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及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5516发布日期:2019-04-29 13:5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及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夹具及把手,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以及可结合于该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的把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用于医疗上的器械可以搭配内视镜(例如具光学镜头的软管)进入人体内撷取影像作为辅助治疗的信息。其中,所述内视镜可以与医疗器械分开使用,也可以组装在一起。以用于牙科的电烧器或吸取器等医疗器械为例,由于牙科治疗仅需凭借内视镜观察患者口腔,不须通过太长的管体深入人体,故现有作法是在内视镜的管体上设置通道供医疗器械通过而套设在医疗器械上,以随着医疗器械进入患者口腔作为辅助用具。然而,上述通道通常是贯穿管体前后两端,而医疗器械需从管体的前端或后端穿入管体内,其操作手法较为不便,且无法因应各种类型的管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及把手,适于以较为简易的手段夹设在器械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适于夹设于一器械上,其特征是包括:

一管体,沿一长度方向延伸;

一光学镜头,设置于该管体;以及,

一工作孔道,设置于该管体内,并沿着该管体轴向贯穿该管体的相对两端,其中该工作孔道连通至该管体一侧的一开口部,该器械能够经该开口部进入该工作孔道内。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管体,并位于该光学镜头的同一侧;又,该管体对应于该开口部两侧的部分具有可挠性,而该管体邻近于该光学镜头周围的部分呈不可挠。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开口部与该管体轴向平行,并自该管体的一端延伸至该管体的另一端,又,该开口部的宽度小于该工作孔道的最大宽度。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还包括一定位元件,设置于该管体上,并适于搭配一定位装置进行定位。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定位元件为一定位探针,可活动地套设于该管体上,并适于搭配该定位装置进行一接触式定位。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定位元件为一红外线元件或一发光元件,套设于该管体上,并适于搭配该定位装置进行一非接触式定位。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定位元件为可拆卸式,套设于该管体的正前方或套设于该管体的侧边。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在该管体上设置一插接杆,通过该插接杆可活动地连接一定位用组件,该定位用组件上设置数个反光元件或是数个主动发光元件。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还在该管体上设置一图案,该图案经由粘贴,或是在该管体上雕刻,或是印刷在该管体上而形成,且该图案内容为具有方向指示功能的图案或是条码或是数个几何图形所绘制组成。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还包括一反光元件,设置于该管体上相对于该光学镜头所在处的另一端,用以在一定位过程中辨识该管体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还可活动地连接一把手,该把手设置一定位用组件。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把手进一步设置一发光源,该发光源对应于该管体的一端。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把手还设置一信号连接埠,该信号连接埠对应管体设置,以与该管体上的一信号传送埠接触并信号连接。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把手进一步设置一信号传送单元,该信号传送单元与该信号传送埠信号连接,以通过该信号传送埠信号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指定的装置。

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其中:该信号传送单元通过无线传递手段或是有线传递手段进行信息传送。

一种把手,其能够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连接,其中:该把手设置有一定位用组件。

由此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于管体内设置工作孔道,且工作孔道又连通至管体一侧的开口部,使得器械可经开口部进入工作孔道内,而不需从工作孔道的一端穿过管体至另一端。换言之,通过将管体以开口部套设于器械上,即可使器械进入工作孔道内,而呈现将辅助夹具夹设于器械上的状态。据此,本发明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适于以较为简易的手段夹设在器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应用于器械上的示意图。

图4至图7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用于定位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结合定位用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绘制定位用图形的示意图。

图10是定位用图形绘制于该定位用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结合把手的示意图。

图12是把手的示意图。

图13是把手结合探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50-器械;60a、60b-定位装置;62-接收元件;64-定位插槽;100-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10-管体;112-前端;114-后端;116-夹持部;120-光学镜头;130-发光元件;140-工作孔道;150-开口部;160-反光元件;170a、170b、170c、170d-定位元件;172-红外线元件;174-定位探针;180-定位用组件;181-反光元件;190-图案;22-把手;221-信号传送单元;a-轴向;c-信号连接埠;l-发光源;p-探针;w1-宽度;w2-最大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的前视图。图3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应用于器械上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适于夹设于器械50(绘示于图3)上,例如是用于电烧器或吸取器等医疗器械,以在使用所述器械50进行治疗时通过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撷取影像作为辅助治疗的信息,但本发明不限制其应用领域。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包括管体110、光学镜头120、两发光元件130以及工作孔道140。管体110沿长度方向(即其轴向a)延伸,以构成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的主体部分,且具有相对的前端112与后端114。光学镜头120设置于管体110,例如设置在管体110的前端112,用于在操作时(例如将管体110进入人体时)撷取影像信息。发光元件130设置于管体110,并位于光学镜头120的同一侧,即同时设置在管体110的前端112,以在光学镜头120撷取影像时提供光线,但本发明不限制发光元件130的数量、种类与位置,其可依需求调整,例如:装置用于定位的红外线光、可见光、不可见光或是声波等可达到定位效果的装置。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孔道140设置于管体110内,并沿着管体轴向a贯穿管体110的相对两端(即前端112与后端114)。其中,工作孔道140连通至管体110一侧的开口部150,器械50可经开口部150进入工作孔道140内,进而使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夹设于器械50。换言之,工作孔道140沿着轴向a从管体110的前端112贯穿至后端114,故理论上器械50可以从管体110的前端112或后端114穿入工作孔道140,使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套设于器械50上。当管体110的长度越长,上述的套设动作就越不便,且无法因应更种类型的器械50(例如管身并非等宽而具有突起部的器械50)。因此,通过开口部150的设计,其连通工作孔道140,使器械50可以不从管体110的前端112或后端114而改从开口部150进入工作孔道140。

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部150与管体110轴向a平行,并自管体110的一端延伸至管体110的另一端(即从前端112延伸至后端114)而呈现长条状。再者,开口部150的宽度w1小于工作孔道140的最大宽度w2(当工作孔道140的截面为圆形时,所述最大宽度w2即为其直径),且管体110对应于开口部150两侧的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的夹持部116)具可挠性。较佳地,器械50的宽度较佳地是小于工作孔道140的最大宽度w2但大于开口部150的宽度w1,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如此,由于管体110邻进开口部150的部分(即夹持部116)具可挠性,且开口部150沿着轴向a自管体110的前端112延伸至后端114,使得器械50可以通过挤压宽度w2较小的夹持部116而从开口部150进入工作孔道140并同时贯穿管体110而从前端112与后端114伸出,而后夹持部116通过其可挠性复位而包覆器械50,使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据此夹设于器械50上,如图3所示。相对地,管体110邻近于光学镜头120周围的部分呈不可挠,即具有刚性,以避免光学镜头120在管体110接触人体时,因可挠性产生形变而造成非预期的位置偏移,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图4至图7是图1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用于定位流程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夹设于器械50上而进行相关应用时(例如是夹设于医疗器械上用于辅助治疗时),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较佳地是已经通过定位的。也即,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在使用的前较佳地是通过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以作为光学镜头120所撷取的影像的基准,而后续应用中还可通过光学镜头所撷取的影像与所述基准的差异而得知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于人体中的相对位置。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还包括反光元件160,设置于管体110上相对于光学镜头120所在处的另一端(即管体110的后端114),用以在定位过程中辨识管体110的相对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其可依据需求调整。再者,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还包括定位元件,设置于管体110上,并适于搭配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也即,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通过定位元件与定位装置的搭配进行定位,并在定位过程中以反光元件160作为辨识管体110的相对位置(即判断何处为前端112与后端114),并在此基准下定位光学镜头120所撷取影像的相对位置。其中,反光元件160也可更换为主动发光元件。关于定位元件与定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请参考图4的实施例,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还包括定位元件170a,例如为红外线元件172(也可为发光元件),可活动地套设于管体110上,并适于搭配定位装置60a进行非接触式定位,例如是以定位装置60a的接收元件62接收红外线并侦测其相对位置(于过程中搭配反光元件160辨识管体110的前端112与后端114)。其中,定位元件170a为可拆卸式(例如是在可拆卸式的框架上设置红外线元件172),套设于管体110的正前方。然而,对应于图5的实施例,其所设置的定位元件170b也可为红外线元件172(也可为发光元件),并适于搭配定位装置60a以其接收元件62进行非接触式定位,其中定位元件170b为可拆卸式(例如是在可拆卸式的框架上设置红外线元件172),套设于管体110的侧边。如此,本发明的定位元件170a及170b可依据需求调整其套设于管体110上的型态。较佳地,定位元件170a及170b为可拆卸式,以在定位后移除而降低不必要元件接触人体的状况且不干涉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在夹设于器械50上后通过光学镜头120撷取影像的动作,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60a连线至注册系统,以在使用定位装置60a的后注册所得的定位信息。也即,在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装设具有红外线元件172的定位元件170a或170b搭配定位装置60a的接收元件62进行非接触式定位之后,所述定位信息(即管体110的相对位置)可传送至所述注册系统进行注册,以利于将所述定位信息应用于后续步骤中。例如,在使用所述器械50进行治疗时通过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事先通过定位装置60a进行定位后的结果为基准,搭配光学镜头120所撷取的影像来判断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于人体内的相对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步骤。

再者,请参考图6的实施例,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还包括定位元件170c,例如为定位探针174,可活动地套设于管体110上,并适于搭配定位装置60b进行接触式定位,例如是以定位探针174接触定位装置60b的定位插槽64而侦测其相对位置。其中,定位元件170c为可拆卸式(例如是在可拆卸式的框架上设置定位探针174),套设于管体110的正前方。然而,对应于图7的实施例,其所设置的定位元件170d也可为定位探针174,并适于搭配定位装置60b以其定位插槽64进行接触式定位,其中定位元件170d为可拆卸式(例如是在可拆卸式的框架上设置定位探针174),套设于管体110的侧边。如此,本发明的定位元件170c及170d可依据需求调整其套设于管体110上的型态。较佳地,定位元件170c及170db为可拆卸式,以在定位后移除,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另外,定位装置60b也可连线至注册系统,以在使用定位装置60b的后注册所得的定位信息。详参前述说明,在此不多加赘述。

进者,如图8所示,系于管体110设置一插接杆111,通过该插接杆111可活动地接合一定位用组件180,并于定位用组件180上设置数个反光元件181(或是数个主动发光元件),以供进行相关位置的侦测。也可如图9所示,于管体110上设置一图案190,所述的图案可为具方向指示功能的图案贴纸或是条码或是数个几何图形所绘制组成,并可通过粘贴或是于该管体110上雕刻或是印刷的方式设置,以供系统完成位置侦测的功用。另,也可于定位用组件180上设置图案190,即如图10所示,也可供系统完成位置侦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于管体内设置工作孔道,且工作孔道又连通至管体一侧的开口部,使得器械可经开口部进入工作孔道内,而不需从工作孔道的一端穿过管体至另一端。更进一步地说,开口部沿着管体轴向自管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管体对应于开口部两侧的部分具可挠性,故器械可以通过挤压具可挠性的开口部两侧的部分而从开口部进入工作孔道并同时贯穿管体并伸出,使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据此夹设于器械上。换言之,通过将管体以开口部套设于器械上,即可使器械进入工作孔道内,而呈现将辅助夹具夹设于器械上的状态。据此,本发明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适于以较为简易的手段夹设在器械上,再者,管体可为如图11所示形状,于前端形成一弯曲或是直线的造型,以配合各种器材或是手术位置的需求,并且,管体可为硬管的设计。

又,如图11所示,把手22设置一定位用组件180。该定位用组件180上设置有数个反光元件181,经由定位系统的设定,以供一定位系统撷取该些反光元件181的位置,达到定位器材的目的。另,所述的把手22也可连接其他器具,例如如图13所示的探针p。可通过此把手22达成定位与操作的使用,提升把手22可运用的范围。所述的定位用组件180也可通过活动插接的方式插设于该把手22上。

把手22与管体21连接的方式包括插接、卡合(卡榫)、螺接或是快拆的设置,以达到连接的目的。由于此些方式为一般现有技术,故于此不再另行赘述,于此合先叙明。

再请参阅图12,该把手22进一步设置一发光源l与一信号连接埠c,该发光源l对应于该管体21的一端,以将所产生的光线可经由管体21传送至前端,其中,将发光源l所产生的光线传送至管体21前端的方式包括通过光纤或是于管体21内设置折射路径或是直线路径等方式达成,此为现有技术,故于此不吝述说。在管体21上可进一步设置与该信号连接埠c对应的信号接头(图未示),以通过接触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送,相同地,此为现有技术,故于此不再详述。

进者,于把手22进一步设置一信号传送单元221,该信号传送单元221与该信号传送埠c信号连接,以通过该信号传送埠c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指定的装置(例如传送内视镜的画面),以进行储存或是后续作业。其中,该信号传送单元221可通过无线传递手段或是有线传递手段进行信息传送。

本发明的具有镜头的辅助夹具100可直接进行消毒重复使用,或是运用可抛弃式材质进行制造,适用范围广泛。再者,本发明所使用的把手具有传统器具无法达到的功效,通过把手可组合各类器具并进行定位,以供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作业并模拟其于体内的位置与情况,对于施术者具有辅助的效果,提升手术切割或是其他作业的精密度,克服现有器械仅能对特定器械进行即时位置监控的缺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