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800发布日期:2018-11-24 10: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优异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一般具备:外装体,其分开或一体地构成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和包含吸收体的内装体,其以从前身部分遍及至后身部分的方式安装于外装体的内表面,通过使前身部分的外装体的两侧缘部和后身部分的外装体的两侧缘部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侧封部,由此形成腰开口和左右一对腿开口。

一般来说,外装体具有腰围区域和中间区域,其中,所述腰围区域被确定为具有侧封部的前后方向范围(从腰开口至腿开口的上端的前后方向范围),所述中间区域被确定为形成腿开口的部分的前后方向范围,中间区域具有位于内装体的侧方的罩区域,在腰围区域或罩区域处设置橡胶线、片状等的弹性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可是,在以往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在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上存在改善的余地。即,在以往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外装体中,由于在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没有设置弹性伸缩部件,或者,即使设置有弹性伸缩部件,但却设置成收缩力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起作用,因此,在前者的情况下,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变得松弛,容易影响衣服的外形,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会导致男性生殖器受到压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49348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4-5327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高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代表性的方式如下。

<第1方式>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备:外装体,其分开或一体地构成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和包含吸收体的内装体,其以从前身部分遍及至后身部分的方式安装于外装体,并且,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具有:侧封部,其是前身部分的外装体的两侧缘部和后身部分的外装体的两侧缘部接合在一起而成的;和腰开口及左右一对腿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身部分的外装体的至少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及其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具有弹性膜伸缩结构,其中,所述弹性膜伸缩结构以如下方式形成:弹性膜被层叠于第1片层和第2片层之间,并且所述第1片层和第2片层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片接合部处直接或间接地接合在一起,所述前身部分的外装体具有变化区域,在该变化区域中,所述接合部的面积率从所述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至所述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宽度方向两侧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并且,该变化区域中的至少除了接合部的面积率最高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自然长度的状态下借助所述弹性膜的收缩而在宽度方向上收缩,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伸长。

(作用效果)

在上述的弹性膜伸缩结构中,基本来说,接合部的面积率越高,则第1片层和第2片层借助弹性膜而收缩的部分越少,弹性极限伸展率也越低。从而,如果构成为:接合部的面积率从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至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宽度方向两侧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则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在自然长度状态下向外侧隆起,即使在伸长了一定程度的穿着状态下,也能够维持该隆起。而且,不单单是隆起,而且,由于至少除了接合部的面积率最高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有伸缩性,因此也不容易产生松弛。因此,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显著提高。

<第2方式>

根据第1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弹性膜伸缩结构遍及所述前身部分的外装体的至少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及其周围部分进行设置,所述变化区域是所述接合部的面积率从所述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中央部至所述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周围部分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的区域。

(作用效果)

由此,能够获得可包住男性生殖器的整个隆起这样良好的合身性。

<第3方式>

根据第1或第2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吸收体是使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混合积聚而成的,在所述吸收体的与所述变化区域重合的部分处,所述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所述变化区域中的所述接合部的面积率的降低相对应地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

(作用效果)

在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为了确保尿吸收量,优选增加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但是,由于本发明的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是伸缩区域,因此,如果遍及整体地增加单位面积重量,则存在如下担忧:柔软性受损而难以变形,从而合身性降低。与此相对,如果在吸收体的与变化区域重合的部分处,对应于变化区域中的接合部的面积率的降低而使单位面积重量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则能够在不损害合身性的情况下确保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即吸收量。

<第4方式>

根据第1~3中的任意1个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弹性膜伸缩结构遍及所述内装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进行设置,所述变化区域被设置于所述内装体的宽度方向范围内,所述变化区域中的最低的接合部的面积率比所述变化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所述接合部的面积率低。

(作用效果)

若是像这样将用于提高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合身性的接合部的面积率变化的区域设置于内装体的宽度方向范围内,并使变化区域中的面积率和其外侧的区域中的面积率成为上述关系,则随着从变化区域的中央部朝向其外侧、以及随着从变化区域的外侧朝向变化区域,收缩量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增加,因此,针对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的隆起的周围的合身性得到提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等优点:能够同时兼顾相对于臀沟的合身性和相对于在臀沟的宽度方向两侧相邻的部位的合身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内表面侧)。

图2是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外表面侧)。

图3的(a)是外装体的重要部分俯视图,图3的(b)是沿图3的(a)中的d-d线的剖视图,图3的(c)是穿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的(d)是自然长度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的(a)是沿图1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4的(b)是沿图1中的e-e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仅示出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重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8是概要性地示出在宽度方向上伸长了一定程度的外装体的重要部位截面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接合部的图案的重要部位放大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接合部的图案的重要部位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外表面侧)。

图12是沿图1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3的(a)是外装体的重要部分俯视图,图13的(b)是沿图13的(a)中的d-d线的剖视图,图13的(c)是穿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3的(d)是自然长度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4的(a)是对样品的伸缩区域的从俯视方向观察的显微镜照片进行描摹的图,图14的(b)是对样品的伸缩区域的从俯视方向观察的高倍率显微镜照片进行描摹的图,图14的(c)是对样品的伸缩区域的从斜视方向观察的高倍率显微镜照片进行描摹的图。

图15是示出接合部的各种排列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剖视图中的点纹部分表示热熔粘接剂等接合手段。

图1~图7示出了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仅称作尿布。)具有:一体的外装体20,其构成前身部分f和后身部分b;和内装体10,其被固定于该外装体20的内表面而成为一体,内装体10是吸收体13介于配置于正面侧的透液性的顶片11和配置于背面侧的不透液性片12之间而成的。在制造时,在通过热熔粘接剂等接合手段将内装体10的背面接合(图7的花纹部分10b)于外装体20的内表面后,将内装体10和外装体20在前身部分f与后身部分b的边界即前后方向ld的中央处折叠,使它们的两侧部通过热熔接或热熔粘接剂等相互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侧封部21,由此成为形成有腰开口部和左右一对的腿开口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内装体的结构例)

如图4~图6所示,内装体10具有吸收体13介于由无纺布等构成的顶片11与由聚乙烯等构成的不透液性片12之间的结构,对透过了顶片11的排泄液进行吸收保持。内装体10的平面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但一般如图示方式那样设定为大致长方形。

作为覆盖吸收体13的正面侧(肌肤接触面侧)的顶片11,优选使用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或者多孔性塑料片等。构成无纺织布的面料纤维除了能够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以及聚酰胺系等合成纤维之外,还能够使用人造丝或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以及棉等天然纤维,从而能够使用通过水刺法、纺粘法、热轧法、熔喷法、针刺法等适当的加工方法所得到的无纺织布。在这些加工方法中,水刺法在富于柔韧性和悬垂性的方面优异,热轧法在膨松和柔软方面优异。在顶片11上形成有多个透孔的情况下,尿液等迅速被吸收,从而使得干爽性优异。顶片11将吸收体13的侧缘部卷入并延伸至吸收体13的背面侧。

关于覆盖吸收体13的背面侧(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不透液性片12,虽然可以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不透液性塑料片,但近年来从防止闷湿的观点考虑而优选使用具有透湿性的片。该阻水/透湿性片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微多孔性片:将无机填充材料在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树脂中熔融混炼而形成片之后,沿单轴或双轴方向拉伸。

作为吸收体13,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以纸浆纤维的积纤体、醋酸纤维素等的长丝的集合体、或者无纺布作为主体,并根据需要混合并固定高吸收性聚合物等而成的材料。考虑到形状和对聚合物的保持等,可以根据需要而利用绉纸等具有透液性和液体保持性的包装片14来包装该吸收体13。

吸收体13的形状形成为在裆间部具有宽度比前后两侧窄的收窄部分13n的大致沙漏状,但也可以形成为长方形状等适当的任意形状。收窄部分13n的尺寸可以适当地决定,可以将收窄部分13n的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设定为尿布全长的大约20~50%,可以将其最窄的部分的宽度设定为吸收体13的全宽的大约40~60%。在具有这样的收窄部分13n的情况下,如果内装体10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则在内装体10的与吸收体13的收窄部分13n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不具有吸收体13的多余部分。

在内装体10的两侧部,形成有适合腿围的立体褶裥部bs。关于该立体褶裥部bs,如图5和图6所示,利用作为双层片的褶裥部无纺布15通过折返形成有:固定部,其被固定于内装体的背面的侧部;主体部,其从该固定部经过内装体的侧方并延伸至内装体的正面的侧部;倒伏部分,其是主体部的前后端部以倒伏状态固定于内装体的正面的侧部而形成的;以及自由部分,其是使该倒伏部分之间不固定而形成的。

另外,在双层片之间,在自由部分的末端部等配设有细长状的褶裥部弹性部件16。褶裥部弹性部件16用于下述用途:在产品状态下,如在图5中以双点划线所示,借助弹性伸缩力使自由部分立起而形成立体褶裥部bs。

不透液性片12与顶片11一起在吸收体13的宽度方向wd上的两侧向背侧折返。作为该不透液性片12,希望使用不透明的片,以免大便或尿等的褐色显露出来。作为不透明化的片,优选使用在塑料中添加碳酸钙、氧化钛、氧化锌、白炭黑、粘土、滑石、硫酸钡等颜料或填充材料并进行薄膜化而成的片。

作为褶裥部弹性部件16,可以采用通常所使用的苯乙烯系橡胶、烯烃系橡胶、聚氨酯系橡胶、酯系橡胶、聚氨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硅、聚酯等材料。另外,为了不容易从外侧看到,适合配设成:粗细为925dtex以下,张力为150~350%,间隔为7.0mm以下。并且,作为褶裥部弹性部件16,除了图示形态那样的线状外,也可以采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的带状。

构成前述的褶裥部无纺布15的面料纤维也与顶片11相同,除了能够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以及酰胺系等合成纤维之外,还能够使用人造丝或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以及棉等天然纤维,从而能够使用通过纺粘法、热轧法、熔喷法、针刺法等适当的加工方法所得到的无纺织布,特别是,为了防止闷湿,适合使用抑制基重从而使得透气性优异的无纺布。而且,关于褶裥部无纺布15,为了防止尿等透过,并且,为了防止皮疹且提高肌肤触感(干燥感),希望使用涂敷有硅酮系、石蜡金属系、烷基氯化铬(alkylchromicchloride)系疏水剂等的疏水处理无纺布。

如图7所示,内装体10的背面在内外固定区域10b(斜线区域)处通过热熔粘接剂等固定于外装体20的内表面。关于该内外固定区域10b,更加优选的是,遍及内装体10的宽度方向wd的几乎整体和前后方向ld的几乎整体固定于外装体20,但也可以在内装体的两侧部等局部地不进行接合。

(前后压片)

也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罩住在外装体20的内表面上安装的内装体10的前后端部并防止从内装体10的前后缘发生泄漏,可以设置前后压片50、60。对图示形态更详细地说明,前压片50在前身部分f内表面中的从腰侧端部的折返部分20c的内表面至与内装体10的前端部重合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遍及整个宽度方向wd延伸,后压片60在后身部分b内表面中的从腰侧端部的折返部分20c的内表面至与内装体10的后端部重合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遍及整个宽度方向wd延伸。如果在前后压片50、60的裆间侧的缘部遍及整个宽度方向wd(也可以仅是中央部)设置少许的非粘接部分,则不仅能够防止粘接剂溢出,还能够使该部分从顶片稍微浮起而作为防漏壁发挥功能。

如果如图示形态那样分体地安装前后压片50、60,则虽然具有面料选择的自由度变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材料或制造工序增加等缺点。因此,也可以使将外装体20向尿布内表面折返而成的折返部分20c延伸至与内装体10重合的部分,来形成与前述的压片50、60同等的部分。

(外装体的结构例)

图示方式的外装体20一体地构成前身部分f和后身部分b,且具有腰围区域t和中间区域l,其中,所述腰围区域t被确定为使前身部分f和后身部分b接合而成的侧封部21的前后方向ld的范围,所述中间区域l被确定为形成腿开口的部分的前后方向ld的范围。并且,在图示形态的外装体20中,除了其中间部l的前后方向ld上的中间之外,如图2和图4~图6所示,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之间层叠有弹性膜30,并且,如图3所示,具有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片接合部40处接合在一起而成的弹性膜伸缩结构20x。外装体20的平面形状以中间部l的宽度方向wd上的两侧缘分别形成腿开口的方式按照凹状的腿围线29形成,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为类似沙漏形状。外装体20也可以配置成:前后分割成两部分,且两者在裆间部处在前后方向ld上分离。

另外,在外装体20中,也如图4所示,在第1片层20a与第2片层20b之间设有弹性膜30和沿着宽度方向wd的细长状弹性部件24,从而赋予有宽度方向wd上的伸缩性。

更详细来说明,在外装体20的腰部23处设有腰部弹性部件24。该腰部弹性部件24是在前后方向ld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橡胶线等细长状弹性部件,其以对身体的腰围进行紧固的方式提供伸缩力。关于腰部弹性部件24,不是使间隔紧密而实质上配置成一束,而是以形成规定的伸缩区域的方式隔开大约3~8mm的间隔配置3根以上,优选配置5根以上。腰部弹性部件24的固定时的伸长率可以适当地决定,但在通常的成人用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成大约230~320%。

关于腰部弹性部件24,在图示例中使用了橡胶线,但也可以使用例如带状的伸缩部件,或者也可以代替这些部件而使后述的弹性膜30延伸至腰部23。图示方式的腰部弹性部件24被夹持于使第2片层20b的构成件在腰开口缘处向内表面侧折返而成的折返部分20c中,但也可以夹持在第1片层20a的构成件与第2片层20b的构成件之间。

关于各个片接合部40和贯通孔31在自然长度状态下的形状,可以适当地决定,可以设置成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多角形、或者凸透镜形、凹透镜形、星形、云形等任意的形状。各个片接合部40的尺寸并不特别限定,关于最大长度,优选设定为0.5~3.0mm,特别优选设定为0.7~1.1mm,关于最大宽度40x,优选设定为0.1~3.0mm,特别是在垂直于伸缩方向ed的垂直方向xd较长的形状的情况下,优选设定为0.1~1.1mm。

关于各个片接合部40的大小,只要适当地确定即可,但如果过大,则片接合部40的硬度对触感产生的影响变大,如果过小,则接合面积减少,材料彼此无法充分地粘接,因此,通常的情况下,优选将各个片接合部40的面积设定为大约0.14~3.5mm2(特别优选为0.25~1.0mm2)。关于各个贯通孔31的开口的面积,由于经由贯通孔31形成片接合部,因此,只要在片接合部以上即可,但优选设定为片接合部的面积的大约1~1.5倍。并且,贯通孔31的开口的面积不是指弹性膜30单独的状态下的值,而是指与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一体化的状态、且自然长度的状态下的值,在贯通孔31的开口的面积在弹性膜30的正面和背面处不同、等在厚度方向上不均匀的情况下,贯通孔31的开口的面积是指最小值。

关于片接合部40和贯通孔31的平面排列,可以适当地确定,但是,规则地重复的平面排列是优选的,除了如图15的(a)所示的斜方格子状或图15的(b)所示的六角格子状(这些也被称作交错状)、图15的(c)所示的正方形格子状、图15的(d)所示的矩形格子状、图15的(e)所示的平行体格子(如图示那样,多个平行的斜方向的列的群以互相交叉的方式设置成2种群的方式)状等(包括使这些斜方向的列的群相对于伸缩方向ed以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形状)那样规则地重复之外,也可以使片接合部40的群(群单位的排列既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还可以是花纹或文字状等)规则地重复。关于片接合部40和贯通孔31的排列形态,除了使其在面积率不同的多个区域中相同外,也可以使其不同。

接合部40处的第1片层20a与第2片层20b的接合手段并不特别限定。例如,接合部40处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接合可以通过热熔粘接剂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热封或超声波密封等基于材料熔接的接合手段来进行。另外,第1片层和第2片层可以隔着弹性膜30接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在弹性膜上形成的贯通孔直接接合在一起。在后者的情况下,希望至少在片接合部40处的第1片层20a与第2片层20b之间以外,使第1片层和第2片层不与弹性膜30接合。

通过材料熔接而形成片接合部40的形态可以是下述形态中的任意一个,但第2、第3熔接形态是优选的:第1熔接形态(参照图8的(a)),其中,仅借助片接合部40中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至少一方的大部分或一部分的熔融固化物20m来使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接合在一起;第2熔接形态(参照图8的(b)),其中,仅借助片接合部40中的弹性膜30的全部或大部分或一部分的熔融固化物30m来使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接合在一起;以及将第1熔接形态和第2熔接形态组合在一起而成的第3熔接形态(参照图8的(c))。特别优选的是借助第1片层20a及第2片层20b的一部分的熔融固化物20m和片接合部40中的弹性膜30的全部或大部分的熔融固化物30m来使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接合在一起的形态。

在如第1粘接形态或第3粘接形态那样将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中的至少一方的大部分或一部分的熔融固化物20m作为粘接剂来接合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情况下,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一部分不熔融会使得片接合部40不硬质化,因此是优选的。并且,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是无纺布时,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一部分不熔融包含了下述的形态:对于片接合部40的全纤维来说,芯(不仅包含复合纤维中的芯,还包含单成分纤维的中心部分)残留,但其周围部分(不仅包含复合纤维中的鞘,还包含单成分纤维的表层侧的部分)熔融;或者,一部分纤维完全不熔融但剩余的纤维全部熔融、或者芯残留但其周围部分熔融。

在如第2熔接形态和第3熔接形态那样将弹性膜30的熔融固化物30m作为粘接剂来接合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时,剥离强度较高。在第2熔接形态中,能够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制造: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中的至少一方的熔点比弹性膜30的熔点和片接合部40形成时的加热温度高的条件下,将弹性膜30夹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之间,对成为片接合部40的部位加压/加热,仅使弹性膜30熔融。另一方面,在第3熔接形态中,能够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制造: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中的至少一方的熔点比弹性膜30的熔点高的条件下,将弹性膜30夹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之间,对成为片接合部40的部位加压/加热,使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弹性膜30熔融。根据这样的观点,弹性膜30的熔点优选是大约80~145℃,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熔点优选是大约85~190℃,特别优选是大约150~190℃,第1片层20a及第2片层20b的熔点与弹性膜30的熔点之差优选是大约60~90℃。另外,加热温度优选是大约100~150℃。

在第2熔接形态和第3熔接形态中,当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是无纺布时,弹性膜30的熔融固化物30m可以如图8的(f)所示那样遍及片接合部40中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厚度方向整体而浸透于纤维间,但是,在如图8的(b)、图8的(c)以及图8的(d)所示那样在纤维间浸透至厚度方向中间的形态中,或者在如图8的(e)所示那样几乎不浸透于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纤维间的形态中,片接合部40的柔软性较高。

关于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构成件,只要是片状,就能够不特别限定地使用,但从透气性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无纺布。至于无纺布的原料纤维为何种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等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等、或者使用了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纤维、复合纤维等。另外,无纺布可以通过任何加工来进行制造。作为加工方法,能够例示出公知的方法、例如水刺法、纺粘法、热轧法、熔喷法、针刺法、热风法、点粘法等。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其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大约12~20g/m2。另外,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是将一张材料折返并对置而成的一对的层。例如,可以如图示形态那样,在腰端部区域23中,将位于外侧的构成件作为第2片层20b,将在该腰开口缘处向内表面侧折返而成的折返部分20c作为第1片层20a,使弹性膜30介于它们之间,并且,在腰端部区域23以外的部分中,将位于内侧的构成件作为第1片层20a,将位于外侧的构成件作为第2片层20b,使弹性膜30介于它们之间。当然,也可以是,遍及整个前后方向ld分开地设置第1片层20a的构成件和第2片层20b的构成件,不使构成件折返,使弹性膜30介于第1片层20a的构成件和第2片层20b的构成件之间。

弹性膜30并不特别限定,只要是其自身具有弹性的热塑树脂膜,除了无孔的膜外,为了透气,也可以使用形成有多个孔或缝隙的膜。特别优选是如下这样的弹性膜30:宽度方向wd(伸缩方向ed、md方向)上的拉伸强度是8~25n/35mm,前后方向ld(与伸缩方向ed垂直的垂直方向xd、cd方向)上的拉伸强度是5~20n/35mm,宽度方向wd上的拉伸伸长率是450~1050%,前后方向ld上的拉伸伸长率是450~1400%。弹性膜30的厚度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是大约20~40μm。另外,弹性膜30的单位面积重量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是大约30~45g/m2,特别优选是大约30~35g/m2

(伸缩区域)

外装体20中的具有弹性膜伸缩结构20x的区域具有能够在宽度方向wd上伸缩的伸缩区域80。在具有后述的非伸缩区域的情况下,非伸缩区域以外的整个部分成为伸缩区域,在不具有非伸缩区域的情况下,弹性膜伸缩结构整体成为伸缩区域。

在伸缩区域80中,具有使弹性膜30沿着宽度方向wd呈直线连续的部分32,并且借助弹性膜30的收缩力在宽度方向wd上收缩,并且能够在宽度方向wd上伸长。更具体来说,在使弹性膜30在宽度方向wd上伸长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wd和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ld(与伸缩方向ed垂直的垂直方向xd)上分别隔开间隔地经由弹性膜30的贯通孔31将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接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片接合部40,由此形成包含伸缩区域80和非伸缩区域70这两者在内的整个弹性膜伸缩结构20x,并且,通过在伸缩区域80中以具有使弹性膜30沿着宽度方向wd呈直线连续的部分的方式配置贯通孔31,由此能够赋予这样的伸缩性。

在伸缩区域80中,如图3的(d)所示,在弹性膜30的自然长度状态下,接合部40之间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向互相分离的方向鼓起而形成在与伸缩方向ed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收缩皱褶25,如图3的(c)所示,即使在沿宽度方向wd伸长了一定程度的穿着状态下,收缩皱褶25虽然伸展,但仍有残留。另外,如果如图示形态那样至少在片接合部40中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之间以外使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不与弹性膜30接合,则根据设想为穿着状态的图3的(c)、以及设想为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的完全展开状态的图3的(a)、(b)可知,在这些状态下,在弹性膜30上的贯通孔31与接合部40之间形成有间隙,即使弹性膜30的材料是无孔的膜或片,也能够通过该间隙提供透气性。与此相对,在自然长度状态下,贯通孔31由于弹性膜30的收缩而缩窄,在贯通孔31与片接合部40之间几乎没有形成间隙。并且,在图14中示出了穿着状态和自然长度状态下的收缩皱褶25的状态的一例。

希望将伸缩区域80在宽度方向wd上的弹性极限伸展率设定为200%以上(优选为265~295%)。伸缩区域80的弹性极限伸展率几乎由制造时的弹性膜30的伸长率决定,但是,以此为基础,会由于阻碍宽度方向wd上的收缩的原因而降低。这样的阻碍原因主要是片接合部40的长度40x在宽度方向wd上的每单位长度中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大,弹性极限伸展率降低得越多。通常的情况下,片接合部40的长度40x与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相关,因此,伸缩区域80的弹性极限伸展率可以通过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来调整。

伸缩区域80的伸长应力能够主要通过使弹性膜30沿着宽度方向wd呈直线连续的部分32的宽度32w的总和来调整。使弹性膜30沿着宽度方向wd呈直线连续的部分32的宽度32w和与该连续的部分32的两侧缘相接的贯通孔31的、在前后方向ld上的间隔31d相等,当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31y和片接合部40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40y相等时(采用同时形成前述的贯通孔31和片接合部40的方法的情况等),该贯通孔31的间隔31d和与该连续的部分的两侧缘相接的片接合部40的、在前后方向ld上的间隔40d相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片接合部40的长度40y在前后方向ld上的每单位长度中所占的比例来调整伸缩区域80的伸长应力,通常的情况下,由于片接合部40的长度40y与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相关,因此,伸缩区域80的伸长应力可以通过片接合部40的长度或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来调整。关于伸缩区域80的伸长应力,可以将伸长至弹性极限的50%时的伸长应力作为基准。

伸缩区域80中的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和各个片接合部40的面积可以适当地决定,但在通常的情况下,优选设置在下面的范围内。

片接合部40的面积:0.14~3.5mm2(特别优选是0.14~1.0mm2)

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1.8~19.1%(特别优选是1.8~10.6%)

(非伸缩区域)

具有弹性膜伸缩结构20x的区域也可以具有非伸缩区域70。非伸缩区域70的配置可以适当地确定,但对于例如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外装体20中的与吸收体13重合的区域,由于制造上的理由,希望对其配置弹性膜30,但其却是无需伸缩的区域。因此,优选的是,将具有弹性膜伸缩结构20x的区域中的、与吸收体13重合的部分的局部或全部(希望包括内外固定区域10b的几乎整体)设为非伸缩区域70。当然,也可以从与吸收体13重合的区域一直到在该宽度方向wd或前后方向ld上不与吸收体13重合的区域设置非伸缩区域70,也可以仅在不与吸收体13重合的区域中设置非伸缩区域70。在图示方式中,前身部分f的外装体20中的与吸收体13重合的区域如后述那样成为包含有伸缩区域80的区域,因此,将后身部分b的外装体20中的与吸收体13重合的部分的全部(希望包括内外固定区域10b的几乎整体)设为非伸缩区域70。

非伸缩区域7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弹性膜30受热老化或将弹性膜30在宽度方向wd上细细地切断,以使弹性膜30的收缩力不起作用,但也可以通过提高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来形成。特别是,在穿过贯穿弹性膜30的贯通孔将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接合在一起而形成片接合部40的情况下,优选的形态是通过形成如下这样的区域来形成非伸缩区域:在该区域中,提高了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从而,虽然弹性膜30在宽度方向wd上连续,但由于贯通孔31的存在而不具有沿宽度方向wd直线地连续的部分。在该非伸缩区域70中,由于弹性膜30不沿宽度方向wd直线地连续,因此,弹性膜30的收缩力几乎不作用于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伸缩性几乎消失,弹性极限伸展率接近100%。另外,在这样的非伸缩区域70中,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片接合部40处接合在一起,并且片接合部40不连续,因此防止了柔软性的下降。换言之,能够通过是否具有使弹性膜30不沿宽度方向wd呈直线连续的部分来形成伸缩区域80和非伸缩区域70。另外,在非伸缩区域70中,也残留有弹性膜30的连续性,并且既没有残留弹性膜30的独立切断片,另外也没有形成皱褶,因此,美观性非常良好,并且确保了基于贯通孔3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透气性。在非伸缩区域70中,宽度方向wd的弹性极限伸展率在120%以下(优选为110%以下,更优选为100%)是优选的。

非伸缩区域70处的弹性膜30上的贯通孔31的排列图案可以适当地决定,但如果如图13所示那样设定为交错状配置,并设定为使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中心间隔31e比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31y短的图案,则能够在维持弹性膜30的连续性的同时几乎完全消除在宽度方向wd上的直线连续性,美观性也如图15所示那样成为优选的。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中心间隔31f比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31x短。

通常的情况下,尤其在使弹性膜30沿宽度方向wd伸长4倍时的伸长应力为4~12n/35mm的情况下,在使非伸缩区域70在宽度方向wd上伸展至弹性极限的状态下,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中心间隔31e优选为0.4~2.7mm,并且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31y优选为0.5~3.0mm,特别优选为0.7~1.1mm。另外,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中心间隔31f优选是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31y的0.5~2倍,特别优选是1~1.2倍,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31x优选是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中心间隔31f的1.1~1.8倍,特别优选是1.1~1.4倍。并且,在使非伸缩区域70在宽度方向wd上伸展至弹性极限的状态(换言之,在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完全展开的状态)下,贯通孔31在宽度方向wd上的中心间隔31f与片接合部40在宽度方向wd上的中心间隔40f相等,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中心间隔31e与片接合部40在前后方向ld上的中心间隔40e相等,贯通孔31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31y与片接合部40在前后方向ld上的长度40y相等。

在非伸缩区域70中,如果在片接合部40中的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之间以外,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不与弹性膜30接合,并且在自然长度的状态下,在片接合部40的宽度方向wd的两侧具有使弹性膜30的贯通孔31的周缘和片接合部40分离而形成的间隙,则即使弹性膜30的材料是无孔的膜或片,也能够通过该间隙始终提供透气性,因此是优选的。在采用同时形成前述的贯通孔31和片接合部40的方法的情况下,与片接合部40的形状等无关地自然变成该状态。

各个片接合部40和贯通孔31在自然长度状态下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但从柔软性的观点出发,希望面积较小,为了消除弹性膜30在宽度方向wd上的直线连续性,希望是在前后方向ld上较长的形状,因此,优选设定为在前后方向ld上较长的椭圆形、长方形、菱形、凸透镜形、凹透镜形。但是,如果如菱形那样使角为锐角,则弹性膜30容易破裂。与此相对,在为凸透镜形时,片接合部40的熔接稳定,因此是优选的,凹透镜形在能够进一步减小面积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非伸缩区域中的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和各个片接合部40的面积可以适当地决定,但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设定在下述的范围内,则各片接合部40的面积较小,且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较低,由此,非伸缩区域70不会变硬,因此是优选的。

片接合部40的面积:0.10~0.75mm2(特别优选是0.10~0.35mm2)

片接合部40的面积率:4~13%(特别优选是5~10%)

这样,能够通过贯通孔31的排列图案、或者各个贯通孔31的尺寸及中心间隔来使非伸缩区域70的弹性极限伸展率变化。因此,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使上述这些因素在多个非伸缩区域70之间不同。

(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处的接合部面积率的变化区域)

特征在于,如图2所示,前身部分f的外装体20中的至少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及其宽度方向wd两侧的部分具有弹性膜伸缩结构20x,并具有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从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宽度方向wd中央部至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宽度方向wd两侧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的变化区域90,并且,该变化区域90中的至少除了接合部40的面积率最高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自然长度的状态下由于弹性膜30的收缩而在宽度方向wd上收缩,且能够在宽度方向wd上伸长。该接合部40的面积率的变化在图中以点花纹的密度变化来表示。

在本方式这样的弹性膜伸缩结构20x中,基本来说,接合部40的面积率越高,则第1片层20a和第2片层20b借助弹性膜30而收缩的部分越少,弹性极限伸展率也越低。从而,如果构成为: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从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宽度方向wd中央部至其宽度方向wd两侧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则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在自然长度状态下向外侧隆起,即使在伸长了一定程度的穿着状态下,也能够维持该隆起。而且,不单单是隆起,而且,由于至少除了接合部40的面积率最高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有伸缩性,因此也不容易产生松弛。因此,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显著提高。

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而不同,但在通常的情况下,其位于前身部分f的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下部,是与内装体10重合的区域内的部分。列举一个例子,在设前身部分f的腰开口处为0%并设前后方向ld的中央处为100%时,可以将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前后方向ld范围设为50~100%的范围内的部分,在设前身部分f的宽度方向wd的一端处为0%且设另一端处为100%时,可以将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宽度方向wd范围设为40~60%的范围内的部分。

对于变化区域90中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的变化,即使如图11所示那样仅是在宽度方向wd上变化,也能够实现相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合身性的充分的提高,但若是如图2所示那样遍及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及其周围部分设置弹性膜伸缩结构20x,并且从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至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周围部分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则能够获得可包住男性生殖器的整个隆起这样良好的合身性。

更详细来说,在图11所示的形态中,将与内装体10重合的区域在宽度方向wd上分成如下3个部分:包括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在内的部分91;在该部分91的宽度方向wd两侧相邻的相邻部分92;以及位于该相邻部分的宽度方向wd外侧的外侧部分93,从而,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3个阶段降低。

另外,在图2所示的形态中,将与内装体10重合的区域分成如下3个部分:包括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在内的部分91;包围该部分91的周围的环状部分92(也是在宽度方向wd两侧相邻的相邻部分,因此使用了相同的标号);以及位于该环状部分92的外侧的周围部分93(也是位于相邻部分的宽度方向wd外侧的外侧部分,因此使用了相同的标号),从而,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3个阶段降低。

特别是,在如图示方式那样遍及内装体10的宽度方向wd的两侧设置弹性膜伸缩结构20x的情况下,如果将变化区域90设在内装体10的宽度方向wd的范围内,并使变化区域90中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最低的部分93的面积率低于变化区域90的外侧的区域80中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则随着从变化区域90的中央部朝向其外侧、以及随着从变化区域90的外侧朝向变化区域90,收缩量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增加,针对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隆起的周围的合身性得到提高,因此是优选的。与此不同,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是:将变化区域90中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最低的部分93设成更大的范围,使其扩展至具有基于同一弹性膜30的弹性膜伸缩结构20x的整个区域。

对于接合部40的面积率,即使仅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两个阶段变化,也能够充分地提高合身性,但也可以如图示方式那样是三个阶段以上,另外,若是本方式这样的弹性膜30伸缩结构,则能够仅通过接合部40的图案来使面积率、即收缩量(弹性极限伸展率)变化,因此也能够使其实质上连续地变化。

为了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变化,只要如图10的(a)所示那样改变每单位面积中的接合部40的数量、或者如图10的(b)所示那样改变各个接合部40的面积即可。在前者的情况下,即可以使各个接合部40的面积相同,也可以使其不同,在后者的情况下,即可以使每单位面积中的接合部40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使其不同。并且,在图9的(a)中示出了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三个阶段变化的情况下的图案例,在图9的(b)中示出了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两个阶段变化的情况下的图案例。

对于接合部40的面积率的变化,可以适当地确定,但在通常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将面积率设为大约9.0~13.0%,从此处起,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至大约1.9~5.0%。特别是,在如图示方式那样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3个阶段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是:在包括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在内的面积率最高的部分91处,设为大约9.0~13.0%,在面积率为中间的部分92处,设为大约4.0~7.0%,在面积率最低的部分93处,设为大约1.9~5.0%。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将相邻部分处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之差设为大约2.5~5.0%。

另外,关于和接合部40的面积率的变化相伴随的弹性极限伸展率的变化,在通常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处,设为弹性极限伸展率不足130%(更优选是120%以下)的非伸缩区域,从此处起,使弹性极限伸展率阶段性地或连续地提高至200%以上。特别是,在如图示方式这样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以3个阶段变化的情况下,在包括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在内的弹性极限伸展率最低的部分91处,将弹性极限伸展率设为大约100~130%,在弹性极限伸展率为中间的部分92处,设为大约125~190%,在弹性极限伸展率最高的部分93处,设为大约200~300%。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将相邻部分处的弹性极限伸展率之差设为大约25~100%。

为了提高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合身性,如图12所示,对于吸收体13的与外装体20的变化区域90重合的部分来说,如果与变化区域90处的接合部40的面积率的降低相对应地使上述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阶段性地或连续地降低(在图12中,以厚度的降低来表现单位面积重量的降低),则能够在不损害合身性的情况下确保吸收体13的单位面积重量、即吸收量,因此是优选的。例如,在如图示方式这样以包括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的中央部在内的部分91、在该部分91的宽度方向wd两侧相邻的相邻部分92、以及位于该相邻部分92的宽度方向wd外侧的外侧部分93这3个阶段使接合部40的面积率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使吸收体13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与这些部分91~93重合的部分处以3个阶段降低。吸收体13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变化量可以适当地确定,但优选的是,相对于接合部40的1%的面积率设为大约90~100g/m2。例如,可以是,在面积率为9.0~13.0%的情况下,设为190~230g/m2,在面积率为4.0~7.0%的情况下,设为150~180g/m2,在面积率为1.9~5.0%的情况下,设为100~120g/m2

<其他>

图示例是在外装体20的腰部以外的伸缩区域20x中夹装有弹性膜30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弹性膜30夹装至腰部23而省略腰部弹性部件24、或者使弹性膜30夹装至腰部23而与腰部弹性部件24重合地配置。另外,只要至少在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100及其宽度方向wd两侧的部分处设置弹性膜30伸缩区域结构20x,则也可以在其他部分不设置弹性膜30,而是通过橡胶线等细长状弹性部件来附加伸缩性。在图示方式中,弹性膜伸缩结构20x在前身部分f和后身部分b处分离,但也可以从前身部分f起通过裆间部并连续至后身部分b。另外,也可以仅在前身部分f和后身部分b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弹性膜伸缩结构20x。

<对说明书中的用语的说明>

只要在说明书中没有特别地记载,则说明书中的以下用语具有如下含义。

·“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是指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中央为边界分别处于前侧和后侧的部分。另外,裆间部是指包含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中央在内的前后方向范围,在吸收体具有收窄部的情况下,是指具有该收窄部的部分的前后方向范围。

·“弹性极限伸展率”是指在伸缩方向上的弹性极限(换言之,在第1片层和第2片层完全展开的状态下)的伸展率,并且是设自然长度为100%时的以百分率来表示弹性极限时的长度的量。

·“面积率”是指对象部分在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使对象区域(例如伸缩区域80、非伸缩区域70、主伸缩部分、缓冲伸缩部分)中的对象部分(例如片接合部40、贯通孔31的开口、透气孔)的总面积去除该对象区域的面积来进行计算,并以百分率来表示,特别是,具有伸缩结构的区域中的“面积率”是指在伸缩方向上伸展至弹性极限的状态下的面积率。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对象部分的方式中,希望是:将对象区域设定为含有10个以上对象部分的大小,并求得面积率。

·“伸长率”是指设自然长度为100%时的值。

·“单位面积重量”如下述这样测量。将样品或者试验片预备烘干后放置到标准状态(试验场所的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65%以下)的试验室或者装置内,使之为变成恒量的状态。预备烘干是指将样品或者试验片在相对湿度为10~25%且温度不超过50℃的环境下使之成为恒量。另外,对于公定回潮率为0.0%的纤维,也可以不进行预备烘干。使用纸张紧度板(米坪板)(200mm×250mm、±2mm),从变成恒量的状态的试验片中切取200mm×250mm(±2mm)的尺寸的样品。测量样品的重量,20倍地计算出每平米的重量作为单位面积重量。

·吸收体的“厚度”是使用株式会社尾崎制作所的厚度测量仪(peacock,表盘式厚度规,大型类型,型号为j-b(测量范围0~35mm)或型号为k-4(测量范围0~50mm)),使试样和厚度测量设备水平来测量的。

·上述以外的“厚度”是使用自动厚度测量仪(kes-g5便携压缩测量程序)在负荷为10gf/cm2、加压面积为2cm2的条件下自动测量的。

·“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率(破裂伸长)”是指除了将试验片设定为宽度为35mm×长度为80mm的长方形形状以外,还按照jisk7127:1999“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设初始检查间隔(刻度间距离)为50mm并设拉伸速度为300mm/min而测量出的值。作为拉伸试验机,可以使用例如shimadzu公司制造的aoutgraphags-g100n。

·“伸长应力”是指按照jisk7127:1999“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通过设初始检查间隔(刻度间距离)为50mm并设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拉伸试验,在弹性区域内进行伸长时所测量的拉伸应力(n/35mm),伸长的程度可以根据试验对象适当决定。关于试验片,优选设定成宽度为35mm、长度为80mm以上的长方形状,但在无法切出宽度为35mm的试验片的情况下,以能够切出的宽度来制作试验片,将测量值换算成宽度为35mm的情况下的值。另外,即使在对象区域较小而无法获取充分的试验片的情况下,如果是要比较伸长应力的大小,则只要适当地使用即使小但尺寸相同的试验片,也至少能够进行比较。作为拉伸试验机,可以使用例如shimadzu公司制造的aoutgraphags-g100n。

·“展开状态”是指没有收缩和松弛地平坦展开的状态。

·各部分的尺寸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是指展开状态下而不是自然长度状态下的尺寸。

·在没有关于试验或测量中的环境条件的记载的情况下,该试验或测量是在标准状态(在试验场所中,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65%以下)的试验室或者装置内进行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上述例那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标号说明

b:后身部分;f:前身部分;l:中间区域;t:腰围区域;ld:前后方向;wd:宽度方向;ed:伸缩方向;xd:垂直方向;10:内装体;11:顶片;12:不透液性片;13:吸收体;13n:收窄部分;14:包装片;15:褶裥部无纺布;16:褶裥部弹性部件;20:外装体;20a:第1片层;20b:第2片层;20c:折返部分;20x:弹性膜伸缩结构;21:侧封部;24:腰部弹性部件;25:收缩皱褶;29:腿围线;30:弹性膜;40:接合部;90:变化区域;100:男性生殖器对置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