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定中心的可回收腔静脉血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478发布日期:2018-07-03 23:3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定中心的可回收腔静脉血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可回收腔静脉系统中浮游血栓,预防肺栓塞、肺梗死发生的腔静脉血栓过滤器。



背景技术: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周围深静脉血栓或右心腔的血栓脱落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以肺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会引起猝死。研究表明,引起 PE发生的栓子主要来源于肢体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脱落的血栓,占栓子来源的60%-90%。由此可以在肾静脉开口水平以下处,即下腔静脉放置一个血栓过滤器,拦截血液中的游离栓子,可以有效地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目前该技术正不断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血栓过滤器,多为单向牵拉,在牵拉取出过程中不足以使血栓过滤器的直径变得足够小,因此损伤血管壁。再者市场上出现的血栓过滤器弹性金属支架两端均为直线状,该产品在临床使用时,金属支架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大,短期植入后易与血管壁发生粘连,增加了滤器取出难度,且支架两端集合点凸起于金属支架,导致植入后支架两端凸起的集合点与血管壁接触粘连,同样增加滤器取出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供在取出过程中不易造成损伤血管壁的产品,并减少由于装置与血管壁接触粘连而造成操作难度增大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自定中心的可回收腔静脉血栓过滤器,包含弹性金属支架和支架两端集合点。支架两端集合点上的远支架端包含有可用于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钩槽,回收时可两边同时牵拉滤器,是滤器直径变小,安全脱离血管壁。弹性金属支架两端近集合点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点,能够减少支架与血管壁接触面积,便于滤器短期植入后顺利取出。同时弹性金属支架一端的凸起部位上包含有血管固定倒刺,目的是让装置固定在血管内,在血流冲击下不发生位移。弹性金属支架两端均为内凹式结构,支架两端集合点均设置在凹槽内,避免装置短期植入后支架两端集合点与血管壁接触粘连,降低取出难度。

本实用新型由弹性金属支架和支架两端集合点组成。弹性金属支架包括两端近集合点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同时弹性金属支架一端的凸起部位上包含有血管固定倒刺。支架两端集合点上包括可用于回收过滤器的钩槽和用于输送装置相连接的内螺纹。

弹性金属支架由0.1-0.3mm镍钛合金丝经激光切割加工、热处理而成,具有超强弹性记忆功能结构。

弹性金属支架前端螺母和挂钩端螺母为相同尺寸的顺时针螺母,均由镍钛合金材料加工而成。

弹性金属支架两端均为内凹式结构,支架两端集合点均设置在凹槽内,避免装置位置不稳定使得支架两端集合点与血管壁接触粘连。

血管固定倒刺在产品膨胀时自动撑开,成约45度角撑开,产品收缩时自动与支架体合并成一体,并且可以反复多次收放。

回收挂钩由激光切割形成钩槽,便于抓捕环抓取,利于产品回收时不易脱落。

弹性金属支架两端近集合点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与血管壁为点接触。

金属支架两端集合点上的远支架端包含有可用于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钩槽,回收时可两边同时牵拉血栓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金属支架两端集合点上的远支架端包含有可用于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钩槽,回收时可两边同时牵拉血栓过滤器,且有与输送装置相连接的内螺纹,有效提高装置回收成功率。弹性金属支架两端近集合点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能够减少支架与血管壁接触面积,便于滤器短期植入后顺利取出。同时弹性金属支架一端的凸起部位上包含有血管固定倒刺,目的是让装置固定在血管内,在血流冲击下不发生位移。弹性金属支架两端均为内凹式结构,支架两端集合点均设置在凹槽内,避免装置短期植入后支架两端集合点与血管壁接触粘连而造成对血管组织的损伤,降低取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支架集合点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支架集合点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血栓过滤器与输送装置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收拢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自定中心的可回收腔静脉血栓过滤器,由镍钛合金丝编织的弹性金属支架(1)和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3) 组成。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3)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点(12),同时近端集合点(2)一端的凸起点(12)上包含有血管固定倒刺(11)。支架近端集合点(2)包含用于回收滤器的近端钩槽(21)和用于输送装置(4) 相连接的内螺纹(22),远端集合点(3)包含用于回收滤器的远端钩槽(31)和用于输送装置(4)相连接的内螺纹(32)。

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支架近端集合点(2)设有内螺纹(22)、远端集合点(3)设有内螺纹(32),推取时可与设有外螺纹的输送钢缆(4)顺时针旋转相连接。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3)位置各有一个直径变大的凸起点(12),能够减少弹性金属支架(1)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同时近端集合点(2) 一端的凸起点(12)上包含有血管固定倒刺(11),目的是让装置固定在血管内,在血流冲击下不发生位移。弹性金属支架(1)两端均为内凹式结构,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3)均位于凹槽内,避免装置短期植入后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3)与血管壁接触粘连而造成对血管组织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金属支架(1)与支架近端集合点(2)、远端集合点 (3)由镍钛合金丝经激光一体切割加工而成。血管固定倒刺(11)为激光一体切割而成,一头切割分开,一头与弹性金属支架(1)连接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典型实例,不用于限制本实例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改进和扩展的实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