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3169发布日期:2019-05-07 21: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截骨器。



背景技术:

在膝关节置换的股骨截骨过程中,通常利用截骨器进行截骨。截骨器的一个表面与股骨贴合,通过截骨器上的截骨槽实现截骨。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由于股骨有前弓结构,其髓腔的位置并非与力线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应跟随前弓的状态与之相切,有一个前倾的角度。而传统的股骨截骨器针对的力线均为与髓腔平行的力线设定,进而完成股骨的全部截骨。现有的截骨器难以实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吻合,且此种截骨方案易导致前髁出现过截,影响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截骨器,以实现截骨准确定位,减少过截的产生,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截骨器,其包括截骨板和前倾靠板。截骨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具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截骨槽。前倾靠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前倾靠板与截骨板铰接,前倾靠板能够绕截骨板旋转,前倾靠板的第三表面用于与骨面贴合。

根据一实施例,截骨板还包括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前倾靠板还包括轨道,轨道在第四表面且沿着纵向设置;截骨器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与轨道对应,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截骨板第二表面之外,调节杆在通孔内运动的过程中,调节杆的一端能够抵顶轨道使得前倾靠板绕截骨板旋转。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平行,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平行,轨道的一端封闭,轨道的另一端在前倾靠板的顶端敞开。

根据一实施例,调节杆具有外螺纹,通孔具有内螺纹,调节杆与通孔螺纹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调节杆的一端具有球头,轨道自第四表面凹入,且轨道能够匹配并容纳调节杆的球头。

根据一实施例,调节杆的一端具有滑动槽,轨道自第四表面凸起,并能够与滑动槽匹配的嵌合。

根据一实施例,截骨器的第一表面限定出容纳槽,用于容纳前倾靠板,前倾靠板绕截骨板旋转的过程中,前倾靠板能够容纳于容纳槽内,前倾靠板的第三表面能够与截骨板的外端面齐平。

根据一实施例,前倾靠板设有多个标记,各个标记相对于前倾靠板的第三表面的倾角不同,当前倾靠板旋转至其中一个标记与截骨板的外端面对齐时,前倾靠板的前倾角度为该其中一个标记的倾角。

根据一实施例,标记为线段,相邻标记的倾角的差值相同,各标记的倾角范围为0°-10°。

根据一实施例,截骨板的上端具有凸台,当前倾靠板的第四表面与截骨板的第一表面贴合时,第三表面不突出于凸台。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截骨器能够在截骨时简易实现截骨面的调整,进行准确的带倾角的截骨,实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实现吻合,并且能够减少手术所用器械,减少手术时间。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手术中实现截骨定位准确,且前髁截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过截的产生,从而在安全性上面给予了很好保证。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骨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骨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骨器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此外,当某构件在其它构件“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构件上,或指某构件在其它构件上,或指与其它构件之间夹设其它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截骨器,如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截骨板10和前倾靠板20。截骨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并具有贯穿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截骨槽11。前倾靠板20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铰接,前倾靠板20能够绕截骨板10旋转,前倾靠板20的第三表面S3用于与骨面贴合。

使用时,将前倾靠板20的第三表面S3与股骨贴合,可根据手术规划使得截骨板10与前倾靠板20进行相对旋转,前倾靠板20绕截骨板10旋转的过程中,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之间能够存在夹角,直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实现吻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完成传统的股骨远端截骨后,能够进行准确的带倾角的截骨,实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实现吻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手术中实现截骨定位准确,且前髁截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过截的产生,从而在安全性上面给予了很好保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截骨器能够在截骨时简易实现截骨面的准确调整,减少了手术所用器械,便于手术操作并且能够节约手术时间。

本实施例中,截骨器为四合一截骨器,其包括四个截骨槽11,从而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截骨。应当理解,截骨器的类型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改变截骨槽11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截骨板10还包括贯穿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通孔12,前倾靠板20还包括轨道21,轨道21在第四表面S4且沿着纵向设置。截骨器还包括调节杆30,调节杆30的一端穿过通孔12并与轨道21对应,调节杆30的另一端位于截骨板10之外,调节杆30在通孔12内运动的过程中,调节杆30的一端能够抵顶轨道21使得前倾靠板20绕截骨板10旋转。

使用时,操作者可调节调节杆30的另一端,带动调节杆30在通孔12内运动,使得调节杆30的一端能够抵顶轨道21使得前倾靠板20绕截骨板10旋转,直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吻合为止,从而实现截骨板10与前倾靠板20之间的夹角增加,得到带前倾角度θ的所需截骨角度。通过设置调节杆30,使得操作简便、调节准确。由于调节杆30与轨道21配合,实现旋转运动导向。

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平行,第三表面S3与第四表面S4平行,轨道21的一端封闭,以便于限位,轨道21的另一端在前倾靠板20的顶端敞开,以便于插入调节杆30。

其中,调节杆30可具有外螺纹,通孔12可具有内螺纹,调节杆30与通孔12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旋转调节杆30可带动调节杆30在通孔12内运动,停止旋转后,通过螺纹配合,调节杆30可被锁定在预定的倾斜位置,使得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在锁定位置保持不动,因此,固定钉打入固定过程不会对夹角产生变化,避免由于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之间发生晃动可能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节杆30的一端具有球头31,轨道21自第四表面S4凹入,且轨道21能够匹配并容纳调节杆30的球头31,轨道21的截面例如具有弧面。因此,使用时,调节杆30在通孔12内运动的过程中,调节杆30一端的球头31在轨道21内运动,同时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相对旋转,形成夹角。轨道21的截面不限于此,其可具有弧度,容纳调节杆30的部分球头31,从而起到导向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杆的一端可具有滑动槽,轨道自第四表面凸起,并能够与滑动槽匹配的嵌合。通过滑动槽与凸起的配合实现旋转运动的导向。

应当理解,调节杆30与轨道21的结构不限于此,任意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杆30实现前倾靠板20与截骨板10之间形成角度的结构即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前倾靠板20的下端与截骨板10通过轴销40铰接,形成以轴销40为中心轴的角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3、4、5所示,截骨器的部分第一表面S1凹入形成容纳槽50,用于容纳前倾靠板20。即,第一表面S1具有凹面和凸面,部分凹面限定出用于容纳前倾靠板20的容纳槽50。

前倾靠板20绕截骨板10旋转的过程中,前倾靠板20的第四表面S4能够与截骨板10的凹入的第一表面贴合,前倾靠板20容纳于容纳槽50内,前倾靠板20的第三表面S3能够与截骨板的外端面S’齐平。其中,如图1所示,外端面S’为第一表面S1的一部分,其为第一表面S1的最靠外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前倾靠板20呈T形,容纳槽50与前倾靠板10形状匹配。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前倾靠板20设有多个标记22,各个标记22相对于前倾靠板20的第三表面S3的倾角不同,当前倾靠板20旋转至其中一个标记22与截骨板10的第一表面S1对齐时,前倾靠板20的前倾角度θ为该其中一个标记22的倾角。其中,多个标记22在前倾靠板20的一侧自上而下且角度从小到大排列。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前倾靠板20旋转至其中一个标记22与截骨板10的外端面S’对齐时,前倾靠板20的前倾角度为该其中一个标记的倾角。

因此,使用时,可预先测量计算出所需的前倾角度θ,然后调节调节杆30,使得截骨板10与前倾靠板20之间发生相对旋转,随着角度不断的增大,前倾靠板20上的多个标记22随着角度的变化由上至下依次与截骨板10的表面重合,直至对应于所需夹角的标记22与截骨板10的外端面S’对齐时,前倾靠板20被调节到需要的角度上。

其中,标记22为线段,相邻标记22的倾角的差值相同,各标记22的倾角范围为0°-10°。本实施例中,相邻标记22的倾角的差值为1°,标记22的数量为10个。例如,最上方的标记22对应0°,其下方的标记22依次对应1°、2°……9°。

当第四表面S4与第一表面S1完全贴合时,最上方的标记22与截骨板10的外端面S’对齐。旋转至第二条标记22与外端面S’对齐时,前倾角度θ为1°,以此类推。

因此,通过设置标记22能够准确的调节前倾角度θ,从而使截骨板10与前倾靠板20之间的夹角达到所需要求,提高截骨准确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截骨板10的第一表面S1的主体为一平面,上端可具有凸台13,当前倾靠板20的第四表面S4与截骨板10的第一表面S1贴合时,第三表面S3不突出于凸台13。凸台13中可设有一条贯通的截骨槽11,由于第三表面S3不突出于凸台13,从而避免二者发生干涉,影响截骨。应当理解,前倾靠板20的形状设计应当避免其与截骨板20中的截骨槽发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完成传统的股骨远端截骨后,能够进行准确的带倾角的截骨,实现截骨面与股骨真正的力线实现吻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手术中实现截骨定位准确,且前髁截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过截的产生,从而在安全性上面给予了很好保证。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