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83037发布日期:2018-08-04 11:0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称粉刺、暗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皮脂腺多开口于毛囊口,一旦毛囊口阻塞,过多的皮脂代谢产生的过多的脂肪酸的刺激以及封闭环境中过度增殖的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使皮肤产生了炎症反应,因此痘痘的表现从轻到重是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囊肿和结节,而发红和化脓的痘痘是有细菌感染存在的。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痤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内分泌因素: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外因主要是:(1)饮食不当:辛辣、甜腻的食物或者高热量的食物,都容易引起体内湿热的加重,使面部痤疮加剧。(2)生活不规律:生活不规律,熬夜,容易导致新陈代谢发生障碍,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如果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面部出现痤疮,肤色出现黯淡的情况。(3)不当使用化妆品:不当的使用一些化妆品,容易出现毛孔堵塞的情况,再加之卸妆不彻底,很容易使面部发生痤疮。(4)清洁不当:清洁不当很容易诱发面部湿疹。

目前对于痤疮的治疗有以下的困难:其一痤疮是一种持续多发和复发的常见炎症,其中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方式,加之不合理的饮食、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都是导致该病持续多发和复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正是这个原因极大的限制了内服药物以调节内分泌来达到治疗目地的治疗方式;其二激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的疗效肯定,但是滥用的副作用极大,不宜常规应用;其三全脸均可使用的产品并不多;其四纯中药组方经加工制成的各种外用剂型的产品并不多,且预防与治疗青春痘的效果不确定,见效不快。

根据医学统计,仅有20%的幸运青少年在青春期可以幸免青春痘的肆虐,有50%的至少一年以上的痘痘历史,剩下30%的高发危险群,则终其青春期,痘痘如影随行挥之不去。近些年,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脏器功能的衰退和病变,长痤疮的人也越来越多。痘痘不仅有损人们容貌,还摧残精神,影响生活和工作。然而,目前常用方法多有弊端:抗生素、激素类等药物,不仅疗效不佳还有副作用;水杨酸、果酸等高分子化学品易产生过敏、重金属中毒损伤皮肤;较为先进的纳米波等物理治疗则消费高且很不方便。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祛痘的护肤品很多,但是经常能都治标不治本,易于复发,所以人们只能反复多次的使用祛痘产品,而很多祛痘产品含有很多防腐剂、激素、重金属等对人体皮肤有害的物质,在日积月累的使用下,对皮肤的副作用极大。

目前公开文献中也有关于祛痘面霜的相关技术,下面是检索到相关的专利文献:

1、中国专利:祛痘面霜;申请号:200710035784.1;申请日:2007.09.21;申请人:罗蔚;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痘面霜,包括中药组方和基质配方,所述中药组方中至少包括土茯苓、薏苡仁、葛根、黄芪、菊花、麦冬、灵芝和虎杖组分中的5种,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土茯苓5~20%,薏苡仁5~40%,葛根3~20%,黄芪5~30%,菊花3~35%,麦冬3~40%,灵芝3~20%,虎杖3~20%。用于预防和治疗青春痘,其作用快、效果明显、愈后无痘痕、不易复发,用于美白皮肤,并兼有嫩肤、保湿防爆、减少油脂分泌和促进细胞代谢等多功能。

2、中国专利:一种中药祛痘面霜;申请号:201310100567.1;申请日:2013.03.27;申请人:王付喜;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祛痘面霜,它由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和载体组成,所述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由19种中药和3种水果的提取物,经调制而成;所述载体由8种高分子化合物与蜂蜜、香精和蒸馏水经调制而成;其中中药药物有效成分占面霜重量的4-8%;载体占面霜重量的92-96%。由于本面霜由19种中药和3种水果原料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再由8种高分子化合物以及蜂蜜、香精和水组成的载体,经制备而成,因此祛痘效果好,没有毒负作用,生产和使用方便,有利于保持面部皮肤美好的形象。据统计,本面霜经805人试用,其中女性687人占85.3%,男性118人占14.7%;总有效率在97%以上。

3、中国专利:一种中药祛痘面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510539714.4;申请日:2015.08.28;申请人: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祛痘面霜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所述面霜的组分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凡士林8-1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1份,中药提取物4-5份,檀香精油0.2-0.5份,玫瑰精油0.2-0.5份,水50-60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8-1.2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连翘12-15份,马齿苋15-20份,金银花9-12份,赤芍6-8份,胭脂萝卜15-20份,凉粉草8-10份,簕苋菜5-8份,冷水花5-8份,连钱草6-9份,丹皮8-10份,蛇退步5-8份,石榴皮3-5份,蓝桉9-12份,荔枝草4-6份,莲房5-8份,芋儿七5-7份,生黄芪8-12份,白及5-8份。该面霜弥补了现有产品的不足,配方温和无刺激,可有效杀灭致病菌,改善修复面部皮肤,有效预防治疗面部痤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中中草药安全无毒副作用面霜的不足,本发明所述的面霜祛痘效果好,且具有防感染的作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其中的中草药经合理的配方提取制成,温和不刺激,可有效清除侵入患处皮肤的热毒,从根源改善肌肤内环境,增强皮肤抵抗力,减小感染细菌的几率,使其治愈后不留痘印、痘斑,不易复发。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由中药提取物和面霜辅料制成,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岗松10~20份,一点红5~15份,竹笋10~20份,蒲公英5~10份,黄栀5~10份,绿豆5~15份,冬瓜10~20份,夏枯草5~10份,紫花地丁5~10份,桑叶3~10份;所述的面霜辅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肉豆蔻酸异丙酯10~20份,甘油5~10份,凡士林1~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15份,丙二醇1~5份,蜂蜜1~5份,edta二钠0.1~0.5份,玫瑰精油0.05~0.5份,香精0.1~0.2份。

具体地,中药提取物所占面霜总共重量的比例为5%~12%。

所述的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岗松,一点红、竹笋、黄栀、冬瓜、夏枯草和桑叶,粉碎至30~50目,绿豆粉碎至50~100目,加入其总重量5~15倍的水,文火熬煮1~3小时,过滤,浓缩,得到水提液;

(2)分别取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用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醇提液;

(3)将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蜂蜜和edta二钠,混合均匀,加热至60~80℃,保温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玫瑰精油和香精,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祛痘防感染面霜。

中药作为华夏的国粹,历来有着神秘的面孔,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而除了将中药用于人体的疾病医治之外,“药食同源”也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因此,中医保健美容具有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中草药化妆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这是中草药化妆品不同于其他化妆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中草药化妆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将合适的中草药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之中,可以从气、血、阴、阳等各方面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得中草药化妆品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且针对性强,美容效果持久、稳定。中草药来源于大自然,纯正温和,无毒副作用,相较于化学合成化妆品更加安全可靠。中医学认为:发生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所以,治疗多以清肺热、祛风热、凉血活血之中药内服。

中医根据个体的体质,痘痘的病症,辨证施治,以中医汤剂补充脾胃的能量,从身体内部开始促进垃圾的排泄,即清内热、湿气;身体内部的阴阳调至平衡,面部的痘痘就控制住了,炎症消退,即消红肿;最后,排便能力增强,大便顺畅,身体的垃圾定时排除,人的精神、气色变好,痘印逐渐淡化直至消除。所谓中药祛痘,一方面是指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取天然中草药精华成分,通过各提取成分特殊比例配比,再结合护肤品,以达到让肌肤更快更好吸收有效中药成分,达到深层消炎、化脓的祛痘效果,安全、温和不伤肌肤;另一方面是配合中药内调身体,以达到根治痘痘的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各中草药的详细说明如下:

岗松(拉丁学名baeckeafrutescensl.),别称:扫卡木、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香柴、扫帚子、观音扫。产福建、广东、广西及江西等省区。味苦;辛;性凉。化瘀止痛;清热锊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湿疹;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其根用于感冒高烧,黄疸,胃痛,风湿关节痛,脚气痛,小便淋痛。全株可外用于湿疹,天疱疮,脚癣。叶含小茴香醇等,供药用,治黄疸、膀胱炎,外洗治皮炎及湿疹;根与地稔melastomadodecandrumlour.及五月艾artemisiavulgarislinn.合用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反式香苇醇(trans-carneol),桃金娘醛(myrtenal),桉叶素(cineole),葛缕酮(d-carnone),柠檬烯(limonene),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芳樟醇(linalool),4-松油烯醇(4-terpinenol),金钟析醇(occidentalol),愈创木懊(guaiazulene),龙脑(borneol),揽香醇(elemol),橙花醇(nerol),百里香酚(thy-mol),丁香烯(caryophyllene),草蒲烯(calamenene),荜澄匣醇(cadinol)等。

一点红(学名:emiliasonchifolia(l.)dc)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红背叶、羊蹄草、野木耳菜、红头草、叶下红、紫背叶。性平,味苦微辛,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等功效,还可以治泌尿系统感染、咽喉炎、毒疮等。

竹笋,为禾本科植物毛竹(phyllostachypubescens)、早竹(p.praecoxc.d.chuetc.s.chao)、麻竹(sinocalamuslatiflorusmcclure)或绿竹(s.oldhamimcclure)的嫩苗。别名竹萌、竹芽、春笋,冬笋,生笋。可解毒,治小儿痘疹不出。竹为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性味甘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膈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等功效。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竹笋中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竹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18种氨基酸。竹笋还含有多种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质,是一种理想的养生保健品。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

黄栀(拉丁学名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又称:栀子、黄栀子、山栀子,客家人叫做黄果。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从成熟果实亦可提取栀子黄色素,在化妆等工业中用作天然着色剂原料,又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食品色素,没有人工合成色素的副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它着色力强,颜色鲜艳,具有耐光、耐热、耐酸碱性、无异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着色上。花可提制芳香浸膏,用于多种花香型化妆品和香皂香精的调合剂。

绿豆(vignaradiata(linn.)wilczek.),属于豆科,别名青小豆、菉豆、植豆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绿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尼克酸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绿豆所含蛋白质主要为球蛋白,并含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在所含磷脂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等成分。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绿豆粉有显著降脂作用,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

绿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辅助治疗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因而保护肾脏。绿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通过抑菌试验证实,绿豆衣提取液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根据有关研究,绿豆所含的单宁能凝固微生物原生质,可产生抗菌活性。绿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抗病毒作用。同时,绿豆还通过提高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菌作用。绿豆所含有的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香豆素、生物碱、植物甾醇、皂甙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或吞噬功能。有实验用补体致敏酵母血凝法检测绿豆对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可以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红细胞功能低下的作用。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还有实验证明,绿豆中的鞣质既有抗菌活性,又有局部止血和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因而对各种烧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冬瓜(学名:benincasahispida(thunb.)cogn.),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别称:白瓜、白东瓜皮、白冬瓜、白瓜皮、白瓜子、地芝、东瓜。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亦可治疗水肿、痰喘、暑热、痔疮等症。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冬瓜维生素中以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及尼克酸含量较高,具防治癌症效果的维生素b1,在冬瓜子中含量相当丰富;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

夏枯草(学名:prunellavulgarisl),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夕句、乃东等。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夏枯草含三萜皂苷、芸香苷、金丝桃苷等苷类物质及熊果酸、咖啡酸、游离齐敦果酸等有机酸;花穗中含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的花色苷、d-樟脑、d-小茴香酮等。其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夏枯草鲜品榨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花地丁(学名:viola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5至6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洗净,晒干。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10种有效成分,富集铁、锰、铜、锌、钡、锶、铬、钼、钴、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对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和控制。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桑叶:学名foliummori,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桑中的芸香苷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耳郭炎、肺水肿的发展。桑叶还能预防癌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主要功能成分是dnj、类黄酮、桑素、γ-氨基丁酸及维生素,能抑制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的实验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于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无忌限,无论老幼均可使用,且四季皆宜。另外,桑叶中所含的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能有效地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经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祛痘防感染面霜,其中药提取液是是由10种中草药经过搭配提取制成,原料为天然物质,温和不刺激,结合我国强大的中医学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经过科学的配方制备而成,不添加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专门针对治疗痤疮(即祛痘)防感染面霜,适合脸上经常长痘或者易恢复后易感染的人使用,具有祛痘、美白、防感染、不留印、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等多种优点。

2、本发明所述的祛痘防感染面霜,经过临床试验证明确有效果,主要用于治疗青春痘及防感染,还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防治黑色素过多沉淀;其祛痘效果好,且具有防感染的作用,可增强皮肤抵抗力,减小治疗过程中感染细菌的几率,使其治愈后不留痘印、痘斑,不易复发。

3、本发明所述的祛痘防感染面霜,其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面部肌肤,起清热凉血之效,有效清除侵入患处皮肤的热毒,从根源改善肌肤内环境,治疗痤疮;具有很好的起到抗菌消炎之效,直接作用于患处,有效杀灭致病菌并抑制其再生,消除患处炎症。

4、本发明所述的祛痘防感染面霜,所用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属于非脂性润肤剂,无毒、无刺激性,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是半固体基质的组分之一,也可作为局部给药制剂中许多物质的溶剂;肉豆蔻酸异丙酯可以起到保湿和滋润皮肤的作用,皮肤对本品的吸收性较好,能在皮层内与毛囊有效接触,渗入皮层深处,并将中草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带入,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作为面霜的皮肤保湿剂和渗透剂。所用的单脂肪酸甘油酯(简称单甘脂)是一种多元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它的结构具有一个亲油的长链烷基和两个亲水的羟基,因而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够起乳化、起泡、分散、消泡、抗淀粉老化等作用;单甘酯与水能发生很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物质能够同时表现出晶体性质及液体性质,即介晶性,与水有很强的亲和力。所用的玫瑰精油具有很好的美容护肤作用,能以内养外淡化斑点,促进黑色素分解,改善皮肤干燥,恢复皮肤弹性,具有养颜美容、防病疗疾的保健功效;其气味芬芳,自然的芳香经由嗅觉神经进入脑部后,能刺激大脑前叶分泌出内啡汰及脑啡汰两种荷尔蒙,使精神呈现最舒适的状态;能够掩盖面霜中的中草药的气味,还能消炎杀菌、可防传染病、防发炎,防痉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细胞再生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由中药提取物和面霜辅料制成,中药提取物所占面霜总共重量的比例为8%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岗松15份,一点红7份,竹笋15份,蒲公英7份,黄栀5份,绿豆5份,冬瓜15份,夏枯草7份,紫花地丁5份,桑叶5份;所述的面霜辅料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肉豆蔻酸异丙酯15份,甘油5份,凡士林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0份,丙二醇3份,蜂蜜4份,edta二钠0.15份,玫瑰精油0.3份,香精0.1份。

所述的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岗松,一点红、竹笋、黄栀、冬瓜、夏枯草和桑叶,粉碎至30目,绿豆粉碎至50目,加入其总重量10倍的水,文火熬煮2小时,过滤,浓缩,得到水提液;

(2)分别取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醇提液;

(3)将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蜂蜜和edta二钠,混合均匀,加热至70℃,保温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玫瑰精油和香精,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祛痘防感染面霜。

实施例2

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由中药提取物和面霜辅料制成,中药提取物所占面霜总共重量的比例为1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岗松20份,一点红10份,竹笋15份,蒲公英6.5份,黄栀6.5份,绿豆6.5份,冬瓜15份,夏枯草8份,紫花地丁6.5份,桑叶6.5份;所述的面霜辅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肉豆蔻酸异丙酯15份,甘油6份,凡士林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8份,丙二醇4份,蜂蜜3份,edta二钠0.2份,玫瑰精油0.2份,香精0.12份。

所述的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岗松,一点红、竹笋、黄栀、冬瓜、夏枯草和桑叶,粉碎至30目,绿豆粉碎至50目,加入其总重量15倍的水,文火熬煮3小时,过滤,浓缩,得到水提液;

(2)分别取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醇提液;

(3)将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蜂蜜和edta二钠,混合均匀,加热至70℃,保温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玫瑰精油和香精,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祛痘防感染面霜。

实施例3

一种祛痘防感染的面霜,由中药提取物和面霜辅料制成,中药提取物所占面霜总共重量的比例为1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岗松15份,一点红12份,竹笋16份,蒲公英6份,黄栀6份,绿豆6份,冬瓜16份,夏枯草6份,紫花地丁6份,桑叶5份;所述的面霜辅料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肉豆蔻酸异丙酯15份,甘油6份,凡士林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0份,丙二醇3份,蜂蜜3份,edta二钠0.2份,玫瑰精油0.3份,香精0.1份。

所述的祛痘防感染的面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岗松,一点红、竹笋、黄栀、冬瓜、夏枯草和桑叶,粉碎至30目,绿豆粉碎至80目,加入其总重量15倍的水,文火熬煮1~3小时,过滤,浓缩,得到水提液;

(2)分别取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醇提液;

(3)将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蜂蜜和edta二钠,混合均匀,加热至75℃,保温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玫瑰精油和香精,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祛痘防感染面霜。

应用实施例

(1)患者情况:

确诊为内热、湿气重;身体内部的阴阳不平衡,面部开始出现小颗粒痘痘,炎症后期糜烂感染,红肿等症状,统计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29岁,最小16岁;

(2)治疗过程:

本发明药物每次2~5g,涂覆脸上。服用本发明药物期间忌食辛辣、生冷食物,不用其他药物。

(3)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皮肤光滑;

②有效:治疗结束后,症状缓解,还有少量;

③无效:治疗结束后痤疮无明显变化,症状不消失。

(4)治疗效果:33例显效,63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

(5)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21岁,河南人,初到南方上大学,一年级学生,吃东西不注意,脸上长满青春痘,发现无法自愈后去商店买了祛痘霜,用了一个月仍不见好,后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祛痘防感染的面霜,每天早晚涂两次,一周后基本痊愈,观察一年无复发。

黄某某,女,19岁,在校大学生,广西贵港人,从小就是易长痘体质,每次都吃好了不到一个月又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复发周期更短,用了很多祛痘产品仍不见好,一直反反复复,无法痊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祛痘防感染面霜,两个疗程即明显见效,一个月后基本痊愈,且皮肤比以前还好了很多,整个人都显得自信多了,观察半年目前无复发。

梁某,男,28岁,厨师,由于工作环境油烟较多,脸上经常长痘痘,难以消除,吃过西药,但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后来用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祛痘防感染面霜,痊愈后再也没见复发,皮肤也变得更加细腻有光泽了。

苏某某,女,18岁,广西贵港人,学生,自小生长在农村,皮肤黝黑粗糙,易受环境影响长痘,平时没有注意,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后来用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祛痘防感染面霜,三个星期痘痘基本消失,且不留痘印,皮肤也明显变得白皙了,观察一年痘痘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