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舒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369发布日期:2018-06-22 23:2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腰舒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舒药。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目前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以及理疗等方法。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药物,如外用的药酒、贴膏,内服的中药、丸剂等,但是这些药物均存在不同的缺陷:1、药酒见效较慢,且需要用力涂抹在患处,通过摩擦将其药性激发出来,使用不便,使用后会留下较大的药味;2、贴膏虽然相比药酒而言使用较为方便,但是其见效也比较慢;3、现有的药丸内部紧实,其在体内的溶解时间较长,导致人体无法及时吸收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从而导致其见效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的腰舒药,以解决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0-15份、狗脊(砂烫)6-12份、党参6-30份、当归6-30份、熟地黄10-30份、丹参10-20份、川牛膝6-30份、全蝎6-12份、制川乌1.5-3份。

本方案的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发明的腰舒药能够补肝肾、益气血、祛寒湿、通经络,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采用本发明的腰舒药治疗效果好,见效快且无副作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0份、狗脊(砂烫)6份、党参6份、当归6份、熟地黄10份、丹参10份、川牛膝6份、全蝎6份、制川乌1.5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5份、狗脊(砂烫)12份、党参30份、当归30份、熟地黄30份、丹参20份、川牛膝30份、全蝎12份、制川乌3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2份、狗脊(砂烫)8份、党参10份、当归10份、熟地黄15份、丹参12份、川牛膝10份、全蝎8份、制川乌1.8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3份、狗脊(砂烫)9份、党参20份、当归20份、熟地黄20份、丹参16份、川牛膝20份、全蝎9份、制川乌2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4份、狗脊(砂烫)11份、党参25份、当归25份、熟地黄25份、丹参18份、川牛膝25份、全蝎11份、制川乌2.8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六,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0份、狗脊(砂烫)6份、党参6份、当归6份、熟地黄30份、丹参20份、川牛膝30份、全蝎12份、制川乌3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优选方案七,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5份、狗脊(砂烫)12份、党参30份、当归30份、熟地黄10份、丹参10份、川牛膝6份、全蝎6份、制川乌1.5份。作为优选采用该配伍的腰舒药疗效更加明显。

进一步,腰舒药的加工步骤包括:A、将槲寄生、狗脊(砂烫)、党参、当归、熟地黄、丹参、川牛膝、全蝎、制川乌烘干后粉碎成粉末;B、将步骤A中的粉末过筛混合备用;C、将步骤B中的粉末加水熬煮成汤剂或加水制成颗粒剂或置于泛丸装置中制成丸剂。将腰舒药制成汤剂或是颗粒剂或是丸状,以口服的形式为人体所吸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发挥各个成分的药性,同时能提高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率,其疗效相比现有技术中外敷类的药物更优。其制作方法简单,减少了其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水腔1、齿条11、不完全齿轮12、磁铁13、活塞14、装料腔15、料筒16、弹簧17、喷气孔2、泛丸腔21、转筒22、高压喷头23、软管24、喷气腔25、螺纹杆3、螺纹套31、出气管32、第一开关33、高压气泵34、第二开关4、支杆41、回收箱42、隔板43、第一筛网44、第二筛网45、机架46、电磁铁47。

实施例1:本发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0g、狗脊(砂烫)6g、党参6g、当归6g、熟地黄10g、丹参10g、川牛膝6g、全蝎6g、制川乌1.5g。

本发明腰舒药的加工步骤包括:

A、将上述原料洗净后置入烘干机中烘干,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

B、将步骤A中的粉末过200目筛然后混合备用;

C、将步骤B中的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成汤剂或加水制成颗粒剂或置于如图1所示的泛丸装置中制成丸剂。

该泛丸装置包括机架46,机架46上横向安装有转筒22,转筒22可沿其轴向转动,转筒2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转筒22包括内壳,内壳外罩设有外壳,内壳内形成泛丸腔21,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喷气腔25,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喷气孔2,如图2所示,喷气孔2倾斜开设,且每个喷气孔2的倾斜方向一致。内壳和外壳上均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均铰接有隔板43,如图2所示,隔板43右侧铰接在外壳(内壳)上,隔板43左侧与外壳(内壳)之间连接有电磁铁47。

如图1所示,转筒22上方安装有料筒16,料筒16采用塑料制成,料筒16内滑动安装有铁质的活塞14,活塞14将料筒16分隔成左侧的储水腔1和右侧的装料腔15,储水腔1和装料腔15均与泛丸腔21之间连通有软管24,为了便于转筒22转动,软管24转动连接在转筒22两端的中心处,软管24置于泛丸腔21内部的一端均连通有高压喷头23。料筒16上方设置有齿条11,齿条11右端与料筒16之间连接有弹簧17,齿条11上方啮合有不完全齿轮12,齿条11底部焊接有磁铁13,料筒16顶部开设有供磁铁13滑动的滑槽。

转筒22左端连接有支杆41,支杆41左侧的机架46上安装有第二开关4,第二开关4与电磁铁47电连接。转筒22右端焊接有空心的螺纹杆3,螺纹杆3与齿轮12之间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采用皮带。螺纹杆3外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1,螺纹套31右侧的机架46上安装有高压气泵34,高压气泵34的出气管32与螺纹套31固定连接,且出气管32延伸至螺纹套31左端并插入螺纹杆3内部。出气管32上套设有环形的第一开关33,第一开关33安装在螺纹套31的右端,第一开关33分别与电机和高压气泵34电连接。转筒22下方安装有回收箱42,回收箱42顶部开口,回收箱42内安装有第一筛网44,第一筛网44下方安装有第二筛网45,第二筛网45的网眼直径小于第一筛网44的网眼直径。

使用该装置进行泛丸时,将泛丸所需的水置入储水腔1中,同时将步骤B中的粉末置于装料腔15中,启动电机,电机驱动转筒22低速转动,转筒22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通过皮带带动不完全齿轮12顺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12间歇的驱动齿条11运动。当不完全齿轮12与齿条11啮合时,齿条11受齿轮12的力向左滑动,并带动磁铁13在料筒16上的滑槽内向左滑动,此时弹簧17拉伸;当不完全齿轮12转动至与齿条11脱离啮合时,齿条11失去不完全齿轮12的作用力,并在弹簧17的弹性恢复力下被拉回至初始位置,齿条11带动磁铁13向右移动。磁铁13向左滑动时,能够吸附料筒16内的活塞14向左移动,从而将储水腔1中的水挤压至左侧的软管24中,然后通过高压喷头23喷洒至转筒22中;磁铁13向左移动时能够吸附料筒16内的活塞14向右滑动,从而将装料腔15内的粉末挤压至右侧的软管24中,粉末在高压喷头23的作用下喷洒至转筒22中,喷洒至转筒22内的粉末与转筒22内的水结合,并在转筒22的转动作用下被转成颗粒。使用高压喷头23间歇的喷水和粉末,如此反复直至做成需要大小的药丸。

螺纹杆3转动时能够沿着螺纹套3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转筒22向右移动,当螺纹杆3转动至与第一开关33接触时,第一开关33启动,电机停止工作、高压气泵34启动,高压喷头23喷出的气体从出气管32流动至喷气腔25中,最终从外壳的喷气孔2中喷出,由于喷气孔2倾斜设置,故喷出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转筒22快速的反向转动,从而在药丸的表面形成一个硬质的壳体。转筒22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杆3反向转动,螺纹杆3从螺纹套31中旋出,同时转筒22向左移动,当转筒22左端的支杆41触碰到第二开关4时,外壳和内壳上的电磁铁47断电,隔板43受重力围绕其铰接点转动,转筒22内的药丸掉落至回收箱42中,直径大于标准直径的药丸无法穿过第一筛网44留在第一筛网44上,直径小于标准直径的药丸穿过第二筛网45掉落至回收箱42底部,标准直径的药丸留在第二筛网45上,由此实现了药丸的分筛。

采用该装置制作药丸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高压气泵往喷气腔内喷气,利用高压气体带动转筒高速转动,药丸在转筒内迅速转动和撞击,使得药丸表面的粉末之间紧密结合,从而在药丸外表形成一个较为坚硬的壳体,便于运输和携带。

2、通过驱动转筒低速转动来制作药丸,能够防止药丸内部过于紧实,使得药丸内部疏松,能够较大程度的缩短药丸在人体内的散解速度,加快了药丸的吸收速度。

3、利用皮带连接螺纹杆和不完全齿轮,通过螺纹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齿条往复运动,并利用磁铁吸附活塞运动,实现了水和药物的自动加入,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药丸的制作效率。

4、通过高压气体带动转筒反向转动,并利用螺纹杆和螺纹套的连接驱动转筒移动,利用转筒上的支杆触发第二开关,从而使得电磁铁断电、隔板打开,实现了装置的自动出料。

5、通过在回收箱中设置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药丸分别筛选出来,实现了药丸的自动筛选。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5g、狗脊(砂烫)12g、党参30g、当归30g、熟地黄30g、丹参20g、川牛膝30g、全蝎12g、制川乌3g。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2g、狗脊(砂烫)8g、党参10g、当归10g、熟地黄15g、丹参12g、川牛膝10g、全蝎8g、制川乌1.8g。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3g、狗脊(砂烫)9g、党参20g、当归20g、熟地黄20g、丹参16g、川牛膝20g、全蝎9g、制川乌2g。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4g、狗脊(砂烫)11g、党参25g、当归25g、熟地黄25g、丹参18g、川牛膝25g、全蝎11g、制川乌2.8g。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0g、狗脊(砂烫)6g、党参6g、当归6g、熟地黄30g、丹参20g、川牛膝30g、全蝎12g、制川乌3g。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腰舒药按质量份数记由以下原料制成,槲寄生15g、狗脊(砂烫)12g、党参30g、当归30g、熟地黄10g、丹参10g、川牛膝6g、全蝎6g、制川乌1.5g。

对比例1:采用市面上现有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丸剂。

对比例2:采用市面上现有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药酒。

对比例3:采用市面上现有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贴膏。

对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经上述对比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腰舒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药酒和贴膏均具有明显优势,其见效快,使用方便,特别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问题有特效。且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相比现有的丸剂而言,其在人体内的溶解时间明显较短,短时间内能够被人体吸收,减少了药丸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