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肾补骨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14388发布日期:2018-06-30 05:33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肾补骨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益肾补骨液系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收载的品种,标准编号为WS3-B-2020-95,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劳伤腰痛,筋骨折伤。其处方:骨碎补45g、何首乌126g、茯苓63g、续断63g、白芍44g、当归63g、党参75g、熟地黄63g、黄精63g、枸杞子63g、自然铜(煅、醋淬)45g和陈皮16g。制法:以上十二味中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加乙醇2倍量,搅拌,静置,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另加入蔗糖167g、白酒20ml、防腐剂适量,溶解后,滤过,加水调整总液量至1000ml,搅匀,即得。

益肾补骨液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辛。可是,按照药典工艺制备的益肾补骨液在加热灭菌后不久会陆续出现较多量的沉淀,这些沉淀虽不影响疗效,但却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给消费者造成产品质量不良的印象,从而不利于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现今对于益肾补骨液出现沉淀的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pH值关系到液体制剂稳定性。药液碱性较强,生物碱易析出,酸性较强时,部分皂苷易沉淀析出,因此,中药口服液的澄清度受pH值影响显著。如川贝流浸膏调节pH值至7左右,使不溶物析出后除去,加入到pH值5.56其他成分的混合液中,并使最终产品的pH值为6.0左右,能够改善蛇胆川贝液澄明度。复方大黄口服液的澄明度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酸度越大、稳定性越小,但pH值大于7.5时生成大量絮状沉淀,当pH值调到7.0左右时稳定性最好。可见,中药口服液都有其各自的最适pH值,而目前尚未探究出益肾补骨液的最适pH值。

综上,急需寻求一种方法以解决传统益肾补骨液久存后出现沉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药典工艺制备的益肾补骨液在加热灭菌后不久会陆续出现沉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肾补骨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益肾补骨液放置两年以上未见沉淀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体现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益肾补骨液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益肾补骨液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药材:骨碎补45份、何首乌126份、茯苓63份、续断63份、白芍44份、当归63份、党参75份、熟地黄63份、黄精63份、枸杞子63份、自然铜(煅、醋淬)45份和陈皮16份;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配方量的骨碎补、何首乌、茯苓、续断、当归、党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自然铜和陈皮,加入药材总重量4~6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药材总重量2~3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加乙醇2倍体积量,搅拌,于5~10℃下静置16h,滤过,回收乙醇,得到混合药材提取液;

S2、取配方量的白芍,加入白芍重量2~4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白芍重量2~3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得到浓缩液;

S3、取浓缩液,加入水1倍体积量稀释后,得稀释液,加入蛋清液,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沸腾并保持3~5分钟,放冷,滤过,调节pH值至3.5~3.8,静置,滤过,得到白芍提取液;

S4、将混合药材提取液和白芍提取液混合,加入蔗糖167份、白酒20份和防腐剂,搅拌溶解后,调节pH值至4.0~4.4,滤过,加水定容,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95%。

进一步的,所述蛋清液的加入体积量为稀释液体积的2~4%。

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2.5份和羟苯乙酯0.5份。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中,使用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

中药口服液中沉淀的产生,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形成不稳定的胶体微粒所致,灭菌时,这些细小的、难以通过过滤除去胶体微粒凝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加速了沉降。而发明人在试验中发现,这种沉淀的产生主要由白芍所致。因此,本发明制备工艺中对白芍进行单独操作,同时以蛋清液作为澄清剂以吸附胶体颗粒,使药液保持澄明。从高效液相色谱结果看,白芍提取物经蛋清澄清后,仍很好地保留了原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白芍提取液的酸性较强,pH值通常在2以下,且在加热灭菌后往往导致成品的pH值进一步下降,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口服液中某些成分极易产生沉淀析出,故单独将其pH值调整至3.5~3.8,然后将白芍提取液与混合药材提取液混合后,再将pH值调节至4.0~4.4,有效解决了传统益肾补骨液在加热灭菌后不久陆续出现沉淀的问题。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益肾补骨液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益肾补骨液,该益肾补骨液仍然保留了原有的疗效,体系pH值为4.0~4.4,稳定性佳,放置两年以上未见有沉淀产生。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对现有益肾补骨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白芍这一味药材进行单独提取,所得白芍提取物先后经过蛋清澄清处理、pH值调整,再与其余药材提取液混合,然后在添加其他辅料后再次调整pH值,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制备的益肾补骨液在加热灭菌后不久陆续出现沉淀的问题,获得了放置两年以上未见沉淀产生且疗效不变的益肾补骨液。

(2)本发明益肾补骨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可控,工艺稳定,可规模化生产,能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益肾补骨液及其制备

中药配方:骨碎补45g、何首乌126g、茯苓63g、续断63g、白芍44g、当归63g、党参75g、熟地黄63g、黄精63g、枸杞子63g、自然铜(煅、醋淬)45g和陈皮16g;

制备方法:

S1、取配方量的骨碎补、何首乌、茯苓、续断、当归、党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自然铜和陈皮,加入2.74k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1.37k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685ml),加乙醇2倍体积量(即1370ml),搅拌,于5℃下静置16h,滤过,回收乙醇,得到混合药材提取液;

S2、取配方量的白芍,加入88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88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44ml),得到浓缩液;

S3、取浓缩液,加入水1倍体积量(即44ml)稀释后,得稀释液88ml,加入1.76ml蛋清液,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沸腾并保持3分钟,放冷,滤过,调节pH值至3.5,静置,滤过,得到白芍提取液;

S4、将混合药材提取液和白芍提取液混合,加入蔗糖167g、白酒20g、苯甲酸2.5g和羟苯乙酯0.5g,搅拌溶解后,调节pH值至4.0,滤过,加水定容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使用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

取步骤S3中的稀释液和白芍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稀释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02mg/g,白芍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712mg/g。

实施例2、本发明益肾补骨液及其制备

中药配方:骨碎补45g、何首乌126g、茯苓63g、续断63g、白芍44g、当归63g、党参75g、熟地黄63g、黄精63g、枸杞子63g、自然铜(煅、醋淬)45g和陈皮16g;

制备方法:

S1、取配方量的骨碎补、何首乌、茯苓、续断、当归、党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自然铜和陈皮,加入4.11k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2.055k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685ml),加乙醇2倍体积量(即1370ml),搅拌,于10℃下静置16h,滤过,回收乙醇,得到混合药材提取液;

S2、取配方量的白芍,加入176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132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44ml),得到浓缩液;

S3、取浓缩液,加入水1倍体积量(即44ml)稀释后,得稀释液88ml,加入3.52ml蛋清液,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沸腾并保持5分钟,放冷,滤过,调节pH值至3.8,静置,滤过,得到白芍提取液;

S4、将混合药材提取液和白芍提取液混合,加入蔗糖167g、白酒20g、苯甲酸2.5g和羟苯乙酯0.5g,搅拌溶解后,调节pH值至4.4,滤过,加水定容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使用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

取步骤S3中的稀释液和白芍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稀释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91mg/g,白芍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753mg/g。

实施例3、本发明益肾补骨液及其制备

中药配方:骨碎补45g、何首乌126g、茯苓63g、续断63g、白芍44g、当归63g、党参75g、熟地黄63g、黄精63g、枸杞子63g、自然铜(煅、醋淬)45g和陈皮16g;

制备方法:

S1、取配方量的骨碎补、何首乌、茯苓、续断、当归、党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自然铜和陈皮,加入3.425k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2.055k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685ml),加乙醇2倍体积量(即1370ml),搅拌,于6℃下静置16h,滤过,回收乙醇,得到混合药材提取液;

S2、取配方量的白芍,加入132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88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44ml),得到浓缩液;

S3、取浓缩液,加入水1倍体积量(即44ml)稀释后,得稀释液88ml,加入2.64ml蛋清液,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沸腾并保持4分钟,放冷,滤过,调节pH值至3.6,静置,滤过,得到白芍提取液;

S4、将混合药材提取液和白芍提取液混合,加入蔗糖167g、白酒20g、苯甲酸2.5g和羟苯乙酯0.5g,搅拌溶解后,调节pH值至4.2,滤过,加水定容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使用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

取步骤S3中的稀释液和白芍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稀释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63mg/g,白芍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21mg/g。

对比例1

按照药典工艺制备益肾补骨液,具体为:取配方量的十二味中药材,加入3.645kg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加入2.187kg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1ml溶液相当于原药材1g(即729ml),加乙醇2倍体积量(即1458ml),搅拌,于6℃下静置16h,滤过,回收乙醇;加入蔗糖167g、白酒20g、苯甲酸2.5g和羟苯乙酯0.5g,搅拌溶解后,滤过,加水定容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使用1.0g的壳聚糖替代2.64ml的蛋清液作为澄清剂。

取步骤S3中的稀释液和白芍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稀释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69mg/g,白芍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012mg/g。可见,相比于壳聚糖,使用蛋清作为白芍提取液的澄清剂,对有效成分芍药苷的保留率更高,澄清效果更好。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使用1.0g的明胶替代2.64ml的蛋清液作为澄清剂。

取步骤S3中的稀释液和白芍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稀释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865mg/g,白芍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0.517mg/g。可见,相比于明胶,使用蛋清作为白芍提取液的澄清剂,对有效成分芍药苷的保留率更高,澄清效果更好。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4中,调节pH值至5.0。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4中,调节pH值至3.5。

试验例一、本发明益肾补骨液的质量检验

对本发明实施例1~3的益肾补骨液进行质量检验,结果如下表1:

表1本发明益肾补骨液的质量检验结果

综上,本发明益肾补骨液按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WS3-B-2020-95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

试验例二、本发明益肾补骨液的稳定性考察

将实施例1~3、对比例1~5的益肾补骨液于自然条件下存放24个月,分别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测定pH值、检查澄明度,结果见下表2。

表2各益肾补骨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上表2可知:

(1)对比例1根据药典工艺制得的益肾补骨液,在存放3个月时检查有少量沉淀,而本发明实施例1~3益肾补骨液在放置两年后仍保持澄清,未见沉淀产生,且pH值基本不变,稳定性高。因此本发明通过制备工艺的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益肾补骨液久存后出现沉淀的问题。

(2)对比例2采用壳聚糖作为澄清剂,其制得益肾补骨液在12个月时检查有中量沉淀,且pH值下降;对比例3采用明胶作为澄清剂,其制得的益肾补骨液在6个月时检查有少量沉淀,同时pH值升高;提示壳聚糖和明胶对本发明白芍提取物的澄清效果不佳,并不适用于本发明中。

(3)对比例4和对比例5分别提高和降低了产品的pH值,结果其益肾补骨液分别在12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有沉淀产生,且pH值明显改变;提示本发明益肾补骨液的最适pH值范围为4.0~4.4,最佳pH值为4.2,提高或降低pH值都会对体系稳定性产生影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