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4302发布日期:2018-09-14 21:5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检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1851年德国的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眼科学才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能从事眼科的医生需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在三级医院及高等医科院校从事眼科专业学习,才能进行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眼的一般检查,包括眼附属器和眼前段检查,眼附属器检查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位置和眼眶的检查;眼球前段检查:包括角膜、巩膜前段、前房、虹膜、瞳孔、晶体的检查,眼科常用设备包括有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直接/带状光检影镜、色觉检查表、视野计、读片灯、a/b超声检查仪、验光仪、角膜曲率计、荧光眼底造影机、眼科用球后注射针、泪道冲洗针、睫毛拔除镊、视网膜光凝激光设备、视网膜冷冻仪、手术床、手术灯、常规外眼手术器械、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眼内用电磁铁。

现有的用于眼科的检查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难以进行调整,无法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检查和诊断,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灵活、能够方便进行调整、能够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的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眼科的检查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难以进行调整,无法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检查和诊断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灵活、能够方便进行调整、能够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的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大螺杆、第一椅板、第二滑块、第二大螺杆、第二椅板、矩形框板、第一小矩形滑杆、第一弧形夹板、第一长螺杆、第二小矩形滑杆、第二弧形夹板、第二长螺杆、橡胶块、长导向杆、导向板、弹簧、大导向套、第三大螺杆、第四大螺杆、大导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架,底座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均与滑轨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滑块滑动式位于滑轨上,第一滑块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第一大螺杆与滑轨相接触,第一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椅板,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的左侧,第二滑块滑动式位于滑轨上,第二滑块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第二大螺杆与滑轨相接触,第二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椅板,矩形框板位于第一椅板和第二椅板的上方,矩形框板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第二小矩形滑槽和第一小矩形滑槽,第一小矩形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小矩形滑槽内,第一小矩形滑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第一长螺杆位于第一弧形夹板的右侧,第一长螺杆与第一弧形夹板相接触,第一长螺杆与矩形框板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第二小矩形滑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小矩形滑槽内,第二小矩形滑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位于第一弧形夹板的左侧,第二弧形夹板与第一弧形夹板相对应,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均位于矩形框板内,第二长螺杆位于第二弧形夹板的左侧,第二长螺杆与第二弧形夹板相接触,第二长螺杆与矩形框板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橡胶块位于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下方,橡胶块嵌设在矩形框板内底部的中间位置,橡胶块的顶部开有弧形槽,长导向杆的下端与矩形框板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导向板位于矩形框板的上方,导向板开有导向孔,长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导向孔内,弹簧套在长导向杆上,弹簧位于导向板的上方,导向板的顶部连接有大导向套,大导向套位于导向孔的前方,大导向套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三大螺杆,导向板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四大螺杆,第四大螺杆与长导向杆相接触,大导向套滑动式套在大导向杆上,第三大螺杆与大导向杆相接触,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大导向杆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大导向杆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与底座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位于滑轨的右侧,第二支撑杆位于滑轨的左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第一大丝杆、旋转轮、第一大螺母、第一连接杆、第一小轴承、连接板、第二大丝杆、第二大螺母、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大轴承,第一大轴承嵌设在第一支架内,第一大丝杆与第一大轴承过盈连接,第一大丝杆的右端连接有旋转轮,第一大螺母设置在第一大丝杆上,第一大螺母与第一大丝杆相配合,第一大螺母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块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轴承与第一大丝杆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一小轴承嵌设在连接板内,连接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丝杆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与第一大丝杆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大螺母设置在第二大丝杆上,第二大螺母与第二大丝杆相配合,第二大螺母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轴承与第二大丝杆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二大轴承嵌设在第二支架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左右螺母、长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握杆、旋转轴和第二小轴承,大导向套的顶部连接有左右螺母,左右螺母设置在长丝杆上,左右螺母与长丝杆相配合,长丝杆的左端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的右端与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下方,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右侧的偏心位置连接有握杆,旋转轴的右端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旋转轴的左部与第二小轴承过盈连接,第二小轴承嵌设在第一支撑杆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旋转电机,第二大丝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旋转轴的左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第一支撑杆的左侧壁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大螺杆、第一椅板、第二滑块、第二大螺杆、第二椅板、矩形框板、第一小矩形滑杆、第一弧形夹板、第一长螺杆、第二小矩形滑杆、第二弧形夹板、第二长螺杆、橡胶块、长导向杆、导向板、弹簧、大导向套、第三大螺杆、第四大螺杆、大导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以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和病人的身材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轨上进行滑动调整,从而调整第一椅板与第二椅板之间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将第一大螺杆和第二大螺杆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医护人员和病人分别坐到第一椅板和第二椅板上,然后其他的医护人员可以对大导向套在大导向杆上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调整矩形框板的左右位置,调整完毕后,将第三大螺杆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再将矩形框板和长导向杆旋转90度,然后再对矩形框板向下拉动,并将矩形框板向下拉动到与病人头部相应的位置,然后再将第四大螺杆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可以让病人将头部伸入到矩形框板内,并使病人的头部位于第一弧形夹板与第二弧形夹板之间,此时病人压在橡胶块上,病人的下颌骨位于弧形槽内,橡胶块有利于提高舒适性,然后医护人员再同时对第一长螺杆和第二长螺杆进行旋拧,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此时分别被第一长螺杆和第二长螺杆推动,并做相向运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将病人的头部夹住,从而可以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由于本发明可以方便的进行调整,所以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仔细的对病人的眼部进行精准的检查,有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第一大丝杆、旋转轮、第一大螺母、第一连接杆、第一小轴承、连接板、第二大丝杆、第二大螺母、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大轴承,第二大丝杆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与第一大丝杆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以当医护人员对旋转轮进行转动时,旋转轮能够带动第一大丝杆和第二大丝杆一起进行转动,第一大丝杆从而驱动第一大螺母和第一连接杆进行运动,第二大丝杆驱动第二大螺母和第二连接杆进行运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同时进行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椅板和第二椅板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调整更加方便,节省时间。

因为还包括有左右螺母、长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握杆、旋转轴和第二小轴承,所以医护人员可以轻松的对握杆进行摇动,握杆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旋转,第二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从而带动长丝杆进行转动,长丝杆从而驱动左右螺母进行移动,左右螺母从而带动大导向套在大导向杆上进行滑动,调整更加方便精准,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旋转电机,第二大丝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大丝杆进行转动,利用第一旋转电机代替医护人员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旋转轴的左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第一支撑杆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利用第二旋转电机代替医护人员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的省时省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结构灵活,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检查和诊断,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维修,容易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四大螺杆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循环皮带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旋转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锥齿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大螺杆,7、第一椅板,8、第二滑块,9、第二大螺杆,10、第二椅板,11、矩形框板,12、第一小矩形滑杆,13、第一弧形夹板,14、第一长螺杆,15、第二小矩形滑杆,16、第二弧形夹板,17、第二长螺杆,18、橡胶块,19、长导向杆,20、导向板,21、弹簧,22、大导向套,23、第三大螺杆,24、第四大螺杆,25、大导向杆,26、第一支撑杆,27、第二支撑杆,31、第一大轴承,32、第一大丝杆,33、旋转轮,34、第一大螺母,35、第一连接杆,36、第一小轴承,37、连接板,38、第二大丝杆,39、第二大螺母,40、第二连接杆,41、第二大轴承,51、左右螺母,52、长丝杆,53、第一轴承座,54、第二轴承座,55、第一皮带轮,56、第二皮带轮,57、循环皮带,58、握杆,59、旋转轴,60、第二小轴承,71、第一锥齿轮,72、第二锥齿轮,73、第一旋转电机,81、第三锥齿轮,82、第四锥齿轮,83、第二旋转电机,111、第一小矩形滑槽,112、第二小矩形滑槽,181、弧形槽,20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大螺杆6、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第二大螺杆9、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第二小矩形滑杆15、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长螺杆17、橡胶块18、长导向杆19、导向板20、弹簧21、大导向套22、第三大螺杆23、第四大螺杆24、大导向杆25、第一支撑杆26和第二支撑杆27,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架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的上端和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与滑轨4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滑块5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一滑块5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6,第一大螺杆6与滑轨4相接触,第一滑块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位于第一滑块5的左侧,第二滑块8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二滑块8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9,第二大螺杆9与滑轨4相接触,第二滑块8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位于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的上方,矩形框板11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和第一小矩形滑槽1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小矩形滑槽111内,第一小矩形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右侧,第一长螺杆14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接触,第一长螺杆14与矩形框板1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第二小矩形滑杆15滑动式位于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内,第二小矩形滑杆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弧形夹板16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左侧,第二弧形夹板16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对应,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均位于矩形框板11内,第二长螺杆17位于第二弧形夹板16的左侧,第二长螺杆17与第二弧形夹板16相接触,第二长螺杆17与矩形框板11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橡胶块18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的下方,橡胶块18嵌设在矩形框板1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橡胶块18的顶部开有弧形槽181,长导向杆19的下端与矩形框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导向板20位于矩形框板11的上方,导向板20开有导向孔201,长导向杆19滑动式位于导向孔201内,弹簧21套在长导向杆19上,弹簧21位于导向板20的上方,导向板20的顶部连接有大导向套22,大导向套22位于导向孔201的前方,大导向套2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三大螺杆23,导向板20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四大螺杆24,第四大螺杆24与长导向杆19相接触,大导向套22滑动式套在大导向杆25上,第三大螺杆23与大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支撑杆26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杆27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27的下端均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位于滑轨4的右侧,第二支撑杆27位于滑轨4的左侧。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大螺杆6、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第二大螺杆9、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第二小矩形滑杆15、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长螺杆17、橡胶块18、长导向杆19、导向板20、弹簧21、大导向套22、第三大螺杆23、第四大螺杆24、大导向杆25、第一支撑杆26和第二支撑杆27,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架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的上端和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与滑轨4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滑块5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一滑块5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6,第一大螺杆6与滑轨4相接触,第一滑块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位于第一滑块5的左侧,第二滑块8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二滑块8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9,第二大螺杆9与滑轨4相接触,第二滑块8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位于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的上方,矩形框板11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和第一小矩形滑槽1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小矩形滑槽111内,第一小矩形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右侧,第一长螺杆14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接触,第一长螺杆14与矩形框板1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第二小矩形滑杆15滑动式位于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内,第二小矩形滑杆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弧形夹板16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左侧,第二弧形夹板16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对应,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均位于矩形框板11内,第二长螺杆17位于第二弧形夹板16的左侧,第二长螺杆17与第二弧形夹板16相接触,第二长螺杆17与矩形框板11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橡胶块18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的下方,橡胶块18嵌设在矩形框板1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橡胶块18的顶部开有弧形槽181,长导向杆19的下端与矩形框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导向板20位于矩形框板11的上方,导向板20开有导向孔201,长导向杆19滑动式位于导向孔201内,弹簧21套在长导向杆19上,弹簧21位于导向板20的上方,导向板20的顶部连接有大导向套22,大导向套22位于导向孔201的前方,大导向套2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三大螺杆23,导向板20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四大螺杆24,第四大螺杆24与长导向杆19相接触,大导向套22滑动式套在大导向杆25上,第三大螺杆23与大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支撑杆26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杆27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27的下端均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位于滑轨4的右侧,第二支撑杆27位于滑轨4的左侧。

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31、第一大丝杆32、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第一连接杆35、第一小轴承36、连接板37、第二大丝杆38、第二大螺母39、第二连接杆40和第二大轴承41,第一大轴承31嵌设在第一支架2内,第一大丝杆32与第一大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大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设置在第一大丝杆32上,第一大螺母34与第一大丝杆32相配合,第一大螺母3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5,第一连接杆35的上端与第一滑块5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轴承36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一小轴承36嵌设在连接板37内,连接板3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与第一大丝杆32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大螺母39设置在第二大丝杆38上,第二大螺母39与第二大丝杆38相配合,第二大螺母39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第二连接杆40的上端与第二滑块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轴承41与第二大丝杆38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二大轴承41嵌设在第二支架3内。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大螺杆6、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第二大螺杆9、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第二小矩形滑杆15、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长螺杆17、橡胶块18、长导向杆19、导向板20、弹簧21、大导向套22、第三大螺杆23、第四大螺杆24、大导向杆25、第一支撑杆26和第二支撑杆27,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架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的上端和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与滑轨4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滑块5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一滑块5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6,第一大螺杆6与滑轨4相接触,第一滑块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位于第一滑块5的左侧,第二滑块8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二滑块8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9,第二大螺杆9与滑轨4相接触,第二滑块8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位于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的上方,矩形框板11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和第一小矩形滑槽1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小矩形滑槽111内,第一小矩形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右侧,第一长螺杆14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接触,第一长螺杆14与矩形框板1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第二小矩形滑杆15滑动式位于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内,第二小矩形滑杆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弧形夹板16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左侧,第二弧形夹板16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对应,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均位于矩形框板11内,第二长螺杆17位于第二弧形夹板16的左侧,第二长螺杆17与第二弧形夹板16相接触,第二长螺杆17与矩形框板11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橡胶块18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的下方,橡胶块18嵌设在矩形框板1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橡胶块18的顶部开有弧形槽181,长导向杆19的下端与矩形框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导向板20位于矩形框板11的上方,导向板20开有导向孔201,长导向杆19滑动式位于导向孔201内,弹簧21套在长导向杆19上,弹簧21位于导向板20的上方,导向板20的顶部连接有大导向套22,大导向套22位于导向孔201的前方,大导向套2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三大螺杆23,导向板20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四大螺杆24,第四大螺杆24与长导向杆19相接触,大导向套22滑动式套在大导向杆25上,第三大螺杆23与大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支撑杆26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杆27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27的下端均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位于滑轨4的右侧,第二支撑杆27位于滑轨4的左侧。

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31、第一大丝杆32、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第一连接杆35、第一小轴承36、连接板37、第二大丝杆38、第二大螺母39、第二连接杆40和第二大轴承41,第一大轴承31嵌设在第一支架2内,第一大丝杆32与第一大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大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设置在第一大丝杆32上,第一大螺母34与第一大丝杆32相配合,第一大螺母3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5,第一连接杆35的上端与第一滑块5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轴承36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一小轴承36嵌设在连接板37内,连接板3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与第一大丝杆32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大螺母39设置在第二大丝杆38上,第二大螺母39与第二大丝杆38相配合,第二大螺母39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第二连接杆40的上端与第二滑块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轴承41与第二大丝杆38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二大轴承41嵌设在第二支架3内。

还包括有左右螺母51、长丝杆52、第一轴承座53、第二轴承座54、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6、循环皮带57、握杆58、旋转轴59和第二小轴承60,大导向套22的顶部连接有左右螺母51,左右螺母51设置在长丝杆52上,左右螺母51与长丝杆52相配合,长丝杆5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座53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52的右端与第二轴承座54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5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6位于第一皮带轮55的下方,第二皮带轮56与第一皮带轮55通过循环皮带57连接,第二皮带轮56右侧的偏心位置连接有握杆58,旋转轴59的右端与第二皮带轮56相连接,旋转轴59的左部与第二小轴承60过盈连接,第二小轴承60嵌设在第一支撑杆26内。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大螺杆6、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第二大螺杆9、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第二小矩形滑杆15、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长螺杆17、橡胶块18、长导向杆19、导向板20、弹簧21、大导向套22、第三大螺杆23、第四大螺杆24、大导向杆25、第一支撑杆26和第二支撑杆27,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架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的上端和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与滑轨4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滑块5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一滑块5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6,第一大螺杆6与滑轨4相接触,第一滑块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位于第一滑块5的左侧,第二滑块8滑动式位于滑轨4上,第二滑块8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9,第二大螺杆9与滑轨4相接触,第二滑块8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位于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的上方,矩形框板11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和第一小矩形滑槽1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小矩形滑槽111内,第一小矩形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右侧,第一长螺杆14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接触,第一长螺杆14与矩形框板1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第二小矩形滑杆15滑动式位于第二小矩形滑槽112内,第二小矩形滑杆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弧形夹板16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的左侧,第二弧形夹板16与第一弧形夹板13相对应,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均位于矩形框板11内,第二长螺杆17位于第二弧形夹板16的左侧,第二长螺杆17与第二弧形夹板16相接触,第二长螺杆17与矩形框板11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橡胶块18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的下方,橡胶块18嵌设在矩形框板1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橡胶块18的顶部开有弧形槽181,长导向杆19的下端与矩形框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导向板20位于矩形框板11的上方,导向板20开有导向孔201,长导向杆19滑动式位于导向孔201内,弹簧21套在长导向杆19上,弹簧21位于导向板20的上方,导向板20的顶部连接有大导向套22,大导向套22位于导向孔201的前方,大导向套2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第三大螺杆23,导向板20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四大螺杆24,第四大螺杆24与长导向杆19相接触,大导向套22滑动式套在大导向杆25上,第三大螺杆23与大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支撑杆26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杆27的上端与大导向杆25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27的下端均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6位于滑轨4的右侧,第二支撑杆27位于滑轨4的左侧。

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31、第一大丝杆32、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第一连接杆35、第一小轴承36、连接板37、第二大丝杆38、第二大螺母39、第二连接杆40和第二大轴承41,第一大轴承31嵌设在第一支架2内,第一大丝杆32与第一大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大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设置在第一大丝杆32上,第一大螺母34与第一大丝杆32相配合,第一大螺母3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5,第一连接杆35的上端与第一滑块5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轴承36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一小轴承36嵌设在连接板37内,连接板3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与第一大丝杆32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大螺母39设置在第二大丝杆38上,第二大螺母39与第二大丝杆38相配合,第二大螺母39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第二连接杆40的上端与第二滑块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轴承41与第二大丝杆38的左端过盈连接,第二大轴承41嵌设在第二支架3内。

还包括有左右螺母51、长丝杆52、第一轴承座53、第二轴承座54、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6、循环皮带57、握杆58、旋转轴59和第二小轴承60,大导向套22的顶部连接有左右螺母51,左右螺母51设置在长丝杆52上,左右螺母51与长丝杆52相配合,长丝杆5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座53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52的右端与第二轴承座54内的轴承过盈连接,长丝杆5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6位于第一皮带轮55的下方,第二皮带轮56与第一皮带轮55通过循环皮带57连接,第二皮带轮56右侧的偏心位置连接有握杆58,旋转轴59的右端与第二皮带轮56相连接,旋转轴59的左部与第二小轴承60过盈连接,第二小轴承60嵌设在第一支撑杆26内。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和第一旋转电机73,第二大丝杆38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位于第一锥齿轮7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72与第一锥齿轮7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7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7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81、第四锥齿轮82和第二旋转电机83,旋转轴59的左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81,第四锥齿轮82位于第三锥齿轮81的上方,第四锥齿轮82与第三锥齿轮81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83输出轴的下端与第四锥齿轮82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83的右侧壁与第一支撑杆26的左侧壁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大螺杆6、第一椅板7、第二滑块8、第二大螺杆9、第二椅板10、矩形框板11、第一小矩形滑杆12、第一弧形夹板13、第一长螺杆14、第二小矩形滑杆15、第二弧形夹板16、第二长螺杆17、橡胶块18、长导向杆19、导向板20、弹簧21、大导向套22、第三大螺杆23、第四大螺杆24、大导向杆25、第一支撑杆26和第二支撑杆27,所以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和病人的身材对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在滑轨4上进行滑动调整,从而调整第一椅板7与第二椅板10之间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将第一大螺杆6和第二大螺杆9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医护人员和病人分别坐到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上,然后其他的医护人员可以对大导向套22在大导向杆25上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调整矩形框板11的左右位置,调整完毕后,将第三大螺杆23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再将矩形框板11和长导向杆19旋转90度,然后再对矩形框板11向下拉动,并将矩形框板11向下拉动到与病人头部相应的位置,然后再将第四大螺杆24拧紧固定即可,然后可以让病人将头部伸入到矩形框板11内,并使病人的头部位于第一弧形夹板13与第二弧形夹板16之间,此时病人压在橡胶块18上,病人的下颌骨位于弧形槽181内,橡胶块18有利于提高舒适性,然后医护人员再同时对第一长螺杆14和第二长螺杆17进行旋拧,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此时分别被第一长螺杆14和第二长螺杆17推动,并做相向运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弧形夹板13和第二弧形夹板16将病人的头部夹住,从而可以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承托和固定,由于本发明可以方便的进行调整,所以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仔细的对病人的眼部进行精准的检查,有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大轴承31、第一大丝杆32、旋转轮33、第一大螺母34、第一连接杆35、第一小轴承36、连接板37、第二大丝杆38、第二大螺母39、第二连接杆40和第二大轴承41,第二大丝杆38的右端与第一大丝杆3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大丝杆38与第一大丝杆32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以当医护人员对旋转轮33进行转动时,旋转轮33能够带动第一大丝杆32和第二大丝杆38一起进行转动,第一大丝杆32从而驱动第一大螺母34和第一连接杆35进行运动,第二大丝杆38驱动第二大螺母39和第二连接杆40进行运动,第一连接杆35和第二连接杆40分别带动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同时进行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椅板7和第二椅板10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调整更加方便,节省时间。

因为还包括有左右螺母51、长丝杆52、第一轴承座53、第二轴承座54、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6、循环皮带57、握杆58、旋转轴59和第二小轴承60,所以医护人员可以轻松的对握杆58进行摇动,握杆58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56进行旋转,第二皮带轮56通过循环皮带57带动第一皮带轮55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55从而带动长丝杆52进行转动,长丝杆52从而驱动左右螺母51进行移动,左右螺母51从而带动大导向套22在大导向杆25上进行滑动,调整更加方便精准,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和第一旋转电机73,第二大丝杆38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位于第一锥齿轮7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72与第一锥齿轮7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7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7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73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73带动第二锥齿轮72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72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7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71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大丝杆38进行转动,利用第一旋转电机73代替医护人员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81、第四锥齿轮82和第二旋转电机83,旋转轴59的左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81,第四锥齿轮82位于第三锥齿轮81的上方,第四锥齿轮82与第三锥齿轮81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83输出轴的下端与第四锥齿轮82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83的右侧壁与第一支撑杆26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83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83带动第四锥齿轮82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82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81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81通过旋转轴59带动第二皮带轮56进行转动,利用第二旋转电机83代替医护人员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的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