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729发布日期:2018-08-10 19:2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腔预防中用于牙齿清洁的牙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牙线以结构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1:单纯型牙线,2:牙线棒,单纯型牙线的使用对使用者的手灵敏度要求高,对张口度要求高,并且很费时,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牙齿清洁方式,其实用效率很低,大部分牙线被浪费,单纯型牙线当遇到很紧的牙间隙时,是很难通过的,细线缠绕手指对手指有一定的损伤,使用单纯型牙线时需要大张嘴,还会流口水,形象不雅,单纯型牙线使用一次需要330mm的牙线,使用效率低,清理全口牙需要的时间约为8到12分钟,一些口比较小,口腔很深的,或是牙缝很紧的,后牙区域可能无法清洁到。这些区域日积月累就是龋病和牙周病的隐患。因为此牙线深入口腔过深,操作者就难以控制,对后牙牙齿的近中面的清洁效果较差。牙线棒,前牙和后牙需要不同的牙线棒,同一次清洁需要两只牙线,这样不方便也不环保,使用是很费力因为是费力杠杆,使用者不能很好的控制,当遇到紧一些的牙间隙,要么不能进入,要么进入时不受控制的力直接压到牙龈乳头上,形成伤害,牙线柄容易损伤口角粘膜,此牙线当进入几个牙间隙后,弓形中的牙线会拉长松弛,松弛的牙线会在之后的牙齿清洁中不能很好的进入牙间隙,有时,因为牙线棒需要过度压入,而伤到两边的牙龈,此牙线的使用时使用者很难感知牙间隙的位置,所以使用者必须面对镜子使用,但是上后牙区也是无法看到的,清理全口牙需要的时间约为4到8分钟,一些口比较小,口腔很深的,或是牙缝很紧的,后牙区域可能无法清洁到。这些区域日积月累就是龋病和牙周病的隐患。因为此牙线深入口腔过深,操作者就难以控制,对后牙牙齿的近中面的清洁效果较差,多数牙线架连同牙线是一次性的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牙线操作难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牙线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包括唇臂,所述的唇臂上连接设有颊臂,所述的唇臂和颊臂为一块整板,所述的唇臂上连接设有舌杆,所述的舌杆上连接设有牙线夹持器,所述的颊臂上连接设有颊杆,所述的颊臂与颊杆、舌杆成度到度角,舌杆和颊杆形成相互平行的弧形,其弧形结构与后牙牙弓弧形大致相同,所述的颊杆上连接设有牙线夹持器,所述的牙线夹持器为成对工作,所述的牙线夹持器的末端外侧设有拱门型槽沟,所述的拱门型槽沟的端部处设有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所述的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用于放置牙线,所述的拱门型槽沟上配合安装设有牙线树酯固位体,所述的牙线夹持器上安装设有可替换牙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运用了颊臂、唇臂、颊杠、舌杆、组成了一个等臂杠杆,让操作部分的颊臂和唇臂位于口外,操作者的手不需要伸入口腔,也不需要大张口,并能精准控制和感知口内的颊杠和舌杆在牙齿上的位置,清理后牙时,操作者可以双手握持,动作类似于肯玉米或是肯苹果,这个动作是接近人的本能动作,基本不需要练习就可以掌握,颊臂、唇臂、颊杠、舌杆处于同一平面,当旋转180度是就可以处理对侧的的牙齿,清理上下前牙时,舌杆直立,食指和拇指捏住颊杆中上部分,颊臂、唇臂的下边缘紧贴手心,因此可以借力于手腕的力量来清理前牙,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清理全口的牙齿,颊杆和舌杆较长有很好的弹性,可替换牙线中牙线的距离短于牙线夹持器拱门型的槽沟间的距离,在牙线清理几个牙间隙后会被拉长,由于颊杆和舌杆的在按装可替换牙线时被压缩的弹性释放会将被拉长的牙线继续绷直。就位后和使用后被拉长后任然可以绷直牙线,保证使用全过程的操作质量,更环保,替换牙线部分的牙线长度只有18mm,两侧的树酯固位体体积很小,结构也极其简单,所以替换牙线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现有牙线低。清理后牙时,在口角处的是颊杆和颊臂的夹角,这里是圆弧型结构,并和口角有一定距离,所以不会引起口角的损伤和压痕。颊杆和舌杆末端的夹持器安装上可替换牙线时为完整的球形不容易损伤牙龈。清理全口牙需要的时间约为2到4分钟,一些口比较小,口腔很深的,或是牙缝很紧的,后牙区域都可以很好的清洁到。全口没有无法到达的区域,对后牙牙齿的近中面的清洁效果相对于现有牙线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颊臂与牙弓切线成50度到60度夹角的弧形,位于牙弓的颊侧,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颊臂为控制臂,能精确控制控制口内杆末端的位置,并能通过手感知到口内杆的位置,颊臂与口内杆与唇臂为支点形成等臂杠杆。

作为改进,所述的唇臂位于颊臂的对侧,形成支点,并对抗颊臂扭转的力,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

作为改进,所述的颊杆位于牙弓的颊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舌杆相距18-20mm。

作为改进,所述的舌杆位于牙弓的舌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颊杆相距18-20mm。

作为改进,所述的牙线夹持器是颊杆、舌杆末端两个相互内倾直径约为3mm的球,两球最近点相距约为18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可替换牙线是18mm长的牙线,末端为两个牙线树酯固位体,外形与牙线夹持器的拱门型槽沟相吻合,牙线陷入水平槽沟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牙线夹持器的正面图。

图3是牙线夹持器的外侧面图。

图4是牙线夹持器的内侧面图。

图5是可替换牙线的横截面图。

图6是可替换牙线的俯视图。

图7是牙线夹持器与可替换牙线的组合图。

图8是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使用状态图1。

图9是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使用状态图2。

图10是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的a-a截面剖视图。

图11是牙线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牙线夹持器的侧立体图。

图13是牙线夹持器的俯视立体图。

图14是牙线树酯固位体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1、唇臂,2、颊臂,3、舌杆,4、牙线夹持器,5、颊杆,6、拱门型槽沟,7、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8、牙线树酯固位体,9、可替换牙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双手握持的牙线器,包括唇臂1,所述的唇臂1上连接设有颊臂2,所述的唇臂1和颊臂2为一块整板,所述的唇臂1上连接设有舌杆3,所述的舌杆3上连接设有牙线夹持器4,所述的颊臂2上连接设有颊杆5,所述的颊臂2与颊杆5、舌杆3成50度到60度角,舌杆3和颊杆5形成牙弓,所述的颊杆5上连接设有牙线夹持器4,所述的牙线夹持器4为成对工作,所述的牙线夹持器4的末端外侧设有拱门型槽沟6,所述的拱门型槽沟6的端部处设有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7,所述的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7用于放置牙线,所述的拱门型槽沟6上配合安装设有牙线树酯固位体8,所述的牙线夹持器4上安装设有可替换牙线9。

所述的颊臂2与牙弓切线成50度到60度夹角的弧形,位于牙弓的颊侧,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颊臂2为控制臂,能精确控制控制口内杆末端的位置,并能通过手感知到口内杆的位置,颊臂2与口内杆与唇臂1为支点形成等臂杠杆。

所述的唇臂1位于颊臂2的对侧,形成支点,并对抗颊臂2扭转的力,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

所述的颊杆5位于牙弓的颊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舌杆相距18-20mm。

所述的舌杆3位于牙弓的舌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颊杆相距18-20mm。

所述的牙线夹持器4是颊杆5、舌杆3末端两个相互内倾直径约为3mm的球,两球最近点相距约为18mm。

所述的可替换牙线9是18mm长的牙线,末端为两个牙线树酯固位体,外形与牙线夹持器4的槽沟相吻合,牙线陷入水平槽沟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主要有颊臂和唇臂和口内的颊杆和舌杆,以及颊杆和舌杆末端的牙线夹持器,和可替换的牙线部分,颊臂,与牙弓切线成50度到60度夹角的弧形,位于牙弓的颊侧,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颊臂为控制臂,能精确控制控制口内杆末端的位置,并能通过手感知到口内杆的位置,颊臂颊杆舌杆以唇臂为支点形成等臂杠杆,唇臂,位于颊臂的对侧,形成支点,并对抗颊臂扭转的力,末端较肥厚,易于握持,颊杆,位于牙弓的颊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舌杆相距18-20mm,舌杆,位于牙弓的舌侧,相对牙弓平行,长约35-40mm,于颊杆相距18-20mm,牙线夹持器,颊杆和舌杆末端两个相互内倾直接约为3mm的球,两球最近点相距约为18mm,球体的远末端的外侧有一个截面为拱门型的槽沟,与此槽沟相连的末端球体的顶端有一与颌面平行的牙线槽沟,可替换牙线是18mm长的牙线末端为两个牙线树酯固位体,外形与牙线夹持器的拱门型槽沟相吻合,牙线进入水平槽沟内。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以上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