所述的塑胶片层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因此,使用时,药物利于通过第二通孔渗入药物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药物层,2塑胶片层,21海绵块,22连接部,23第二通孔,3粘贴层,31第一通孔,32塞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种可防止粘连的创可贴面料,其结构包括内侧的药物层1,所述的药物层1外侧设有塑胶片层2,所述的塑胶片层2中嵌有横向的海绵块21,海绵块21通过连接部22与外部的粘贴层3相连接。使用时,后期需要撕下时,粘贴层会通过连接部将海绵块从塑胶片层中拉出,仅将药物层留在伤口上,等伤口愈合后药物层自行脱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粘贴层3上设有若干竖向的第一通孔31,所述的第一通孔31顶部设有塞堵32。使用时,后期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注入治疗伤口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塑胶片层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23。使用时,药物利于通过第二通孔渗入药物层。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塑胶片层2中嵌有与海绵块21相配合的腔体(图中未示出)。使用时,腔体利于后期海绵块的拉出。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塑胶片层2上设有与连接部22相配合的通道(图中未示出)。通道利于连接部的上下滑动。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塞堵32的内表面设有蚕丝纤维层(图中未示出)。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