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定位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6521发布日期:2018-08-24 05:34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下定位液。



背景技术:

在动物和人体的实验及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对特殊的部位反复穿刺,如针灸、固定部位的药物注射、多次的胸腹腔及关节腔的穿刺抽液等等。为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保持每次穿刺的同一性,并避免因为反复穿刺损伤动物和人体的重要器官、神经、血管等,临床工作中可采用皮下注入定位液的方法来标记体表的穿刺点。一般要求标记点满足几点:①颜色固定集中;②颜色不易扩散,导致标记点模糊;③短时间内不易消退;④一段时间后消退不影响美观。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墨水、亚甲蓝、紫药水等定位液注入皮下后往往消退时间快,着色不集中,且易产生大块色斑影响美观,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皮下定位液,上色容易、颜色集中不易产生色斑、一段时间后自动消退,且成本低廉,配制方便快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皮下定位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色基18份至42份、生物活性玻璃12份至25份、酒精5份至8份、甘油5份至8份、聚酰胺树脂4份至10份、聚乙烯醇1份至5份、碱式碳酸铋1份至5份、异吲哚啉酮0.5份至2份、甲基纤维素0.3份至0.5份、羧甲基淀粉钠0.1份至0.8份和稀释液22份至75份。

进一步的,色基35份、生物活性玻璃18份、酒精6份、甘油6份、聚酰胺树脂7份、聚乙烯醇3份、碱式碳酸铋3份、异吲哚啉酮1.5份、甲基纤维素0.4份、羧甲基淀粉钠0.5份和稀释液40份。

进一步的,所述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碳酸铜22份至34份、硫酸锶18份至36份、亮蓝37份至48份、氧化钴11份至17份、氧化铝8份至14份和氧化铬13份至21份。

进一步的,所述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苏木素46份至63份、磁铁矿晶石17份至22份、墨粉8份至15份;铁酸盐13份至25份和四氧化三铁5份至10份。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0%-15%;sio2:60%-70%;k2o:8%-12%;mgo:5%-10%;ca3n2:1.6%-2.7%;mno:0.5%-1.8%。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液为生理盐水、葡萄糖水或者蒸馏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色基和生物活性玻璃为基本原料,辅以酒精、甘油、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碱式碳酸铋、异吲哚啉酮、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各个成分之间且协同作用,且利用稀释液进行稀释,使定位液上色容易,颜色集中不易产生色斑,不影响美观,短时间内不会褪色,而在3-6月后可自动逐渐消退,且成本低廉,配制方便快速。

2、根据定位液的实际应用场合,可选择不同的稀释液配比,以既实现标记效果,又尽量不影响被标记者形象,如用于常规体表时,稀释液比例稍高于色基比例,用于面部、颈部等易暴露位置时,稀释液比例稍高于色基比例的四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皮下定位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色基18份、生物活性玻璃12份、酒精5份、甘油5份、聚酰胺树脂4份、聚乙烯醇1份、碱式碳酸铋1份、异吲哚啉酮0.5份、甲基纤维素0.3份、羧甲基淀粉钠0.1份和稀释液75份,稀释液为生理盐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碳酸铜22份、硫酸锶18份、亮蓝37份、氧化钴11份、氧化铝8份和氧化铬13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0%;sio2:70%;k2o:12%;mgo:5%;ca3n2:1.6%;mno:1.4%。

实施例二:

皮下定位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色基18份、生物活性玻璃12份、酒精5份、甘油5份、聚酰胺树脂4份、聚乙烯醇1份、碱式碳酸铋1份、异吲哚啉酮0.5份、甲基纤维素0.3份、羧甲基淀粉钠0.1份和稀释液75份,稀释液为生理盐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苏木素46份、磁铁矿晶石17份、墨粉8份;铁酸盐13份和四氧化三铁5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0%;sio2:70%;k2o:12%;mgo:5%;ca3n2:1.6%;mno:1.4%。

实施例一配制的为蓝色定位液,实施例二配制的为黑色定位液,均适用于在颈部、面部等易暴露位置进行标记,定位液形成的标记点直径大概0.3mm,小于一般体痣,且颜色集中,在大概3个月后随着皮肤角质层的脱落而自动消退。

实施例三:

皮下定位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色基35份、生物活性玻璃18份、酒精6份、甘油6份、聚酰胺树脂7份、聚乙烯醇3份、碱式碳酸铋3份、异吲哚啉酮1.5份、甲基纤维素0.4份、羧甲基淀粉钠0.5份和稀释液40份,稀释液为葡萄糖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碳酸铜28份、硫酸锶27份、亮蓝42份、氧化钴15份、氧化铝11份和氧化铬17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3%;sio2:65%;k2o:11%;mgo:8%;ca3n2:2%;mno:1%。

实施例四:

皮下定位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色基35份、生物活性玻璃18份、酒精6份、甘油6份、聚酰胺树脂7份、聚乙烯醇3份、碱式碳酸铋3份、异吲哚啉酮1.5份、甲基纤维素0.4份、羧甲基淀粉钠0.5份和稀释液40份,稀释液为葡萄糖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苏木素53份、磁铁矿晶石20份、墨粉12份;铁酸盐17份和四氧化三铁7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3%;sio2:65%;k2o:11%;mgo:8%;ca3n2:2%;mno:1%。

实施例三配制的为蓝色定位液,实施例四配制的为黑色定位液,适用于在常规体表位置进行标记,定位液形成的标记点直径大概0.3mm,小于一般体痣,且颜色集中,在大概4个半月后随着皮肤角质层的脱落而自动消退。

实施例五:

色基42份、生物活性玻璃25份、酒精8份、甘油8份、聚酰胺树脂10份、聚乙烯醇5份、碱式碳酸铋5份、异吲哚啉酮2份、甲基纤维素0.5份、羧甲基淀粉钠0.8份和稀释液46份,稀释液为蒸馏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碳酸铜34份、硫酸锶36份、亮蓝48份、氧化钴17份、氧化铝14份和氧化铬21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4%;sio2:68%;k2o:8%;mgo:6%;ca3n2:2.7%;mno:1.3%。

实施例六:

色基42份、生物活性玻璃25份、酒精8份、甘油8份、聚酰胺树脂10份、聚乙烯醇5份、碱式碳酸铋5份、异吲哚啉酮2份、甲基纤维素0.5份、羧甲基淀粉钠0.8份和稀释液46份,稀释液为蒸馏水。

色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苏木素63份、磁铁矿晶石22份、墨粉15份;铁酸盐25份和四氧化三铁10份。

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百分含量为:p2o5:14%;sio2:68%;k2o:8%;mgo:6%;ca3n2:2.7%;mno:1.3%。

实施例五配制的为蓝色定位液,实施例六配制的为黑色定位液,适用于在常规体表位置进行标记,定位液形成的标记点直径大概0.3mm,小于一般体痣,且颜色集中,在大概6个月后随着皮肤角质层的脱落而自动消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