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8226发布日期:2018-06-19 13:5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灌肠通便,通常先要准备好500CC的温开水,放在一个小袋子里面。这个小的水袋,通着一根细水管,水管的头上接了一个肚管,由患者把这肚管通到自己的肛门内部适当的位置,然后再由医务人员操作,把水袋中的温水,缓缓挤压,让温水注入肛门内,这种粗糙的灌肠通便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

现有技术通便器弊端有水流计量方面不能计算,而且另一方面,水温也无法适当调节,长此以往,不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而且不能紧急关闭和控制流量,可能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以解决通便器弊端有水流计量方面不能计算,而且另一方面,水温也无法适当调节,长此以往,不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而且不能紧急关闭和控制流量,可能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其结构包括通便主体、冷却水桶、温水桶、导管、肛门插管;

所述的通便主体顶端并排设有冷却水桶和温水桶,所述的冷却水桶和温水桶均与通便主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通便主体上设有导管,所述的通便主体和导管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导管另一端上设有肛门插管,所述的导管和肛门插管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的通便主体由壳体、驱动机构、冷却液注射装置、冷却液开关阀、冷却液过道、单项进水阀、流量计算机构、注射腔、流量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壳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壳体和驱动机构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左侧设有冷却液注射装置,所述的驱动机构和冷却液注射装置相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和冷却液注射装置之间设有冷却液过道,所述的壳体内部顶端上设有单项进水阀,所述的壳体和单项进水阀铰链连接,所述的注射腔设于驱动机构右侧,所述的注射腔上设有流量计算机构,所述的注射腔和流量计算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的注射腔下设有流量控制机构,所述的流量控制机构和壳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冷却液过道上设有冷却液开关阀,所述的冷却液开关阀和壳体相配合;

所述的驱动机构由手轮旋转框、滚轮、定位轮、旋转杆、旋转手轮、连动杆、活塞、防水密封垫、支撑杆、滑动齿轮组成,所述的手轮旋转框中间位置上设有旋转手轮,所述的手轮旋转框和旋转手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手轮表面上设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手轮和旋转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杆另一端上设有连动杆,所述的旋转杆和连动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连动杆一端上设有定位轮,所述的连动杆和定位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定位轮下设有滚轮,所述的定位轮和滚轮相配合,所述的滚轮和手轮旋转框滑动配合,所述的连动杆另一端上设有活塞,所述的连动杆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顶端上设有防水密封垫,所述的活塞和防水密封垫胶连接,所述的活塞左端上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活塞和支撑杆一端焊接,所述的支撑杆另一端上设有滑动齿轮,所述的支撑杆和滑动齿轮活动连接,所述的滑动齿轮和冷却液注射装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液注射装置由注射框、齿轮条、滚珠、注射杆、第一弹簧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注射框内部底端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注射框和第一弹簧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上设有注射杆,所述的第一弹簧和注射杆相配合,所述的注射杆和注射框活动连接,所述的齿轮条左侧上设有滚珠,所述的齿轮条和滚珠相连接,所述的注射框右方上设有齿轮条,所述的注射框和齿轮条通过滚珠滑动配合,所述的齿轮条和注射杆固定连接,所述的齿轮条和滑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计算机构由转动轴、第一蜗轮、叶轮、导轨槽、导轨架、流量刻度表、指针、第一齿轮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轴表面上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的转动轴和第一蜗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第一蜗轮下方设有叶轮,所述的转动轴和叶轮胶连接,所述的导轨架上设有导轨槽,所述的第一齿轮设于导轨架表面上,所述的导轨架和第一齿轮通过导轨槽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中间位置上设有指针,所述的第一齿轮和指针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一蜗轮相啮合,所述的导轨架右端上设有流量刻度表,所述的导轨架和流量刻度表固定连接,所述的流量刻度表和壳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控制机构由旋转开关、传动杆、主动齿轮、第二蜗轮、第二齿轮、拉线、滑动轮、从动齿轮、第二弹簧、流量阀杆、插块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开关左侧上设有传动杆,所述的旋转开关和传动杆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传动杆另一端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传动杆和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左侧上设有第二蜗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和第二蜗轮焊接,所述的第二蜗轮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蜗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中间位置上设有拉线,所述的第二齿轮和拉线一端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二齿轮右上方设有滑动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和滑动轮通过拉线相连接,所述的拉线另一端上设有流量阀杆,所述的拉线和流量阀杆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流量阀杆底端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流量阀杆和第二弹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流量阀杆顶端上设有插块,所述的流量阀杆和插块胶连接,所述的流量阀杆插嵌在注射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还包括螺纹连接管、密封槽,所述的螺纹连接管设于壳体表面上,所述的螺纹连接管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注射腔内设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和壳体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密封垫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采用塑料材质制作,降低成本且重量较轻容易推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先将冷却水桶和温水桶分别装上冷水与温水,导管通过螺纹连接管与通便主体相连通,使温水可以通过注射腔进入导管内,使用者蹲坐于大便器上,将通便主体竖立与地面或桌面上,将肛门插管取出来,然后左手握住旋转手轮,右手将肛门插管插入肛门内,利用左手旋转旋转手轮,让其通过旋转杆带动定位轮上的滚轮在手轮旋转框内进行旋转工作,从而通过连动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而活塞通过气压将温水桶内的温水利用压力向下引出,在通过向上挤压温水时将单项进水阀关闭,避免温水倒流,使得温水通过挤压力由注射腔进入导管内,再通过肛门插管注入直肠内,当使用者有便意时,通过旋转旋转开关来控制温水的流量或禁止流量的通过,旋转开关利用传动杆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而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以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蜗轮让第二齿轮带动拉线收放工作,通过拉线来驱动流量阀杆向上运动,再利用第二弹簧使流量阀杆可以向下返回原位,流量阀杆通过插块插嵌在密封槽上可以关闭注射腔内液体的进出,将流量控制机构关闭,并将肛门插管从肛门拔出,放松肛门,即可使直肠内排泄物排出体外,如果需要再次排便清肠,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当水温过高时,打开冷却液开关阀,让冷却水可以利用冷却液注射装置通过冷却液过道进入注射腔内与温水进行交融降低水温,而冷却液注射装置通过驱动机构来带动,通过活塞上下运动来带动支撑杆上的滑动齿轮上下移动,滑动齿轮和齿轮条相啮合,所以齿轮条能够带动注射杆上下挤压冷却水,使冷却水可以通过冷却液过道进入注射腔,当温水受到活塞的挤压后,会带着冲击力经过叶轮,使叶轮带动转动轴旋转,而第一蜗轮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在导轨架上运动,通过第一齿轮上的指针配合流量刻度表可以观察水流量的多少。

为了实现消化内科通便器能够观察水流量、适当调节水温、控制温水流量,通便主体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冷却液注射装置能够适当调节水温,通便主体利用流量控制机构可以控制温水流量,利用温水的冲击力可以通过流量计算机构观察温水的流量,在进行灌肠通便时,科学合理,省时省力,健康舒适,实用高效,有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通便主体的静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通便主体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流量控制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A的放大图。

图中:通便主体-1、冷却水桶-2、温水桶-3、导管-4、肛门插管-5、壳体-101、驱动机构-102、冷却液注射装置-103、冷却液开关阀-104、冷却液过道-105、单项进水阀-106、流量计算机构-107、注射腔-108、流量控制机构-109、螺纹连接管-1011、密封槽-1012、手轮旋转框-1021、滚轮-1022、定位轮-1023、旋转杆-1024、旋转手轮-1025、连动杆-1026、活塞-1027、防水密封垫-1028、支撑杆-1029、滑动齿轮-10210、注射框-1031、齿轮条-1032、滚珠-1033、注射杆-1034、第一弹簧-1035、转动轴-1071、第一蜗轮-1072、叶轮-1073、导轨槽-1074、导轨架-1075、流量刻度表-1076、指针-1077、第一齿轮-1078、旋转开关-1091、传动杆-1092、主动齿轮-1093、第二蜗轮-1094、第二齿轮-1095、拉线-1096、滑动轮-1097、从动齿轮-1098、第二弹簧-1099、流量阀杆-10910、插块-109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其结构包括通便主体1、冷却水桶2、温水桶3、导管4、肛门插管5;

所述的通便主体1顶端并排设有冷却水桶2和温水桶3,所述的冷却水桶2和温水桶3均与通便主体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通便主体1上设有导管4,所述的通便主体1和导管4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导管4另一端上设有肛门插管5,所述的导管4和肛门插管5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的通便主体1由壳体101、驱动机构102、冷却液注射装置103、冷却液开关阀104、冷却液过道105、单项进水阀106、流量计算机构107、注射腔108、流量控制机构109组成,所述的壳体101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上设有驱动机构102,所述的壳体101和驱动机构1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102左侧设有冷却液注射装置103,所述的驱动机构102和冷却液注射装置103相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102和冷却液注射装置103之间设有冷却液过道105,所述的壳体101内部顶端上设有单项进水阀106,所述的壳体101和单项进水阀106铰链连接,所述的注射腔108设于驱动机构102右侧,所述的注射腔108上设有流量计算机构107,所述的注射腔108和流量计算机构107活动连接,所述的注射腔108下设有流量控制机构109,所述的流量控制机构109和壳体10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冷却液过道105上设有冷却液开关阀104,所述的冷却液开关阀104和壳体101相配合;

所述的驱动机构102由手轮旋转框1021、滚轮1022、定位轮1023、旋转杆1024、旋转手轮1025、连动杆1026、活塞1027、防水密封垫1028、支撑杆1029、滑动齿轮10210组成,所述的手轮旋转框1021中间位置上设有旋转手轮1025,所述的手轮旋转框1021和旋转手轮1025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手轮1025表面上设有旋转杆1024,所述的旋转手轮1025和旋转杆1024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杆1024另一端上设有连动杆1026,所述的旋转杆1024和连动杆1026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连动杆1026一端上设有定位轮1023,所述的连动杆1026和定位轮102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定位轮1023下设有滚轮1022,所述的定位轮1023和滚轮1022相配合,所述的滚轮1022和手轮旋转框1021滑动配合,所述的连动杆1026另一端上设有活塞1027,所述的连动杆1026和活塞1027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1027顶端上设有防水密封垫1028,所述的活塞1027和防水密封垫1028胶连接,所述的活塞1027左端上设有支撑杆1029,所述的活塞1027和支撑杆1029一端焊接,所述的支撑杆1029另一端上设有滑动齿轮10210,所述的支撑杆1029和滑动齿轮10210活动连接,所述的滑动齿轮10210和冷却液注射装置103相啮合;

所述的冷却液注射装置103由注射框1031、齿轮条1032、滚珠1033、注射杆1034、第一弹簧1035组成,所述的注射框1031内部底端上设有第一弹簧1035,所述的注射框1031和第一弹簧1035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1035另一端上设有注射杆1034,所述的第一弹簧1035和注射杆1034相配合,所述的注射杆1034和注射框1031活动连接,所述的齿轮条1032左侧上设有滚珠1033,所述的齿轮条1032和滚珠1033相连接,所述的注射框1031右方上设有齿轮条1032,所述的注射框1031和齿轮条1032通过滚珠1033滑动配合,所述的齿轮条1032和注射杆1034固定连接,所述的齿轮条1032和滑动齿轮10210相啮合;

所述的流量计算机构107由转动轴1071、第一蜗轮1072、叶轮1073、导轨槽1074、导轨架1075、流量刻度表1076、指针1077、第一齿轮1078组成所述的转动轴1071表面上设有第一蜗轮1072,所述的转动轴1071和第一蜗轮10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第一蜗轮1072下方设有叶轮1073,所述的转动轴1071和叶轮1073胶连接,所述的导轨架1075上设有导轨槽1074,所述的第一齿轮1078设于导轨架1075表面上,所述的导轨架1075和第一齿轮1078通过导轨槽107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1078中间位置上设有指针1077,所述的第一齿轮1078和指针1077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1078和第一蜗轮1072相啮合,所述的导轨架1075右端上设有流量刻度表1076,所述的导轨架1075和流量刻度表1076固定连接,所述的流量刻度表1076和壳体101活动连接;

所述的流量控制机构109由旋转开关1091、传动杆1092、主动齿轮1093、第二蜗轮1094、第二齿轮1095、拉线1096、滑动轮1097、从动齿轮1098、第二弹簧1099、流量阀杆10910、插块10911组成,所述的旋转开关1091左侧上设有传动杆1092,所述的旋转开关1091和传动杆1092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传动杆1092另一端上设有主动齿轮1093,所述的传动杆1092和主动齿轮1093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1093上设有从动齿轮1098,所述的主动齿轮1093和从动齿轮1098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1098左侧上设有第二蜗轮1094,所述的从动齿轮1098和第二蜗轮1094焊接,所述的第二蜗轮1094上设有第二齿轮1095,所述的第二蜗轮1094和第二齿轮1095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1095中间位置上设有拉线1096,所述的第二齿轮1095和拉线1096一端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二齿轮1095右上方设有滑动轮1097,所述的第二齿轮1095和滑动轮1097通过拉线1096相连接,所述的拉线1096另一端上设有流量阀杆10910,所述的拉线1096和流量阀杆10910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流量阀杆10910底端上设有第二弹簧1099,所述的流量阀杆10910和第二弹簧109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流量阀杆10910顶端上设有插块10911,所述的流量阀杆10910和插块10911胶连接,所述的流量阀杆10910插嵌在注射腔108内部;

所述的壳体101还包括螺纹连接管1011、密封槽1012,所述的螺纹连接管1011设于壳体101表面上,所述的螺纹连接管1011和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的注射腔108内设有密封槽1012,所述的密封槽1012和壳体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防水密封垫1028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密封性能好,所述的叶轮1073采用塑料材质制作,降低成本且重量较轻容易推动。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先将冷却水桶2和温水桶3分别装上冷水与温水,导管4通过螺纹连接管1011与通便主体1相连通,使温水可以通过注射腔108进入导管4内,使用者蹲坐于大便器上,将通便主体1竖立与地面或桌面上,将肛门插管5取出来,然后左手握住旋转手轮1025,右手将肛门插管5插入肛门内,利用左手旋转旋转手轮1025,让其通过旋转杆1024带动定位轮1023上的滚轮1022在手轮旋转框1021内进行旋转工作,从而通过连动杆1026带动活塞1027上下运动,而活塞1027通过气压将温水桶3内的温水利用压力向下引出,在通过向上挤压温水时将单项进水阀106关闭,避免温水倒流,使得温水通过挤压力由注射腔108进入导管4内,再通过肛门插管5注入直肠内,当使用者有便意时,通过旋转旋转开关1091来控制温水的流量或禁止流量的通过,旋转开关1091利用传动杆1092带动主动齿轮1093旋转,而主动齿轮1093和从动齿轮1098相啮合,所以从动齿轮1098通过第二蜗轮1094让第二齿轮1095带动拉线1096收放工作,通过拉线1096来驱动流量阀杆10910向上运动,再利用第二弹簧1099使流量阀杆10910可以向下返回原位,流量阀杆10910通过插块10911插嵌在密封槽1012上可以关闭注射腔108内液体的进出,将流量控制机构109关闭,并将肛门插管5从肛门拔出,放松肛门,即可使直肠内排泄物排出体外,如果需要再次排便清肠,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当水温过高时,打开冷却液开关阀104,让冷却水可以利用冷却液注射装置103通过冷却液过道105进入注射腔108内与温水进行交融降低水温,而冷却液注射装置103通过驱动机构102来带动,通过活塞1027上下运动来带动支撑杆1029上的滑动齿轮10210上下移动,滑动齿轮10210和齿轮条1032相啮合,所以齿轮条1032能够带动注射杆1034上下挤压冷却水,使冷却水可以通过冷却液过道105进入注射腔108,当温水受到活塞1027的挤压后,会带着冲击力经过叶轮1073,使叶轮1073带动转动轴1071旋转,而第一蜗轮1072通过转动轴1071带动第一齿轮1078在导轨架1075上运动,通过第一齿轮1078上的指针1077配合流量刻度表1076可以观察水流量的多少。

本发明所述的主动齿轮1093和从动齿轮1098均为锥形齿轮也称为伞齿轮,锥齿轮。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与柱形齿轮相比,能够改变传动方向。单级传动比可到6,最大到8。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通便器弊端有水流计量方面不能计算,而且另一方面,水温也无法适当调节,长此以往,不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而且不能紧急关闭和控制流量,可能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为了实现消化内科通便器能够观察水流量、适当调节水温、控制温水流量,通便主体1内设有驱动机构102,驱动机构102通过冷却液注射装置103能够适当调节水温,通便主体1利用流量控制机构109可以控制温水流量,利用温水的冲击力可以通过流量计算机构107观察温水的流量,在进行灌肠通便时,科学合理,省时省力,健康舒适,实用高效,有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