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864发布日期:2018-07-27 18:3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妇产科用轮椅,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轮椅参与社会活动,功能的定义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功能的范畴,满足使用者现实需求的属性是功能,而满足使用者潜在需求的属性也是功能。

现有的医疗妇产科用轮椅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不但功能单一,而且在空间狭小的病房内转向困难,移动麻烦,同时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中会产生大的震动,容易导致妇产科病人疼痛,甚至造成孕妇早产,危及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功能多种多样、转向灵活、移动方便的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疗妇产科用轮椅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不但功能单一,而且在空间狭小的病房内转向困难,移动麻烦,同时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中会产生大的震动,容易导致妇产科病人疼痛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种多样、转向灵活、移动方便的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包括有椅座、侧护板、椅背、大连接轴、大滚轮、侧箱、推手、收纳箱、第一t形导向杆、大板簧、第一弹簧、第二t形导向杆、第二弹簧、轴承座、减震钢圈、连接杆、小轴承、小连接轴、第一小滚轮和第二小滚轮,椅座的上方设置有侧护板和椅背,侧护板和椅背均与椅座相连接,侧护板为前后对称式设置,侧护板位于椅背的右侧,侧护板与椅背相连接,大连接轴位于椅座的下方,大连接轴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椅座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滚轮,大滚轮与大连接轴相连接,侧箱位于大滚轮的上方,侧箱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箱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护板的外侧,侧箱与侧护板相连接,推手位于椅背的左侧,推手与椅背相连接,收纳箱位于推手的下方,收纳箱位于椅背和椅座的左侧,椅座和椅背均与收纳箱相连接,椅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形导向杆和第二t形导向杆,第二t形导向杆位于第一t形导向杆的右侧,大板簧左右对称式的开有上下贯穿的孔,大板簧通过左右两侧的孔分别滑动式的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和第二t形导向杆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位于椅座与大板簧之间,第一弹簧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上,第二弹簧套在第二t形导向杆上,轴承座与大板簧的底部相连接,大连接轴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t形导向杆、大板簧、第一弹簧、第二t形导向杆、第二弹簧和轴承座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减震钢圈与收纳箱的底部相连接,减震钢圈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与小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与小连接轴的顶部相连接,小连接轴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小滚轮和第一小滚轮,第一小滚轮和第二小滚轮均与小连接轴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滚轮位于大滚轮的左侧,减震钢圈为前后延伸式设置,连接杆、小轴承、小连接轴、第一小滚轮和第二小滚轮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有大滑块、小滑板、小滑块、大滑板、拉手和l形支架,椅座的右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大滑槽,大滑块、小滑板、小滑块和大滑板均位于椅座的大滑槽内,大滑块的右侧壁与小滑板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滑板的右侧壁与小滑块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滑板左侧壁开有向右延伸的小滑槽,小滑板和小滑块均位于大滑板的小滑槽内,大滑块、小滑板和小滑块均与大滑板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块和大滑板均与椅座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板的右侧壁连接有拉手,椅座的底部连接有l形支架,l形支架位于轴承座的右侧,l形支架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有套管、压板、小板簧、连接块和弧形摩擦板,套管套在连接杆上,压板的右侧壁与套管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的底部与小板簧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板簧的下端与小连接轴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小板簧的左侧,连接块底部连接有弧形摩擦板,弧形摩擦板位于第二小滚轮的上方,弧形摩擦板与第二小滚轮相匹配。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循环皮带、第一连接轴、第一小连接板、第三皮带轮、第二循环皮带、大支杆、顶板、第一轴承、长连接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连接轴、第二小连接板、第四皮带轮、第二轴承、第三小连接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大旋转轴、第三轴承和扇叶,第一皮带轮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轴承座之间,第一皮带轮设置在大连接轴上,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左侧,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循环皮带连接,第一连接轴的后端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第一小连接板位于第二皮带轮的前方,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小连接板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连接板的顶部与椅座的底部相连接,第三皮带轮位于第一小连接板的前方,第三皮带轮与第一连接轴的前端相连接,第三皮带轮位于椅座的前下方,第三皮带轮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大支杆位于第二循环皮带的左侧,大支杆的下端与椅背的顶部相连接,顶板位于大支杆的上方,顶板与大支杆相连接,第一轴承嵌设在大支杆的上部,长连接轴的左端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锥齿轮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前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连接轴的后端相连接,第二小连接板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前方,第二小连接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小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二连接轴设置为转动连接,第四皮带轮位于第二小连接板的前方,第四皮带轮与第二连接轴的前端相连接,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循环皮带连接,第二轴承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第二轴承与长连接轴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第三小连接板内,第三小连接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三小连接板的右侧,第三锥齿轮与长连接轴的右端相连接,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右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设置在大旋转轴上,大旋转轴的上端与第三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轴承嵌设在顶板内,扇叶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下方,扇叶与大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扇叶位于侧护板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挂钩、定位螺杆、固定板和压块,挂钩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定位螺杆位于挂钩的右侧,定位螺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定位螺杆与固定板设置为螺纹连接,固定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压块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压块与定位螺杆的右端相连接,压块位于大支杆的左侧,压块与大支杆相对应。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椅座、侧护板、椅背、大连接轴、大滚轮、侧箱、推手、收纳箱、第一t形导向杆、大板簧、第一弹簧、第二t形导向杆、第二弹簧、轴承座、减震钢圈、连接杆、小轴承、小连接轴、第一小滚轮和第二小滚轮,所以妇产科的病人可以坐在椅座上,侧护板可以为病人提供防护,椅背能让病人靠在轮椅上,极大的增加了轮椅的舒适度,收纳箱和侧箱能够用来存放病人的药物和携带品,功能多种多样,使用效果好,当遇到坎坷不平的道路时,大滚轮在上下晃动时,带动大连接轴上下晃动,从而大连接轴带动轴承座上下晃动,进而轴承座带动大板簧上下晃动,并同时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大板簧能够将晃动时产生的震动减小,而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压缩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将震动减小,从而避免妇产科病人受到大的震动,提高妇产科病人的舒适性,有利于妇产科病人的移动,第一t形导向杆和第二t形导向杆能对大板簧的运动进行导向,同时当遇到坎坷不平的道路时,减震钢圈通过形变能对椅座进行减震,当需要转弯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第一小滚轮和第二小滚轮通过小连接轴水平转动,从而能够轻松灵活的调整方向,并通过第一小滚轮、第二小滚轮和大滚轮的共同移动,即可通过推动推手将病人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因为还包括有大滑块、小滑板、小滑块、大滑板、拉手和l形支架,所以当腿比较短的妇产科病人使用本发明时,妇产科病人可以把脚放在l形支架上,当腿比较长的妇产科病人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可以向右拉动拉手,从而通过拉手带动大滑板向右运动,进而大滑板带动大滑块、小滑板和小滑块向右运动,大滑块向右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小滑块通过小滑板旋转,从而带动大滑板旋转,此时小滑板刚好紧靠着l形支架,大滑板刚好平放在l形支架上,妇产科病人从而可以把脚放在大滑板上,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妇产科病人,舒适度高,应用范围广。

因为还包括有套管、压板、小板簧、连接块和弧形摩擦板,套管套在连接杆上,压板的右侧壁与套管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的底部与小板簧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板簧的下端与小连接轴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小板簧的左侧,连接块底部连接有弧形摩擦板,弧形摩擦板位于第二小滚轮的上方,弧形摩擦板与第二小滚轮相匹配,所以套管可以在连接杆上进行旋转,当需要停下时,医护人员可以用脚踩压板,压板向下转动挤压小板簧,从而压板带动连接块向下运动,进而连接块带动弧形摩擦板向下运动,弧形摩擦板与第二小滚轮相接触,从而能够阻止第二小滚轮转动,当要移动时,医护人员松开压板,压板在小板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弧形摩擦板向上运动,医护人员继续推动本发明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循环皮带、第一连接轴、第一小连接板、第三皮带轮、第二循环皮带、大支杆、顶板、第一轴承、长连接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连接轴、第二小连接板、第四皮带轮、第二轴承、第三小连接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大旋转轴、第三轴承和扇叶,所以当医护人员对本发明进行推动时,大滚轮从而带动大连接轴进行旋转,大连接轴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从而通过第一循环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从而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三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三皮带轮从而通过第二循环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进行转动,第四皮带轮从而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从而通过长连接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从而通过大旋转轴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扇叶从而可以对椅座上的妇产科病人进行扇风降温,舒适度更高,当不需要扇风降温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第一循环皮带和第二循环皮带取下即可,同时顶板能够遮挡烈日的暴晒,还能够对雨水进行遮挡。

因为还包括有挂钩、定位螺杆、固定板和压块,挂钩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定位螺杆位于挂钩的右侧,定位螺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定位螺杆与固定板设置为螺纹连接,固定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相连接,压块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压块与定位螺杆的右端相连接,压块位于大支杆的左侧,压块与大支杆相对应,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袋挂在挂钩上,方便对妇产科病人进行输液,而且医护人员还可以将输液瓶放入到压块与大支杆之间,然后对定位螺杆进行旋拧,从而通过压块将输液瓶牢牢压在大支杆上,便于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妇产科病人进行输液。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在通过坎坷不平的道路时不会产生大的震动,舒适性好,功能多种多样,转向灵活,移动方便,有利于保护妇产科病人的健康安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维修,维护维修成本低,容易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承座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大滑板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扇叶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挂钩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椅座,2-侧护板,3-椅背,4-大连接轴,5-大滚轮,6-侧箱,7-推手,8-收纳箱,9-第一t形导向杆,10-大板簧,11-第一弹簧,12-第二t形导向杆,13-第二弹簧,14-轴承座,15-减震钢圈,16-连接杆,17-小轴承,18-小连接轴,19-第一小滚轮,20-第二小滚轮,31-大滑块,32-小滑板,33-小滑块,34-大滑板,35-拉手,36-l形支架,40-套管,41-压板,42-小板簧,43-连接块,44-弧形摩擦板,50-第一皮带轮,51-第二皮带轮,52-第一循环皮带,53-第一连接轴,54-第一小连接板,55-第三皮带轮,56-第二循环皮带,57-大支杆,58-顶板,59-第一轴承,60-长连接轴,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第二连接轴,64-第二小连接板,65-第四皮带轮,66-第二轴承,67-第三小连接板,68-第三锥齿轮,69-第四锥齿轮,70-大旋转轴,71-第三轴承,72-扇叶,81-挂钩,82-定位螺杆,83-固定板,84-压块,100-大滑槽,340-小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侧护板2、椅背3、大连接轴4、大滚轮5、侧箱6、推手7、收纳箱8、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轴承座14、减震钢圈15、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椅座1的上方设置有侧护板2和椅背3,侧护板2和椅背3均与椅座1相连接,侧护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侧护板2位于椅背3的右侧,侧护板2与椅背3相连接,大连接轴4位于椅座1的下方,大连接轴4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椅座1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滚轮5,大滚轮5与大连接轴4相连接,侧箱6位于大滚轮5的上方,侧箱6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箱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护板2的外侧,侧箱6与侧护板2相连接,推手7位于椅背3的左侧,推手7与椅背3相连接,收纳箱8位于推手7的下方,收纳箱8位于椅背3和椅座1的左侧,椅座1和椅背3均与收纳箱8相连接,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t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t形导向杆9的右侧,大板簧10左右对称式的开有上下贯穿的孔,大板簧10通过左右两侧的孔分别滑动式的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上,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均位于椅座1与大板簧10之间,第一弹簧11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上,第二弹簧13套在第二t形导向杆12上,轴承座14与大板簧10的底部相连接,大连接轴4与轴承座14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和轴承座14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减震钢圈15与收纳箱8的底部相连接,减震钢圈15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下端与小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17与小连接轴18的顶部相连接,小连接轴18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小滚轮20和第一小滚轮19,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滚轮19位于大滚轮5的左侧,减震钢圈1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实施例2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侧护板2、椅背3、大连接轴4、大滚轮5、侧箱6、推手7、收纳箱8、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轴承座14、减震钢圈15、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椅座1的上方设置有侧护板2和椅背3,侧护板2和椅背3均与椅座1相连接,侧护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侧护板2位于椅背3的右侧,侧护板2与椅背3相连接,大连接轴4位于椅座1的下方,大连接轴4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椅座1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滚轮5,大滚轮5与大连接轴4相连接,侧箱6位于大滚轮5的上方,侧箱6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箱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护板2的外侧,侧箱6与侧护板2相连接,推手7位于椅背3的左侧,推手7与椅背3相连接,收纳箱8位于推手7的下方,收纳箱8位于椅背3和椅座1的左侧,椅座1和椅背3均与收纳箱8相连接,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t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t形导向杆9的右侧,大板簧10左右对称式的开有上下贯穿的孔,大板簧10通过左右两侧的孔分别滑动式的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上,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均位于椅座1与大板簧10之间,第一弹簧11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上,第二弹簧13套在第二t形导向杆12上,轴承座14与大板簧10的底部相连接,大连接轴4与轴承座14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和轴承座14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减震钢圈15与收纳箱8的底部相连接,减震钢圈15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下端与小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17与小连接轴18的顶部相连接,小连接轴18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小滚轮20和第一小滚轮19,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滚轮19位于大滚轮5的左侧,减震钢圈1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还包括有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大滑板34、拉手35和l形支架36,椅座1的右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大滑槽100,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和大滑板34均位于椅座1的大滑槽100内,大滑块31的右侧壁与小滑板32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滑板32的右侧壁与小滑块33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滑板34左侧壁开有向右延伸的小滑槽340,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位于大滑板34的小滑槽340内,大滑块31、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与大滑板34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块31和大滑板34均与椅座1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板34的右侧壁连接有拉手3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l形支架36,l形支架36位于轴承座14的右侧,l形支架3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5之间。

实施例3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侧护板2、椅背3、大连接轴4、大滚轮5、侧箱6、推手7、收纳箱8、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轴承座14、减震钢圈15、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椅座1的上方设置有侧护板2和椅背3,侧护板2和椅背3均与椅座1相连接,侧护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侧护板2位于椅背3的右侧,侧护板2与椅背3相连接,大连接轴4位于椅座1的下方,大连接轴4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椅座1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滚轮5,大滚轮5与大连接轴4相连接,侧箱6位于大滚轮5的上方,侧箱6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箱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护板2的外侧,侧箱6与侧护板2相连接,推手7位于椅背3的左侧,推手7与椅背3相连接,收纳箱8位于推手7的下方,收纳箱8位于椅背3和椅座1的左侧,椅座1和椅背3均与收纳箱8相连接,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t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t形导向杆9的右侧,大板簧10左右对称式的开有上下贯穿的孔,大板簧10通过左右两侧的孔分别滑动式的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上,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均位于椅座1与大板簧10之间,第一弹簧11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上,第二弹簧13套在第二t形导向杆12上,轴承座14与大板簧10的底部相连接,大连接轴4与轴承座14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和轴承座14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减震钢圈15与收纳箱8的底部相连接,减震钢圈15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下端与小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17与小连接轴18的顶部相连接,小连接轴18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小滚轮20和第一小滚轮19,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滚轮19位于大滚轮5的左侧,减震钢圈1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还包括有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大滑板34、拉手35和l形支架36,椅座1的右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大滑槽100,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和大滑板34均位于椅座1的大滑槽100内,大滑块31的右侧壁与小滑板32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滑板32的右侧壁与小滑块33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滑板34左侧壁开有向右延伸的小滑槽340,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位于大滑板34的小滑槽340内,大滑块31、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与大滑板34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块31和大滑板34均与椅座1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板34的右侧壁连接有拉手3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l形支架36,l形支架36位于轴承座14的右侧,l形支架3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5之间。

还包括有套管40、压板41、小板簧42、连接块43和弧形摩擦板44,套管40套在连接杆16上,压板41的右侧壁与套管40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与小板簧42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板簧42的下端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位于小板簧42的左侧,连接块43底部连接有弧形摩擦板44,弧形摩擦板44位于第二小滚轮20的上方,弧形摩擦板44与第二小滚轮20相匹配。

实施例4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多功能轮椅,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侧护板2、椅背3、大连接轴4、大滚轮5、侧箱6、推手7、收纳箱8、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轴承座14、减震钢圈15、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椅座1的上方设置有侧护板2和椅背3,侧护板2和椅背3均与椅座1相连接,侧护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侧护板2位于椅背3的右侧,侧护板2与椅背3相连接,大连接轴4位于椅座1的下方,大连接轴4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椅座1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滚轮5,大滚轮5与大连接轴4相连接,侧箱6位于大滚轮5的上方,侧箱6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箱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侧护板2的外侧,侧箱6与侧护板2相连接,推手7位于椅背3的左侧,推手7与椅背3相连接,收纳箱8位于推手7的下方,收纳箱8位于椅背3和椅座1的左侧,椅座1和椅背3均与收纳箱8相连接,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t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t形导向杆9的右侧,大板簧10左右对称式的开有上下贯穿的孔,大板簧10通过左右两侧的孔分别滑动式的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上,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均位于椅座1与大板簧10之间,第一弹簧11套在第一t形导向杆9上,第二弹簧13套在第二t形导向杆12上,轴承座14与大板簧10的底部相连接,大连接轴4与轴承座14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和轴承座14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减震钢圈15与收纳箱8的底部相连接,减震钢圈15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下端与小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17与小连接轴18的顶部相连接,小连接轴18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小滚轮20和第一小滚轮19,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滚轮19位于大滚轮5的左侧,减震钢圈1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

还包括有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大滑板34、拉手35和l形支架36,椅座1的右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大滑槽100,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和大滑板34均位于椅座1的大滑槽100内,大滑块31的右侧壁与小滑板32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滑板32的右侧壁与小滑块33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滑板34左侧壁开有向右延伸的小滑槽340,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位于大滑板34的小滑槽340内,大滑块31、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均与大滑板34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块31和大滑板34均与椅座1设置为滑动连接,大滑板34的右侧壁连接有拉手3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l形支架36,l形支架36位于轴承座14的右侧,l形支架36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5之间。

还包括有套管40、压板41、小板簧42、连接块43和弧形摩擦板44,套管40套在连接杆16上,压板41的右侧壁与套管40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与小板簧42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板簧42的下端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位于小板簧42的左侧,连接块43底部连接有弧形摩擦板44,弧形摩擦板44位于第二小滚轮20的上方,弧形摩擦板44与第二小滚轮20相匹配。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50、第二皮带轮51、第一循环皮带52、第一连接轴53、第一小连接板54、第三皮带轮55、第二循环皮带56、大支杆57、顶板58、第一轴承59、长连接轴60、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第二连接轴63、第二小连接板64、第四皮带轮65、第二轴承66、第三小连接板67、第三锥齿轮68、第四锥齿轮69、大旋转轴70、第三轴承71和扇叶72,第一皮带轮50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轴承座14之间,第一皮带轮50设置在大连接轴4上,第二皮带轮51位于第一皮带轮50的左侧,第二皮带轮51与第一皮带轮50通过第一循环皮带52连接,第一连接轴53的后端与第二皮带轮51相连接,第一小连接板54位于第二皮带轮51的前方,第一连接轴53与第一小连接板54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第一小连接板54的顶部与椅座1的底部相连接,第三皮带轮55位于第一小连接板54的前方,第三皮带轮55与第一连接轴53的前端相连接,第三皮带轮55位于椅座1的前下方,第三皮带轮55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56,大支杆57位于第二循环皮带56的左侧,大支杆57的下端与椅背3的顶部相连接,顶板58位于大支杆57的上方,顶板58与大支杆57相连接,第一轴承59嵌设在大支杆57的上部,长连接轴60的左端与第一轴承59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锥齿轮61设置在长连接轴60上,第二锥齿轮62位于第一锥齿轮61的前方,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61相啮合,第二锥齿轮62与第二连接轴63的后端相连接,第二小连接板64位于第二锥齿轮62的前方,第二小连接板64的上端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小连接板64的下端与第二连接轴63设置为转动连接,第四皮带轮65位于第二小连接板64的前方,第四皮带轮65与第二连接轴63的前端相连接,第四皮带轮65与第三皮带轮55通过第二循环皮带56连接,第二轴承66位于第一锥齿轮61的右侧,第二轴承66与长连接轴60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二轴承66嵌设在第三小连接板67内,第三小连接板67的上端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锥齿轮68位于第三小连接板67的右侧,第三锥齿轮68与长连接轴60的右端相连接,第四锥齿轮69位于第三锥齿轮68的右上方,第四锥齿轮69与第三锥齿轮68相啮合,第四锥齿轮69设置在大旋转轴70上,大旋转轴70的上端与第三轴承71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轴承71嵌设在顶板58内,扇叶72位于第三锥齿轮68的下方,扇叶72与大旋转轴70的下端相连接,扇叶72位于侧护板2的上方。

还包括有挂钩81、定位螺杆82、固定板83和压块84,挂钩81的上端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定位螺杆82位于挂钩81的右侧,定位螺杆82设置在固定板83上,定位螺杆82与固定板83设置为螺纹连接,固定板83的顶部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压块84位于固定板83的右侧,压块84与定位螺杆82的右端相连接,压块84位于大支杆57的左侧,压块84与大支杆57相对应。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椅座1、侧护板2、椅背3、大连接轴4、大滚轮5、侧箱6、推手7、收纳箱8、第一t形导向杆9、大板簧10、第一弹簧11、第二t形导向杆12、第二弹簧13、轴承座14、减震钢圈15、连接杆16、小轴承17、小连接轴18、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所以妇产科的病人可以坐在椅座1上,侧护板2可以为病人提供防护,椅背3能让病人靠在轮椅上,极大的增加了轮椅的舒适度,收纳箱8和侧箱6能够用来存放病人的药物和携带品,功能多种多样,使用效果好,当遇到坎坷不平的道路时,大滚轮5在上下晃动时,带动大连接轴4上下晃动,从而大连接轴4带动轴承座14上下晃动,进而轴承座14带动大板簧10上下晃动,并同时挤压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大板簧10能够将晃动时产生的震动减小,而且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在压缩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将震动减小,从而避免妇产科病人受到大的震动,提高妇产科病人的舒适性,有利于妇产科病人的移动,第一t形导向杆9和第二t形导向杆12能对大板簧10的运动进行导向,同时当遇到坎坷不平的道路时,减震钢圈15通过形变能对椅座1进行减震,当需要转弯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第一小滚轮19和第二小滚轮20通过小连接轴18水平转动,从而能够轻松灵活的调整方向,并通过第一小滚轮19、第二小滚轮20和大滚轮5的共同移动,即可通过推动推手7将病人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因为还包括有大滑块31、小滑板32、小滑块33、大滑板34、拉手35和l形支架36,所以当腿比较短的妇产科病人使用本发明时,妇产科病人可以把脚放在l形支架36上,当腿比较长的妇产科病人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可以向右拉动拉手35,从而通过拉手35带动大滑板34向右运动,进而大滑板34带动大滑块31、小滑板32和小滑块33向右运动,大滑块31向右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小滑块33通过小滑板32旋转,从而带动大滑板34旋转,此时小滑板32刚好紧靠着l形支架36,大滑板34刚好平放在l形支架36上,妇产科病人从而可以把脚放在大滑板34上,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妇产科病人,舒适度高,应用范围广。

因为还包括有套管40、压板41、小板簧42、连接块43和弧形摩擦板44,套管40套在连接杆16上,压板41的右侧壁与套管40的左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与小板簧42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连接,小板簧42的下端与小连接轴18设置为铰接连接,压板4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位于小板簧42的左侧,连接块43底部连接有弧形摩擦板44,弧形摩擦板44位于第二小滚轮20的上方,弧形摩擦板44与第二小滚轮20相匹配,所以套管40可以在连接杆16上进行旋转,当需要停下时,医护人员可以用脚踩压板41,压板41向下转动挤压小板簧42,从而压板41带动连接块43向下运动,进而连接块43带动弧形摩擦板44向下运动,弧形摩擦板44与第二小滚轮20相接触,从而能够阻止第二小滚轮20转动,当要移动时,医护人员松开压板41,压板41在小板簧4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弧形摩擦板44向上运动,医护人员继续推动本发明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50、第二皮带轮51、第一循环皮带52、第一连接轴53、第一小连接板54、第三皮带轮55、第二循环皮带56、大支杆57、顶板58、第一轴承59、长连接轴60、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第二连接轴63、第二小连接板64、第四皮带轮65、第二轴承66、第三小连接板67、第三锥齿轮68、第四锥齿轮69、大旋转轴70、第三轴承71和扇叶72,所以当医护人员对本发明进行推动时,大滚轮5从而带动大连接轴4进行旋转,大连接轴4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50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50从而通过第一循环皮带52带动第二皮带轮51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51从而通过第一连接轴53带动第三皮带轮55进行转动,第三皮带轮55从而通过第二循环皮带56带动第四皮带轮65进行转动,第四皮带轮65从而通过第二连接轴63带动第二锥齿轮62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62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6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61从而通过长连接轴60带动第三锥齿轮68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68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69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69从而通过大旋转轴70带动扇叶72进行旋转,扇叶72从而可以对椅座1上的妇产科病人进行扇风降温,舒适度更高,当不需要扇风降温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第一循环皮带52和第二循环皮带56取下即可,同时顶板58能够遮挡烈日的暴晒,还能够对雨水进行遮挡。

因为还包括有挂钩81、定位螺杆82、固定板83和压块84,挂钩81的上端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定位螺杆82位于挂钩81的右侧,定位螺杆82设置在固定板83上,定位螺杆82与固定板83设置为螺纹连接,固定板83的顶部与顶板58的底部相连接,压块84位于固定板83的右侧,压块84与定位螺杆82的右端相连接,压块84位于大支杆57的左侧,压块84与大支杆57相对应,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袋挂在挂钩81上,方便对妇产科病人进行输液,而且医护人员还可以将输液瓶放入到压块84与大支杆57之间,然后对定位螺杆82进行旋拧,从而通过压块84将输液瓶牢牢压在大支杆57上,便于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妇产科病人进行输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