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6748发布日期:2019-01-05 10: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氧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从肾脏排出的尿中的氧进行检测的氧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第2739880号公报中公开了从尿道导管的尿路中通过而将氧传感器插入并留置于膀胱内的氧测定装置。该氧测定装置通过使氧传感器的氧传感器主体从形成于尿道导管的前端部的导尿口中导出而与膀胱的上皮壁相接触,从而对上皮壁的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已进行了下述研究:假设尿中的氧状况反映肾脏的组织氧状况,通过测定尿中的氧来预测肾脏的状态。由于上述日本专利第2739880号公报这样的氧测定装置是对膀胱的上皮壁的氧进行检测的装置,因此并不限于检测尿中的氧。

假设想要使用上述氧传感器检测尿中的氧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在膀胱内氧传感器的氧传感器主体从尿道导管的导尿口露出,导致氧传感器主体发生位移而抵接于膀胱壁。而且,当氧传感器主体抵接于膀胱壁时会作为噪声而被检测出,因此以良好的精度测定尿中的氧并不容易。

此外,若氧传感器主体位于膀胱内尿未排出而残留的部位,则有时无法可靠地测定从肾脏排出的尿中的氧。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课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精度良好且可靠地对从肾脏介由膀胱内而排出至体外的新鲜尿中的氧进行测定的氧测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包含具有可挠性的中空状的轴的尿道导管、和具有能够检测尿中的氧的氧传感器主体的氧传感器,其中,在上述轴上设置有供膀胱内的尿流入的导尿口、和与上述导尿口连通而供上述尿流通的尿路,上述氧传感器设置于上述尿道导管,且以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与在上述尿路内流通的尿相接触的方式构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与在尿路中流通的尿相接触,因此能够精度良好且可靠地对从肾脏介由膀胱内而向体外排出的新尿中的氧进行测定。

在上述的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具备:具有荧光体和设置有上述荧光体的基部的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和与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分体地形成的光纤,其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以上述荧光体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尿路内的尿相接触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尿道导管,上述光纤可以以能够向上述荧光体照射激发光且能够接收来自上述荧光体的荧光的方式将上述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上述荧光体定位,所述光纤在所述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上述荧光体被定位的状态下固定于上述尿道导管。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分别制造具有荧光体的氧传感器主体和光纤并嵌入尿道导管,测定尿中的氧。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轴的前端形成有构成上述尿路的内腔的前端开口部,上述尿道导管具有与上述前端开口部嵌合的封闭部,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固定于上述封闭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固定氧传感器主体的封闭部从轴的前端侧与前端开口部嵌合,从而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相对于轴而言精度良好地容易且可靠地嵌入。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光纤可以以上述光纤的前端面位于上述尿路内且与上述荧光体相对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来自光纤的激发光高效地照射至荧光体,并且能够利用光纤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的荧光。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光纤以上述光纤的前端面位于与夹持上述氧传感器主体的上述尿路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在比上述尿路更靠前端侧折回,所述光纤在折回的状态下固定于上述尿道导管,上述基部可以构成为能够使来自上述光纤的激发光和来自上述荧光体的荧光透过。

根据这样的构成,使装配性和精度提高,并且抑制光纤的前端面与尿相接触而被污染,同时能够测定尿中的氧。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光纤的前端面也可以与上述基部的与涂布有上述荧光体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或接近。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上述荧光体与尿更加可靠地接触,另外,能够将来自光纤的光向荧光体高效地照射,并且能够利用光纤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的荧光。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可以在上述封闭部中形成有配设了上述光纤的折回部分的配置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光纤以在尿路的前端侧容易折回的状态配置。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光纤可以在配置于上述配置孔的状态下被保持于上述封闭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将封闭部与轴的前端开口部嵌合时,光纤相对于轴而言精度良好地组装,同时能够更可靠地维持配置状态。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具有固定于上述封闭部的支承部,在上述支承部上固定上述基部并且设置有将上述光纤的前端定位的定位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荧光体精度良好地定位。另外,能够以把持支承部的方式将氧传感器主体固定于封闭部。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荧光体位于较上述导尿口更靠前端侧,上述导尿口可以以沿周向的开口宽度朝向上述轴的前端方向变宽的方式形成。根据这样的构成,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荧光体阻碍的情况,由此能够使尿更高效地沿轴的基端方向流通,同时能够将从导尿口导入尿路内的尿高效地导向位于比导尿口更靠前端侧的荧光体。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荧光体可位于比上述尿路中的上述导尿口更靠基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荧光体与在尿路中流通的尿可靠且高效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基部构成为能够使来自上述光纤的激发光和来自上述荧光体的荧光透过,且上述荧光体以位于比上述基部更靠前端侧的方式沿与上述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进行延伸,上述光纤可以以上述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基部的与涂布有上述荧光体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比上述基部更靠基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路内的尿与荧光体可靠且高效地接触。另外,能够将来自光纤的激发光向荧光体高效地照射,并且能够利用光纤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的荧光。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基部可以构成为环状。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介由基部的内孔使尿路内的尿沿轴的基端方向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可以在构成上述尿路的壁面形成有插入上述基部的外缘部的保持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以沿与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保持基部。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保持孔包含在上述轴的外表面开口且具有能够使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从上述轴的外侧插入上述尿路内的大小的狭缝,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通过粘接剂固定于上述轴,所述粘接剂以将上述狭缝密封的方式填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从轴的外侧简单且精度良好地组装。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具有固定于上述轴的支承部,上述基部固定于上述支承部,并且可以在上述支承部中设置有将上述光纤的前端定位的定位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荧光体精度良好地定位。另外,能够以把持支承部的方式将氧传感器主体组装至尿路内。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构成上述尿路的壁面设置有第1卡合部,上述支承部中可设置有通过与上述第1卡合部卡合从而定位于上述轴的第2卡合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精度良好地嵌入尿路内。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支承部构成为环状,上述荧光体可位于上述支承部的内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路内的尿在支承部的内孔中流通的同时与荧光体相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基部可以沿着上述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使基部沿着与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支承部的内孔的尿的流通被基部阻碍。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荧光体位于与上述光纤的前端面的指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述支承部中可设置有将来自上述光纤的激发光导向上述荧光体且将来自上述荧光体的荧光导向上述光纤内的反射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能够在不使光纤弯曲的情况下,利用反射部将来自光纤的激发光照射至荧光体,并且利用光纤接收来自荧光体的荧光。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荧光体可以以朝向上述轴的基端方向向上述轴的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路内的尿与荧光体高效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具有光纤,上述光纤可以通过将形成于上述轴的外表面的贯通孔密封的粘接剂从而被固定于上述尿道导管。

根据这样的构成,当将光纤定位固定于尿道导管时,使装配性提高,并且能够抑制光纤的前端面被粘接剂污损。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可以在上述轴的壁部形成有配设了上述光纤的传感器腔。

根据这样的构成,光纤被配设于传感器腔中,因此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光纤阻碍。由此,能够使尿路内的尿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可以在上述轴上设置由比构成上述轴的材质更硬的材质构成的硬质构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当将轴插入尿道时,能够通过硬质构件来抑制轴的变形(伸缩等),因此能够抑制荧光体与光纤之间的位置偏移。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可以具有传输部,所述传输部在前端与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一体地设置,并沿上述轴延伸。

根据这样的构成,氧传感器主体与传输部的前端一体地设置,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容易地组装至轴。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以位于上述导尿口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从导尿口流入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相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轴中形成有配设了上述传输部的传感器腔,上述尿路具有沿上述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尿腔、和与上述导尿腔连通并沿传感器腔的前端方向设置的侧方导尿腔,上述氧传感器可以以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位于上述导尿腔内的方式在上述侧方导尿腔内延伸。

根据这样的构成,传输部被配设于传感器腔中,因此能够抑制导尿腔内的尿的流通被传输部阻碍。由此,能够使尿路内的尿顺利地流通。另外,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与导尿腔内的尿高效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通过使上述传输部从上述侧方导尿腔朝向上述导尿腔而向基端侧折回,从而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位于上述导尿口的基端侧,在上述轴的前端形成有构成上述尿路的内腔的前端开口部,上述尿道导管具有与上述前端开口部嵌合的封闭部,上述封闭部可保持上述传输部中折回的部位。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与从导尿口导入至导尿腔内的尿高效地接触。另外,能够利用封闭部保持传输部,因此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在导尿腔内发生位置偏移。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具备将上述氧传感器固定于上述轴的固定部,上述固定部可以以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与在上述尿路内流通的上述尿相接触的方式将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保持在上述尿路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固定部来抑制氧传感器主体相对于轴的位移,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的测定精度提高。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以位于上述尿路内或上述尿路外。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固定部位于尿路内的情况下,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容易地保持在尿路内。另外,在固定部位于尿路外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固定部阻碍。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位于上述尿路内的前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固定部来抑制氧传感器主体相对于轴的位移,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的测定精度提高。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具有设置于上述轴的支承部、和以紧固于上述氧传感器的状态与上述支承部卡合的卡合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氧传感器固定于轴。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具有与上述氧传感器主体电连接及/或光学连接的传输部,在上述轴中设置有配设上述传输部的传感器腔,上述固定部可以使上述传输部固定于构成上述传感器腔的内表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传输部阻碍,因此能够使膀胱内的尿在尿路内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固定部中的露出上述尿路的面设置有凹部,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以位于上述凹部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在尿路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更可靠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以与构成上述传感器腔的内表面液密地接触,以阻止上述尿从上述尿路流入上述传感器腔的比上述固定部更靠基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在尿路内高效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具有与上述氧传感器主体电连接及/或光学连接的传输部,上述固定部可以将上述传输部固定于上述尿路。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氧传感器固定于轴。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以自上述尿路中的与上述固定部相对的内表面隔开间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路内的尿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固定部可以在上述尿路内将上述传输部被覆。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尿在尿路内进一步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可以在上述轴中设置有配设上述氧传感器的传感器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氧传感器阻碍,因此能够使尿路内的尿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具有与上述氧传感器主体电连接的传输部,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位于上述尿路内,上述传输部可位于上述传感器腔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在尿路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可靠地接触,并且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传输部阻碍。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设置有使上述传输部固定于构成上述传感器腔的内表面的固定部,上述传感器腔沿着上述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上述固定部可以在使上述氧传感器穿通上述传感器腔的前端部的状态下以该前端部被密封的方式设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相对于氧传感器主体的轴而言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固定部阻碍。此外,由于能够由尿充满氧传感器主体的周围,因此能够使在尿路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更可靠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传感器腔可以在上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短于上述尿路。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传感器腔可以具有用于使上述氧传感器主体位于上述尿路内的开口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传输部配设于传感器腔中,同时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配置于尿路内。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固定部中设置有供上述氧传感器穿通的穿通孔,上述穿通孔的前端可以位于上述导尿口的附近。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容易地位于导尿口的附近。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尿路具有与上述传感器腔并行设置的导尿腔,上述穿通孔可位于上述导尿腔侧。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穿通孔可以设置于上述固定部中上述导尿腔侧的外表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位于导尿腔侧。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可小于上述导尿口的开口面积。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开口部可位于比上述导尿口更靠基端侧。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尿路沿着上述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具有上述导尿口所处的第1尿路部、和从上述第1尿路部向基端侧延伸的第2尿路部,上述第1尿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可大于上述第2尿路部的流路截面积。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膀胱内的尿从导尿口高效地流入第1尿路部内。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位于上述第1尿路部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从膀胱内介由导尿口流入第1尿路部内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可靠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位于上述第2尿路部内。

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在排尿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在第2尿路部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可靠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轴的前端部的上述第2尿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可小于上述轴的基端部的第2尿路部的流路截面积。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第2尿路部内的尿朝向轴的基端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轴中并排设置有上述第2尿路部,且可设置有配设上述氧传感器的传感器腔。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尿路内的尿的流通被氧传感器阻碍,因此能够使膀胱内的尿在尿路内顺利地流通。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在上述尿路内可以与上述导尿口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相邻。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从导尿口流入尿路内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可靠地接触,并且即使轴在导尿口的位置纵向弯曲时,也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发生破损。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相对于上述导尿口位于与上述轴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从导尿口流入尿路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高效地接触。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尿道导管具有设置于上述轴的前端侧并通过扩张用流体而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球囊,上述氧传感器主体可在上述轴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球囊更靠前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位于膀胱内,因此能够在较稳定的环境(温度变化等较少的环境)下检测尿中的氧。另外,由于能够通过球囊使轴相对于膀胱保持,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氧传感器主体在膀胱内产生位移。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在上述轴中,设置有沿着该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配设上述氧传感器的传感器腔,上述导尿口可以以位于比上述轴的轴线更向上述传感器腔所处的侧偏移的方式设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容易地与导尿口相邻。

上述氧测定装置中,上述导尿口中的上述轴的轴线方向的中心可设置于上述轴中位于比上述传感器腔更靠前端侧的部位。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介由导尿口从膀胱内流入尿路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可靠地接触。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与在尿路中流通的尿相接触,因此能够精度良好且可靠地对从肾脏介由膀胱内而排出至体外的新鲜尿中的氧进行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氧测定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

[图3]为沿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封闭部及氧传感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5]为沿图3的v-v线的横剖面图。

[图6]为对图1所示的监测器主体部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7]为对氧测定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8]为对氧测定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第1流程图。

[图9]为对氧测定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第2流程图。

[图10]为表示显示于监测器的氧测定系统的测定结果的第1图。

[图11]图11a为表示显示于监测器的氧测定系统的测定结果的第2图,图11b为表示显示于监测器的氧测定系统的测定结果的第3图。

[图12]为表示封闭部及氧传感器主体的另一构成的立体图。

[图13]图13a为第1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3b为沿图13a的xiiib-xiiib线的横剖面图。

[图14]图14a为第2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4b为第3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

[图15]图15a为构成图14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的封闭部及氧传感器主体的立体图,图15b为该封闭部的来自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6]图16a为第4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6b为沿图16a的xvib-xvib线的横剖面图。

[图17]图17a为第5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7b为沿图17a的xviib-xviib线的横剖面图。

[图18]图18a为第6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8b为沿图18a的xviiib-xviiib线的横剖面图。

[图19]图19a为第7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19b为沿图19a的xixb-xixb线的横剖面图。

[图20]图20a为第8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20b为图20a的氧传感器主体附近的放大图。

[图21]图21a为表示图20b所示的氧传感器主体的构成例的放大图,图21b为表示该氧传感器主体的另一构成例的放大图。

[图22]图22a为第9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22b为沿图22a的xxiib-xxiib线的纵剖面图。

[图23]为表示图22a的氧测定装置的构成例的纵剖面图。

[图24]图24a为第10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图24b为表示该氧测定装置的构成例的纵剖面图。

[图25]为表示图24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纵剖面图。

[图26]为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氧测定装置的氧测定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7]为图26所示的氧测定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面图。

[图28]为沿图27的xxviii-xxviii线的纵剖面图。

[图29]图29a为沿图28的xxixa-xxixa线的横剖面图,图29b为沿图27的xxixb-xxixb线的横剖面图。

[图30]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1]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2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2]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3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3]为沿图32的xxxiii-xxxiii线的纵剖面图。

[图34]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4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5]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5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6]图36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6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36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7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7]图37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8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37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9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8]图38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0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38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1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39]图39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2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39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3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40]图40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4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0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5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41]图41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6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1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7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42]图42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8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2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19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43]图43a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20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3b为对图27的氧测定装置的第21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图44]为表示轴的构成例的横剖面图。

[图45]图45a为对轴的第1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5b为对轴的第2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图45c为对轴的第3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涉及的氧测定装置,以与氧测定系统的关系举出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氧测定系统12是为了预测肾脏的状态而用于测定从肾脏排出至膀胱140内的尿中的氧分压(氧浓度)的系统。

如图1所示,氧测定系统12具备具有尿道导管18a的氧测定装置10a、蓄尿袋14(蓄尿容器)及监测系统16。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中的尿道导管18a的右侧称为“基端侧”,将尿道导管18a的左侧称为“前端侧”,关于其他的各图也是同样。

如图1及图2所示,氧测定装置10a具备尿道导管18a及氧传感器20a。尿道导管18a是使用时留置在生物体内、用于将膀胱140(参见图7)内的尿排出至配置于体外的蓄尿袋14的医疗装置。尿道导管18a具备:具有可挠性的中空状的轴22a、设置于轴22a的最前端的封闭部23a(前端盖)、设置于轴22a的前端部的球囊24、和设置于轴22a的基端部的毂部(hub)26。

轴22a为细径且长条的管。对于轴22a而言,为了从尿道144(参见图7)穿过而使尿道导管18a的前端部顺利地穿通至膀胱140内,而具有适度的可挠性和适度的刚性。作为轴22a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举出有机硅或乳胶等橡胶、其他弹性体、氯乙烯、聚氨酯、塑料管等。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轴22a中形成有:使膀胱140内的尿流入轴22a内的两个导尿口28a;与导尿口28a连通而沿轴22a的全长延伸的内腔30;和用于使球囊24的扩张用流体流通的扩张用腔32。

各导尿口28a在轴22a的外周面中的比球囊24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开口。两个导尿口28a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导尿口28a是沿轴22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具体而言,导尿口28a形成为使长方形的各短边以圆弧状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接近椭圆的形状)(参见图2)。导尿口28a的形状、大小、位置、数目可任意设定。

在轴22a的前端面形成有内腔30的前端开口部34。内腔30的前端开口部34由封闭部23a封闭。封闭部23a由与轴22a同样的材料构成。如图2~图4所示,封闭部23a具有:较轴22a更向前端侧膨出的前端膨出部36;和从前端膨出部36的基端面36a向基端方向突出而与内腔30的前端开口部34液密地嵌合的突出部38。前端膨出部36的外表面以旋转椭圆体的部分曲面的形式构成。前端膨出部36的基端面36a平坦地形成。突出部38形成为长方体状。

图2及图3中,封闭部23a通过粘接剂40而固定于轴22a。粘接剂40被注入于前端膨出部36的基端面36a与轴22a的前端面58a之间、和突出部38与构成内腔30的前端开口部34的壁面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剂40将扩张用腔32的前端密封。在位于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的高度方向(短边方向)的两侧的2个侧面38b,分别沿整个宽度形成有卡定槽41(参见图4)。

轴22a的内腔30中的比封闭部23a更靠近基端的基端侧作为导尿腔42发挥功能。导尿腔42以使得轴22a的轴线ax位于导尿腔42内的方式进行设置。导尿腔42的横截面形成为四边形(参见图5)。但是,导尿腔42的横截面可采用任意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轴22a的壁部内埋设有温度传感器44。温度传感器44具有:用于检测膀胱140(参见图7)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主体46(温度探针)、和与温度传感器主体46电连接的温度用传输部48。温度传感器主体46位于轴22a的轴线方向上与导尿口28a相同的位置。温度传感器主体46包含热电偶、测温电阻器或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44可检测膀胱140(参见图7)内的尿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主体46可配置于导尿腔42内。在该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在尿路74内流通的尿中的温度。

氧传感器20a设置在导尿腔42内。氧传感器20a以所谓的荧光式(光学式)的氧传感器的形式构成,具有:能够检测尿中的氧的氧传感器主体50a;和与氧传感器主体50a分体地形成且配置在导尿腔42内的传输部52(光纤58)。氧传感器20a以氧传感器主体50a与在导尿腔内流通的尿相接触的方式固定于尿道导管18a。

氧传感器主体50a具有:基板54a(基部);和涂布于基板54a的一面的大致整面上的荧光体56。基板54a由能够透过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的材料构成。这样的基板54a由例如玻璃或聚乙烯等构成。基板54a具有与突出部38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宽度尺寸,以荧光体5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尿腔42内的方式设置于突出部38。具体而言,基板54a以弯曲成大致u字状的状态将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和两个侧面38b覆盖。基板54a的延伸方向的各端部弯曲并与各卡定槽41嵌合。

荧光体56由通过照射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从而发出荧光的材料构成。具体而言,作为构成荧光体56的材料,可举出铂卟啉、钌络合物、芘衍生物等。可以对荧光体56实施用于遮挡环境光的涂布。但是,也可以不对荧光体56实施这样的涂布。

传输部52为光纤58,能够向荧光体56照射激发光且能够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并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相对于荧光体56被定位的状态固定于尿道导管18a。作为光纤58,可使用玻璃制光纤或塑料制光纤。光纤58以芯(core)露出的前端面58a与荧光体56隔开间隔地对置的方式利用固定部60而固定于轴22a。

固定部60具有:设置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且形成有插入光纤58的前端部的插入孔62的光纤支承部64;和将光纤58固定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的粘接剂66。粘接剂66将形成于轴22a的外表面的贯通孔68密封。粘接剂66由能够透过来自光纤58的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在粘接剂66进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a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照射至荧光体56,并且能够利用光纤58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在轴22a的轴线方向上,光纤58的前端面58a的位置与导尿口28a的前端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大致相同。

球囊24能够根据内压的变化而扩张及收缩。即,对于球囊24而言,通过将扩张用流体导入球囊24内而扩张,通过将扩张用流体从球囊24内导出而收缩。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扩张状态的球囊24。

毂部26由与轴22a同样的材料或者树脂材料一体成型为中空状。毂部26中设置有:与导尿腔42连通的排尿端口70;和与扩张用腔32连通的球囊扩张用端口72。导尿腔42及排尿端口70构成作为尿道导管18a的尿的排出流路的尿路74。在构成排尿端口70的壁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在排尿端口70中流通的尿的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速传感器76。即,流速传感器76以与在排尿端口70内流通的尿相接触的方式设置,或设置于壁面内附近。球囊扩张用端口72构成为能够与未图示的施压装置连接,所述施压装置介由扩张用腔32而将扩张用流体压送至球囊24内。另外,球囊扩张用端口72包含未图示的阀结构,所述阀结构在与施压装置连接时开通、在与施压装置分离时封闭。毂部26以能够装卸监测系统16的缆线接口90的方式构成。

如图1所示,蓄尿袋14以所谓的封闭式蓄尿袋的形式构成,具有:袋主体78;用于将尿道导管18a内的尿导入至袋主体78内的导尿管80;和用于将袋主体78内的尿排出的排尿部82。这样的蓄尿袋14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地构成。但是,蓄尿袋14也可以为分离式袋。

如图1及图2所示,监测系统16具有:能够装卸于毂部26的缆线(cable)接口90;与缆线接口90连结的长条传输缆线92;和与传输缆线92连结的监测器主体部94。在缆线接口90中设置有:与传输部52光学连接的氧用缆线96;与温度用传输部48电连接的温度用缆线98;和与流速传感器76电连接的流量用缆线100。氧用缆线96为光纤,温度用缆线98及流量用缆线100为电线。氧用缆线96、温度用缆线98及流量用缆线100在传输缆线92中汇集为1体并延伸至监测器主体部94。

传输缆线92以沿着导尿管80的方式配设,利用多个卡定构件102(扎带)而与导尿管80卡定。由此,在使用氧测定装置10a时,能够抑制导尿管80及传输缆线92成为阻碍。

如图6所示,监测器主体部94具备发光部104、受光部106、a/d转换器108、启动按钮110、停止按钮112、监测器114及控制部116。

发光部104为例如发光二极管,向氧用缆线96发出规定波长的激发光。受光部106为例如光电二极管,由氧用缆线96传输的荧光入射至受光部106。a/d转换器108将受光部106的受光信号转换为数字值并输出至控制部116。

启动按钮110是用于启动尿中的氧分压测定的按钮。停止按钮112是停止尿中的氧分压测定的按钮。另外,监测器主体部94中还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源按钮等。

监测器114构成为能够对由控制部116算出的尿中的氧分压进行显示。监测器114为所谓的全点阵液晶型显示器,能够将规定的信息以彩色进行显示。监测器114具备触摸面板功能,也作为输入规定信息的输入部发挥功能。对于基于监测器114的输入形式而言,除了触摸面板式以外,还可利用鼠标光标式、触摸笔式、触摸板式等定点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向监测器主体部94的信息输入并不限定于基于监测器114的输入,也可以利用输入按钮等进行输入。

控制部116具备存储部118和各种功能实现部。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实现部为cpu(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18中的程序从而实现功能的软件功能部,但也可以通过包含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列阵)等集成电路的硬件功能部来实现。存储部118具备可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usb闪存盘),能够对介由监测器114输入的信息、利用控制部116算出的信息等进行存储。

控制部116具有存储部118、氧分压计算部120、尿量计算部122、流速计算部123、流速判定部124、尿量条件设定部126、尿量判定部128及显示控制部130。另外,控制部116具备输入温度传感器44的输出信号的未图示的温度输入部、和输入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的未图示的流速输入部。

氧分压计算部120基于氧传感器20a的输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44的输出信号而算出尿中的氧分压。尿量计算部122基于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而算出尿量。流速计算部123基于来自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而算出尿路74内的尿的流速。

尿量条件设定部126设定规定的尿量条件。具体而言,尿量条件设定部126设定第1尿量判定值及第2尿量判定值。第1尿量判定值通过将患者的体重与例如急性肾损伤(aki)的第1阶段及第2阶段的判定中使用的第1尿量基准值(0.5ml/kg/h)相乘而算出。第2尿量判定值通过将患者的体重与急性肾损伤的第3阶段的判定中使用的第2尿量基准值(0.3ml/kg/h)相乘而算出。但是,尿量条件设定部126可设定任意的条件。尿量判定部128对利用尿量计算部122算出的尿量是否与规定的尿量条件一致进行判定。

显示控制部130根据基于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取得的尿的流速而使显示于监测器114中的氧分压的显示形式进行变化。具体而言,对于显示控制部130而言,在利用流速判定部124判定尿的流速为规定值以上(基准流速v0以上)的情况下,以第1显示形式使氧分压显示于监测器114,在利用流速判定部124判定尿的流速低于规定值(低于基准流速v0)的情况下,以与第1显示形式不同的第2显示形式使氧分压显示于监测器114。显示控制部130将显示氧分压的时间变化的图显示于监测器114。在利用尿量判定部128判定尿量与尿量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30将该意旨显示于监测器114。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a向尿道导管18a的组装进行说明。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将光纤58配设于导尿腔42内,并将光纤58的前端插入光纤支承部64的插入孔62中。然后,介由贯通孔68将粘接剂66从轴22a的外侧注入,由此使光纤58固定于轴22a。另外,在将氧传感器主体50a的基板54a弯曲成u字状的状态下,将基板54a的两端部卡定于突出部38的各卡定槽41。然后,在将粘接剂66涂布于轴22a的前端面58a及构成前端开口部34的壁面的状态下,将保持氧传感器主体50a的封闭部23a与轴22a的前端开口部34嵌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封闭部23a固定于轴22a,氧传感器主体50a固定于轴22a。由此,能够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

接下来,对氧测定装置10a的使用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首先进行准备工序(图8的步骤s1)。在准备工序中,将尿道导管18a的前端部留置于膀胱140内。具体而言,将涂布有润滑胶状物的轴22a的前端从患者的尿道口142插入尿道144,成为导尿口28a及球囊24配置在膀胱140内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将未图示的通管丝(stylet)插入轴22a的导尿腔42、向轴22a赋予充分的刚性,从而将尿道导管18a容易地插入膀胱140内。

然后,通过将来自未图示的施压装置的扩张用流体从球囊扩张用端口72压送至扩张用腔32(参见图2),从而使球囊24扩张。由此,防止尿道导管18a从体内脱落,轴22a中的比球囊24更靠前端的前端侧被留置在膀胱140内。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参考标记146为趾骨,参考标记148为前列腺,参考标记150为尿道外括约肌。

尿道导管18a的前端部被留置于膀胱140内时,能够介由尿道导管18a将膀胱140内的尿排出至蓄尿袋14。此时,通过尿道导管18a而使得膀胱140内的尿从导尿口28a流入尿路74。

用户将患者的体重输入监测器主体部94(步骤s2)。由此,尿量条件设定部126基于输入的患者的体重算出第1尿量判定值及第2尿量判定值(步骤s3)。

然后,用户操作启动按钮110(步骤s4)。由此,尿中的氧分压的测定启动。操作启动按钮110时,尿中的氧分压的测定连续地或间歇地(例如,每5分钟)进行,直至停止按钮112被操作。

具体而言,控制部116取得各种数据(步骤s5)。即,控制部116取得温度传感器44的输出信号和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另外,控制部116控制发光部104而发出规定波长的激发光。于是,从发光部104发出的激发光介由氧用缆线96传输至光纤58,并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照射至氧传感器主体50a的荧光体56。被照射激发光的荧光体56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在发射荧光的同时恢复至基态。此时,若在荧光体56的周围存在氧分子,则由于相互作用,激发能量被氧分子夺取,荧光发光的强度降低。该现象被称为消光现象,荧光发光的强度与氧分子浓度成反比。荧光体56的荧光从光纤58的前端面58a入射,介由光纤58及氧用缆线96导入至受光部106。受光部106的受光信号利用a/d转换器108而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至控制部116。由此,取得氧传感器20a的输出信号。

然后,氧分压计算部120基于氧传感器20a的输出信号(a/d转换器108的输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44的输出信号而算出尿中的氧分压(步骤s6)。另外,流速判定部124基于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所取得的尿的流速v是否在规定值(基准流速v0)以上(步骤s7)。基准流速v0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18。

在利用流速判定部124判定流速v为基准流速v0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7:yes),显示控制部130按照算出的氧分压以第1显示形式显示于监测器114的方式设定(步骤s8)。另一方面,在利用流速判定部124判定流速v低于基准流速v0的情况下(步骤s7:no),显示控制部130按照算出的氧分压以第2显示形式显示于监测器114的方式设定(步骤s9)。

接下来,进行尿量判定控制(步骤s10)。如图9所示,在该尿量判定控制(步骤s10)中,首先,尿量计算部122算出尿量及其积分值(步骤s20)。即,尿量计算部122基于流速传感器76的输出信号算出尿量。算出的尿量被存储于存储部118。然后,尿量计算部122通过将由此次的测定算出的尿量与存储于存储部118的尿量进行相加而算出尿量的积分值。尿量的积分值存储于存储部118。

然后,尿量计算部122基于尿量的积分值算出每单位时间(例如,每1小时)的尿量(步骤s21)。接下来,尿量判定部128判定每单位时间的尿量是否与尿量条件一致(步骤s22)。

具体而言,尿量判定部128判定是否与aki的第1~第3阶段中的任一者相符合。即,在每单位时间的尿量低于第1尿量判定值的状态持续6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尿量判定部128判定为与第1阶段一致。另外,在每单位时间的尿量低于第1尿量判定值的状态持续12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尿量判定部128判定为与第2阶段一致。进而,在每单位时间的尿量低于第2尿量判定值的状态持续24小时以上或没有尿量的状态持续12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尿量判定部128判定为与第3阶段一致。

在尿量判定部128判定为与aki的第1~第3阶段中的任一者相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2:yes),显示控制部130设定为与尿量条件一致的意旨(为第1~第3阶段的意旨)显示于监测器114(步骤s23),进入图8的步骤s1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尿量判定部128判定为与aki的第1~第3阶段中的任一者均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2:no),显示控制部130进入图8的步骤s11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11中,显示控制部130将各种信息显示于监测器114。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显示控制部130将例如氧分压、膀胱内温度、尿量、尿量的积分值以数值形式显示于监测器114,并且将氧分压的时间变化及膀胱内温度的时间变化以图的形式显示于监测器114。另外,在尿量判定控制中判定为符合aki的第1~第3阶段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步骤s22:yes),显示控制部130将其意旨显示于监测器114。需要说明的是,在尿量判定控制中判定为不符合aki的第1~第3阶段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步骤s22:no),显示控制部130不将aki显示于监测器114。

图10的例子中,氧分压为38mmhg,膀胱内温度为37.4℃,每单位时间的尿量为25.1ml/h,累积尿量为532ml,aki显示为第1阶段。另外,氧分压的时间变化以棒图表示,膀胱内温度的时间变化以折线图表示。即,横坐标为时间,一个纵坐标为氧分压(mmhg),另一个纵坐标为温度(℃)。另外,棒图中,涂满的部分为将氧分压以第1显示形式进行显示的部分,未涂满的部分为将氧分压以第2显示形式进行显示的部分。即,棒图中,涂满的部分的氧分压是尿的流速v为基准流速v0以上时的尿中的氧分压,未涂满的部分的氧分压是尿的流速v低于基准流速v0时的尿中的氧分压。

氧分压的第1显示形式及第2显示形式并不限定于图10的例子。例如,棒图中,可以将第1显示形式以未涂满的状态显示,将第2显示形式以涂满的状态显示。

另外,如图11a所示,显示控制部130可以以折线图将氧分压的时间变化显示于监测器114。在该情况下,折线图中,粗线部分为将氧分压以第1显示形式进行显示的部分,细线部分为将氧分压以第2显示形式进行显示的部分。但是,也可以将第1显示形式以细线显示,将第2显示形式以粗线显示。

此外,如图11b所示,折线图中,可以将比表示氧分压的值的线段更靠下侧涂满了的部分作为氧分压的第1显示形式,将下侧未涂满的部分作为氧分压的第2显示形式。但是,也可以将第1显示形式以下侧未涂满的状态显示,将第2显示形式以下侧涂满的状态显示。

然后,控制部116判定是否对停止按钮112进行操作(步骤s12)。在不操作停止按钮112的情况下(步骤s12:no),进行步骤s5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操作停止按钮112的情况下(步骤s12:yes),控制部116停止氧测定的动作(步骤s13)。即,使发光部104的激发光的发光停止。在该阶段中,此处流程图的氧测定处理结束。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氧测定装置10a具备:包含具有可挠性的中空状的轴22a的尿道导管18a;和具有能够检测尿中的氧的氧传感器主体50a的氧传感器20a。在轴22a上设置有:使膀胱140内的尿流入的导尿口28a、和与导尿口28a连通而供尿流通的尿路74。氧传感器20a以氧传感器主体50a与在尿路74内流通的尿相接触的方式设置于尿道导管18a。

由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50a与在尿路74中流通的尿相接触,因此能够精度良好且可靠地对从肾脏经由膀胱140内排出至体外的新鲜尿中的氧进行测定。

氧传感器20a具有:氧传感器主体50a,所述氧传感器主体50a具有荧光体56和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a;和与氧传感器主体50a分体地形成的光纤58。氧传感器主体50a以荧光体56的至少一部分与尿路74内的尿相接触的方式固定于尿道导管18a,以能够向荧光体56照射激发光且能够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的方式将所述光纤58的前端面58a相对于所述荧光体56定位,所述光纤58在所述光纤58的前端面58a相对于荧光体56被定位的状态下固定于尿道导管18a。由此,能够分别制造具有荧光体56的氧传感器主体50a和光纤58,并组装入尿道导管18a中,对尿中的氧进行测定。

在轴22a的前端形成有构成尿路74的内腔30的前端开口部34。尿道导管18a具有与前端开口部34嵌合的封闭部23a,氧传感器主体50a固定于封闭部23a。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固定氧传感器主体50a的封闭部23a从轴22a的前端侧与前端开口部34嵌合,从而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50a相对于轴22a精度良好地容易且可靠地嵌入。

光纤58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位于尿路74内且与荧光体56相对的方式固定于轴22a。由此,能够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高效地照射至荧光体56,并且能够利用光纤58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荧光体56将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的大致整体覆盖,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纤58相对于荧光体56的定位。另外,在将光纤58固定时,能够将粘接剂66从形成于轴22a的外表面的贯通孔68注入,因此能够使装配性提高,并且抑制光纤58的前端面58a被粘接剂66污损。

如图12所示,氧传感器主体50a的基板54a具有比突出部38的宽度尺寸窄的宽度尺寸,可以在封闭部23b的突出部38中形成供弯曲成大致u字状的基板54a进行嵌合的卡定槽200。基板54a形成为带状。卡定槽200位于突出部38的宽度方向中央,将各侧面38b沿突出部38的突出方向延伸,并且将突出端面38a在高度方向的全长范围延伸。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基板54a及荧光体56的材料减少,因此能够降低氧传感器主体50a的制造成本。

接下来,对第1~第10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b~10k进行说明。

(第1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1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b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1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b中,对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3a及图13b所示,第1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b中具备尿道导管18b。在尿道导管18b的轴22b的壁部形成有配设了光纤58的传感器腔202。即,在导尿腔42与传感器腔202之间设置有分隔壁204。在分隔壁204的前端面与荧光体56之间设置有可流通尿的间隙s。光纤58通过粘接剂66而固定于轴22b,所述粘接剂66以将形成于轴22b的前端部的外表面的贯通孔68密封的方式填充在传感器腔202内。贯通孔68形成在轴22b的外周面中位于两个导尿口28a之间的部位。

根据本变形例,光纤58被配设于传感器腔202中,因此能够抑制尿路74内的尿的流通被光纤58阻碍。由此,能够使尿路74内的尿顺利地流通。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2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2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c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2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c中,对与第1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b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后述的第4变形例、第5变形例、第9变形例、第10变形例也是同样。

如图14a所示,第2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c具备尿道导管18c及氧传感器20b。尿道导管18c具备轴22c及封闭部23c。封闭部23c的突出部38中形成有配设光纤58的配置孔206。分隔壁204延伸至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的位置。

氧传感器主体50b的基板54b以从基端侧覆盖配置孔206且荧光体56与尿路74内的尿相接触的方式相对于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紧固。基板54b构成为能够使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透过。荧光体56位于比导尿口28a更靠前端侧。

光纤58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位于与夹持氧传感器主体50b的尿路74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在比尿路74更靠前端侧向基端侧折回180°,所述光纤在折回180°的状态下固定于尿道导管18c。即,在突出部38的配置孔206中配置有光纤58的折回部分。粘接剂66介由形成于轴22c的外表面的贯通孔68从轴22c的外侧注入配置孔206内,由此使光纤58固定于轴22c及封闭部23c。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b的与涂布有荧光体56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b的背面相接近。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b向尿道导管18c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b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等固定于突出部38的突出端面38a。本变形例中,在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的状态下,预先将光纤58的前端从轴22c的前端开口部34向前端方向引出。然后,将光纤58的前端部以折回180°的状态配置于突出部38的配置孔206内。此时,预先使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b的背面接触或接近。接下来,在轴22c的前端面58a及构成前端开口部34的壁面涂布粘接剂40,并将突出部38与前端开口部34嵌合。此时,光纤58中向前端方向引出的部分被封闭部23c推压而向基端方向推回。然后,介由贯通孔68从轴22c的外侧向配置孔206内注入粘接剂66,由此光纤58固定于轴22c及封闭部23c。由此,能够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

根据本变形例,光纤58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位于与夹持氧传感器主体50b的尿路74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在比尿路74更靠前端侧折回,所述光纤58在折回的状态下固定于尿道导管18c。基部构成为能够使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透过。因此,能够使装配性和精度提高,并且抑制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尿相接触而被污染,同时能够测定尿中的氧。

另外,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b(基部)的与涂布有荧光体56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使荧光体56更可靠地与尿相接触,另外,能够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高效地照射至荧光体56,并且能够利用光纤58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

此外,在封闭部23c中形成有配设了光纤58的折回部分的配置孔206。由此,能够将光纤58以在尿路74的前端侧容易折回的状态进行配置。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b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3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3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d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3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d中,对与第2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c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4b~图15b所示,第3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d具备尿道导管18d及氧传感器20c。尿道导管18d具备轴22d及封闭部23d。封闭部23d具有前端膨出部208及突出部210。前端膨出部208形成有:能够配设光纤58的第1孔部212;和与第1孔部212连通并在前端膨出部208的外表面开口的狭缝(slit)214。第1孔部212具有:在前端膨出部208的基端面208a开口的第1开口部212a及第2开口部212b;和在前端膨出部208的最前端开口的第3开口部212c。第1开口部212a与传感器腔202连通。第2开口部212b位于基端面的大致中心。狭缝214从第1开口部212a沿轴线方向延伸至第3开口部212c。

在突出部210的突出端面210a,设置有能够配设氧传感器主体50c的矩形的凹部215。在突出部210的侧面210b,形成有与第2开口部212b连通的第2孔部216。第2孔部216从第2开口部212b以直线状延伸至凹部215的底表面。第1孔部212与第2孔部216彼此连通,作为配置光纤58的配置孔217发挥功能。

氧传感器主体50c具有固定于封闭部23d的支承部218。基板54b固定于支承部218。支承部218形成为矩形的板状,以配设于凹部215的状态固定于突出部210。支承部218中设置有将光纤58的前端定位的定位孔220(定位部)。荧光体56位于比导尿口28b更靠前端侧。

光纤58在配置于配置孔217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封闭部23d。即,光纤58在配置于第1开口部212a、第1孔部212、第2开口部212b及第2孔部216中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封闭部23d。光纤58在比尿路74更靠前端侧的第1孔部212内向基端侧折回180°。本变形例中,封闭部23d中形成有狭缝214及第3开口部212c,因此在第1孔部212内将光纤58折回时,能够容易地使封闭部23d弯曲。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b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b接近。

导尿口28b以沿周向的开口宽度朝向轴22d的前端方向变宽的方式形成。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c向尿道导管18d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b固定于支承部218,并且该支承部218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等固定于突出部210的凹部215内。本变形例中,在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的状态下,预先将光纤58的前端从轴22d的前端开口部34向前端方向引出。

然后,将封闭部23d以第3开口部212c朝向光纤58的前端的方式保持,将光纤58的前端从第3开口部212c插入封闭部23d,从第2开口部212b通过直至到达第2孔部216,光纤58的前端与定位孔220嵌合,并以前端面58a与基板54b的背面相接触的方式配置或配置在背面的附近,在构成第2孔部216的壁面与光纤58之间涂布有未图示的粘接剂而使其固定。然后,保持封闭部23d,光纤58在使狭缝214扩张的同时逐渐配置于配置孔217,一边对上述情况进行确认一边将光纤58翻转180°,使光纤58从第1孔部212中通过而配置在第1开口部212a内,并且使封闭部23d的基端面208a与轴22d的前端面58a相对。

然后,在轴22d的前端面58a及构成前端开口部34的壁面涂布粘接剂40,将突出部210与前端开口部34嵌合。由此,封闭部23d固定于轴22d,因此被固定于封闭部23d的氧传感器主体50c相对于轴22d固定。此时,光纤58中向前端方向引出的部分被轴22d推压而向前端方向推回,收纳于配置孔217内。然后,介由贯通孔68将粘接剂66从轴22d的外侧注入传感器腔202内,由此光纤58固定于轴22d。另外,将未图示的粘接剂以充满第3开口部212c至狭缝214的方式从第3开口部212c注入配置孔217内,从而使光纤58固定于封闭部23d。由此,能够使装配性提高,并且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

作为其他组装方法,在将光纤58折回180°的状态下,使光纤58的前端从第3开口部212c通过第1孔部212、第2开口部212b、第2孔部216而与支承部218的定位孔220嵌合。接下来,将光纤58中的前端膨出部208外侧的部分以沿着狭缝214的状态朝向狭缝214压入。于是,狭缝214的宽度扩展,光纤58被配置于第1孔部212和第1开口部212a内。

然后,在轴22d的前端面58a及构成前端开口部34的壁面涂布粘接剂40,将突出部210与前端开口部34嵌合。由此,封闭部23d固定于轴22d,因此被固定于封闭部23d的氧传感器主体50c相对于轴22d固定。此时,光纤58中向前端方向引出的部分被封闭部23d推压而向基端方向推回。然后,介由贯通孔68将粘接剂66从轴22d的外侧注入传感器腔202内,由此光纤58固定于轴22d。另外,将未图示的粘接剂以充满第3开口部212c至狭缝214的方式从第3开口部212c注入配置孔217内,从而使光纤58固定于封闭部23d。由此,能够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

根据本变形例,光纤58在配置于配置孔217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封闭部23d。由此,在使封闭部23d与轴22d的前端开口部34嵌合时,能够将光纤58相对于轴22d精度良好地组装。

在本变形例中,氧传感器主体50c具有固定于封闭部23d的支承部218。基板54b固定于支承部218。在支承部218中设置有将光纤58的前端定位的定位孔220。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荧光体56的位置关系。另外,能够把持支承部218将氧传感器主体50c固定于封闭部23d。

此外,荧光体56位于比导尿口28b更靠前端侧,导尿口28b以沿周向的开口宽度朝向轴22d的前端方向变宽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将从导尿口28b导入至尿路74内的尿高效地导向位于比导尿口28b更靠前端侧的荧光体56。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c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本变形例的导尿口28b可以设置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c中。

(第4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4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e进行说明。如图16a及图16b所示,第4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e具备尿道导管18e及氧传感器20d。尿道导管18e具备轴22e及封闭部23e。

氧传感器20d的氧传感器主体50d以荧光体56位于比导尿腔42(尿路74)中的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的方式固定于轴22e。氧传感器主体50d的基板54c(基部)构成为能够使来自光纤58的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透过。基板54c构成为圆环状,并且以荧光体56位于比基板54c更靠前端侧的方式沿与轴22e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即,基板54c具有供尿流通的内孔228。但是,基板54c为环状时,可以形成为例如四方环状。

在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形成有插入基板54c的外缘部的保持孔230。保持孔230包含:第1狭缝230a,其在轴22e的外表面开口,且具有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50d从轴22e的外侧插入尿路74内的大小;和第2狭缝230b,其形成于壁部232(所述壁部232在扩张用腔32与导尿腔42之间)。第1狭缝230a沿轴22e的周向延伸约180°。第2狭缝230b延伸至扩张用腔32。即,基板54c的外缘部的一部分位于扩张用腔32内。需要说明的是,基板54c位于比球囊24更靠前端侧。另外,分隔壁204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c中的与荧光体56所处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相接触。

基板54c通过注入至第1狭缝230a及第2狭缝230b的粘接剂66而固定于轴22e。粘接剂66将扩张用腔32的一部分、第1狭缝230a及第2狭缝230b密封,并且流入传感器腔202内而将光纤58固定于轴22e。

光纤58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c的背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比基部更靠基端侧。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c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c的背面接近。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d向尿道导管18e的组装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中,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然后,在基板54c的外缘部涂布有粘接剂66的状态下,将氧传感器主体50d从轴22e的外侧压入第1狭缝230a。于是,氧传感器主体50d插入第2狭缝230b,从而氧传感器主体50d被保持于保持孔230。然后,通过将粘接剂66从轴22e的外侧注入作为贯通孔的第1狭缝230a,从而使氧传感器主体50d和光纤58固定于轴22e。由此,能够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

根据本变形例,荧光体56位于比尿路74中的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由此,能够使荧光体56与在导尿腔42中流通的尿高效地接触。

在本变形例中,基板54c构成为能够使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透过,且以荧光体56位于比基板54c更靠前端侧的方式沿与轴22e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光纤58以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部的与涂布有荧光体56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比基部更靠基端侧。由此,能够使尿路74内的尿与荧光体56高效地接触。另外,能够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高效地照射至荧光体56,并且能够利用光纤58高效地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

此外,基板54c构成为环状。因此,能够介由基板54c的内孔使导尿腔内的尿沿轴22e的基端方向顺利地流通。

根据本变形例,在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形成有插入基部的外缘部的保持孔230。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基板54c在沿与轴22e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保持。

另外,保持孔230包含在轴22e的外表面开口且具有氧传感器主体50d能够从轴22e的外侧插入尿路74内的大小的第1狭缝230a,氧传感器主体50d通过粘接剂66(所述粘接剂66以将第1狭缝230a密封的方式填充)固定于轴22e。在该情况下,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将氧传感器主体50d从轴22e的外侧进行组装。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氧测定装置10a~10d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5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5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f进行说明。如图17a及图17b所示,第5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f具备尿道导管18f及氧传感器20e。尿道导管18f具备轴22f及封闭部23e。

氧传感器20e的氧传感器主体50e以荧光体56位于比导尿腔42(尿路74)中的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的方式固定于轴22f。氧传感器主体50e的基板54d(基部)由能够透过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的玻璃或聚乙烯等构成。基板54d构成为平板状。氧传感器主体50e具有固定于轴22f的支承部240a。基板54d固定于支承部240a。支承部240a由与轴22f同样的材料或玻璃、树脂材料等构成为四方环状,具有与导尿腔42的剖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即,支承部240a的外表面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相接触。支承部240a设置于比导尿腔42中的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基板54d以沿轴22f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于支承部240a的构成内孔241a的壁面。即,荧光体56位于支承部240a的内孔241a中。

支承部240a具有两个凸部246、248(第2卡合部),所述两个凸部246、248通过与设置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的作为贯通孔的两个支承孔242、244(第1卡合部)嵌合,从而定位于轴22f。两个支承孔242、244隔着支承部240a而彼此位于相反的一侧。支承孔242为以横穿传感器腔202的方式延伸至轴22f的外表面的贯通孔。支承孔244为以横穿扩张用腔32的方式延伸至轴22f的外表面的贯通孔。

凸部246、248为从支承部主体245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半球状突起。支承部主体245及凸部246中设置有与光纤58的前端嵌合的定位孔250(定位部)。定位孔250在下述面开口,所述面为支承部240a的构成内孔241a的壁面中固定有基板54d的面。

光纤58配设于传感器腔202、支承孔242及定位孔250中。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d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d的背面接近。支承部240a及光纤58通过粘接剂252而固定于轴22f,所述粘接剂252以将支承孔242、244密封的方式填充。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e向尿道导管18f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d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等而固定于支承部240a。本变形例中,在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的状态下,预先将光纤58的前端从轴22f的前端开口部34向前端方向引出。光纤58以该状态穿通支承孔242。然后,在使光纤58的前端与支承部240a的定位孔250嵌合的状态下,将支承部240a从轴22f的前端开口部34插入,使凸部246与支承孔242嵌合,并且使凸部248与支承孔244嵌合。此时,光纤58中向前端方向引出的部分被支承部240a推压而向基端方向推回。然后,通过将粘接剂252从轴22f的外侧注入至各支承孔242、244,从而使支承部240a及光纤58固定于轴22f。由此,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然后,使封闭部23e的突出部38与轴22f的前端开口部34嵌合。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的组装方法,也可以为下述方法:预先使光纤58从传感器腔202通过,成为从支承孔242引出的状态,使支承部240a从轴22f的前端开口部34插入,使凸部246与支承孔242嵌合,并且使凸部248与支承孔244嵌合,然后使光纤58的前端与支承部240a的定位孔250嵌合,将光纤58中从支承孔242引出的部分向基端方向推回。

根据本变形例,氧传感器主体50e具有固定于轴22f的支承部240a。支承部240a上固定有基板54d并且设置有将光纤58的前端定位的定位孔250。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荧光体56的位置关系。另外,能够以把持支承部240a的方式将氧传感器主体50e组装至尿路74内。

在本变形例中,在构成尿路74的壁面设置有支承孔242、244,在支承部240a中设置有凸部246、248,所述凸部246、248通过与支承孔242、244嵌合(卡合)而定位于轴22f。由此,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50e精度良好地组装至尿路74内。

另外,支承部240a构成为环状,荧光体56位于支承部240a的内孔241a中。因此,能够使尿路74内的尿在支承部240a的内孔241a中流通的同时与荧光体56接触。

此外,基板54d沿着轴22f的轴线方向延伸。由此,与使基板54d沿着与轴22f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支承部240a的内孔241a的尿的流通被基板54d阻碍。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e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第1卡合部为在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形成的凸部,第2卡合部为在支承部240a中形成且与上述凸部嵌合的孔部。

(第6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6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g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6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g中,对于第5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f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关于后述的第7及第8变形例也是同样。

如图18a及图18b所示,第6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g具备氧传感器20f。构成氧传感器20f的氧传感器主体50f的基板54e(基部)构成为四方环状,沿着与轴22f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以荧光体56位于前端侧的方式配置于支承部240b的内孔241b。在支承部240b的构成内孔241b的壁面,设置有在内侧突出而对基板54e的背面进行支承的支承突起260。支承部240b中形成有在基板54e的背面侧与光纤58的前端嵌合的定位孔250。光纤58的前端面58a与基板54e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e的背面接近。

使用这样的氧传感器20f时,荧光体56沿与轴22f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从导尿口28a导入至导尿腔42内的尿与荧光体56高效地接触。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f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7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7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h进行说明。如图19a及图19b所示,第7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h具备氧传感器20g。构成氧传感器20g的氧传感器主体50g的支承部240c由能够透过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的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举出与基板54d的构成材料同样的材料。基板54d以沿轴22f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于支承部240c的构成内孔241c的壁面。支承部240c中设置有向传感器腔202内突出的凸部246a,在该凸部246a中形成有与光纤58的前端嵌合的定位孔250。对于光纤58的前端面58a而言,在光纤58的前端与定位孔250嵌合的状态下指向前端方向。即,光纤58在从传感器腔202呈直线状延伸的状态下与定位孔250嵌合。即,荧光体56位于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的指向方向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246a中形成有反射部270,所述反射部270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导入至荧光体56,并且将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导入至光纤58内。反射部270例如可以以下述镜子形式构成,所述镜子是在将凸部246a的一部分倾斜地开槽口而得到的平面上涂布金属膜而成的。但是,反射部270只要能够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和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进行反射则可以为任意构成。

使用这样的氧传感器20g时,例如,能够在不使光纤58弯曲的情况下,利用反射部270将来自光纤58的激发光照射至荧光体56,并且利用光纤58接收来自荧光体56的荧光。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a~10g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8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8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i进行说明。如图20a及图20b所示,第8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i具备尿道导管18g及氧传感器20h。尿道导管18g具备轴22g及封闭部23e。

氧传感器20h的氧传感器主体50h以荧光体56位于导尿腔42中的比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的方式固定于轴22g。氧传感器主体50h的基板54d构成为平板状,以沿轴22g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使荧光体56指向导尿腔42的内侧的方式固定于平板状的支承部240d上。支承部240d中形成有与光纤58的前端嵌合的定位孔250(定位部)。定位孔250位于基板54d的背面侧。

光纤58的前端以光纤58穿通于穿通孔280(其形成于分隔壁204)的状态与定位孔250嵌合。构成穿通孔280的壁面280a从传感器腔202侧朝向导尿腔42侧沿前端方向倾斜。光纤58的前端面58a以光纤58的前端与定位孔250嵌合的状态与基板54d的背面相接触。但是,光纤58的前端面58a也可以与基板54d的背面接近。支承部240d及光纤58通过粘接剂252而固定于轴22g,所述粘接剂252以将在轴22g的外表面形成的贯通孔68及穿通孔280密封的方式填充。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h向尿道导管18g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d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等固定于支承部240d。本变形例中,在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的状态下,预先将光纤58的前端从轴22g的前端开口部34向前端方向引出。光纤58以该状态穿通穿通孔280。然后,在使光纤58的前端与支承部240d的定位孔250嵌合并且在支承部240d的背面涂布有粘接剂的状态下,将光纤58沿基端方向拉回,同时将支承部240d从轴22g的前端开口部34插入,以从导尿腔42侧覆盖穿通孔280的方式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相接触。然后,通过介由贯通孔68将粘接剂252从轴22g的外侧注入传感器腔202及穿通孔280,从而使支承部240d及光纤58固定于轴22g。由此,能够将荧光体56与光纤58的前端面58a精度良好地定位。然后,使封闭部23e的突出部38与轴22g的前端开口部34嵌合。

在本变形例中,关于与氧测定装置10a~10h同样的结构,获得同样的效果。

本变形例中,氧传感器20h可具备图21a所示的氧传感器主体50ha。于氧传感器主体50ha的基板54f,在轴22g的轴线方向的前端形成有倾斜面282,于支承部240e,在轴22g的轴线方向的前端形成有倾斜面284。各倾斜面282、284朝向轴22g的基端方向,向与传感器腔202相反方向(轴22g的内侧)倾斜。倾斜面282及倾斜面284以彼此处于同一面的方式相连。荧光体56涂布于倾斜面282、和从倾斜面282与基端方向相连的面上。在基板54f的背面,形成有与支承部240e的定位孔250相连的凹部286。光纤58的前端与凹部286及定位孔250嵌合。另外,光纤58的前端面58a以光纤58的前端与凹部286及定位孔250嵌合的状态相对于倾斜面282(涂布于倾斜面282的荧光体56)平行。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腔202延伸至轴22g的前端。

使用这样的氧传感器20h的情况下,涂布于倾斜面282的荧光体56以朝向轴22g的基端方向而向轴22g的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使导尿腔内的尿与荧光体56高效地接触。

另外,氧传感器20h可以具备图21b所示的氧传感器主体50hb。氧传感器主体50hb的支承部240f中设置有与穿通孔280嵌合的突出部288。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支承部240f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定位于穿通孔280。

在本变形例中,尿道导管18g可省略贯通孔68。在该情况下,在将支承部240d~240f定位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的状态下,从传感器腔202的前端开口部注入粘接剂252。由此,粘接剂252填充于传感器腔202及穿通孔280中,因此能够使支承部240d~240f及光纤58固定于轴22g。

(第9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9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j进行说明。如图22a及图22b所示,第9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j具备尿道导管18h及氧传感器300。

尿道导管18h的轴22h中形成有传感器腔202,所述传感器腔202在构成导尿口28c的壁面中位于轴22h的基端方向的部位开口。氧传感器300以荧光式氧传感器的形式构成,具有能够检测尿中的氧的氧传感器主体302和在前端与氧传感器主体302一体地设置并沿轴22h延伸的传输部304。即,氧传感器主体302与传输部304的前端一体地设置。传输部304以光纤形式构成,氧传感器主体302包含荧光体而构成。但是,氧传感器300也可以以电极式氧传感器形式构成。在该情况下,传输部304相对于氧传感器主体302电连接。

氧传感器主体302的前端面302a位于导尿口28c内。对于导尿口28c而言,前端的沿周向的开口宽度大于基端的周向的开口宽度。换言之,导尿口28c以沿周向的开口宽度朝向轴22h的前端方向变大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变形例,在传输部304的前端一体地设置(固定)氧传感器主体302,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300相对于轴22h容易地组装。

另外,氧传感器主体302位于导尿口28c内。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302与从导尿口28c流入的尿相接触。

此外,由于传输部304被配设于传感器腔202中,因此能够抑制传输部304对尿路74内的尿的流通产生阻碍。

本变形例中,氧传感器主体302位于导尿口28c的基端、即开口宽度狭窄的部分。因此,能够在导尿口28c中的、即使受到外力其形状也不易变化的部位稳定地测定尿中的氧,并且能够防止由变形带来的传感器的破损。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预先分离的状态下将氧传感器主体302和传输部304组装于传感器腔202中,在传感器腔202内进行定位或嵌合后,将粘接剂从未图示的贯通孔中通过而注入,进行固定。

如图23所示,氧测定装置10j可以具备氧传感器20i来代替氧传感器300。氧传感器20i具有:氧传感器主体50i;传输部52(光纤58);和支承氧传感器主体50i的支承部240d。氧传感器主体50i可以通过将荧光体56涂布于平板状的基板54d的表面而形成。支承部240d由具有能够透过激发光及荧光的透明性的材料构成,具有:配置于导尿腔42的中空状的支承部主体290;和从支承部主体290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而配置于各导尿口28c内的一组中空状的突出部291。支承部主体290的内腔沿着轴22h的轴线方向在支承部主体290的全长范围内延伸,并与各突出部291的内腔连通。突出部291的外表面以覆盖传感器腔202的前端侧的开口部的方式与构成导尿口28c的壁面相接触。突出部291的突出长度设定为与沿着轴22h的径向的导尿口28c的长度尺寸(轴22h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因此,突出部291未从导尿口28c突出至外侧。

在突出部291的内表面中的传感器腔202的前端侧,形成有凹部292。以使荧光体56与在突出部291的内腔流通的尿相接触的方式,以嵌入的状态利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等将基板54d固定于凹部292。在突出部291的外表面中覆盖传感器腔202的部位(凹部292的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与光纤58的前端嵌合的定位凹部293。

接下来,对氧传感器20i向尿道导管18h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涂布有荧光体56的基板54d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等而固定于支承部240d。在该情况下,在使光纤58穿通传感器腔202内的状态下,预先将光纤58的前端从传感器腔202的前端侧的开口部沿前端方向仅引出进行嵌合的长度。然后,将支承部240d从轴22h的前端开口部34插入,使突出部291嵌合于导尿口28c内。此时,光纤58的前端与支承部240d的定位凹部293嵌合。然后,使用未图示的粘接剂将支承部240d、光纤58与传感器腔202粘接。根据需要,光纤58中沿前端方向引出的部分被支承部240d推压而向基端方向推回。另外,支承部240d与轴22h根据需要使用未图示的粘接剂而粘接。根据这样的构成,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预先使光纤58的前端与支承部240d的定位凹部293嵌合的状态下从轴22h的前端开口部34插入。

(第10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10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k进行说明。如图24a所示,第10变形例涉及的氧测定装置10k具备尿道导管18i及氧传感器300。氧传感器300与第9变形例中说明的相同

尿道导管18i的轴22i中形成有:沿轴22i的轴向延伸的导尿腔42;配设氧传感器300的传输部304的传感器腔202;和与导尿腔42连通并设置在传感器腔202的前端侧的侧方导尿腔310。侧方导尿腔310位于比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氧传感器300以氧传感器主体302位于导尿腔42内的方式在侧方导尿腔310内延伸。氧传感器主体302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a的基端侧的附近。需要说明的是,在传感器腔202的前端填充有未图示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将传感器腔202内密封且将传输部304固定于轴22i。

根据本变形例,传输部304配设于传感器腔202中,因此能够抑制传输部304对导尿腔42内的尿的流通产生阻碍。由此,能够使导尿腔42内的尿顺利地流通。另外,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302与导尿腔42内的尿高效地接触。

该氧测定装置10k中,如图24b所示,侧方导尿腔310可与导尿腔42的前端连通。即,在轴22i的轴线方向上,侧方导尿腔310位于与导尿口28a的前端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使传输部304从侧方导尿腔310朝向导尿腔42而向基端侧折回180°,从而氧传感器主体302位于导尿口28a的基端侧。由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302与从导尿口28a导入导尿腔42内的尿高效地接触。

另外,如图25所示,可以在封闭部23e的突出部38形成有配置于传输部304的折回部位的配置孔312。在该情况下,突出部38保持传输部304的折回部位。由此,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302在导尿腔42内发生位置偏移。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氧测定系统12a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氧测定系统12a中,对与上述氧测定系统12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6所示的氧测定系统12a是为了预测肾脏的状态而用于对从肾脏排出至膀胱140内的尿中的氧分压(氧浓度)进行测定的系统,具备氧测定装置10l、蓄尿袋14(蓄尿容器)及监测系统16。

如图26及图27所示,氧测定装置10l具备尿道导管18j及氧传感器400a。尿道导管18j为使用时留置于生物体内、用于将膀胱140内的尿向配置于体外的蓄尿袋14排出的医疗装置。尿道导管18j具备:细径且长条的中空状的轴22j;设置于轴22j的前端部的球囊24;和设置于轴22j的基端部的毂部26a。

轴22j是最前端为半球状的长条管。对于轴22j而言,为了能够从尿道144通过并将尿道导管18j的前端部顺利地穿通至膀胱140内,而具有适度的可挠性和适度的刚性。作为轴22j的构成材料,可举出与上述轴22a同样的材料。

如图27所示,轴22j中具有:使膀胱140内的尿流入轴22j内的两个导尿口28a;沿轴22j的轴线方向延伸而作为排尿用流路发挥功能的导尿腔402;配设有氧传感器400a及温度传感器404的侧方腔406;和用于使球囊24的扩张用流体流通的扩张用腔32。

各导尿口28a在轴22j的外周面中比球囊24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开口。图示例中,两个导尿口28a被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参见图27及图28b)。导尿口28a的形状、大小、位置、数目可任意地设定。

导尿腔402以使轴22j的轴线ax位于导尿腔402内的方式进行设置。导尿腔402的前端位于比轴22j内的导尿口28a更靠前端侧,导尿腔402的基端在轴22j的基端开口。导尿腔402与导尿口28a连通。

侧方腔406相对于导尿腔402并行地沿着轴22j的轴线方向延伸。侧方腔406的前端在轴22j的前端面(半球面)开口,侧方腔406的基端在轴22j的基端开口。需要说明的是,侧方腔406的前端的开口部426被封闭构件407封闭。侧方腔406的横截面积小于导尿腔402的流路截面积。

在导尿腔402与侧方腔406之间设置有沿导尿腔402延伸的分隔壁408。在分隔壁408的前端部设置有使导尿腔402与侧方腔406彼此连通的贯通孔410。

导尿口28a在侧方腔406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开口。即,侧方腔406以不介由导尿腔402的方式与导尿口28a连通。换言之,导尿口28a以跨越导尿腔402及侧方腔406这两者的方式来设置位置。即,导尿口28a以其中心p位于比轴22j的轴线ax更靠侧方腔406侧的方式设置。由此,在使导尿口28a跨越导尿腔402及侧方腔406这两者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形成导尿口28a的工序和形成贯通孔410的工序,因此能够实现减少尿道导管18j的制造工序数。

侧方腔406中的比贯通孔410更靠基端侧作为配设氧传感器400a及温度传感器404的传感器腔412发挥功能。侧方腔406中比传感器腔412更靠前端侧的部位作为供从导尿口28a流入的尿流通的侧方导尿腔414发挥功能。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导尿腔402、贯通孔410、及侧方导尿腔414合称为尿路416。即,从导尿口28a流入的尿在尿路416中流通。另外,有时将尿路416中导尿口28a所处的区域(导尿腔402的前端部、贯通孔410及侧方导尿腔414)称为第1尿路部418,将尿路416中比贯通孔410更靠基端侧的区域称为第2尿路部420。

如图27及图28所示,传感器腔412比导尿腔402短。配设于传感器腔412中的氧传感器400a以所谓的荧光式氧传感器形式构成,具有能够检测尿中的氧的氧传感器主体422a(氧探针)、和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光学连接的传输部424(氧用传输部)。氧传感器主体422a包含玻璃光纤或塑料光纤。在该情况下,光纤的芯在氧传感器主体422a的前端面露出。但是,氧传感器400a也可以以电极式氧传感器400a形式构成。在该情况下,传输部424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电连接。但是,传输部424并不限于光学式传输部、电气式传输部,也可以为磁式传输部或力学式传输部。

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侧方导尿腔414(尿路416)中。具体而言,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比导尿口28a的中心更靠基端侧,并且在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导尿口28a相邻。即,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导尿口28a的基端侧相邻。换言之,氧传感器主体422a在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贯通孔410相邻。即,氧传感器主体422a未在轴22j的外侧露出。

传输部424为用于将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监测系统16进行光学连接的缆线。传输部424介由传感器腔412的前端侧的开口部426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光学连接。图示例中,传感器腔412的开口部426指向轴22j的轴线方向(前端侧)。另外,传感器腔412的开口部426的开口面积小于导尿口28a的开口面积。此外,传感器腔412的开口部426相对于导尿口28a位于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配设于传感器腔412中的温度传感器404具有:用于检测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主体428(温度探针);和与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电连接的传输部430(温度用传输部)。

温度传感器主体428位于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球囊24之间。即,在使用尿道导管18j时,温度传感器主体428位于膀胱140内。传输部430是用于将温度传感器主体428与监测系统16进行电连接的缆线。传输部430在传感器腔412内与传输部424并行设置。

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的位置可任意地设定。例如,温度传感器主体428可以在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相邻。即,温度传感器主体428可位于尿路416内。另外,传输部424与传输部430也可以在传感器腔412的内部或外部汇总成1根缆线。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的布线简化。

在传感器腔412内设置有固定部432a(前端侧固定部),所述固定部432a用于将氧传感器400a及温度传感器404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固定部432a被设置于传感器腔412的前端部。固定部432a与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液密地接触,以阻止尿从尿路416流入传感器腔412的比固定部432a更靠基端侧。

具体而言,固定部432a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在使传输部424的前端部液密地插入固定部432a的穿通孔434中且使温度传感器主体428及传输部430的前端部插入固定部432a的穴436中的状态下,液密地嵌入传感器腔412的前端部。穿通孔434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a及氧传感器主体422a的附近。

固定部432a由与轴22j相同的材料或同一性质的材料构成。同一性质的材料是指有机硅、含有有机硅的粘接剂。另外,固定部432a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第1尿路部418的流路截面积(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积)大于第2尿路部420的流路截面积(横截面积)(参见图29a及图29b)。

图27中,扩张用腔32被设置在相对于导尿腔402而言与侧方腔406相反的一侧的壁部内。扩张用腔32的前端侧与球囊24内连通,扩张用腔32的基端在轴22j的基端开口。

毂部26a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型为中空状。毂部26a中设置有排尿端口70、球囊扩张用端口72及传感器配置用端口438。在传感器配置用端口438中穿通有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氧用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在毂部26a的外侧介由接口439与传输缆线441电连接及/或光学连接(参见图26)。需要说明的是,传输缆线441与监测器主体部94电连接及/或光学连接。

在上述的氧测定装置10l中,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尿路416内。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相接触。由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可靠地测定从肾脏经由膀胱140通过尿道导管18j而排出至体外的新鲜尿(而不是持续残留于膀胱140内的尿)中的氧。另外,通过固定部432a,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相对于轴22j的位移,因此能够提高氧传感器400a的测定精度。

此外,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被配设于传感器腔412中,因此能够抑制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对尿路416内的尿的流通产生阻碍。因此,能够使尿路416内的尿顺利地流通(排尿)。

另外,氧传感器400a的前端部(传输部424的氧传感器主体422a侧的端部)通过固定部432a而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相对于轴22j的位移。因此,能够提高氧传感器400a的测定精度。

另外,温度传感器404的前端部通过固定部432a而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相对于轴22j的位移。因此,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404的测定精度。

此外,固定部432a阻止尿从尿路416流入传感器腔412的比固定部432a更靠基端侧。换言之,固定部432a在使传输部424穿通的状态下以传感器腔412的前端部被密封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使尿在尿路416内高效地流通。另外,由于能够由尿充满氧传感器主体422a的周围,因此能够使得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

根据氧测定装置10l,固定部432a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能够使轴22j顺利地插入膀胱140内。在氧测定装置10l中,固定部432a位于传感器腔412内,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部432a对尿路416内的尿的流通产生阻碍。

在氧测定装置10l中,尿路416的流路截面积大于传感器腔412的横截面积,因此能够使尿路416内的尿更加顺利地流通。

另外,尿路416的至少一部分以与传感器腔412并行的方式沿轴22j的轴线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轴22j的长度方向上的形状变化及刚性变化较少。由此,在将轴22j插入膀胱140内时,能够抑制轴22j纵向弯曲或尿路416被封闭这样的情况,能够使尿路416内的尿稳定地流通。

根据氧测定装置10l,传感器腔412具有用于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在尿路416内露出的开口部426。因此,能够在使传输部424配设于传感器腔412中的同时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配设于尿路416内。

另外,传感器腔412的前端侧的开口部426指向轴22j的轴线方向,因此,能够在不使传输部424弯曲的情况下使得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尿路416内。

氧测定装置10l中,第1尿路部418的流路截面积大于第2尿路部420的流路截面积,因此能够使膀胱140内的尿从导尿口28a高效地流入第1尿路部418内。另外,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第1尿路部418内,因此能够使介由导尿口28a从膀胱140内流入第1尿路部418内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

另外,固定部432a的穿通孔434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a的附近,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容易地位于导尿口28a的附近。

根据氧测定装置10l,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导尿口28a相邻,因此能够使从导尿口28a流入尿路416内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另外,由于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导尿口28a的基端侧相邻(未位于导尿口28a的内部),因此即使轴22j在导尿口28a的位置纵向弯曲时,也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发生破损。

此外,氧传感器主体422a相对于导尿口28a位于与轴22j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因此,能够使从导尿口28a流入尿路416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高效地接触。

根据氧测定装置10l,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比球囊24更靠前端侧,因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膀胱140内。由此,能够在较稳定的环境(温度变化等较少的环境)下检测尿中的氧。另外,能够通过球囊24将轴22j保持于膀胱140,因此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在膀胱140内发生位移。

根据氧测定装置10l,导尿口28a的中心p位于比轴22j的轴线ax更靠传感器腔412侧,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导尿口28a相邻。另外,导尿口28a被设置于轴22j中位于比传感器腔412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因此,能够使介由导尿口28a从膀胱140内流入尿路416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

氧测定系统12a可具备以下说明的氧测定装置10la~10lt来代替氧测定装置10l。需要说明的是,氧测定装置10la~10lt中,对与上述氧测定装置10l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省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氧测定装置10la~10lt中,关于与氧测定装置10l共通的部分,可获得与氧测定装置10la相同或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在构成图30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a的尿道导管18ja的轴22ja中,在传感器腔412的基端部设置有固定部440(基端侧固定部)。固定部440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使传输部424的基端部插入固定部440的穿通孔442中,并且使传输部430的基端部插入固定部440的穿通孔444中,在该状态下,嵌入传感器腔412的基端部。在该情况下,即使外力作用于传输部424及传输部430时,也能够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及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相对于轴22ja发生位移。由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及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的测定精度提高。固定部440可构成为比位于前端侧的固定部432a更柔软。能够吸收尿道导管18ja的伸缩,防止氧传感器400a的破坏。

在构成图31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b的尿道导管18jb的轴22jb中,设置有固定部432b来代替固定部432a。固定部432b以将传感器腔412整体密封的方式在其全长范围内延伸。固定部432b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在使传输部424插入固定部432b的穿通孔448且使传输部430插入固定部432b的穴450的状态下,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壁面上。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高效地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及温度传感器主体428相对于轴22jb的位移。

在构成图32及图33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c的尿道导管18jc的轴22jc中,上述的分隔壁408(参见图27)被省略。即,在轴22jc中设置有导尿腔452,而未设置图27那样的侧方腔406。在该情况下,导尿腔452作为尿路454发挥功能。氧传感器400a及温度传感器404配设于尿路454内。在尿路454中设置有固定部432c,所述固定部432c将传输部424的前端部和温度传感器404的前端部(温度传感器主体428及传输部430的前端部)固定于构成尿路454的壁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尿道导管18jc中,用于防止尿路454内的尿介由传感器配置用端口438露出至外部的密封构件458配设在传感器配置用端口438内。

另外,固定部432c自尿路454中的与固定部432c相对的内表面隔开间隔。换言之,固定部432c自构成尿路454的内表面中的与固定部432c所接触的部位相对的部位隔开间隔。由此,能够抑制固定部432c对尿路454内的尿的流通产生阻碍,因此能够使尿路454内的尿顺利地流通。

在构成图34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d的尿道导管18jd的轴22jd中,代替图32所示的尿道导管18jc的固定部432c而设置有固定部432d。固定部432d在尿路454内以被覆传输部424及温度传感器404的方式进行设置。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尿路454内的尿更加顺利地流通。

在构成图35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e的尿道导管18je的轴22je中,第2尿路部420的流路截面积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第2尿路部420内的尿朝向轴22je的基端顺利地流通。尿道导管18je中,第2尿路部420的流路截面积也可以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增大。即,对于第2尿路部420而言,只要基端侧的流路截面积大于前端侧的流路截面积即可。

在构成图36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f的尿道导管18jf的轴22jf中,在固定部432a中的露出于尿路416侧的面设置有凹部462,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凹部462内。另外,尿道导管18jf中,上述的封闭构件407(参见图27)被省略。因此,膀胱140内的尿也从侧方腔406的前端侧的开口部464流入。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在该尿道导管18jf中,氧传感器主体422a也可以位于尿路416内中的凹部462的外侧。

在构成图36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g的尿道导管18jg的轴22jg中,代替图36a所示的氧传感器400a及导尿口28a而设置有氧传感器400b及导尿口28d。氧传感器400b的氧传感器主体422b延伸至比导尿口28d更靠前端侧。

另外,在侧方腔406内设置有固定部432e,所述固定部432e将氧传感器主体422b的前端部固定于构成侧方腔406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固定部432e将侧方腔406的前端部密封。导尿口28d在矩形这一方面与上述的导尿口28a不同。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b相对于轴22jg的位移。

在构成图37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h的尿道导管18jh的轴22jh中,代替图36a所示的导尿口28a而设置有导尿口28e。导尿口28e仅与导尿腔402连通,未跨越至侧方腔406。另外,导尿腔402与侧方腔406彼此不连通。因此,导尿腔402整体作为尿路474发挥功能,尿未流入侧方腔406中比传感器腔412更靠前端侧的位置。

另外,在分隔壁408中贯通有用于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尿路474中的开口部476。即,开口部476指向与轴22jh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传输部424在前端侧向尿路474侧弯曲,介由开口部476延伸至尿路474内。在尿路474内,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比导尿口28e更靠基端侧。

轴22jh中,代替图36a所示的固定部432a而设置有固定部432f。固定部432f以将侧方腔406的前端侧(比传感器腔412更靠前端侧)密封且将开口部476密封的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32f将传输部424的前端部及温度传感器404的前端部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比导尿口28e更靠基端侧,因此即使轴22jh在导尿口28e的位置发生纵向弯曲时,也能够可靠地抑制氧传感器主体422a发生破损。另外,能够使在尿路474内从导尿口28e流通至基端侧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

在构成图37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i的尿道导管18ji的轴22ji中,与图37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h相比,仅在下述方面不同:固定部432f以未将开口部476封闭的方式构成,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开口部476内。根据这样的构成,获得与图37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h同样的效果。

在构成图38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j的尿道导管18jj的轴22jj中,代替图36a所示的导尿口28a及固定部432a而设置有导尿口28f及固定部432g。导尿口28f仅与导尿腔402及贯通孔410连通,未跨越至侧方腔406。

另外,固定部432g中设置有用于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在尿路416内露出的凹部482。凹部482内部介由贯通孔410与导尿口28f连通。

在这样的轴22jj中,导尿腔402的前端侧、贯通孔410、及凹部482作为第1尿路部484发挥功能,导尿腔402的比贯通孔410更靠基端侧作为第2尿路部420发挥功能。并且,尿路486由第1尿路部484和第2尿路部42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32g将传输部424的前端部及温度传感器404的前端部固定于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在尿路486内流通的尿相接触。

在构成图38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k的尿道导管18jk的轴22jk中,设置有导尿口28g来代替图27所示的导尿口28a。导尿口28g跨越导尿腔402及贯通孔410,未位于构成侧方腔406的内表面。另外,在轴22jk的轴线方向上,侧方腔406的前端位于与导尿腔402的前端同样的位置。即,侧方腔406未贯通至轴22jk的前端。

传输部424在尿路416中向导尿腔402侧弯曲,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导尿腔402内。具体而言,氧传感器主体422a在与轴22jk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导尿口28g相邻。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32a延伸至比分隔壁408更靠前端侧。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400a与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相接触。

对于构成图39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1的尿道导管18j1的轴22j1而言,前端部的形状与上述轴22j的前端部的形状不同。轴22j1的前端面的曲率大于轴22j1的前端面的曲率。另外,轴22j1中,代替图27所示的导尿口28a而设置有椭圆形的导尿口28h。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氧传感器400a与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相接触。

在构成图39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m的尿道导管18jm的轴22jm中,在分隔壁408中设置有用于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导尿腔402内的开口部488。即,开口部488指向与轴22jm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传输部424在前端侧向尿路416侧弯曲,介由开口部488延伸至尿路416内。因此,在第2尿路部420内,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比导尿口28a更靠基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在排尿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在尿路416内流通的尿与氧传感器主体422a可靠地接触。

在构成图40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n的尿道导管18jn的轴22jn中,前端开口,并且在前端侧的外周面设置有孔490(贯通孔)。轴22jn的前端的开口部492被封闭构件494封闭。封闭构件494可以与轴22jn一体地设置。孔490与贯通孔410相对。

另外,轴22jn中,代替图27所示的氧传感器400a、导尿口28a、及固定部432a而设置有氧传感器400c、导尿口28i、及固定部432h(粘接剂)。氧传感器400c的氧传感器主体422c沿着轴22jn的轴线方向延伸至导尿口28i的前端侧。导尿口28i与导尿腔402连通,未跨越贯通孔410及侧方腔406。即,导尿口28i介由导尿腔402及贯通孔410与侧方导尿腔41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导尿口28i延伸至比贯通孔410更靠前端侧及基端侧。换言之,贯通孔410及孔490相对于导尿口28i位于与轴22jn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固定部432h以将孔490封闭的状态使氧传感器400c相对于轴22jn固定。具体而言,固定部432h设置于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前端部及基端部以及传输部424。由此,能够将氧传感器主体422c高效地保持于侧方导尿腔414内。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中的与贯通孔410相对的部位露出于侧方导尿腔414。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32h也可以仅设置于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前端部及基端部中的任一者。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介由设置于轴22jn的外周面的孔490而将固定部432h容易地设置于侧方腔406内。由此,能够实现降低尿道导管18jn的制造工序数。另外,由于上述孔490被固定部432h封闭,因此从导尿口28i流入尿路416的尿不会介由孔490流出至尿道导管18jn的外部。

在构成图40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o的尿道导管18jo的轴22jo中,与图40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n相比,在贯通孔410及孔490位于比导尿口28i更靠基端侧方面不同。另外,在轴22jo的轴线方向上,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i的基端。根据这样的构成,获得与图40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n同样的效果。

在构成图41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p的尿道导管18jp的轴22jp中,与图40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n相比,代替导尿口28i及固定部432h而设置有导尿口28j及固定部432i(粘接剂)。导尿口28j跨越导尿腔402及贯通孔410,未跨越至侧方腔406。另外,贯通孔410延伸至导尿口28j的基端侧,孔490位于比导尿口28j更靠基端侧。另外,在轴22jp的轴线方向上,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j的基端侧。

固定部432i将孔490封闭,并且被设置于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基端部及传输部424。根据这样的构成,获得与图40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n同样的效果。

在构成图41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q的尿道导管18jq的轴22jq中,与图41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p相比,代替导尿口28j而设置有导尿口28k。导尿口28k跨越导尿腔402、贯通孔410、及侧方导尿腔414。另外,在轴22jq的轴线方向上,氧传感器主体422c的前端位于导尿口28k的基端。孔490位于比导尿口28k及贯通孔410更靠基端侧。根据这样的构成,获得与图40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n同样的效果。

在构成图42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r的尿道导管18jr的轴22jr中,与图32所示的尿道导管18jc相比,在代替固定部432c而设置有固定部432j的方面不同。固定部432j具有:从导尿腔452的内表面突出的支承部496;和用于使传输部424相对于支承部496紧固的卡合部498(紧固部)。在支承部496,设置有供传输部424穿通的穿通孔500。

卡合部498与传输部424的外周面紧固,并且与构成穿通孔500的内表面紧固。由此,氧传感器400a可靠地固定于轴22jr即,卡合部498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与支承部496的距离保持恒定。

支承部496可以为刚性体,也可以具有柔性。支承部496具有柔性时,如图42b所示,例如即使在传输部424被拉长至基端侧的情况下,也能使支承部496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氧传感器400a发生破损。另外,在该情况下,支承部496及卡合部498可在轴22jr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支承部496及卡合部498可以由同样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

在构成图43a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s的尿道导管18js的轴22js中,与图42a所示的尿道导管18jr相比,在代替固定部432j而设置有固定部432k的方面不同。固定部432k具有:从导尿腔452的内表面突出的支承部502;和用于使传输部424相对于支承部502卡合的卡合部504。支承部502中,设置有供传输部424穿通的穿通孔506。在构成穿通孔506的内表面,设置有配设卡合部504的凹部508。为这样的构成时也能够将氧传感器400a固定于轴22js。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示例中卡合部504未相对于凹部508的内表面紧固,但也可以与凹部508的内表面紧固。

在构成图43b所示的氧测定装置10lt的尿道导管18jt的轴22jt中,与图27所示的尿道导管18j相比,在固定部432a的穿通孔434位于导尿腔402侧的方面不同。换言之,穿通孔434设置于固定部432a中导尿腔402侧的外表面。即,构成传感器腔412的内表面中的导尿腔402侧的前端面(分隔壁408的传感器腔412侧的前端面)位于穿通孔434内。因此,传输部424与上述前端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使氧传感器主体422a位于导尿腔402侧。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构成。导尿口28a~28k可以以1个或3个以上构成,它们的开口位置彼此不相对、或者在封闭部23a~23e的前端部。氧测定装置10a~10j可具备图44所示的轴22k。如图44所示,在轴22k上可设置有由比构成轴22k的材质更硬的材质构成的硬质构件600。硬质构件600例如由金属、塑料、纤维等构成。硬质构件600具有:埋设于轴22k的壁部的埋设硬质部602a、602b;设置于构成导尿腔42的壁面的壁面硬质部604a;设置于构成传感器腔202的壁面的壁面硬质部604b;和设置于构成扩张用腔32的壁面的壁面硬质部604c。埋设硬质部602a、602b以线状延伸。埋设硬质部602a、602b及壁面硬质部604a~604c的外表面可形成有凹凸,也可以不形成有凹凸。另外,埋设硬质部602a、602b及壁面硬质部604a~604c可以为形成多个孔部的带状构件。此外,埋设硬质部602a、602b可以构成为网目状(网状),也可以为使纤维等密实地组合而成的编织物。轴22k中,可设置有埋设硬质部602a、602b及壁面硬质部604a~604c中的至少一者。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硬质构件600来抑制轴22k的伸缩,因此能够抑制伴随轴22k的伸缩而带来的氧传感器主体50a~50h、50ha、50hb与光纤58的位置偏移。

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可具有图45a所示的轴221。如图45a所示,在轴221的中央部设置有导尿腔609。在轴221中的导尿腔609的一侧设置有第1传感器腔610,所述第1传感器腔610配设有传输部52、传输部304或传输部424。

在轴221中的导尿腔609的另一侧(与第1传感器腔610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配设有温度传感器44或温度传感器404的第2传感器腔612;和与第2传感器腔612相邻的扩张用腔32。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第1传感器腔610及第2传感器腔612时,能够使传感器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可具备图45b所示的轴22m。如图45b所示,轴22m中,横截面为半圆状的导尿腔609被设置于从轴22m的中央偏移的位置。另外,在相对于导尿腔609而言为相同侧的位置设置有第1传感器腔610和第2传感器腔612。第1传感器腔610与第2传感器腔612并行设置于导尿腔609的宽度方向(导尿腔609的横截面的弦的延伸方向,图27b的左右方向)上。另外,扩张用腔32被设置于相对于第1传感器腔610及第2传感器腔612而言与导尿腔609相反的一侧。

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可具备图45c所示的轴22n。如图45c所示,轴22n与图45b所示的轴22m相比,在代替第1传感器腔610及第2传感器腔612而设置1个传感器腔614的方面不同。在该情况下,传输部52、传输部304或传输部424与温度传感器44或温度传感器404并行设置于传感器腔614内。

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除了具备设置于尿道导管18a~18j、18ja~18jt的前端部的上述温度传感器44、404以外,也可具备能够对尿道导管18a~18j、18ja~18jt的基端侧的尿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可具备对尿道导管18a~18j、18ja~18jt的前端附近的压力进行测定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或光信号输出至监测系统16。

监测器主体部94可构成为能够获得时间、监测器主体部94周边的大气压力、监测器主体部94周边的湿度、监测器主体部94周边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时间,包括现在时刻、自某一时间点开始的经过时间。监测器主体部94可构成为能够读取各传感器的固有初期(制造时)的校准值并进行反映。校准值的输入方法可以为扫描一维或二维的条形码,也可以为从监测器114直接输入。另外,校准值可以保持于尿道导管18a~18j、18ja~18jt的信号输出部,通过使监测系统16与尿道导管18a~18j、18ja~18jt连接而自动地读入。

氧测定系统12、12a中,可以在使用前进行动作确认。在该情况下,确认来自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在正常动作范围内。具体而言,将根据监测器主体部94的周边的温度、湿度及大气压力算出的基准值与来自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比较。然后,监测器主体部94的控制部116对来自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判定,报告其判定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来自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在正常范围内的确认而言,可以使用基准溶液或基准气体,取得各传感器的输出值,将其输出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

监测器主体部94可基于来自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报告各种物理量(氧分压、膀胱内温度、尿量等)。具体而言,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通过数值、棒图、指示表、电平表、颜色等来报告物理量。另外,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通过上下箭头、各种图(折线图等)、颜色变化经过显示等将物理量的推移显示于监测器114。

直至膀胱140内的变化以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内的尿的流量变化的形式来呈现为止具有时间差。因此,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将直至膀胱140内的变化以氧测定装置10a~10l、10la~10lt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形式呈现为止的延迟时间显示于监测器114。

对于监测器主体部94而言,用户可设定规定的条件。监测器主体部94可对满足了设定条件的状态是否已经过仅设定时间进行判定并报告。即,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在例如未得到设定尿量的排尿的情况下,在满足设定条件的状态(传感器的低输出状态、膀胱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状态等)持续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等进行报告。

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对发生设定的变化的情况进行判断并报告。即,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在例如尿的流量的变化率超出设定的变化率的情况下、尿的测定温度的变化幅度超出设定的变化幅度的情况下等进行报告。

监测器主体部94具有将程序保持在内部的功能,可构成为能够通过接收来自外部的更新信息来更新程序。在该情况下,监测器主体部94可通过与更新信息的供给源进行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usb连接)来接收更新信息。另外,监测器主体部94也可以通过替换存储卡来接收更新信息。

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能够简单地操作必要功能。即,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具有至少1个物理性功能键并能够向各功能键自由地分配功能。监测器主体部94例如可以构成为通过刻度盘的操作、对监测器114(画面)进行滑动操作,从而能够进行向以往数据的时间回溯操作。

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能够将已选择范围的数据由外部的打印机等进行打印。

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能够将监测器114的显示区域分割并将任意的数据显示于各显示区域。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将当前数据与以往数据容易地进行比较。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能够将监测器114的显示输出至外部的显示装置并进行显示。

监测器主体部94可以构成为:根据输液量推定排尿量的范围,并将该推定范围与实际的排尿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在推定范围内,报告该判定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输液量而言,可以从输液泵自动取得输液数据,也可以直接输入输液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