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4940发布日期:2018-09-29 00:5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心脏支架的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理想的支架应具备灵活、示踪性好、头端小、不透x光、抗血栓、生物相容性好、扩张性能可靠、支撑力好、覆盖好、表面积小、符合流体力学等特点。现有的心脏支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起到支撑作用,用于将血管狭隘的位置支撑扩张,从而便于血液通过。受到结构和制作材料的限制,在植入人体后,除了支撑作用,其无法进行消栓、杀菌、抑菌以及避免血管内壁增生组织生长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支架在植入人体心脏血管后,其能够满足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进行消栓、杀菌、抑菌以及避免血管内壁增生组织生长过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多个支撑杆构成支架主体且允许血液通过;支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旋磨碎栓组件,旋磨碎栓组件具有呈空心柱状的旋转主体,旋转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旋磨凸起,旋转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凸棱,凸棱上设置有破碎刀片(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旋磨凸起成行设置在旋转主体的外壁上,旋磨凸起为半球形结构。

第一端部包括外环,外环的内侧连接有过渡环,过渡环上连接有内环,内环的直径小于外环的直径。

支撑杆的数量为六个或者八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内环上。

内环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孔,插接孔的数量与支撑杆的数量相互对应,支撑杆插接在插接孔内,支撑杆和插接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支撑杆靠近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支架主体内部的限位杆,两端的限位杆限制旋磨碎栓组件的移动范围。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支撑杆的制作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乙烯、聚氨酯或软质聚氯乙烯。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支撑杆的制作材料还可以是硅树脂、合成聚异戊二烯或胶乳。

旋转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不透射线的标记元件,标记元件采用不透射线材料制成。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支架主体迁移的纹理表面,纹理表面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长度和/或圆周的一部分上延伸。

纹理表面为设置在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外表面上的一系列凸块或凹槽。

纹理表面可以通过刻痕、研磨、擦伤在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外表面形成。

第一端部的外环上设置有固定倒刺,固定倒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倒刺均匀分布在外环上。

外环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开设在外环的外表面内侧的大槽,大槽的外端与小槽连通。

大槽内设置有伸缩缓冲件,伸缩缓冲件的末端连接有固定倒刺。

固定倒刺包括与伸缩缓冲件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大槽内,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沿着小槽滑动,滑杆的末端连接有固定爪,固定爪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倒刺。

固定爪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部、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其中,水平部与滑杆固定连接,倒刺设置在第二倾斜部的外边缘,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20-35°,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10-1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s1,制作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旋磨碎栓组件、弹性缓冲件以及固定倒刺;

步骤s2,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进行氧化石墨烯层涂覆;

步骤s3,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旋磨碎栓组件、弹性缓冲件以及固定倒刺进行组装。

其中,在步骤s2中,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置放于片状石墨烯纳米片前驱液中,涂覆条件为水热。

其中,水热温度为150-200摄氏度,水热反应时间为20-30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传统支架的基础上设置了旋磨碎栓组件,在血液流动过程中,血液会推动设置在旋转主体内壁上的螺旋状的凸棱,进而使得旋转主体会转动起来,在血液流经时,旋转的凸棱和破碎刀片会对流经的小血栓进行破碎;由于在支架植入后,血管内壁的增生组织还会增长,一旦增生组织增长而触碰到旋磨凸起,旋磨凸起就会对碰触的增生组织进行磨削,避免该处血管的进一步堵塞。由于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氧化石墨烯层能够进行高效的杀菌、抑菌,避免由于对增生组织的磨削而导致血管内部产生发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磨碎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倒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3,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以及多个支撑杆13构成支架主体且允许血液通过;支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旋磨碎栓组件2,旋磨碎栓组件2具有呈空心柱状的旋转主体20,旋转主体20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旋磨凸起22,旋转主体20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凸棱21,凸棱21上设置有破碎刀片(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支撑杆13以及旋磨碎栓组件2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由于设置了位于支架主体内部的旋磨碎栓组件,在血液流动过程中,血液会推动设置在旋转主体20内壁上的螺旋状的凸棱,进而使得旋转主体会转动起来,在血液流经时,旋转的凸棱和破碎刀片会对流经的小血栓进行破碎;由于在支架植入后,血管内壁的增生组织还会增长,一旦增生组织增长而触碰到旋磨凸起,旋磨凸起就会对碰触的增生组织进行磨削,避免该处血管的进一步堵塞。

由于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支撑杆13以及旋磨碎栓组件2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氧化石墨烯层能够进行高效的杀菌、抑菌,避免由于对增生组织的磨削而导致血管内部产生发炎。

旋磨凸起22成行设置在旋转主体20的外壁上,旋磨凸起22为半球形结构。

第一端部11包括外环111,外环111的内侧连接有过渡环112,过渡环112上连接有内环113,内环113的直径小于外环111的直径。

支撑杆13的数量为六个或者八个,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内环113上。

内环113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孔,插接孔的数量与支撑杆13的数量相互对应,支撑杆13插接在插接孔内,支撑杆13和插接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支撑杆13靠近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支架主体内部的限位杆131,两端的限位杆131限制旋磨碎栓组件2的移动范围。

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以及支撑杆13的制作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乙烯、聚氨酯或软质聚氯乙烯。

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以及支撑杆13的制作材料还可以是硅树脂、合成聚异戊二烯或胶乳。

旋转主体2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不透射线的标记元件(图中未示出),标记元件采用不透射线材料制成。

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支架主体迁移的纹理表面,纹理表面在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长度和/或圆周的一部分上延伸。

纹理表面为设置在第一端部11或第二端部12外表面上的一系列凸块或凹槽。

纹理表面可以通过刻痕、研磨、擦伤在第一端部11或第二端部12的外表面形成。

第一端部11的外环111上设置有固定倒刺3,固定倒刺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倒刺3均匀分布在外环111上。

外环111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开设在外环111的外表面110内侧的大槽101,大槽110的外端与小槽102连通。

大槽110内设置有伸缩缓冲件4,伸缩缓冲件4的末端连接有固定倒刺3。

固定倒刺3包括与伸缩缓冲件4固定连接的滑块33,滑块33滑动设置在大槽101内,滑块33上固定连接有滑杆32,滑杆32沿着小槽102滑动,滑杆32的末端连接有固定爪31,固定爪31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倒刺34。

固定爪31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部311、第一倾斜部312以及第二倾斜部313,其中,水平部311与滑杆32固定连接,倒刺34设置在第二倾斜部313的外边缘,第一倾斜部312的倾斜角度为20-35°,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10-1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氧化石墨烯心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s1,制作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旋磨碎栓组件、弹性缓冲件以及固定倒刺;

步骤s2,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进行氧化石墨烯层涂覆;

步骤s3,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旋磨碎栓组件、弹性缓冲件以及固定倒刺进行组装。

其中,在步骤s2中,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支撑杆以及旋磨碎栓组件置放于片状石墨烯纳米片前驱液中,涂覆条件为水热。

其中,水热温度为150-200摄氏度,水热反应时间为20-30小时。

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