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按摩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4461发布日期:2018-07-24 07:4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疗按摩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可以让残障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年迈者坐于座椅上,借助自己的双手推动两侧与大轮同轴枢接的圈状握环,而令轮椅前进或后退,以获得移动的目的。对于身体虚弱无法施力,或因疾病、创伤所导致手部障碍者,可借助他人手持轮椅背后的握把,以便推动轮椅移动。

行动不便的人可以借助轮椅进行生活自理。然而,对于身体较弱的人,其体力较弱,不能借助上肢或躯干的力量进行简单的运动,在轮椅上久坐时常会造成使用者身体疲惫、腿脚发麻等。然而现有的轮椅都缺乏很好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医疗按摩轮椅,通过主传动组件活动调节啮合大腿靠传动轮或小腿靠传动轮或后轮传动轮或者其组合,实现不同部位的调节运动,避免以往轮椅单一的久坐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按摩轮椅,其包括轮椅主体,轮椅主体包括椅架、安装于椅架的椅座;枢接于椅座的椅背及腿靠;其中,腿靠设置为相互枢接的大腿靠与小腿靠,大腿靠与小腿靠枢接处安装按摩轮;椅架具有椅轮;小腿靠枢接有脚靠;同轴安装于椅架内的大腿靠传动轮与小腿靠传动轮,大腿靠传动轮与小腿靠传动轮分别通过连杆连接大腿靠与小腿靠;枢接于椅架且位于椅座两侧的扶手架;设置于后侧椅轮的后轮传动轮,后轮传动轮带动后侧椅轮转动;以及设置于轮椅主体内的主传动组件,主传动组件可活动啮合大腿靠传动轮或小腿靠传动轮或后轮传动轮或者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各个传动轮具有同一轮宽;大腿靠传动轮轴向间距小腿靠传动轮两个轮宽,后轮传动轮靠近大腿靠传动轮且与小腿靠传动轮轴向间距一个轮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主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椅架底部中央的支撑架;由支撑架分别穿设至椅架两侧的六棱轴;分别套设于六棱轴两端的传动轮组,传动轮组包括相同轮宽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及第五传动轮,其中第二传动轮至第四传动轮相连,与第一传动轮及第五传动轮间距一个轮宽;安装于椅架的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驱动六棱轴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主传动组件还包括位移调节组件,位移调节组件包括套设于六棱轴两端的固定轮;安装于固定轮且螺纹连接第一传动轮至第五传动轮的螺杆;以及安装于固定轮且驱动螺杆的螺杆电机;其中通过螺杆电机驱动螺杆,带动传动轮组位移。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连杆与大腿靠传动轮及小腿靠传动轮通过微调组件活动连接,微调组件包括内置于大腿靠传动轮或小腿靠传动轮滑槽内的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且固定连杆端部的滑块;以及驱动丝杆的丝杆电机;其中,滑槽径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脚靠通过摆动组件安装于小腿靠,摆动组件包括安装于小腿靠底部的摆动轴及驱动摆动轴的摆动电机,摆动轴枢接固定脚靠并带动脚靠转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大腿靠与小腿靠两侧枢接,中间裸露出按摩轮,按摩轮通过套设配合按摩六棱轴安装,且可左右滑动;按摩六棱轴电性连接按摩电机;按摩轮环设凸出的按摩球。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椅架上端具有扶手,椅背活动枢接于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主传动组件活动调节啮合大腿靠传动轮或小腿靠传动轮或后轮传动轮或者其组合,实现不同部位的调节运动,避免以往轮椅单一的久坐麻烦。

2)主传动组件同步采用多级传动轮,能够分别控制大腿靠、小腿靠、椅轮。

3)通过微调组件连接各个传动轮与连杆,控制行程半径,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按摩轮椅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腿靠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按摩轮椅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传动组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微调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摆动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轮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轮椅主体10,椅架11,椅座12,椅背13,大腿靠14,小腿靠15,椅轮16,脚靠17,扶手18,按摩轮19,大腿靠传动轮20,小腿靠传动轮30,连杆40,扶手架50,后轮传动轮60,主传动组件70,支撑架71,六棱轴72,传动轮组73,主驱动电机74,位移调节组件80,固定轮81,螺杆82,螺杆电机83,微调组件90,滑槽91,丝杆92,滑块93,丝杆电机94,摆动组件100,摆动轴110,摆动电机120,按摩六棱轴191,按摩电机192,按摩球193,第一传动轮731,第二传动轮732,第三传动轮733,第四传动轮734,第五传动轮7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按摩轮椅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腿靠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按摩轮椅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医疗按摩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0,轮椅主体10包括椅架11、安装于椅架11的椅座12;枢接于椅座12的椅背13及腿靠;其中,腿靠设置为相互枢接的大腿靠14与小腿靠15,大腿靠14与小腿靠15枢接处安装按摩轮19;椅架11具有椅轮16;小腿靠15枢接脚靠17;同轴安装于椅架11内的大腿靠传动轮20与小腿靠传动轮30,大腿靠传动轮20与小腿靠传动轮30分别通过连杆40连接大腿靠14与小腿靠15;枢接于椅架11且位于椅座12两侧的扶手架50;设置于后侧椅轮16的后轮传动轮60,后轮传动轮60带动后侧椅轮16转动;以及设置于轮椅主体10内的主传动组件70,主传动组件70可活动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或小腿靠传动轮30或后轮传动轮60或者其组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轮椅主体10作为日常轮椅的总体框架,区别存在相互枢接的大腿靠14与小腿靠15,分体设置,藉以通过连杆40连接的大腿靠传动轮20与小腿靠传动轮30转动使其进行幅度摆动,活动大腿与小腿,适当舒展患者的腿部。需要了解的是,小腿靠15的下侧还可以设置脚靠17,辅助脚踏。椅架11前后具有不同半径大小的椅轮16,其中后侧的较大的椅轮16通过后轮传动轮60可以控制转动,藉以实现轮椅主体10的前进后退,避免无人照料时产生的麻烦。椅座12两侧的扶手架50辅助托抵手臂,提高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大腿靠传动轮20、小腿靠传动轮30、后轮传动轮60都是通过设置于轮椅主体10内的主传动组件70控制驱动的,且主传动组件70通过电动控制,能够分别或同时啮合住各个传动轮,各个传动轮环设能够保证对接主传动组件70,实现同步或者交错的活动模式,达成患者的不同需求,功能强大。

本发明为方便结构设计及说明,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将各个传动轮设置为同一轮宽。在各个传动轮总体的轴向面上,大腿靠传动轮20轴向间距小腿靠传动轮30两个轮宽,后轮传动轮60靠近大腿靠传动轮20且与小腿靠传动轮30轴向间距一个轮宽。由外向内共间隔三个轮宽,依次排列为小腿靠传动轮30、后轮传动轮60、及大腿靠传动轮20,藉以对应同级设置的主传动组件70。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传动组件示意图。对应的,主传动组件70包括安装于椅架11底部中央的支撑架71;由支撑架71分别穿设至椅架11两侧的六棱轴72;分别套设于六棱轴72两端的传动轮组73,传动轮组73包括相同轮宽的第一传动轮731、第二传动轮732、第三传动轮733、第四传动轮734及第五传动轮735,其中第二传动轮732至第四传动轮734相连,与第一传动轮731及第五传动轮735间距一个轮宽;安装于椅架11的主驱动电机74,主驱动电机74驱动六棱轴72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70起到主支撑作用,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穿设安装六棱轴72至椅架11,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各个小腿靠传动轮30、后轮传动轮60、及大腿靠传动轮20。传动轮组73具备和各个传动轮相同轮宽的第一传动轮731、第二传动轮732、第三传动轮733、第四传动轮734及第五传动轮735。由外向内共间隔五个轮宽,与其对应,能够实现同步控制,达到最小的级数比,减小空间占用,保证起到不同功能。

主传动组件70还包括位移调节组件80,位移调节组件80藉以调节传动轮组73的左右距离,能够按需求啮合带动小腿靠传动轮30、后轮传动轮60、及大腿靠传动轮20,实现不同患者需求。具体而言,位移调节组件80包括套设于六棱轴72两端的固定轮81;安装于固定轮81且螺纹连接第一传动轮731至第五传动轮735的螺杆82;以及安装于固定轮81且驱动螺杆82的螺杆电机83;其中通过螺杆电机83驱动螺杆82,带动传动轮组73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轮81固定安装带有螺杆电机83驱动的螺杆82,通过螺杆82转动能够带动传动轮组73在六棱轴72上位移,藉以按需求对接各个传动轮,完成不同部位的活动。设置六棱轴72能够保证固定传动轮组73的同时也能实现轴向的位移调节,避免了使用圆轴安装传动轮组73的麻烦。

本发明的各个工作模式具体而言,由位移调节组件80驱动传动轮组73按一个一个轮宽横向移动。当第三传动轮733啮合小腿靠传动轮30,第五传动轮735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此时,小腿靠15、及大腿靠14摆动;当第二传动轮732啮合小腿靠传动轮30,第四传动轮734啮合后轮传动轮60,此时小腿靠15及后侧椅轮16摆动;接着向内位移,当第三传动轮733啮合后轮传动轮60,第四传动轮734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此时大腿靠14与后侧椅轮16摆动;当第一传动轮731啮合小腿靠传动轮30时,第二传动轮732啮合后轮传动轮60,第三传动轮733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此时,小腿靠15、大腿靠14、及后侧椅轮16摆动;当第二传动轮732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时,大腿靠14摆动;当第一传动轮731啮合后轮传动轮60时,仅仅后侧椅轮16转动;最后,当第一传动轮731啮合大腿靠传动轮20时,大腿靠14摆动。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微调组件90安装示意图。连杆40与大腿靠传动轮20及小腿靠传动轮30通过微调组件90活动连接,微调组件90包括内置于大腿靠传动轮20或小腿靠传动轮30滑槽91内的丝杆92;螺纹连接丝杆92且固定连杆40端部的滑块93;以及驱动丝杆92的丝杆电机94;其中,滑槽91径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槽91布置在传动轮的径面,朝向圆心,内置有丝杆92,连杆40具有位于滑槽91内且螺纹安装在丝杆92上的滑块93,通过丝杆电机94驱动,能够带动连杆40靠近或远离圆心,由此控制摆动半径,适应不同患者需求,控制摆动幅度,提高舒适性。

接下来,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摆动组件100安装示意图。脚靠17通过摆动组件100安装于小腿靠15,摆动组件100包括安装于小腿靠15底部的摆动轴110及驱动摆动轴110的摆动电机120,摆动轴110枢接固定脚靠17并带动脚靠17转动。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脚靠17支撑托抵着患者脚掌,在长时间静坐时,难免产生麻木,因此通过摆动电机120能够驱动枢接固定脚靠17的摆动轴110进行转动,适当活络脚掌,促进血液流动,安全舒适。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轮19安装示意图。大腿靠14与小腿靠15两侧枢接,中间裸露出按摩轮19,按摩轮19通过套设配合按摩六棱轴191安装,且可左右滑动;按摩六棱轴191电性连接按摩电机192;按摩轮19环设凸出的按摩球193。如此一来,通过按摩电机192驱动按摩六棱轴191,便能带动按摩轮19旋转,凸出的按摩球193按摩膝盖内部关节,加强养护,同时按摩六棱轴191能相对左右滑移按摩轮19,适应不同部位,使用范围较广。

值得一提的是,椅架11上端具有扶手18,能够便于陪护者手推。此外,椅背13活动枢接于椅座12,也能调节倾斜度,提高舒适性。

上述说明示出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