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胶囊填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8921发布日期:2018-08-21 14:34阅读:189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胶囊填充机。



背景技术:

硬胶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剂类型,例如阿莫西林等,它是由一定量的药材粉末或者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在现代药物制剂生产中,硬胶囊的制造工艺过程相对简单,另外它还能够把味苦和刺激性大的药材装入胶囊中,从而方便患者吞服,将药材装入胶囊中,既能够保证药性不被破坏,也能够保护患者的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因此,硬胶囊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硬胶囊填充机作为专业生产硬胶囊的机械设备,是药物制剂生产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现有硬胶囊填充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空胶囊通过空胶囊下料装置送入胶囊填充工位,胶囊填充工位首先将空胶囊的囊体和囊帽分离,然后将囊体传送至药物填充工位进行药物填充,最后通过胶囊合并工位将填充完成后的囊体和囊帽重新合并,并通过排出工位将填充完成后的胶囊排出。

现有的空胶囊下料装置包括有胶囊漏斗和送囊板,胶囊漏斗呈斜折状,空胶囊进入胶囊漏斗后通过自身的重力以及下落时的滚动性落入送囊板中,然后进入胶囊填充工位。但是,由于胶囊漏斗与送囊板连接处的管道横截面积过小,在进行大批量硬胶囊填充时,空胶囊时常无法顺利通过管道进入送囊板,从而导致空胶囊供应不上,影响硬胶囊填充机的生产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硬胶囊填充机,包括上机体、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内部设置有工作台、空胶囊下料装置、药物下料装置,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包括:胶囊漏斗、送囊板,所述送囊板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胶囊漏斗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内部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管道内部中心位置,并从所述管道内部延伸至所述胶囊漏斗,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管道重叠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下机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部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由所述上机体内部延伸至所述下机体内部,所述主动轴的端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轴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胶囊漏斗一端的端头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所述下机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呈圆柱状,所述导向槽由上至下螺旋延伸,所述导向槽的螺旋角为20°~50°。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槽宽大小大于一个空胶囊的宽度大小,且小于两个空胶囊宽度之和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下机体内部设置有吸尘机,所述吸尘机与所述上机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吸尘机与所述上机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机体内部还设置有除湿机,所述除湿机与所述上机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将所述除湿机与所述上机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机体内部侧壁设置有静音层。

优选地,所述上机体内部侧壁设置有杀菌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机体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数量至少为3个。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硬胶囊填充机,包括上机体、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内部设置有工作台、空胶囊下料装置、药物下料装置,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包括:胶囊漏斗、送囊板,所述送囊板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内部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管道内部中心位置,并从所述管道内部延伸至胶囊漏斗,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管道重叠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本申请通过在空胶囊下料装置中设置导向杆和导向槽,利用导向杆带动导向槽旋转,使堆积在胶囊漏斗中的空胶囊在导向槽旋转的作用下顺利进入送囊板中,有效地避免了大批量硬胶囊填充时空胶囊供应不上,以及影响硬胶囊填充机生产作业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硬胶囊填充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空胶囊下料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导向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导向杆转动结构图。

其中:10-上机体、101-杀菌装置、20-下机体、201-静音层、202-滑轮、30-工作台、40-空胶囊下料装置、401-胶囊漏斗、402-送囊板、403-管道、404-导向杆、4041-第四齿轮、405-导向槽、406-主动轴、4061-第一齿轮、407-从动轴、4071-第二齿轮、4072-第三齿轮、408-第一通道、4081-支撑件、50-药物下料装置、60-电机、70-吸尘机、701-第二通道、80-除湿机、801-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2,一种硬胶囊填充机,包括上机体10、下机体20,所述上机体10与所述下机体20固定连接,所述上机体10内部设置有工作台30,所述工作台30包含多个工作模块,用于对空胶囊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上机体10内部还设置有空胶囊下料装置40和药物下料装置50,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40用于将待填充的空胶囊送入相应的填充工作模块,所述药物下料装置50用于将药物送入相应的药物填充模块,所述空胶囊下料装置40包括:胶囊漏斗401、送囊板402,所述送囊板402内部设置有管道403,所述胶囊漏斗401与所述管道403相连通,在空胶囊下料装置40内部还设置有导向杆404,所述导向杆404为圆柱状,且设置于所述管道403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导向杆404由管道403内部延伸至胶囊漏斗401,在所述导向杆404与所述管道403重叠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4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填充的空胶囊进入胶囊漏斗401后,在导向杆404和导向槽405的带动下顺利并依次进入送囊板402,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空胶囊下料装置40在下料时出现的空胶囊堵塞的问题,该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空胶囊顺利进入送囊板402中,提高了硬胶囊填充机的生产作业效率。

参阅图1、图2、图3、图4,在空胶囊下料装置40侧面还设置有第一通道408,所述第一通道408与所述下机体20连通,在所述第一通道408内部设置有主动轴406、从动轴407,所述主动轴406和从动轴407均由支撑件4081固定,所述主动轴406从上机体10内部延伸至下机体20内部,在主动轴406的端头设置有第一齿轮4061,在从动轴407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4071和第三齿轮4072,所述第一齿轮4061和第二齿轮4071相啮合,所述导向杆404靠近所述胶囊漏斗401一端的端头设置有第四齿轮4041,所述第三齿轮4072与所述第四齿轮4041相啮合,在下机体20内部还设置有电机60,所述电机60与所述主动轴406转动连接。在硬胶囊填充机工作时,打开所述电机60,电机60带动所述主动轴406转动,主动轴406带动从动轴407转动,最后从动轴407带动导向杆404和导向槽405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导向槽405能够带动空胶囊抖动,进而有助于空胶囊顺利进入导向槽中,保证了硬胶囊填充机的生产效率。

参阅图3,所述导向槽405由上至下螺旋延伸,所述导向槽405的螺旋角为20°~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向槽405设置为螺旋状,更便于将空胶囊乡下传输至下一步工位,同时,将螺旋角设置为20°~50°,既能保证空胶囊在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导向槽405的存放空间,从而提升硬胶囊填充机的生产效率。

参阅图2,所述导向槽405的槽宽大小大于一个空胶囊的宽度大小,且小于两个空胶囊宽度之和的大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405的槽宽既能保证单个空胶囊下落时空间充裕,又能避免出现空胶囊在导向槽405内部堵塞的情况,从而保障了硬胶囊填充机的生产效率。

参阅图1,所述下机体20内部还设置有吸尘机70,所述吸尘机70与所述上机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701,所述第二通道701将所述吸尘机70与所述上机体10内部连通,通过在下机体20内部设置所述吸尘机70,能够有效地将硬胶囊填充机内部灰尘吸除,从而保证硬胶囊填充时的环境卫生。

参阅图1,所述下机体20内部还设置有除湿机80,所述除湿机80与所述上机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801,所述第三通道801将所述除湿机80与所述上机体10内部连通,通过在下机体20内部设置所述除湿机80,能够有效地对硬胶囊填充机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硬胶囊的填充质量。

参阅图1,所述下机体20内部侧壁设置有静音层201,所述静音层201能够有效地阻隔下机体20中电机60、吸尘机70以及除湿机80工作时产生的声音,从而提升了硬胶囊填充机作业时的环境质量。

参阅图1,所述上机体10内部侧壁设置有杀菌装置101,所述杀菌装置101能够有效地杀灭硬胶囊填充机内部的病菌,从而保证了填充完成后的硬胶囊囊的质量。

参阅图1,所述下机体20底部设置有滑轮202,所述滑轮202的数量至少为3个,通过在下机体20底部设置滑轮,能够有效地减少硬胶囊填充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对硬胶囊填充机根据不同的作业需要进行移动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