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敷治疗歪嘴面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8429发布日期:2018-09-14 22:29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敷治疗歪嘴面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人的嘴歪眼斜中风面瘫的病因是面部外受风、寒、邪、毒侵蚀,内部身体虚弱,脉络气血不通,造成的一种五官疑难杂病。病状多为单侧、起病急、歪向健侧,表形肌瘫痪,眼赤间断性流泪液,吃饭塞食流口水,舌头味觉减退,脸部神经麻痹无知觉等等现状。风寒型较多,痉挛型较少,中风型较多,萎缩型面瘫,中风后遗症型较少,上世纪60年代前极少,80年代前较少,90年代至今较多,冬春季较多,夏秋季较少,男性较多,女性较少。由于社会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的饮食,环境污染,目前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病。随之患病者病情也顽固复杂化。

据卫生部门信息,在目前国内现有技术中,对歪嘴面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未有明显治疗药物。只有用b1、b12、甲钴胺等西药间接调治神经,疗效不明显,中医也没有明显治疗中成药物,只有内服中草汤药,不方便,对胃有刺激,多少有副作用,治疗时间长,疗效慢;针灸电疗、痛苦多。民间尚有用活鳝鱼拉法,口内放血法,面部埋线法等治疗方法,产生不良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外敷治疗歪嘴面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s1,准备原料,鲜生姜15-30重量份、巴豆1.5-4.5重量份、荆芥2-4重量份、班猫2-4.5重量份、蜈蚣0.5-2重量份、白附子1-3重量份、甘草0.5-3重量份、西河柳叶(干)0.5-2.5=鲜柳棍(拇指粗30厘米长药具两用)。

s2,准备辅料,僵蚕1-2.5重量份,黄芪1.5-3重量份,麝香0.5-1.5重量份,防风1.5-3.5重量份。

s3,实施应用比例组成(优选膏剂)保护关键处方药,生姜25克、巴豆2克、班猫2.5克、僵蚕1克、炙甘草0.5克、荆芥2克、生姜20克、巴豆2.5克、荆芥2.5克、班猫3克、僵蚕1.5克、甘草1.5克、白附子1.5克、生姜15克、巴豆3克、荆芥2克、班猫3.5克、僵蚕1.5克、麝香0.5克、蜈蚣2克、白附子1克、炙甘草、生姜30克、巴豆2.5克、荆芥1克、班猫4克、僵蚕1克、麝香1克、蜈蚣1.5克、白附子1.3、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防风2克。

s4,以上1-4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捣和制作膏剂,用纱布制做成临床接受药贴,待用。

s5,散剂型:生姜70、巴豆9、白附子6、班猫10、僵蚕5、黄芪10、蜈蚣4、荆芥6、炙甘草3、西河柳叶(干)6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捣和成膏阴干碾碎成沫,待用,用伤湿止痛膏贴,外敷。制做成分别用量。

s6,擦剂型:生姜120、巴豆13、白附子10、班猫15、僵蚕7、黄芪13、蜈蚣6、麝香3、荆芥5西干河柳叶10、炙甘草4、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加入常规辅料,浸泡12小时,用纱布滤汁液,收瓷罐内备用,用伤湿止痛膏贴等,外用。制做成分别用量。

优选的,所述制作药具粗纱布2块、长25厘米,宽20厘米,瓷罐2个,柳棍1个,长30厘米,拇指粗。先取1罐把生姜用柳棍捣碎成半成品,再取2罐把巴豆用柳棍捣碎成泥状,把1罐内生姜放到2罐内,再把所需中药粉加入到2罐内,重新捣制膏状,放在备用纱布上,制作成厚度为2厘米左右药贴待用(根据脸型而定)采用散剂、擦剂须备用伤湿解痛膏贴及虎骨麝香膏贴等备用。

优选的,患病者立身躺下或坐着头仰偏,膏药贴放在患病部位,药贴以下关穴为中心,上至上关穴,下至地仓颊车穴,左到颧髎穴,右到听会穴。根据病情、眉上攒竹穴、鱼腰处再附加一贴药,患者自用手掌心固定护住药贴,左边用左手,右边用右手,不掉下为度,医者敷贴后用食指间隔30分钟经度施压一次,目的使药液挤出均匀渗入肌肉。

优选的,成年人敷贴时间一次2-3小时间,儿童敷贴二次40分钟1小时,眉上敷贴一次50分钟一1小时,预定时间到即可。(依据病人反馈时间长短相当重要)外敷贴一次就为一疗程(1-15天)成年人8天后见效。青少年6天后见效。

优选的,敷贴治疗中医者要间断咨询或患者反馈感觉,出现轻度灼热感、疼痛感属正常现象,治疗后有的皮肤出现浅红色或深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发泡现象,用无菌针刺破、毒液用无菌纸、棉球渗去,治疗后不需用任何办法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本发明配方中添加有甘草,具有补用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作为辅料作用等等。其中药理性能有抗炎、抗氧化、抗变态性能,有解毒成份,有明显解疼性能,有抗体、抗力、抗耗时性能,有促进生肌发育,促进细胞再生性能等等。实验对比进一步证明甘草对有毒刺激性性药物有克制作用,缓和均匀渗透吸入减轻了疼痛感,解决了药蚀皮肤色度重问题,减少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甘草"国老"药名不虚传,当之无愧,治疗中有画龙点睛之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减轻了病人灼热疼痛感,减轻药蚀皮肤色度,减少了治愈时间,治疗更安全提高了疗效。

2、通过将本发明配方中天街有僵蚕,能够在实际的治疗中快速升出面部风寒邪毒,对于病历较长、多种方式治疗过、久治不愈的顽固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通过将本发明配方中天街有僵蚕麝香,能够在实际的治疗中将药物快速的窜透至肌骨中,对治疗病症具有显著的效果盒疗效。

4、治疗歪嘴面瘫病不用内服任何中西药物,不用注射任何针剂不用针灸电疗,专用专治中药贴外敷直达病位,外敷后不要再做任何处理。

5、制作方式方法即古老又现代,古老的是现在用石器、瓷罐、棍棒捣和中药物现配现用,现代是原传承基础上把能粉碎药物事先粉碎成粉末,使药物应用发挥到极限。

6、对患病者患病部位外敷2小时左右,1小时左右掲掉即可,治疗这一次就为一个疗程(1---15天)。

7、对患病者患病部位外敷2小时左右,1小时左右掲掉即可,治疗这一次就为一个疗程(1---15天)。

8、治愈率达97%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外敷治疗歪嘴面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应用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鲜生姜15-30重量份、巴豆1.5-4.5重量份、荆芥2-4重量份、班猫2-4.5重量份、蜈蚣0.5-2重量份、白附子1-3重量份、甘草0.5-3重量份、西河柳叶(干)0.5-2.5=鲜柳棍(拇指粗30厘米长药具两用)。

s2,准备辅料,僵蚕1-2.5重量份,黄芪1.5-3重量份,麝香0.5-1.5重量份,防风1.5-3.5重量份。

s3,实施应用比例组成(优选膏剂)保护关键处方药,生姜25克、巴豆2克、班猫2.5克、僵蚕1克、炙甘草0.5克、荆芥2克、生姜20克、巴豆2.5克、荆芥2.5克、班猫3克、僵蚕1.5克、甘草1.5克、白附子1.5克、生姜15克、巴豆3克、荆芥2克、班猫3.5克、僵蚕1.5克、麝香0.5克、蜈蚣2克、白附子1克、炙甘草、生姜30克、巴豆2.5克、荆芥1克、班猫4克、僵蚕1克、麝香1克、蜈蚣1.5克、白附子1.3、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防风2克。

s4,以上1-4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捣和制作膏剂,用纱布制做成临床接受药贴,待用。

s5,散剂型:生姜70、巴豆9、白附子6、班猫10、僵蚕5、黄芪10、蜈蚣4、荆芥6、炙甘草3、西河柳叶(干)6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捣和成膏阴干碾碎成沫,待用,用伤湿止痛膏贴,外敷。制做成分别用量。

s6,擦剂型:生姜120、巴豆13、白附子10、班猫15、僵蚕7、黄芪13、蜈蚣6、麝香3、荆芥5西干河柳叶10、炙甘草4、用鲜柳棍先后捣碎成半成品后加入备用药粉,再加入常规辅料,浸泡12小时,用纱布滤汁液,收瓷罐内备用,用伤湿止痛膏贴等,外用。制做成分别用量。

所述制作药具粗纱布2块、长25厘米,宽20厘米,瓷罐2个,柳棍1个,长30厘米,拇指粗。先取1罐把生姜用柳棍捣碎成半成品,再取2罐把巴豆用柳棍捣碎成泥状,把1罐内生姜放到2罐内,再把所需中药粉加入到2罐内,重新捣制膏状,放在备用纱布上,制作成厚度为2厘米左右药贴待用(根据脸型而定)采用散剂、擦剂须备用伤湿解痛膏贴及虎骨麝香膏贴等备用。

所述患病者立身躺下或坐着头仰偏,膏药贴放在患病部位,药贴以下关穴为中心,上至上关穴,下至地仓颊车穴,左到颧髎穴,右到听会穴。根据病情、眉上攒竹穴、鱼腰处再附加一贴药,患者自用手掌心固定护住药贴,左边用左手,右边用右手,不掉下为度,医者敷贴后用食指间隔30分钟经度施压一次,目的使药液挤出均匀渗入肌肉。

所述成年人敷贴时间一次2-3小时间,儿童敷贴二次40分钟1小时,眉上敷贴一次50分钟一1小时,预定时间到即可。(依据病人反馈时间长短相当重要)外敷贴一次就为一疗程(1-15天)成年人8天后见效。青少年6天后见效。

所述敷贴治疗中医者要间断咨询或患者反馈感觉,出现轻度灼热感、疼痛感属正常现象,治疗后有的皮肤出现浅红色或深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发泡现象,用无菌针刺破、毒液用无菌纸、棉球渗去,治疗后不需用任何办法再处理。

实施例1:不加甘草,据2016年3月1日...31日,门诊临床记录统计治疗患者17例,成年男性9例,女性5例,儿童男性1例女性1例。特殊病例1例,治疗中成年人外敷2--3小时,反馈灼热感,疼痛感较重,儿童40分钟一1小时20分钟,外敷后灼热疼痛感轻重(一级护理)。治疗后成年人药蚀皮肤深红紫色表现,而且发泡大,较多,儿童药蚀皮肤深红色表现发泡少,部分泡小。专门回访治愈时间,成年人8--10天,儿童7--8天。

实施例2:添加甘草,据2016年4月1日...30日门诊临床记录统计,治疗患者22例,成年男性11例,女性7例,儿童男性1例,女性1例(特殊1例)在药物名称计量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治疗实验,治疗中成年人反馈灼热,疼痛感较重,儿童反馈灼热感疼痛感较轻,另外,有意识对个案治疗时间减少10--20分钟治疗后发现成年人药蚀皮肤深红色,而且发泡少,发泡小,儿童药蚀皮肤浅红色现象无有发泡,专门回访治愈时间成年人7--8天,儿童6--7天,统计比较治愈率提高2--4个百分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