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降血糖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0032发布日期:2018-06-12 17:35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降血糖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植物降血糖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据统计,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有约4.15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8.8%),另外有3.18亿人糖耐量受损(前期患病率6.7%)。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2015年病患人数高达1.096亿人,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据IDF预测,如果不加干预,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42亿,糖尿病前期人群4.81亿,我国患者数量将上升至1.54亿。糖尿病中医辨证属于“消渴”病范畴,究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甚,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内生,津干液枯,气血涩滞,久而为疲。糖尿病治疗方案基本按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胰岛素治疗”的路径开展,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磺脲类、双胍类、葡糖苷酶抑制剂类、格列奈类、格列酮类降糖药,尤其盐酸二甲双胍和降糖灵苯乙双胍使用最频繁。降糖灵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有厌食、口苦、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经肝脏代谢,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虽然二甲双胍诱乳酸酸中毒的可能性比降糖灵显著减少,但仍然有此副作用。最近,美国已根据受体学说,开发出第三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曲格列酮,据目前报道来看,远期疗效稳定,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仍未大面积推广。因此,研发疗效好、副作用少且小、标本兼治的降糖中药是解决糖尿病用药难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L·)Scop)为柳叶菜科柳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重要的中草药植物。其全草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血浮肿、肠滑泄水、食饮胀满、肾囊肿大、下乳、润肠止血等,尤其对跌打损伤、骨折等疗效显著。柳兰植株中富含黄酮、三萜酸、鞣质等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花中富含柳兰聚酚,能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抗肿瘤作用。柳兰提取物还具有抗炎作用,抗炎物质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酸苷。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关于从中药柳兰中获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有效组分,制备降血糖药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降血糖药,从柳兰植株中,研究开发降血糖的有效组分,且副作用显著减少,使其便于患者长期服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物降血糖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需设备少、步骤简单、重现性好,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降血糖药,其成分包含柳兰醇提物。

一种本发明所述植物降血糖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柳兰植株连根挖出,清水洗净泥土等杂质,105℃温度下杀青30min,随后在8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

2)将步骤1)中烘干的柳兰植株,使用多功能粉碎机进行粉碎。

3)将步骤2)中柳兰全草粉碎物,按质量体积比例加2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混合,使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加热回流4小时,收集回流液使用低速离心机离心,3000rpm,5min,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柳兰醇提物,即得柳兰全草有效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以活性为先导,对柳兰全草降糖的活性组分降糖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糖尿病模型建立的大鼠按血糖平均值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和柳兰醇提物(低、高剂量)干预组,在整体水平进行降血糖药效比较。

附图说明

图1是柳兰全草醇提物用药后21天对链脲佐霉素(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的比较;

图2是试验期间各组大白鼠平均体重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柳兰全草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

将柳兰植株连根挖出,清水洗净泥土等杂质,105℃温度下杀青30min,随后在8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然后进行粉碎。按质量体积比例加2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4小时,收集回流液在3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之后进行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柳兰醇提物,即得柳兰全草有效成分。

实施例2:柳兰全草醇提取物对链脲佐霉素(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在室温24~25℃,相对湿度50%~60%条件下饲养,自由进食、饮水。实验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STZ(临用前用0.1mol·L-1的柠檬酸缓冲液(pH4.2)配成90mg.mL-1溶液使用)45mg·kg-1,72h后,对禁食不禁水12h的大鼠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凡血糖大于11.1mmol.L-1大鼠定为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将糖尿病模型建立的大鼠按血糖平均值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和柳兰醇提物(低、高剂量)干预组,共4组,每组10只。柳兰醇提物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柳兰600mg/(kg·d)、1200mg/(kg·d)(柳兰生药量计算),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均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每日下午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给药期间,每日观察记录其症状、体征和死亡情况,每日称重。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各组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D)来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表1 柳兰全草醇提物用药后21天对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注:P值是指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阳性对照药盐酸二甲双胍临用前均用0.5%CMC-Na溶液配制成混悬液。每日给大鼠灌胃各自的受试药。第21天的灌胃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h。第22天,将全部大鼠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浓度。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证明高血糖模型造模成功。通过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柳兰低剂量组和柳兰高剂量组均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其中,阳性组、柳兰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柳兰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实施例3:柳兰全草醇提取物对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表2.柳兰全草醇提取物用药1天、7天、14天、21天各组大鼠平均体重变化(g)。

造模后的大鼠均表现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并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动作迟缓、蜷卧拱背、皮毛无光泽、松散、身体消瘦等现象。各组大鼠均自由饮水,并在每天上午8时30分时,给大鼠喂食。每天称量并记录它们的体重。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空白组体重增长最明显,模型组体重增长比较缓慢。给药组中阳性对照组和柳兰高剂量组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体重明显增长,可能是糖尿病缓解而导致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