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293发布日期:2018-09-14 22:3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可以自发地发生,也可由于疾病、外伤、手术或诊断及治疗性操作不当等引起。气体通过胸壁、横膈、纵膈或脏层胸膜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内有气体往往提示胸膜腔与外界之间(通过颈部或胸壁),或胸膜腔与邻近空腔脏器(如肺、气管、支气管、食管或膈下空腔脏器)间有异常通道。

气胸常见的临床分类有以下三种:(1)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者,单纯卧床休闲气胸即可自行吸收,肺压缩>20%症状明显者应胸腔穿刺抽气1/1~2d次,每次600~800ml为宜;(2)开放性气胸,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肺扔不能复张者,可加用负压持续吸引;(3)张力性气胸,病情较危急须尽快排气减压,同时准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负压持续吸引。

胸腔减压治疗是气胸的主要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减压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常见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及原理如图1~图3所示。

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出现,使气胸患者的紧急救治更加快捷高效,但是该引流装置一般仅限于院内治疗使用,使用期间显著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在临床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患者经积极胸腔闭式引流后病情持续不能好转,常见于有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极差的老人,此类患者即使肺压缩仅20%~30%时也有明显呼吸困难,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复的感染致使胸膜黏连,在用力动作如抬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诱因下,很多靠近胸膜的多发肺大泡破裂可致使顽固性气胸,破口愈合效果差、病程长、外科手术困难、住院费用高、经济负担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及其成型工艺,利用pes滤过膜隔离空气中的细菌,避免胸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减少感染机会,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均有很大的效益,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尾端接头、塑料外管、胶皮弹力膜管芯、头端接头和过滤器,其中,

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患者胸膜腔的引流管,另一端与尾端接头相连;

所述尾端接头的远离引流管的一端插入塑料外管内;

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设于塑料外管内,其为一端圆形口、一端鸭嘴口的鸭嘴状结构,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圆形口与尾端接头连接,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的鸭嘴口延伸至塑料外管的内顶下方;

所述头端接头由头端盘底和头端连接管一体成型,所述塑料外管的顶端上开设有孔,所述头端连接管自孔向外伸出,所述头端盘底卡设于塑料外管的内侧;

所述过滤器包括下连接管、过滤本体和上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与头端连接管密封连接,所述过滤本体内设有pes滤过膜,所述pes滤过膜上分布有微米级过滤孔;

所述引流管、尾端接头的管腔、胶皮弹力膜管芯的管腔、头端接头的管腔、下连接管的管腔、微米级过滤孔以及上连接管的管腔连通,形成单向引流通道。

其中,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外径自圆形口往鸭嘴口逐渐缩小,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外壁与塑料外管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尾端接头由细圆管段、倒锥形段和粗圆管段从下往上一体连接而成,所述倒锥形段的外锥面上设有斜翅,所述粗圆管段的下端、倒锥形段和细圆管段位于塑料外管的下方,所述粗圆管段的上端插入塑料外管内。

进一步,所述塑料外管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尾端接头与安装孔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上连接管与注射器或负压引流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本体内为扁圆形空腔,所述pes滤过膜铺设于扁圆形空腔内,且pes滤过膜的圆边与扁圆形空腔的内侧壁焊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本体包括与下连接管一体成型的扁圆形壳体、与上连接管一体成型的锥形壳盖,所述pes滤过膜铺设于扁圆形壳体内,所述锥形壳盖密封盖设于扁圆形壳体的上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塑料外管:利用聚丙烯材料、无机抗菌剂、增塑剂、稳定剂、抗冲击改性剂制备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然后将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置于注塑机内分别注塑成型圆筒状的塑料外管、端盖;

(2)制备胶皮弹力膜管芯:将乳胶溶液置于吹塑机内吹塑成型胶皮弹力膜管芯的毛坯,然后将胶皮弹力膜管芯的毛坯的顶端切除,形成鸭嘴口,底端开圆形口,制成一端圆形口、一端鸭嘴口的胶皮弹力膜管芯;

(3)加工过滤本体:利用聚丙烯材料、无机抗菌剂、增塑剂、稳定剂、抗冲击改性剂制备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然后将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置于注塑机内分别注塑成型下连接管和扁圆形壳体连接的一体式结构、上连接管和锥形盖连接的一体式结构;

(4)裁剪pes滤过膜,pes滤过膜的外径不小于步骤(3)制得的扁圆形壳体的内径,然后在pes滤过膜上冲出多个微米级过滤孔,用于过滤气体和液体中的细菌;

(5)将步骤(4)中加工后的pes滤过膜的外缘与扁圆形壳体的内壁面热塑性焊接,且保证焊缝处密封;

(6)注塑成型尾端接头和头端接头;

(7)组装:

(7-1)头端接头的头端连接管自塑料外管顶端上的孔向外伸出,头端接头的头端盘底卡设于塑料外管的内侧,头端接头与塑料外管的连接处密封;

(7-2)尾端接头与端盖连接,并保证连接处密封;

(7-3)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圆形口端与尾端接头的粗圆管段固定、密封连接;

(7-4)步骤(7-3)中携带尾端接头和胶皮弹力膜管芯的端盖与塑料外管的底端密封连接,使胶皮弹力膜管芯置于塑料外管内且胶皮弹力膜管芯的上端位于塑料外管的内顶下方,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外壁与塑料外管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

(7-5)头端接头的头端连接管与下连接管插接,过滤本体的内腔通过下连接管的管腔和头端连接管的管腔与塑料外管的内腔连通,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组装完成;

(7-6)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组装完成后经高温消毒灭菌处理,保证胸腔引流管无菌化。

其中,所述步骤(1)中,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1)将100重量份聚丙烯材料、0.1~5重量份无机抗菌剂、30~50重量份增塑剂、2~5重量份稳定剂、10~30重量份抗冲击改性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复合材料;

(1-2)将复合材料置于塑料挤出机内,在150~180℃温度下挤出并用切粒机切粒,得到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pes滤过膜隔离空气中的细菌,避免胸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减少感染机会,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有很大的效益,同时不影响患者一般的生活活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发明适用于顽固性交通性气胸稳定期患者,此外还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抽气的单纯性气胸患者,减少反复穿刺的组织损伤及其他穿刺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单瓶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及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双瓶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及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现有的三瓶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及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pes滤过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引流管;2、尾端接头;20、细圆管段;21、倒锥形段;22、粗圆管段;3、塑料外管;4、胶皮弹力膜管芯;5、头端接头;50、头端盘底;51、头端连接管;6、过滤器;60、下连接管;61、过滤本体;62、上连接管;7、pes滤过膜;70、微米级过滤孔;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尾端接头2、塑料外管3、胶皮弹力膜管芯4、头端接头5和过滤器6,其中,

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连接患者胸膜腔的引流管,另一端与尾端接头2相连;其中,尾端接头2可以直接或经不同尺寸的转接头间接地与不同孔径的引流管连接,方便引流。

所述尾端接头2的远离引流管1的一端插入塑料外管3内;

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4设于塑料外管3内,其为一端圆形口、一端鸭嘴口的鸭嘴状结构,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圆形口与尾端接头2连接,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鸭嘴口延伸至塑料外管3的内顶下方;

所述头端接头5由头端盘底50和头端连接管51一体成型,所述塑料外管3的顶端上开设有孔(光孔或者螺纹孔),所述头端连接管51自孔向外伸出,所述头端盘底50卡设于塑料外管3的内侧;

所述过滤器6包括下连接管60、过滤本体61和上连接管62,所述下连接管60与头端连接管51密封连接(可以是直接插接,也可以螺纹连接),所述过滤本体61内设有pes滤过膜7,所述pes滤过膜7上分布有微米级过滤孔70,微米级过滤孔70的孔径0.22μm,可滤过细菌,如图6所示,所述上连接管62可与注射器连接或外接负压设备。

所述引流管1、尾端接头2的管腔、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管腔、头端接头5的管腔、下连接管60的管腔、微米级过滤孔70以及上连接管62的管腔连通,形成单向引流通道,单向的意思为:气体或液体可以自引流管向过滤器方向流动,但不可以自过滤器向引流管方向流动,因为当有气体或液体自过滤器进入后,胶皮弹力膜管芯的鸭嘴口会关闭,阻止气体或液体进入患者胸腔。

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外径自圆形口往鸭嘴口逐渐缩小,所述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外壁与塑料外管3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

所述尾端接头2由细圆管段20、倒锥形段21和粗圆管段22从下往上一体连接而成,所述倒锥形段21的外锥面上设有斜翅,所述粗圆管段22的下端、倒锥形段21和细圆管段20位于塑料外管3的下方,所述粗圆管段22的上端插入塑料外管3内。

所述塑料外管3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端盖8,所述端盖8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尾端接头2与安装孔密封连接。

所述过滤本体61内为扁圆形空腔,所述pes滤过膜7铺设于扁圆形空腔内,且pes滤过膜7的外缘与扁圆形空腔的内侧壁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本体61包括与下连接管60一体成型的扁圆形壳体、与上连接管62一体成型的锥形壳盖,所述pes滤过膜7铺设于扁圆形壳体内,所述锥形壳盖密封盖设于扁圆形壳体的上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塑料外管:利用聚丙烯材料、无机抗菌剂、增塑剂、稳定剂、抗冲击改性剂制备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然后将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置于注塑机内分别注塑成型圆筒状的塑料外管、端盖;

其中,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1)将100重量份聚丙烯材料、0.1~5重量份无机抗菌剂、30~50重量份增塑剂、2~5重量份稳定剂、10~30重量份抗冲击改性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复合材料;

(1-2)将复合材料置于塑料挤出机内,在150~180℃温度下挤出并用切粒机切粒,得到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

(2)制备胶皮弹力膜管芯:将乳胶溶液置于吹塑机内吹塑成型胶皮弹力膜管芯的毛坯,然后将胶皮弹力膜管芯的毛坯的顶端切除,形成鸭嘴口,底端开圆形口,制成一端圆形口、一端鸭嘴口的胶皮弹力膜管芯;

(3)加工过滤本体:利用聚丙烯材料、无机抗菌剂、增塑剂、稳定剂、抗冲击改性剂制备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然后将医用抗菌性塑料颗粒置于注塑机内分别注塑成型下连接管和扁圆形壳体连接的一体式结构、上连接管和锥形盖连接的一体式结构;

(4)裁剪pes滤过膜,pes滤过膜的外径不小于步骤(3)制得的扁圆形壳体的内径,然后在pes滤过膜上冲出多个微米级过滤孔,用于过滤气体或液体中的细菌;

(5)将步骤(4)中加工后的pes滤过膜的外缘与扁圆形壳体的内壁面热塑性焊接,且保证焊缝处密封;

(6)注塑成型尾端接头和头端接头;

(7)组装:

(7-1)头端接头的头端连接管自塑料外管顶端上的孔向外伸出,头端接头的头端盘底卡设于塑料外管的内侧,头端接头与塑料外管的连接处密封;

(7-2)尾端接头与端盖连接,并保证连接处密封;

(7-3)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圆形口端与尾端接头的粗圆管段固定、密封连接;

(7-4)步骤(7-3)中携带尾端接头和胶皮弹力膜管芯的端盖与塑料外管的底端密封连接,使胶皮弹力膜管芯置于塑料外管内且胶皮弹力膜管芯的上端位于塑料外管的内顶下方,胶皮弹力膜管芯的外壁与塑料外管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

(7-5)头端接头的头端连接管与下连接管插接,过滤本体的内腔通过下连接管的管腔和头端连接管的管腔与塑料外管的内腔连通,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组装完成;

(7-6)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组装完成后经高温消毒灭菌处理,保证胸腔引流管无菌化。

上述组装过程中,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处,为达到密封效果,可选择性地使用丁基橡胶密封圈。

以上完成便携式胸腔引流管的装置成型、装配和消毒,用于临床使用。

临床使用时,将尾端接头的细圆管段与置于患者胸膜腔的引流管插接,完成便携式引流排气的目的,或外接注射器、负压引流设备,完成液体的单向引流。过滤器若出现阻塞、引流不畅,可单独更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经由引流管1、尾端接头2的管腔、胶皮弹力膜管芯4的管腔、头端接头5的管腔、下连接管60的管腔、微米级过滤孔70以及上连接管62的管腔,在与上连接管62连接的注射器或外界负压机构的吸引作用下引流出患者体外,本发明的引流通道为单向通道,单向的意思为:气体或液体可以自引流管向过滤器方向流动,但不可以自过滤器向引流管方向流动,因为当有气体或液体自过滤器进入后,胶皮弹力膜管芯的鸭嘴口会关闭,阻止气体或液体进入患者胸腔。

本发明中pes滤过膜隔离空气中的细菌,避免胸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减少感染机会,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均有很大的效益,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发明适用于顽固性交通性气胸稳定期患者,此外还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抽气单纯式气胸患者,减少患者痛苦,减少穿刺痛苦及组织损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