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3228发布日期:2019-01-05 08:5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列举生理用卫生巾。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形成了点状压花7的吸收体4的生理用卫生巾1。公开了借助因通过该点状压花7而设置的纤维密度差产生的毛管现象作用来提高吸收性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8-136564a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由于按规则图形设置了点状压花7,所以通过利用毛管现象作用使在示出体液排出部位的区域h所吸收的体液转移,从而体液呈大致同心圆状扩散。此时,在生理用卫生巾1那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用途进行调整,但宽度方向的长度因使用者的胯部的长度而被制限,故而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因而,无论在长度方向能进行吸收的范围设置成多大,都存在呈大致同心圆状扩散的体液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为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一对护翼部,所述一对护翼部分别在所述厚度方向的非肌肤侧具备护翼粘接部且朝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中央引导部,该中央引导部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中央区域,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引导排泄物;以及前侧压缩部,该前侧压缩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前侧区域,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当将所述吸收体进行吸收后存在所述排泄物的区域设为排泄物存在区域时,所述中央引导部以如下方式引导所述排泄物:通过将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一半除以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成为通过将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前侧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最前侧端部至所述护翼粘接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央的距离除以所述中央处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以上。

有关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变得明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侧观看卫生巾1的俯视图。

图2是从非肌肤侧观看卫生巾1的俯视图。

图3是以图1中的a-a箭头表示的概略剖面图。

图4是从非肌肤侧观看吸收体10的俯视图。

图5是从肌肤侧观看吸收体10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放大示意图。

图6a是在以图1中的e-e箭头示出的部分的吸收体10形成了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概略剖面图。

图6b是在图6a的吸收体10形成了中央引导部14的概略剖面图。

图6c是在图6b的吸收体10层积了顶片3的概略剖面图。

图6d是以图1中的e-e箭头示出的部分的卫生巾1的概略剖面图。

图7是对卫生巾1的使用样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8a是对不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以及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8b是对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但不具有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8c是对不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而具有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8d是对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和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卫生巾1吸收了排泄物时的排泄物存在区域q(q)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0a是示出卫生巾100使用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b是示出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液体而经过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c是示出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a是示出卫生巾1使用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b是示出向图11a的卫生巾1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c是示出向图11a的卫生巾1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d是示出卫生巾1的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变得明了。

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一对护翼部,所述一对护翼部分别在所述厚度方向的非肌肤侧具备护翼粘接部且朝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中央引导部,该中央引导部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中央区域,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引导排泄物;以及前侧压缩部,该前侧压缩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前侧区域,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当将所述吸收体进行吸收后存在所述排泄物的区域设为排泄物存在区域时,所述中央引导部以如下方式引导所述排泄物:通过将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一半除以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成为通过将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前侧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最前侧端部至所述护翼粘接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央的距离除以所述中央处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以上。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引导排泄物以便排泄物存在区域在到达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前先到达前侧压缩部,因而能够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将所述排泄物到达所述前侧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最前侧端部时的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设为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所述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是满足以下关系的最大区域:通过将所述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一半除以所述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成为通过将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前侧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最前侧端部至所述护翼粘接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央的距离除以所述中央处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以上。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即便在排泄物扩散到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的状态下,也能够减小排泄物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至少中央区域设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线状压缩部以及另一侧线状压缩部,所述一侧线状压缩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吸收体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中央引导部之间,所述另一侧线状压缩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吸收体的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中央引导部之间,所述中央引导部以如下方式引导所述排泄物:通过将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一半除以所述排泄物存在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的值,成为通过将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前侧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最前侧端部至所述中央的距离除以所述中央处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线状压缩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另一侧线状压缩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而得的值以上。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引导排泄物,以便排泄物存在区域在到达吸收体的一侧线状压缩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以及另一侧线状压缩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之前先到达前侧压缩部,因而,能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用于以肌肤侧面为内侧进行折叠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多个折叠部,所述吸收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后侧区域具有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后侧压缩部,所述折叠部在相比所述护翼粘接部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前侧的位置以及相比所述护翼粘接部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后侧的位置分别设有1个以上,所述前侧压缩部相比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前侧的所述折叠部之中最靠近所述护翼粘接部的前侧折叠部设在前侧,并且,所述后侧压缩部相比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后侧的所述折叠部之中最靠近所述护翼粘接部的后侧折叠部设在后侧。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在长度方向的前侧以及后侧分别在折叠部的外侧设置前侧压缩部以及后侧压缩部,使得沿着长度方向被引导的排泄物在前侧压缩部以及后侧压缩部进一步在宽度方向被引导,因而,能够减少向前侧压缩部以及后侧压缩部的长度方向的外侧引导排泄物的情形,同时能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后侧区域具有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线状的后侧线状压缩部。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由后侧线状压缩部引导排泄物,因而,尤其在后侧比前侧长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能够使排泄物进一步向后侧扩散,能够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吸收体的后侧区域具有至少1个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且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后侧压缩部,所述后侧线状压缩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从所述护翼粘接部的后侧的端部起至位于最后侧的所述后侧压缩部的最后侧的端部之间。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由后侧压缩部使被后侧线状压缩部引导的排泄物在宽度方向扩散,因而,能够减少排泄物向后侧压缩部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扩散的情形。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后侧线状压缩部和与该所述后侧线状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各端部连接的所述后侧压缩部的第1压缩部;以及具有一对另外的所述后侧线状压缩部和与该另外的所述后侧线状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各端部连接的另外的所述后侧压缩部的第2压缩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1压缩部相比所述第2压缩部位于内侧。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借助第1压缩部的后侧线状压缩部,能够将排泄物向长度方向的更外侧引导,即便在排泄物向第1压缩部的后侧线状压缩部的宽度方向的更外侧移动的情况下,借助位于外侧的第2压缩部的其他后侧线状压缩部,也能够减小排泄物向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另外,借助第1压缩部的后侧压缩部,能够使排泄物向宽度方向的更外侧移动,即便在排泄物向比第1压缩部的后侧压缩部靠长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借助位于外侧的第2压缩部的其他后侧压缩部,也能够减小排泄物向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中央引导部从所述吸收体的前侧端部起设置至后侧的端部,所述中央引导部与所述前侧压缩部以及所述后侧压缩部交叉。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即便在将促进沿长度方向的引导的倾向强的中央引导部从吸收体的前侧端部起设置至后侧的端部的情况下,通过中央引导部与前侧压缩部以及后侧压缩部交叉,从而能够在分别交叉的部分由前侧压缩部以及后侧压缩部促进沿宽度方向的引导,因而,能够减轻排泄物向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扩散的情形。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液性纤维,在所述中央引导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在所述厚度方向凹陷的点状压缩部,在所述宽度方向,所述中央引导部的所述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中央部比在端部高,在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点状压缩部的所述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中央部比在端部高,在所述厚度方向,所述中央引导部的中央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相比所述点状压缩部的中央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位于肌肤侧。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吸收体由中央引导部朝肌肤侧弯折,从而与使用者的阴道口等排泄口抵接,因而,使首先由中央引导部吸收的排泄物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移动,朝点状压缩部移动,因而,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的贴合性,同时提高与肌肤抵接的面的肌肤触感。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央引导部与在所述宽度方向跟所述中央引导部邻接的所述点状压缩部之间,设有所述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所述中央引导部的所述中央部以及所述点状压缩部的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吸液性纤维的密度低的区域。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贮存排泄物的吸液性纤维密度低的区域可发挥贮存由中央引导部吸收的排泄物、使邻接的点状压缩部吸收所贮存的排泄物的流路的作用。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所述点状压缩部的所述中央部比在所述中央引导部的所述中央部高。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将首先由中央引导部吸收的排泄物向吸液性纤维密度更高的点状压缩部引导。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点状压缩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使排泄物在长度方向进一步扩散,因而,能在吸收体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在所述宽度方向,在所述宽度方向邻接的所述点状压缩部彼此的中心的间隔均等。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将吸收体的刚性保持为恒定,同时将排泄物的扩散保持为恒定。

<<<生理用卫生巾1的基本构成>>>

以下,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以生理用卫生巾为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从肌肤侧观看生理用卫生巾1(以下称为“卫生巾1”)的俯视图。图2是从非肌肤侧观看卫生巾1的俯视图。图3是以图1中的a-a箭头示出的概略剖面图。卫生巾1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另外,将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之中的、与穿用者的下腹部抵接的一侧称为“前侧”,将与穿用者的臀部抵接的一侧称为“后侧”。另外,将卫生巾1的厚度方向之中的、与穿用者抵接的一侧称为“肌肤侧”,将其相反侧称为“非肌肤侧”。另外,图中的x-x线是宽度方向的卫生巾1的中心线。

如图3所示那样,在卫生巾1中,从厚度方向的肌肤侧起,依次层积了顶片3、吸收体10和底片5。各部件3、10、5由未图示的粘接剂与在厚度方向邻接的部件进行接合。另外,卫生巾1具有设有吸收体10的卫生巾主体部20和从卫生巾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朝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延伸出的一对护翼部30。

顶片3是透液性片,可例示热风无纺布等。底片5是不透液性片,可例示聚乙烯(pe)的树脂膜等。顶片3以及底片5的平面形状为相同形状,其平面尺寸比吸收体10大,将吸收体10的平面整体覆盖。

在卫生巾主体部20的非肌肤侧面(底片5的非肌肤侧面),设有主体部用粘接部21。在使用卫生巾1时,主体部用粘接部21贴装在内衣等的肌肤侧面上,由此将卫生巾1固定于内衣等。对于图2所示的主体部用粘接部21,在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了在长度方向具有长边的长方形的3个粘接部,并且这3个粘接部的列在宽度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8列。

同样,在各护翼部30的非肌肤侧面(底片5的非肌肤侧面),设有护翼部用粘接部31。在使用卫生巾1时,护翼部30朝非肌肤侧被弯折,护翼部用粘接部31贴装到内衣等的非肌肤侧面上,由此将卫生巾1固定于内衣等。图2所示的护翼部用粘接部31是在长度方向具有长边的长方形的粘接部。

吸收体10是吸收排泄物并将其保持在内部的部件,具有吸收性芯12、比吸收性芯12靠肌肤侧的肌肤侧片11和比吸收性芯12靠非肌肤侧的非肌肤侧片13,各部件11~13在厚度方向进行层积。吸收性芯12成形为俯视纵长形状(图1的虚线部分),在作为吸液性纤维的浆料纤维等中添加了作为吸液性颗粒物的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谓sap)等,吸液性纤维的每单位面积重量构成比率为约90%且sap的每单位面积重量构成比率为约10%地构成。另外,作为吸液性纤维,可列举纤维素类吸收性纤维。

肌肤侧片11是透液性片,可例示薄纸等。非肌肤侧片13既可以为透液性片也可以为不透液性片,可例示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等。吸收性芯12、肌肤侧片11以及非肌肤侧片13为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从肌肤面侧以及非肌肤面侧分别覆盖吸收性芯12地通过粘接剂(未图示)进行接合(图3)。另外,肌肤侧片11以及非肌肤侧片13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不同,各部件11~13也可以不通过粘接剂相互接合。

另外,卫生巾1从长度方向的前侧起依次具有前侧区域r1、中央区域r2、后侧区域r3(图1)。所谓“前侧区域r1”,是指比设有护翼部30的部分靠前侧的区域,比护翼部用粘接部31靠上侧且比卫生巾1在宽度方向最为凹陷的部分靠前侧的区域。所谓“后侧区域r3”,是指比设有护翼部30的部分靠后侧的区域,比护翼部用粘接部31靠后侧且比卫生巾1在宽度方向最为凹陷的部分靠后侧的区域。将长度方向的前侧区域r1与后侧区域b之间的区域且设有护翼部30的区域称为中央区域r2。卫生巾1通过位于前侧区域r1的前侧折叠部ff和位于后侧区域r3的后侧折叠部fb被3折折叠地单独包装。

<关于中央引导部14、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以及压缩部25>

图4是从非肌肤侧观看吸收体10的俯视图。图5是从肌肤侧观看吸收体10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放大示意图。将俯视纵长形状的吸收体10之中的、宽度方向上两外侧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端部称为横端10e,将长度方向的前侧的弯曲形状的端部称为前端10et,将后侧的弯曲形状的端部称为后端10eb。吸收体10是通过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成为厚度3mm以下、优选为2mm以下的所谓薄型的吸收体。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在吸收体10,在长度方向从前端10et到后端10eb之间、宽度方向从一侧的横端10e到另一侧的横端10et之间的区域,具有以交错状配置的多个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从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分别在厚度方向凹陷。另外,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平面形状是宽度方向的长度lm2而长度方向的长度lm1的长椭圆形(lm1>lm2),促进排泄物等沿长度方向的扩散。

对于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在宽度方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彼此的中心的间隔均等,在长度方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彼此的中心的间隔均等。由此,能够将吸收体10的刚性保持恒定,同时使排泄物等的扩散保持恒定。另外,在宽度方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彼此的边缘的间隔lb比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m2短(lm2>lb)。在长度方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边缘的间隔lj比在宽度方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彼此的边缘的间隔lb短(lj<lb)。

在吸收体10,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沿着长度方向的中央引导部14。中央引导部14从吸收体10的前端10et至后端10eb,从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分别在厚度方向凹陷。中央引导部14进行引导以便以中央引导部14为基点将吸收体10朝厚度方向的肌肤侧弯折,且在长度方向引导排泄物等。借助中央引导部14实现的弯折引导以及排泄物引导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点状压缩部25将顶片2和吸收体10在厚度方向一起压缩,是圆形的压缩部。点状压缩部25从肌肤面侧起在厚度方向凹陷,在由后述的压缩部26、27、28在顶片2上划分出的大致封闭的区域内离散地设置。

图6a~图6d是对中央引导部14、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以及点状压缩部25的形成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在以图1中的e-e箭头示出的部分的吸收体10形成了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概略剖面图。图6b是在图6a的吸收体10形成了中央引导部14的概略剖面图。图6c是在图6b的吸收体10上层积了顶片3的概略剖面图。图6d是以图1中的e-e箭头示出的部分的卫生巾1的概略剖面图。另外,图6a、图6b、图6c中的y-y线是厚度方向上的吸收体10的中心线,图6d中的y-y线是厚度方向上的卫生巾1的中心线。中央引导部14、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点状压缩部25,通过使吸收体10或重叠了顶片3的吸收体10在具有多个突部的凸辊(未图示)与表面平坦的砧辊(未图示)之间的辊隙通过并进行压缩加工而形成。

首先,形成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若对加工前的吸收体10从非肌肤面侧进行压缩(压花加工),则形成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形成了未压缩的区域a和经过压缩加工而从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凹陷了的区域b(图6a)。对于区域b,吸液性纤维被压溃,厚度比区域a薄,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区域a高。也就是,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宽度方向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中央部bc比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端部高。此时,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位于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

接着,形成中央引导部14。对于中央引导部14,若对形成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吸收体10的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从非肌肤面侧进行付型压缩加工,则形成中央引导部14,新形成出从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凹陷的区域c(图6b)。区域c与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同样,吸液性纤维被压溃,厚度比区域a薄,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区域a高。也就是,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宽度方向上在中央引导部14的中央部cc比中央引导部14的端部高。

另外,优选的是,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中央部bc比中央引导部14的中央部cc高。这可以通过以比用于形成中央引导部14的压缩大的加压继进行用于形成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压缩来实现。由此,能够将首先由中央引导部14吸收的排泄物朝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更高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进行引导。其中,在形成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部分进一步形成出中央引导部14的情况下,在局部,中央引导部14的厚度变得更薄,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得更高。

接着,如图6c所示那样从吸收体10的肌肤侧层积顶片3,利用粘接剂(hma)进行固定。另外,在图6c以及图6d省略了粘接剂。

然后,形成点状压缩部25。将顶片3和吸收体10在厚度方向一起从肌肤面侧压缩,新形成出从肌肤侧凹陷的区域d(图6d)。而后,在非肌肤侧层积底片5,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而形成卫生巾1。对于区域d,吸液性纤维被进一步压溃,厚度比区域a薄,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区域a高。也就是,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在宽度方向的、点状压缩部25的中央部dc比点状压缩部25的端部高。此时,点状压缩部25位于卫生巾1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另外,在图6d中,在形成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部分形成出点状压缩部25,但不限于此。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和点状压缩部25既可以形成在相同位置,也可以形成在不同位置。

<关于压缩部26、27、28、29>

另外,在卫生巾1,设有从厚度方向的肌肤侧朝非肌肤侧凹陷且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邻接的部位高的线状的压缩部26、27、28、29。借助该压缩部26、27、28、29,顶片3和吸收体从厚度方向的肌肤侧被压缩(压花加工),接合成一体。压缩部26、27、28作为整体呈在长度方向长的大致环状,沿着吸收体10的外周边缘部,连续地形成有压缩部26、压缩部27和压缩部28。

压缩部26设在前侧区域r1,具有前侧压缩部26a和线状压缩部26b。前侧压缩部26a位于最前侧,与长度方向交叉,大体沿着在前侧具有凸形状的卫生巾1的外形。前侧压缩部26a的后侧的各端部与线状压缩部26b的前侧的各端部分别连接,线状压缩部26b在比前侧压缩部26a靠后侧的位置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后侧的各端部起设置至前侧区域r1的后侧部分。

压缩部27主要设在中央区域r2,具有线状压缩部(一侧线状压缩部、另一侧线状压缩部)27a和重叠压缩部27b、27c,是关于中央引导部14对称的形状。线状压缩部27a在中央区域r2的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一侧线状压缩部27a位于吸收体10的一侧的横端10e与中央引导部14之间,另一侧线状压缩部27a位于另一侧的横端10e与中央引导部之间。该各线状压缩部27a的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配置在离开横端10e规定距离(例如7mm)的位置上,优选的是,从横端10e至各线状压缩部27a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端部的距离为3mm以上。另外,重叠压缩部27b设在比线状压缩部27a靠前侧的前侧区域r1,从宽度方向的外侧与线状压缩部26b的后侧端部邻接,位于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重叠压缩部27c设在比线状压缩部27a靠后侧的后侧区域r3,从宽度方向的外侧与线状压缩部28b(后述)的前侧端部邻接,位于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另外,重叠压缩部27b的后侧的各端部与线状压缩部27a的前侧的各端部分别连接,线状压缩部27a的后侧的各端部与重叠压缩部27c的前侧的各端部分别连接。

压缩部(第2压缩部)28设在后侧区域r3,具有后侧压缩部28a和线状压缩部28b,是关于中央引导部14对称的形状。后侧压缩部28a位于最后侧,与长度方向交叉,大体沿着卫生巾1的外形。后侧压缩部28a的前侧的各端部与线状压缩部28b的后侧的各端部分别连接,线状压缩部28b在比后侧压缩部28a靠前侧的位置从后侧压缩部28a的前侧的各端部起设置至后侧区域r3的前侧部分。

压缩部29(第1压缩部)位于后侧区域r3,设在压缩部28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内侧。另外,压缩部29具有内侧压缩部29a和线状压缩部(后侧线状压缩部)29b,是关于中央引导部14对称的形状。内侧压缩部29a比后侧压缩部28a靠前侧,在后侧呈凸形状而与长度方向交叉,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后侧压缩部28a短。另外,线状压缩部29b的下侧的各端部与内侧压缩部29a的前侧的各端部分别连接,在比线状压缩部29b靠后侧的位置,从比内侧压缩部29a靠前侧的各端部起设置至后侧区域r3的前侧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压缩部26a与各线状压缩部26b的交界、线状压缩部27a与各重叠压缩部27b、27c的交界、后侧压缩部28a与各线状压缩部28b的交界、内侧压缩部29a和各线状压缩部29b为方便起见而设定,但不限于此。前侧压缩部26a、后侧压缩部28a、内侧压缩部29a只要分别具有至少跨过中央引导部14的长度即可,各线状压缩部26b、各线状压缩部28b、各线状压缩部29b只要至少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即可。前侧压缩部27a、后侧压缩部28a以及内侧压缩部29a只要是至少跨过中央引导部14的长度的线状的压缩部即可。另外,也可不必设置各重叠压缩部27b、27c,但通过设置各重叠压缩部27b、27c能够进一步减轻排泄物从依靠折叠部ff、fb实现的弯折动作容易产生的部分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各压缩部26、27、28、29的长度、形状可任意设定。

<关于依靠中央引导部14实现的将吸收体10朝肌肤侧弯折的引导>

由于设在吸收体10的中央引导部14能够进行引导以便以在厚度方向凹陷的中央引导部14为基点将吸收体10朝厚度方向的肌肤侧弯折,所以,在穿用卫生巾1时,若穿用者腿的夹入力作用,则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变形成从宽度方向的侧部朝中央部向肌肤侧凸出的形状。图7是对卫生巾1的使用样态进行说明的图。当使用者安装卫生巾1时,在将卫生巾1固定到内衣的胯下部(裆部)的状态下,进行将内衣向使用者的胯间部201k侧上拉的动作。此时,如图7的状态a所示那样具备吸收体10的卫生巾1沿着中央引导部14向肌肤侧弯折。并且,在卫生巾1安装于使用者的胯间部201k的状态下,如图7的状态b所示那样,沿着中央引导部14向肌肤侧弯折的部分容易接触存在阴道口等排泄口201he的间隙。由此,容易让使用者感受到良好的贴合性,并且能够容易无遗漏地使吸收体10吸收经血等排泄物。

<关于依靠中央引导部14实现的排泄物引导>

中央引导部14呈沿着长度方向的形状,通过压缩加工而在厚度方向凹陷,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得以提高,因而,能够在长度方向引导排泄物等液体。以下,对排泄物等液体的扩散性进行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吸收体10中的排泄物等的扩散,由于吸收体10内的吸液性纤维的比例大(吸液性纤维:sap=90:10),借助所谓“毛管现象”,排泄物等的扩散得到促进。所谓“毛管现象”也称为“毛细管现象”,是指管中的液面的上升或效果的程度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与管的内径成反比。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间与管相当,是指液体在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狭小空间与重力及上下左右无关地进行浸透的现象,吸液性纤维的间隙越小则液体的浸透就越快。也就是,吸液性纤维的密度越高,排泄物扩散程度越大。

图8a~图8d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0同样是具有顶片、吸收性芯、底片的吸收体,示出了滴下规定量的液体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状态。在图8a~图8d中,各图的上下方向表示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表示宽度方向。

首先,图8a是对不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以及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和中央引导部,所以,滴下的液体在其位置呈大体同心圆状,大体留在滴下的部位。

图8b是对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而不具有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在该情况下,滴下的液体借助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高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的毛管现象,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间被促进,在比图8a的情况大的范围扩散。此时,液体在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同程度地扩散,呈大体同心圆状扩散。

图8c是对不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而具有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因而,滴下的液体借助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高的中央引导部的毛管现象,沿着中央引导部促进液体的扩散,在宽度方向液体的扩散不怎么进展,而对于沿着中央引导部的部分,液体更长地扩散。

图8d是对具有吸收体点状压缩部和中央引导部的吸收体进行说明的图。借助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高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的毛管现象,向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间被促进,借助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高的中央引导部的毛管现象,沿着中央引导部促进液体的扩散。其结果,在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都促进了液体的扩散。此时,与在仅形成吸收体点状压缩部的情况(图8b)下液体呈大体同心圆状扩散的情形相比,借助依靠中央引导部实现的液体扩散,组合了依靠吸收体点状压缩部实现的液体的扩散效果和依靠中央引导部实现的液体的扩散效果,液体扩散的区域成为纵长的椭圆形状(图8d)。以均匀的间隔形成在吸收体上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形成朝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扩散,将排泄物等扩散的范围形成为大致同心圆状。中央引导部沿着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使液体进一步朝长度方向扩散。

中央引导部通过使中央引导部的凹陷(压缩)的深度、长度方向的长度以及形成有中央引导部的面积等变化,能够使液体的扩散量变化。例如,利用更高压力的压缩形成的中央引导部,吸液性纤维的密度变高,能进一步促进液体沿长度方向的扩散。另外,更长、面积更大的中央引导部,由于吸液性纤维的密度高的区域扩大,所以能够进一步促进液体沿长度方向的扩散。

例如,在吸收体,将规定量(例如5ml)的人工经血等液体滴下到吸收体的大致中央,观察经过规定时间(例如60分钟后)后的状态。能够根据其结果进行中央引导部的调整。在判断为沿长度方向的扩散不充分的情况下,只要进一步增强中央引导部的压缩,或进一步增大中央引导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即可。另外,通过进一步增大中央引导部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能够向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更外侧扩散液体。进而,对于具有吸液性纤维和sap的吸收体,通过进一步增加吸液性纤维的比例,也能够提高液体的扩散性。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沿长度方向的扩散过头的情况下,只要进一步减弱中央引导部的压缩,或缩小中央引导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形成为小范围即可。另外,也可以增大吸收体的sap的构成比。

进而,不仅利用中央引导部,而是通过组合中央引导部与点状以及线状的压缩部,能够更为灵活地调整液体的扩散。对于中央引导部、点状以及线状的压缩部的压缩范围、压缩强度等,也与上述的中央引导部的调整同样,只要观察其状态来确定即可。

例如,在液体沿宽度方向的扩散过头、液体沿长度方向的扩散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更强的压缩形成中央引导部来促进沿长度方向的扩散,另一方面减少点状的压缩部的数量来减弱液体向宽度方向的扩散。同样,在液体沿长度方向的扩散适度地进行、液体沿宽度方向的扩散不充分的情况下,保持中央引导部不变,通过增加点状的压缩部的数量、压缩量,能够进一步促进沿宽度方向的扩散。进而,通过改变点状的压缩部的长度方向的密度和点状的压缩部的宽度方向的密度,也能够使液体沿长度方向的扩散和液体沿宽度方向的扩散变化。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巾1的有效性>>>

图9是对卫生巾1吸收了排泄物时的排泄物存在区域q(q)进行说明的示意图。所谓排泄物存在区域q,是指卫生巾1的吸收体10吸收了排泄物等时排泄物等存在的区域,是指从肌肤侧观看卫生巾1时能够识别排泄物等的范围。在图9中,示意性示出了使用者使用卫生巾1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状态,即吸收了规定量的排泄物等的状态。另外,排泄物存在区域q并不限定于呈现一定形状,而是具有椭圆的形状、斑驳的色彩,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外接于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椭圆形状(图9中的虚线区域)作为排泄物存在区域q进行说明。

以下,通过比较针对具有与卫生巾1基本相同构成但不具有中央引导部14以及压缩部26等的卫生巾100和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滴下规定量的液体后的结果来进行说明。卫生巾100的吸收体101以及卫生巾1的吸收体10都是长度方向的长度约285mm、宽度方向的长度约70mm。向卫生巾100和卫生巾1滴下的液体使用着色的水等液体,向卫生巾100以及卫生巾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x-x与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交叉的部分进行滴下。并且,在将滴下的液体扩散的区域作为排泄物存在区域q进行探讨时,为方便起见,按照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概略图形即排泄物存在区域q进行说明。

图10a是示出卫生巾100的使用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另外,与卫生巾1同样,在卫生巾100的吸收体10上具有多个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

图10b是示出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0.5ml的液体而经过1小时后的状态。此时,排泄物存在区域q成为长度方向的长度t以及宽度方向的长度s分别为约30mm的大致同心圆形状,收敛在吸收体101的内侧。

图10c是示出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向图10a的卫生巾100滴下3.0ml的液体而经过1小时后的状态。此时,排泄物存在区域q相比图10b的状态有所扩大,呈长度方向的长度t以及宽度方向的长度s分别为约75mm的大致同心圆形状,在吸收体101的长度方向收敛,而向宽度方向的两外侧溢出。因而,吸收体101的前侧区域以及后侧区域基本不吸收液体,但存在液体从吸收体10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泄漏、液体向卫生巾1的外侧也可能泄漏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巾1具有中央引导部14以及压缩部26、27、28、29。图11a是示出卫生巾1的使用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具备以下中央引导部14:通过将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长度方向的长度t的一半(t/2)除以宽度方向的长度s而得的值((t/2)/s),是通过将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至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的距离h除以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处的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而得的值(h/k)以上((t/2)/s≥h/k)。

在此,如前述那样,排泄物等的扩散状态根据中央引导部的压缩状态、形状、点状的压缩部的压缩状态、分布状态等而有所变化。因而,例如通过下述那样的次序,能够形成实现(t/2)/s≥h/k的中央引导部14。首先,准备仅点状压缩部25的分布密度不同的3种卫生巾(压缩部26、27、28、29相同,未形成中央引导部14)。接着,针对各卫生巾,改变压力地对中央引导部14(长度相同)进行压缩。由此,获得仅中央引导部14的压缩状态不同的3种卫生巾。接着,针对这些卫生巾,如前述那样滴下液体(人工经血等)而观察扩散状态,确定出成为(t/2)/s≥h/k的卫生巾。

若确定出成为(t/2)/s≥h/k的卫生巾,则采用形成于其上的中央引导部14即可。若不存在成为(t/2)/s≥h/k的卫生巾,则立足于上述的实验结果,为了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一步扩散,而进行如前述那样改变中央引导部14的宽度、长度等的应对即可。

接着,关于如上那样获得的卫生巾(成为(t/2)/s≥h/k的卫生巾)中的排泄物的扩散状态,使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1b是示出在图11a的卫生巾1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在图11a的卫生巾1滴下0.5ml的液体而经过1小时后的状态。此时,排泄物存在区域q成为长度方向的长度t约60mm、宽度方向的长度s约30mm的纵长的椭圆形状,收敛在吸收体10的内侧。

图11c是示出在图11a的卫生巾1滴下液体而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示出了在图11a的状态的卫生巾1滴下3.0ml的液体而经过1小时后的状态。此时,排泄物存在区域q成为长度方向的长度t约120mm、宽度方向的长度s约60mm的纵长的椭圆形状,收敛在吸收体10的内侧。

如图11b以及图11c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使在吸收体10的中心线x-x与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交叉的部分所吸收的排泄物等,相比宽度方向,由中央引导部14朝长度方向扩散。使通过将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长度方向的长度t的一半(t/2)除以宽度方向的长度s而得的值((t/2)/s),成为通过将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至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的距离h除以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处的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而得的值(h/k)以上((t/2)/s≥h/k),由此,在任何状态下都将排泄物存在区域q收敛在吸收体10的内侧,使排泄物在吸收体10的更大范围扩散,同时减轻了排泄物向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引导排泄物以便排泄物存在区域q在到达吸收体10的横端10e之前先到达前侧压缩部26a,相比卫生巾100的吸收体101的情况,能够在吸收体10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等。

另外,图11d是示出卫生巾1的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示意图。如图11d所示那样,将扩散的液体到达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时的排泄物存在区域q称为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通过将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长度方向的长度tm的一半(tm/2)除以宽度方向的长度sm而得的值((tm/2)/sm),成为通过将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至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的距离h除以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处的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而得的值(h/k)以上((tm/2)/sm≥h/k)。因而,即便在排泄物扩散到了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状态时,也能够减小排泄物从吸收体10的横端10e泄漏的可能性。

另外,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是在长度方向相对于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非对称的形状。也就是,相比从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前侧端部(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至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的距离,从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至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的后侧的端部的距离大。这是因为,设在吸收体10的后侧区域的各线状压缩部28b、29b促进了排泄物沿长度方向的扩散。卫生巾1由于后侧区域r3比前侧区域r1长,所以能够借助各线状压缩部28b、29b进一步促进排泄物朝后侧区域的扩散,能够使最大排泄物存在区域qm形成为更大区域。

进而,在吸收体10的中央区域r2,设有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侧线状压缩部27a和另一侧线状压缩部27a,各线状压缩部27a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是外端27ae。优选的是,通过将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长度方向的长度t的一半除以排泄物存在区域q的宽度方向的长度s而得的值((t/2)/s),成为通过将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e至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的距离h除以护翼粘接部中心线w-w处的一侧的外端27ae与另一侧的外端27ae的距离j而得的值以上((t/2)/s≥h/j)。由此,排泄物存在区域q能够引导排泄物,以便在到达各线状压缩部27a的外端27ae的同时或到达外端27ae之前先到达前侧压缩部26a。

进而,优选的是,卫生巾1具有用于以肌肤面侧为内侧进行折叠的、沿着宽度方向的多个折叠部ff、fb,吸收体10在吸收体10的后侧区域具有在厚度方向凹陷且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后侧压缩部28a,前侧压缩部26a设在比最接近护翼粘接部31的前侧折叠部ff靠前侧的位置,且设在比最接近护翼粘接部31的后侧折叠部fb靠后侧的位置。由于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在宽度方向(as26、as28)引导排泄物,所以,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减轻了排泄物等由吸收体10的前端10et以及后端10eb朝外侧泄漏的可能性,通过将前侧压缩部26a设在前侧折叠部ff的前侧,将后侧压缩部28a设在后侧折叠部fb的后侧,从而能够确保设在前侧压缩部26a与后侧压缩部28a之间的中央引导部14的长度,能够在吸收体10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等。

进而,优选的是,吸收体10在长度方向上的吸收体10的后侧区域具有在厚度方向凹陷且沿着长度方向的、线状的线状压缩部29b。当该排泄物存在区域q(q)到达线状压缩部29b时,能够促进排泄物朝沿着线状压缩部29b的后侧(ab29)的扩散,因而,在如卫生巾1那样后侧比前侧长的情况下,向后侧使排泄物进一步扩散时能够在吸收体10的更大范围吸收排泄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状压缩部29b的宽度方向外侧,在长度方向上的吸收体10的后侧区域,还具有在厚度方向凹陷且沿着长度方向的、线状的线状压缩部28b。对于该线状压缩部28b,由于能够使排泄物朝后侧(ab28)进一步扩散,所以,在排泄物存在区域q(q)到达了线状压缩部28b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促进沿长度方向的扩散,减小排泄物由吸收体10的横端10e朝外侧泄漏的可能性。

进而,优选的是,吸收体10在长度方向上的吸收体10的后侧区域具有在厚度方向凹陷且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后侧压缩部28a、29a,各线状压缩部28b、29b位于在长度方向上的、从护翼粘接部31的后侧的端部至位于最后侧的后侧压缩部28a的最后侧的端部28ae之间。由此,借助各线状压缩部28b、29b朝后侧(ab28、ab29)被促进了的排泄物在到达了后侧压缩部28a后被朝宽度方向的外侧(as28)促进,因而减小了排泄物由后侧压缩部28a朝长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

进而,优选的是,卫生巾1具备:具有一对线状压缩部29b和与线状压缩部29b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连接的后侧压缩部29a的压缩部29;以及具有一对线状压缩部28b和与线状压缩部28b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连接的后侧压缩部28a的压缩部28,在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压缩部29相比压缩部28位于内侧。由此,借助线状压缩部29b能够将排泄物朝后侧(ab29)引导,即便在排泄物扩散到后侧压缩部29a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位于压缩部29外侧的线状压缩部28b,减小排泄物朝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另外,借助后侧压缩部29a,能够使排泄物朝宽度方向的外侧(as29)移动。进而,即便在排泄物扩散到后侧压缩部29a的后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位于压缩部29的外侧的压缩部28的后侧压缩部28a,减小排泄物向吸收体10的后侧泄漏的可能性。

进而,优选的是,卫生巾1的中央引导部14从吸收体10的前侧端部10et起设置至后侧的端部10eb,中央引导部14与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交叉。由此,能够借助中央引导部14使排泄物朝长度方向(af14、ab14)扩散,同时在中央引导部14分别与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交叉的部分由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促进排泄物向宽度方向的外侧(as26、as28)的引导,因而,能够减小排泄物向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也就是,由于在卫生巾1的后侧区域r3分别具有能够朝长度方向促进排泄物的一对线状压缩部28b和一对线状压缩部29b,具有使排泄物朝宽度方向促进的倾向强的后侧压缩部28a和后侧压缩部29a,所以,即便在由各线状压缩部28b、29b朝长度方向的外侧促进了排泄物的情况下,后侧压缩部28a也起到实质上阻止沿长度方向扩散的作用,能够减小排泄物向吸收体10的后侧的端部10eb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

进而,优选的是,如图6d所示那样,中央引导部14的中央部cc的厚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相比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中央部bc的厚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位于肌肤侧。由此,吸收体10以中央引导部14为基点朝肌肤侧弯折,与使用者的阴道口等排泄口抵接,因而,使首先由中央引导部14吸收到的排泄物等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移动,朝点状压缩部15移动。由此,减轻了排泄物在与肌肤抵接的部分的滞留,可提高肌肤触感。

进而,优选的是,如图6d所示那样,在中央引导部14的区域c和在宽度方向与中央引导部14邻接的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区域b之间,设有吸液性纤维的密度比中央引导部14的中央部cc以及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的中央部bc低的区域a。也就是,在通过压缩加工使吸液性纤维的密度进一步变高的区域c与区域b之间,设置有不实施压缩加工的吸液性纤维的密度较低的区域a,由此,能够发挥在吸液性纤维的密度低的区域a贮存由中央引导部14吸收而移动的排泄物,使在宽度方向邻接的点状压缩部吸收未被完全贮存在区域a的排泄物这样的流路的作用。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构成,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解释。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改进,而且本发明当然也包含其等价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吸收体10的前端10et至后端10eb设置了中央引导部14,但不必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从前侧压缩部26a的前侧端部26at至后侧压缩部28的后侧的端部28ab之间设置中央引导部14。由于在该情况下也能在长度方向,前侧至少到前侧压缩部26a,后侧至少到后侧压缩部28a,由中央引导部14在长度方向引导排泄物,因而,能够在长度方向扩散,并且在比前侧压缩部26a以及后侧压缩部28a靠长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难以引导排泄物,能够减小排泄物向长度方向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其中,在排泄物的量多的情况下,存在排泄物向吸收体10的横端10e的外侧泄漏的可能性,故而,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吸收体10的整个区域设置中央引导部14,能够在比前侧压缩部26以及后侧压缩部28靠长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引导排泄物,减小排泄物泄漏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后侧区域r3设置了压缩部28和压缩部29这2个压缩部,但不限于此。即可以仅设置压缩部28,也可以除了压缩部28、29之外还设置其他压缩部。能够根据中央引导部14以及压缩部28、29等压缩部,任意调整排泄物存在区域q(q)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以及宽度方向的长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压缩部25、吸收体10设置了多个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但不必如此设置。另外,对于中央引导部14、压缩部26、27、28、29等通过进行压缩加工来形成,但不限于此。可以使每单位面积重量变化或形成槽部。中央引导部14、压缩部25、26、27、28、吸收体点状压缩部15等可以根据排泄物存在区域q(q)的范围来适当调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作生理用卫生巾,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于护垫、吸尿垫、一次性尿布等。

附图标记说明

1、100(生理用)卫生巾(吸收性物品);3顶片;5底片;10、101吸收体;10e横端;10et前端;10eb后端;11肌肤侧片;12吸收性芯;13非肌肤侧片;14中央引导部;15吸收体点状压缩部;20卫生巾主体部;21主体部用粘接部;25点状压缩部;26前方压缩部;26a前侧压缩部;26ae前侧端部;26b线状压缩部;27中央压缩部;27a线状压缩部(一侧线状压缩部、另一侧线状压缩部);27ae外端;27b、27c重叠压缩部;28压缩部(第2压缩部);28a后侧压缩部;28b线状压缩部(后侧线状压缩部);29压缩部(第1压缩部);29a内侧压缩部;29b线状压缩部(后侧线状压缩部);30护翼部;31护翼部用粘接部;ff前侧折叠部;fb后侧折叠部;q排泄物存在区域;q排泄物存在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