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牙齿咬模片的普适性牙齿夹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4038发布日期:2018-07-27 09:4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齿夹模器,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采用牙齿咬模片的普适性牙齿夹模器。



背景技术:

在牙齿整形修复等领域中,为了检查和治疗使用者的牙齿缺陷,需要通过牙齿印模装置复制出使用者的牙列形状。

目前已知的牙齿印模装置都是托盘状。在这样的盘中填装调和得均匀粘稠的印模材料之后,再将印模盘塞入使用者口腔中,使用者在印模材料上咬下,直到印模材料在嘴中凝固硬化,印模材料上留下使用者的牙齿印痕,最后将带有凝固印模材料的盘从使用者的嘴中取出,并用作模具来形成使用者的牙列模型。

上述的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其一,托盘式牙齿印模装置采用的印模材料的获取、调和及清理的过程较为麻烦;其二,医生通常需要根据经验先后将不同规格的盘放入使用者的口腔中才能找到与使用者的实际齿弓最相匹配的印模盘;其三,重新使用牙齿印模盘时,必须移除盘中残留的印模材料并且对空的盘进行清洗和消毒;其四,当使用者咬下印模盘时,口腔被印模材料塞满,易产生较强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牙齿咬模片的普适性牙齿夹模器,宽度和厚度可调且灵活可靠,与其配套使用的牙齿咬模片可用专门模具浇注成型。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牙齿咬模片,并提供一种夹持新型牙齿咬模片的装置。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牙齿咬模片使用后形成的凹形牙模,为专人牙模定制的3d扫描和打印提供便捷、低成本、网点式的服务。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通过调整牙齿咬模片的宽度w和长度h来适合几乎任意嘴型的牙齿夹模器。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和紧定动压条的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内自由移动的牙齿夹模器。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牙齿夹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牙齿夹模器具体包括依次从前到后连接的压紧部、枢转部、周转部和移动部,压紧部上安装牙齿咬模片,移动部连接到外部的牙科设备上。压紧部,包含左右两个二位阻尼器,目的是将咬模片压紧在上下压条之间,下压条位置固定,上压条围绕二位阻尼器转动,二位阻尼器只能固定在0°或者90°的方向上,实现夹模器的关闭或者打开,上压条后端插入上压块的卡槽中固定住,通过上压块上面的紧定螺钉实现夹紧;枢转部,包含一个双向阻尼器,其枢接左右转块,枢转时带动左右压条张开或者缩合,从而调节咬模片的宽度,枢转部可以停在任意位置实现自锁。

所述的压紧部包括左右静压条、左右动压条、左右静压块、左右动压块、左右盖块和左右二位阻尼器,具体由左静压条、左动压条、左静压块、左动压块、左盖块和左二位阻尼器构成左侧压紧子组件,由右静压条、右动压条、右静压块、右动压块、右盖块和右二位阻尼器构成右侧压紧子组件;左右静压条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左右静压块前端上,左右静压块后端设有分别用于套装左右二位阻尼器中部的套筒结构,左右二位阻尼器中部套装于左右静压块后端的套筒结构内;左右动压条的后端分别可活动固定地装在左右动压块前端上,左右动压块和左右盖块位于左右静压块的两侧,左右动压块分别和左右盖块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左右动压块和左右盖块的后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二位阻尼器的两端端部外,使得左右动压块和左右盖块带动左右动压条相对于左右静压块及其上的左右静压条绕左右二位阻尼器中心轴旋转。

所述压条的形状是根据牙齿咬模片的外形轮廓设计的,与人齿的齿弓形状的一半相一致。

左右动压条的后端通过各自的紧定螺钉装在左右动压块前端上,紧定螺钉外端连接有手柄;左右动压条端部插入到左右动压块前端的水平凹槽中,紧定螺钉从左右动压块前端顶面穿入压接到左右动压条后端,并通过转动手柄带动紧定螺钉拧松和拧紧,使得左右动压条被紧定螺钉松开或者夹紧。

所述的枢转部包括双向旋转阻尼器和左右转块,双向旋转阻尼器中心轴垂直于左右二位阻尼器中心轴,左右转块水平布置,左右转块分别连接到双向旋转阻尼器的两个旋转端,左右转块分别经各自的螺栓与左右侧压紧子组件的左右静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的枢转部由双向旋转阻尼器实现枢转,双向旋转阻尼器两侧的左右转块绕着双向旋转阻尼器中心轴转动并且能够稳定地停在任意角度,进而带动压紧部的左右侧压紧子组件的张合,从而带动调整左右侧压紧子组件前端的左右静压条之间以及左右动压条之间的夹角和距离,最终调整牙齿咬模片的宽度w。

所述的周转部包括周转块、螺栓和周转阻尼器,周转块一侧部通过螺栓和枢转部其中一个转块固定连接,周转阻尼器的一个旋转端与周转块的另一侧部固定连接,周转阻尼器的另一个旋转端与移动部的套管固定连接;周转块端部开有用于周转阻尼器旋转端装入的孔,周转阻尼器的旋转端伸入到孔内通过销或者螺钉与周转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移动部包括套管和软管,套管一端固定套装在软管上,套管另一端端部开有用于周转阻尼器旋转端装入的孔,周转阻尼器的旋转端伸入到孔内通过销或者螺钉与套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牙齿咬模片为u形片,u形片形状和人齿的齿弓形状的相一致,由热塑性材料组成。

本发明特殊设计了一种牙齿咬模片,牙齿咬模片的热塑性材料在专门模具中浇注形成,具有以约3毫米为基础单元单位的一系列厚度,外形是一个u形片。该热塑材料具有一种略高于人体体温的玻璃转换温度,使用者咬合前先将该咬模片材料加热到高于其玻璃转换的温度,使用者咬合后直到咬模片在口腔内冷却到温度低于其玻璃转换温度时,牙模形成。

所述的动压条和静压条的前端位于牙齿咬模片的边缘,左动压条和左静压条的前端夹在牙齿咬模片左侧的边缘上下方,右动压条和右静压条的前端夹在牙齿咬模片右侧的边缘上下方。

所述的动压条的后端和前端之间是高度固定的弯折结构,静压块和动压块之间的距离固定,通过调整或者替换具有不同高度h弯折结构的动压条以匹配不同厚度的牙齿咬模片。

本发明通过二位阻尼器的两个旋转端相对转动实现动压条和静压条之间的旋转张合,通过双向旋转阻尼器的两个旋转端相对转动实现静压条之间和动压条之间的旋转张合,通过周转阻尼器的两个旋转端相对转动实现动压条和静压条形成的整体和软管/外部牙科设备之间的旋转翻转。

本发明能够调节咬模片的宽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齿弓形状,并且能够方便地匹配不同厚度的咬模片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齿积大小,还能够带动咬模片左右周转以适应使用者站或卧等的不同体位,普适性强。

本发明针对牙齿咬模片材料,只需要把印模盘放到夹模器上,得到一个使用者的牙齿印模后,取出咬模片与压条,再换上新的咬模片与压条就可以继续使用。已有的牙齿印模盘在每个使用者使用之后都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杀菌消毒,很不方便。本发明的牙齿夹模器只需要对压条进行杀菌消毒,从而方便了操作者并且允许使用者和操作者在健康的条件下执行牙科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牙齿夹模器能够稳定夹持牙齿咬模片在人体口腔内形成牙模,克服了牙齿印模材料的制取和清洗不便以及牙齿印模托盘的结构特征不适合所有使用者的问题。

本发明能够调节牙齿咬模片的宽度和高度,匹配不同使用者的齿弓和齿积,适用性广;而且在获得使用者牙齿模型的过程期间能稳定地维持夹模器的已调节宽度,节省了现有的常规方法中寻找匹配印模盘的时间,能够快速的获得适当的牙齿印模;本发明还能通过周转阻尼器实现夹模器的转动,以适应使用者的站或卧等不同体位。

本发明在获得使用者牙齿模型的过程期间能稳定地维持在调节好的宽度上,节省了现有常规方法中寻找匹配印模盘的时间,节约了印模材料的使用,能够方便快速的获得适当的牙齿印模。

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干净卫生、使用携带方便,可以安装在多功能牙科设备上,也可用作家庭日常使用。

本发明能够调节牙齿咬模片在平面内的张合度,能够通过压紧部的闭合和张开来夹紧和松开牙齿咬模片,能够实现左右周转和空间移动,同时能够方便快速地更换和固定动压条,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本发明通过动静压条直接夹住牙齿咬模片,压条体积小、耗材少,可作一次性使用,克服了传统牙齿印模盘在每次使用之后都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杀菌消毒的不便性的缺点,从而允许使用者和操作者在健康的条件下执行牙科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牙齿夹模器的等轴侧图(压紧部闭合时);

图2是牙齿夹模器的等轴侧图(压紧部张开时);

图3是牙齿夹模器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分解压紧部时);

图4是压紧部主要部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牙齿夹模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牙齿夹模器的俯视图(牙齿咬模片的宽度较小时);

图7是牙齿夹模器的俯视图(牙齿咬模片的宽度较大时);

图8是牙齿夹模器的俯视图(牙齿咬模片的宽度适中时);

图9是牙齿夹模器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分解周转部、移动部时);

图10是牙齿夹模器安装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压紧部20,枢转部30,周转部40,移动部50,牙齿夹模器60;牙齿咬模片1,静压条2、3,动压条4、5,手柄8、9,紧定螺钉10、11,螺栓12、13;动压块22、23,静压块24、25,盖块26、27,二位阻尼器28、29;双向阻尼器31,转块32、33,螺栓34、35;周转块41,螺栓42,周转阻尼器43;套管51,软管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牙齿夹模器60包括依次从前到后连接的压紧部20、枢转部30、周转部40和移动部50,压紧部20上安装牙齿咬模片1,移动部50连接到外部的牙科设备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压紧部20主要由左右两个对称部分组成,目的是调整左右静压条2、3和左右动压条4、5之间的位置关系,将牙齿咬模片1夹紧在下方的左右静压条2、3和上方的左右动压条4、5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压紧部20包括左右静压条2、3、左右动压条4、5、左右静压块24、25、左右动压块22、23、左右盖块26、27和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具体由左静压条2、左动压条4、左静压块24、左动压块22、左盖块26和左二位阻尼器28构成左侧压紧子组件,由右静压条3、右动压条5、右静压块25、右动压块23、右盖块27和右二位阻尼器29构成右侧压紧子组件;左右静压条2、3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左右静压块24、25前端上,左右静压块24、25后端设有分别用于套装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中部的套筒结构,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中部套装于左右静压块24、25后端的套筒结构内;左右动压条4、5的后端分别可活动固定地装在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上,左右动压块22、23和左右盖块26、27位于左右静压块24、25的两侧,左右动压块22、23分别和左右盖块26、27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左右动压块22、23和左右盖块26、27的后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的两端端部外,使得左右动压块22、23和左右盖块26、27带动左右动压条4、5相对于左右静压块24、25及其上的左右静压条2、3绕左右二位阻尼器29中心轴旋转。

如图3所示,左右静压条2、3的后端通过各自的螺栓12、13固定装在左右静压块24、25前端的台阶面上。

如图3所示,左右动压条4、5的后端通过各自的紧定螺钉10、11装在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上,紧定螺钉10、11外端连接有手柄8、9;左右动压条4、5端部插入到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的水平凹槽中,紧定螺钉10、11从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顶面穿入压接到左右动压条4、5后端,并通过转动手柄8、9带动紧定螺钉10、11拧松和拧紧,使得左右动压条4、5被紧定螺钉10、11夹紧或者松开。如图4所示,左右动压条4、5的后端水平插入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开设的水平凹槽内完全定位,接着转动左右手柄8、9,带动紧定左右螺钉10、11转动,手柄的顺逆转动能实现左右动压条4、5的夹紧和放松。更换动压条时只需要把紧定螺钉松开,然后直接向外取出动压条,插上新的动压条之后再锁紧紧定螺钉,动压条的更换和紧定方便快速。

具体实施中,左侧压紧子组件包括左静压条2、左动压条4、左静压块24、左动压块22、左盖块26和左二位阻尼器28,左静压条2的后端固定在左静压块24前端上,左静压块24后端设有套筒结构,左二位阻尼器28中部套装于左静压块24后端的套筒结构内;左动压条4的后端可活动固定地装在左动压块22前端上,左动压块22和左盖块26分别位于左静压块24的两侧,左动压块22和左盖块26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左动压块22和左盖块26的后端分别套装在左二位阻尼器28两端端部外,使得左动压块22和左盖块26带动左动压条4相对于左静压块24上的左静压条2绕左二位阻尼器28中心轴旋转。

左静压条2的后端通过左螺栓12固定装在左静压块24前端的台阶面上。左动压条4端部插入到左动压块22前端的水平凹槽中,左紧定螺钉10下端从左动压块22前端顶面穿入压接到左动压条4后端,将左动压条4夹紧到左动压块22的水平凹槽的槽底;左紧定螺钉10上端连接有左手柄8,通过转动左手柄8带动左紧定螺钉10拧松和拧紧,使得左动压条4后端被左紧定螺钉10夹紧或者松开,进而实现左动压条4的可活动固定安装。

具体实施中,右侧压紧子组件包括右静压条3、右动压条5、右静压块25、右动压块23、右盖块27和右二位阻尼器29,右静压条3的后端固定在右静压块25前端上,右静压块25后端设有套筒结构,右二位阻尼器29中部套装于右静压块25后端的套筒结构内;右动压条5的后端可活动固定地装在右动压块23前端上,右动压块23和右盖块27分别位于右静压块25的两侧,右动压块23和右盖块27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右动压块23和右盖块27的后端分别套装在右二位阻尼器29两端端部外,使得右动压块23和右盖块27带动右动压条5相对于右静压块25上的右静压条3绕右二位阻尼器29中心轴旋转。

右静压条3的后端通过右螺栓13固定装在右静压块25前端的台阶面上。右动压条5端部插入到右动压块23前端的水平凹槽中,右紧定螺钉11下端从右动压块23前端顶面穿入压接到右动压条5后端,将右动压条5夹紧到右动压块23的水平凹槽的槽底;右紧定螺钉11上端连接有右手柄9,通过转动右手柄9带动右紧定螺钉11拧松和拧紧,使得右动压条5后端被右紧定螺钉11夹紧或者松开,进而实现右动压条5的可活动固定安装。

左侧压紧子组件和右侧压紧子组件同一高度布置,二位阻尼器28、29的两端端部同步转动,端部和中部作为两个旋转端。

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稳定时只能停在两种角度下,使得在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工作下实现动压条4、5和静压条2、3之间夹角为0°和90°(即动压条4、5所在平面和静压条2、3所在平面平行或者垂直,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转换,从而实现压紧部20的闭合和张开,压紧部20闭合时能够压紧咬模片1。

如图5所示,枢转部30包括双向旋转阻尼器31和左右转块32、33,双向旋转阻尼器31中心轴垂直于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中心轴,左右转块32、33水平布置,左右转块32、33分别连接到双向旋转阻尼器31的两个旋转端,左右转块32、33分别经各自的螺栓34、35与左右侧压紧子组件的左右静压块24、25固定连接;枢转部30由双向旋转阻尼器31实现枢转,双向旋转阻尼器31两侧的左右转块32、33绕着双向旋转阻尼器31中心轴转动并且能够稳定地停在任意角度,进而带动压紧部20的左右侧压紧子组件的张合,从而带动调整左右侧压紧子组件前端的左右静压条2、3之间以及左右动压条4、5之间的夹角和距离,最终调整牙齿咬模片1的宽度w。

如图6-8所示,枢转部30转动在不同角度时,牙齿夹模器60的俯视图呈现不同的状态,图6-8分别表示牙齿咬模片1的宽度w呈现较小、较大和适中时的状态;

如图9所示,周转部40包括周转块41、螺栓42和周转阻尼器43,周转块41一侧部通过螺栓42和枢转部30其中一个转块32/33固定连接,周转阻尼器43的一个旋转端与周转块41的另一侧部固定连接,周转阻尼器43的另一个旋转端与移动部50的套管51固定连接;周转块41端部开有用于周转阻尼器43旋转端装入的孔,周转阻尼器43的旋转端伸入到孔内通过销或者螺钉与周转块41固定连接。

如图9所示,移动部50包括套管51和软管52,套管51一端固定套装在软管52上,套管51另一端端部开有用于周转阻尼器43旋转端装入的孔,周转阻尼器43的旋转端伸入到孔内通过销或者螺钉与套管51固定连接。

套管51前端与周转部40通过周转阻尼器43连接,后端与软管52连接。软管52可以带动夹模器60在空间内移动,套管51也可以通过键连接直接固定在多功能牙科设备上。

如图1-10所示,牙齿咬模片1为u形片,u形片形状和人齿的齿弓形状的一致,由热塑性材料组成。

如图1-9所示,动压条4、5和静压条2、3的前端位于牙齿咬模片1的边缘,左动压条4和左静压条2的前端夹在牙齿咬模片1左侧的边缘上下方,右动压条5和右静压条3的前端夹在牙齿咬模片1右侧的边缘上下方。

本发明还包括动压条4、5的快速更换和紧定,不同使用者牙齿的齿积大小不同,因此咬模片1设有一系列的厚度。动压条4、5的后端和前端之间为高度固定的弯折结构,静压块24、25和动压块22、23之间的距离固定,通过调整或者替换具有不同高度h弯折架的动压条4、5以匹配不同厚度的牙齿咬模片1。不同的动压条的高度不同,更换动压条时只需要把紧定螺钉松开,然后直接向外取出动压条,插上新的动压条之后再锁紧紧定螺钉。

牙齿咬模片,牙齿咬模片为热塑性材料,在专门模具浇注形成,具有以约3毫米为基础单元单位的一系列厚度,外形是一个u形片。该热塑材料具有一种略高于体温的玻璃转换温度,使用者咬合前先将该咬模片材料加热到高于其玻璃转换的温度,使用者咬合后直到咬模片在口腔内冷却到温度低于其玻璃转换温度时,牙模形成。

本发明的实施工作过程如下:

1)首先调整牙齿咬模片以适应使用者

本发明先通过移动部的软管42实现空间内自由移动,套管的另一端可以直接套在多功能牙科设备上,存储方便。

本发明再通过周转部的周转阻尼器43带动周转块41、枢转部30和压紧部20转动,实现夹模器的转动,以适应呈现站或卧等不同体位的使用者。

在使用本发明的牙齿夹模器60时,取适应使用者的左右动压条4、5,将左右动压条4、5的后端水平插入左右动压块22、23前端开设的水平凹槽内完全定位,接着转动左右手柄8、9,带动紧定左右螺钉10、11转动,锁紧紧定螺钉,将动压条4、5锁紧在动压块22、23上。

再将动压块22、23通过左右二位阻尼器28、29翻转到竖直位置,使得动压条4、5与静压条2、3垂直,然后将咬模片1放置到静压条2、3上,再将动压块22、23翻转到水平位置,使得动压条4、5与静压条2、3平行贴紧并压紧咬模片1,使得咬模片锁紧在动静压条之间。

由于牙齿咬模片1采用柔性的热塑性材料,利用左右转块32、33绕着双向旋转阻尼器的转动,转动前加热牙齿咬模片1,调节动压块22、23之间的角度使得牙齿咬模片1达到合适的宽度。

2)然后处理牙齿咬模片咬合

使用者咬合前先将该咬模片材料加热到高于其玻璃转换的温度,使用者咬合后直到咬模片在口腔内冷却到温度低于其玻璃转换温度时,牙模形成。通过本发明的夹模器取出牙齿咬模片,进行后续牙齿模型建模。

本发明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干净卫生、使用携带方便,另外由于本发明是夹持新型牙齿咬模片获得牙模,因此相比于常规牙齿印模托盘来获得牙模的方式所消耗的材料更少、使用更方便舒适,由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够调节牙齿咬模片1的宽度w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齿弓形状,并且能够方便地匹配不同厚度的牙齿咬模片1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齿积大小,还能够带动牙齿咬模片1左右周转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体位,由此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