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783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



背景技术:

救护车、担架是医疗急救的重要装备,它们为医疗救助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宝贵的救援时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医疗急救装备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急救管理、急救装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担架床未设置相应的减震装置,医护人员在抬担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因此会让病人产生不适感,更严重的会加重病人的病情。且现有的担架床大多是固定结构,长度不能进行调整,在抬病人时无法一起带入到电梯内,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走楼梯,这样的抢救方式不仅延误了抢救时间,增加了病人的危险,而且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由于病情的原因,有些特殊病人需要保持半躺的状态,但是现有的担架不具备上述功能,影响病人的及时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床结构固定,长度不能调整,无法进入电梯,未设置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差,以及无法实现弯折的功能,从而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包括:

担架框,所述担架框包括底框和移动框,所述底框内部中空且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底框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移动框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底框的内部并与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

床垫,所述床垫设置在所述担架框的上方,所述床垫包括第一床垫部和第二床垫部,所述第一床垫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担架框上,所述第二床垫部与所述第一床垫部铰接,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担架框上,所述第一床垫部的中部成型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中部成型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床垫部侧边与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侧边设置有两个折叠机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锁紧螺栓、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床垫部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侧边上,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插套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成型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成型有通孔,锁紧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定位孔后螺接所述锁紧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床垫部的上表面前侧成型有半弧形的头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担架框的前后侧壁上成型有担架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动伸缩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连接所述移动框侧壁的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床垫部上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二床垫部上设置有第二绑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底框以及插接在所述底框内的移动框,并利用电动伸缩杆来调节移动框,从而实现担架框的长度可调,便于整个担架进入到电梯中,缩短了抢救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其通过在第一床垫部和第二床垫部之间设置折叠机构,根据病人实际需要调节第二床垫的转动角度,使病人能够保持半躺的状态,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其通过在第一床垫部和第二床垫部的内部设置缓冲弹簧,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担架框,2-电动伸缩杆,3-床垫,4-第一缓冲弹簧,5-第二缓冲弹簧,6-折叠机构,7-橡胶缓冲垫,8-担架把手,9-第一绑带,10-第二绑带,101-底框,102-移动框,301-第一床垫部,302-第二床垫部,601-第一固定杆,602-第二固定杆,603-第一连接管,604-第二连接管,605-锁紧螺栓,3011-第一缓冲层,3021-第二缓冲层,3022-头枕部,6031-定位孔,60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包括:

担架框1,所述担架框1包括底框101和移动框102,所述底框101内部中空且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底框10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移动框10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底框101的内部并与所述电动伸缩杆2连接。所述担架框1的前后侧壁上成型有担架把手8。所述电动伸缩杆2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分别连接所述移动框102侧壁的两端。

床垫3,所述床垫3设置在所述担架框1的上方,所述床垫3包括第一床垫部301和第二床垫部302,所述第一床垫部301固定设置在所述担架框1上,所述第二床垫部302与所述第一床垫部301铰接,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担架框1上,所述第一床垫部301的中部成型有第一缓冲层3011,所述第一缓冲层301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4,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中部成型有第二缓冲层3021,所述第二缓冲层3021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弹簧5,所述第一床垫部301侧边与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侧边设置有两个折叠机构6,所述折叠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杆601、第二固定杆602、第一连接管603、第二连接管604、锁紧螺栓605、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杆60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床垫部301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固定杆6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603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0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侧边上,所述第二固定杆6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04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604的第二端插套在所述第一连接管603内,所述第一连接管603上成型有多个定位孔6031,所述第二连接管604的第二端成型有通孔6041,锁紧螺栓605穿过所述通孔6041和所述定位孔6031后螺接所述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7。所述第二床垫部302的上表面前侧成型有半弧形的头枕部3022。所述第一床垫部301上设置有第一绑带9,所述第二床垫部302上设置有第二绑带10。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担架床,包括担架框、电动伸缩杆、第一床垫部、第二床垫部、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折叠机构、橡胶缓冲垫、担架把手等。其通过设置底框以及插接在所述底框内的移动框,并利用电动伸缩杆来调节移动框,从而实现担架框的长度可调,便于整个担架进入到电梯中,缩短了抢救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其通过在第一床垫部和第二床垫部之间设置折叠机构,根据病人实际需要调节第二床垫的转动角度,使病人能够保持半躺的状态,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其通过在第一床垫部和第二床垫部的内部设置缓冲弹簧,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